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氣候》教學方案第3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知道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和特點。【過程與方法目標】了解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我國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我國冬夏季風的分布特點及差異;2.我國季風氣候的特點和分布。【教學難點】1.有關季風形成圖的分析判讀;2.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教學準備制作PPT。教學過程【課堂引入】多媒體展示阿拉伯半島沙漠廣布的景觀和長江以南山清水秀的景觀。教師:從地圖上看,阿拉伯半島和我國長江以南兩地緯度相近,是兩地的景觀卻一個沙漠廣布,一個山清水秀,這是為什么?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差異?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底。【新知講解】一、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多媒體展示“中國氣候類型的分布”圖,學生讀圖并回答問題。問題設置(1)我國分布的氣候類型主要有哪些?(2)從中你能分析得出我國有什么樣的氣候特征?學生讀圖,討論回答:(1)除了季風氣候,我國還有其他氣候類型:東部地區主要是北方的溫帶季風氣候和南方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南地區是高原山地氣候,云南南部、廣東南部和臺灣南部及海南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2)氣候類型多種多樣或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多媒體出示“橫斷山區和植被的垂直變化示意圖”,觀察高原山地氣候有什么特點?相應的植被類型和農業利用類型有何特點?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氣候類型和地面植被呈現垂直變化:海拔低處為熱帶氣候類型和植被(香蕉林)、海拔較高處為溫帶氣候類型和植被(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海拔更高處為寒溫帶氣候類型和植被(針葉林)、海拔最高處為寒帶氣候類型和植被(冰川廣布)。活動:認識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1.對照我國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下列四圖中四個地方的氣候類型名稱及氣候特點。2.根據漠河和海口兩地氣候特點的差異,說一說它們各自發展旅游活動的優勢。參考答案:1.漠河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溫暖濕潤。海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有明顯的干季和雨季。吐魯番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很少。五道梁屬于高山氣候,全年低溫,降水很少。2.漠河具有“北”與“冷”特點,發展極光和冰雪觀光旅游項目何有優勢;海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具有發展海景風光旅游項目優勢。教師小結: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在青藏高原地區就形成了獨特的高原山地氣候。3.季風氣候顯著多媒體展示“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布圖”,引導學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我國都有哪些季風氣候類型?(2)它們分布在哪里?(3)為什么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回答:我國的季風氣候類型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東部;秦嶺-淮河以南是我國的南方地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布區;熱帶 季風氣候分布在我國臺灣南部、廣東南部、廣西南部、海南島、云南西雙版納。我國地處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巨大,是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的主要原因。教師講解補充:季風是指一年內盛行風向隨季節變換而有顯著變化的風。季風氣候則是指一年內因盛行不同風向的季風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季風區是指受夏季風影響很明顯,降水豐富,主要集中于夏季的地區;非季風區則是指受海洋影響小,受地形、距海遠近等因素的制約,夏季風很難到達,降水較少,全年都比較干旱的內陸地區。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大致經過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為季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4.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多媒體展示中國與世界上其他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引導學生讀資料,回答問題。問題:(1)1月,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低多少?(2)7月,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4)歸納季風對我國氣溫的影響。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季風對我國氣溫影響很大,使得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冬季氣溫相對低,夏季氣溫相對高,氣溫年較差變化大。活動:讀圖“季風區若干城市年內氣溫與降水”。引導學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三城市降水都是_______季節多雨?因受_______風影響顯著(2)這種降水和熱量的配合特點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教師小結:從圖上可以看出,季風區內降水較多的幾個月份是6、7、8月,氣溫較高的幾個月份是是6、7、8月。即我國季風氣候區多雨期與高溫期一致,都集中于夏季。我國季風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雨熱同期,與作物生長期一致,利于作物生長。提問:這種降水和熱量的配合特點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影響?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總結。有利影響:降水量最多的季節,也是氣溫最高的季節,這時也正是農作物旺盛生長的時期,雨熱同期為我國季風區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不利影響:我國的季風氣候很容易帶來各種災害性天氣。例如,冬季風活動強烈,就會爆發寒潮;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帶來的降水時間分配不均,也會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承轉:我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這些特征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影響而形成的呢?