資源簡介 教師 班級 教學日期課題名稱 6.1價值與價值觀 課型 復習課課程標準 本課依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1年版2022年修訂印制)》必修四《哲學與文化》了解價值與價值觀,理解價值與價值觀的含義;闡明價值觀的重要性,幫助同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教材分析 《價值與價值觀》是統編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六課的第一課時,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課文包括三目,第一目是人的價值,包括價值與人的價值;第二目是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包括價值觀的含義及導向作用;第三目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腦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特點及要求。本章節內容相對較簡單,教學過程中選取典型并貼近生活實際的時政素材,引導學生辯證分析現象,并明確其本質。 《哲學與文化》不能將哲學教學與文化熏陶分割開來。教學要聯系學生實際,兼顧家國情懷與理論學習,將哲學與文化相結合,以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有一定的政治素養,處于價值觀樹立的關鍵時期,在本課的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且具有一定辨別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 經過兩個學期的政治課程培養以及學生生活經歷的增長,已經具備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對周圍事物的洞察能力,但是對于如何正確認識人和人類社會,缺乏科學合理地方法。因此,教師以活動為載體,學生在活動中緊緊圍繞議題開展活動,結合中國發展的具體情景材料和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幫助學生生成、理解學科知識,提高學科素養。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人的價值在于貢獻,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精神 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公共參與 明確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 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實現美好人生教學重點 價值和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教學難點 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地位、基本內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踐行。教學策略 知識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本板書設計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一、梳理框架 帶領學生回顧知識點,梳理出知識邏輯,繪制思維導圖。 繪制思維導圖 學生自主思維,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認知。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立足實踐的人生態度。二、逐個擊破 三、背誦識記 四、習題練習 對每個知識進行講解回顧,對學生有疑惑的知識再次講解,形成更加深入的認識。 設置背誦時長,進行課堂提問,過關知識。 設置有針對性的、新穎的練習題,指導學生練習。 學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回憶知識,確保對該框知識全部理解弄懂。 1.價值的含義及本質: (1)價值的含義: 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 (2)價值的本質: 價值是一種意義關系。物的屬性和人的需要是構成價值的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 2、人的價值 人的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3.如何評價人的價值? 主要看他的貢獻(包括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即社會價值 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原理總結1:人的價值原理及方法論要求 【原理內容】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歸根到底是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方法論】要求我們把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統一起來,在對社會的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1、價值觀的含義 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注意: A、對于同一事物,人們的價值觀往往有差異。 B、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由社會存在決定,同時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對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 C、價值觀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2)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3)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 ①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 ②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 原理總結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原理內容】 (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 (2)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3)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 【方法論】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是什么: 基本內容(遵循) 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為什么: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地位) 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重要性) 3. 如何做 (1)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2)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3)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4、青年學生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要勤奮,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 (2)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 (3)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 (4)要篤實,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將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易錯易混 :關于價值與價值觀的認識誤區 【誤區1】價值觀決定人的行為選擇。 辨析:價值觀屬于社會意識的范疇,不能起決定作用,價值觀影響人的行為選擇。 【誤區2】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辨析:不同性質的價值觀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科學的、正確的價值觀才會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起促進作用。 【誤區3】人的真正價值是自我滿足。 辨析:人的價值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疑難區分:區分價值、人的價值和價值觀 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涵蓋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屬于客觀范疇。 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一,只涵蓋人生領域的價值。 價值觀是人對事物價值的主觀反映,屬于主觀范疇,側重方向導向。價值觀不同,每個人作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也會不同。 1.學生背誦,相互提問 2.談談對哲學的看法。 1.限時練習,核對答案 2.訂正錯題后分組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派代表講解錯題 3.整理錯題集,形成錯題題庫。 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價值和價值觀 鞏固本框所學知識,做到知識升華,通過對價值和價值觀的概括總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通過習題練習,掌握重點、難點,理清易錯點,為后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