二、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1.緯度位置多媒體出示“我國1、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引導學生回顧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和規律。說明了緯度位置是影響我國氣溫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區的氣溫隨緯度的增加而降低,越向北去氣溫越低。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很大,與南北緯度位置高低不同很有關系。2.海陸位置多媒體出示“中國的冬季風和夏季風示意圖”。思考:我國東部地區季風氣候的成因是什么?冬季和夏季盛行風分別是怎么形成的?學生分小組討論,結合教材內容回答,教師引導和總結。(1)北半球冬季,由于大陸內部的降溫較快、氣溫較低,氣壓較高;而熱帶、亞熱帶海洋上降溫較慢,氣溫較高,氣壓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氣流從大陸吹向海洋,從緯度較高的地方吹向緯度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經地區普遍降溫,從而形成了冬季風。具體在我國東部地區,冬季盛行從亞歐大陸內部緯度較高的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高原一帶,吹向低緯的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洋面,這種干冷的偏北風(西北風、東北風)即冬季風,進一步加大了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的差異。可以說,我國南北受冬季風影響程度大小不同也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2)北半球夏季,由于低緯的熱帶、亞熱帶洋面上氣溫相對較低,氣壓較高;而大陸內部氣溫較高,氣壓較低。于是溫暖濕潤的氣流從緯度較低的熱帶洋面吹向緯度較高的大陸內部,形成了溫暖濕潤的偏南風(東南風、西南風)即夏季風。我國東部地區的夏季風主要是從低緯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洋面吹向緯度較高的大陸內部。問題: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除了受緯度位置的影響,還受什么因素的影響?為什么?教師小結:冬季風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一帶頻頻南下,我國北方地區首當其沖;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冬季風在南下過程中,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勢力逐漸減弱。南方受冬季風影響而降溫的程度,遠比北方小。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風的盛行,也是導致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綜上所述,我國東部廣大地區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除了緯度位置的影響外,還有海陸位置的影響。表1:我國的冬季風和夏季風季風 成因 發源地 風向 陸地→海洋海洋→陸地 性質 影響范圍冬 季 風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高原一帶 偏北風(西北風、東北風) 從陸地吹向海洋 寒冷干燥 我國東部廣大地區(除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海南、臺灣島)夏 季 風 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洋面 偏南風(東南風、西南風) 從海洋吹向陸地 溫暖濕潤 東南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西南季風:我國西南、華南、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夏季風來自海洋,能帶來豐富的水汽,因而為我國降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可見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主要是濕潤的夏季風帶來的。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降水類型是鋒面雨,鋒面雨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推移有何規律?請同學們閱讀一下教材的閱讀材料。探索活動阿拉伯半島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處在大體相同的緯度位置上,但是氣候差別卻很大,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教師引導分析,講解歸納。造成兩個地區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不是緯度位置而是海陸位置。我國東部背靠亞歐大陸,面臨太平洋,地處季風氣候區,受夏季風影響非常明顯,因而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利,因而成為氣候濕潤、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而地處同緯度大陸西岸的阿拉伯半島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的控制,氣候干旱,沙漠廣布。3.地形因素提問:地形因素是如何影響氣候分布的呢?回答:高大的山地阻擋氣流,造成山地兩側氣候差異明顯。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有很多高大的山地,其氣溫、降水量的垂直變化造成了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教師以青藏高原和秦嶺為例,說明地形對氣候分布的影響。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勢突出,面積廣大,形成了獨特的高原山地氣候。秦嶺——秦嶺是我國南北地區的分界線,對空氣的流動有一定的阻擋作用.冬天可以阻擋部分冷空氣南下,于是秦嶺北方1月均溫總是低于0℃,南方高于0℃; 夏天可以阻擋濕潤的東南季風北上,于是北方氣候明顯比南方干燥。典型例題例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是( )①復雜多樣 ②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③季風氣候顯著 ④雨熱同期A.②④ B. ①③ C.①②③ D. ①③④答案:B解析:我國南北跨緯度廣,東西跨經度廣,加上地形上高低錯落差異大,使得我國氣候復雜多樣。我國領土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十分顯著,所以我國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故答案為B。例2.拉薩和重慶緯度相近,氣溫相差很大,其主要因素是( )A.緯度 B.海陸 C.地勢高低 D.季風答案:C解析:拉薩和重慶緯度相近,但是所處的地形差別很大,拉薩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重慶位于四川盆地,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降低,因此二者溫度差別很大,故選C。【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在前一課時學習了我國南北氣溫的差異、東西干濕的差異、溫度帶和干濕區的劃分及分布的基礎上,著重學習了我國的兩大氣候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特點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