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民族》教學方案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民族的構成狀況,正確區分民族和少數民族的差異。2.了解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3.了解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我國的民族政策。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了解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教學難點】無教學策略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運用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征”,活動建議是“收集并交流反映我國一些民族的風俗、服飾圖片和文字資料,描述、講解這些民族的風土人情。”教材緊扣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選擇了突出我國民族特征的三個方面的內容——“中華民族大家庭”、“民族分布”、“民族政策”。重點介紹我國民族構成和民族分布。在教學策略上,通過人民幣圖案作為導入,切入我國民族,激發學生興趣,引出主題內容。繼而通過餅狀圖數據和景觀圖,分析出我國的民族構成,了解民族的數量差異。接著通過小組搶答活動來了解民族的節日、服飾和建筑特色,感受民族風情,增強民族自豪感。第二部分是通過課堂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民族分布圖,進而總結我國民族分布特點。第三部分呈現我國目前所實行的民族政策,簡單了解即可。四、教學流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課程引入 【情境引入】人民幣上的圖案是哪個民族? 讀圖回答 創造情境,引入正文環節二 中華民族大家庭、民族分布特點、民族政策 【知識講解】用餅狀圖和直觀數據展示我國民族構成及其數量差異 了解民族構成及數量差異概括明確:我國民族的構成,以及各少數民族的數量差異【分組搶答】圖片所展示的節日、服飾和建筑、語言屬于哪個民族?并作簡單介紹 觀看圖片,分組搶答并介紹 感受我國多樣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概括明確:各民族在風俗、服飾和建筑、飲食等方面各有特色,共同組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圖活動】中國民族分布特點 讀圖回答 通過讀圖,明確我國民族分布的宏觀格局和微觀格式概括明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這種分布格局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與合作、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提供有利條件過渡 【提出問題】在我國的行政區中,有五個特殊的省級行政區域,它們的命名是“****自治區”,你知道是哪五個嗎?為什么它們的命名和其他省區不一致呢?環節三 民族政策 【圖片展示】五個省級自治區的分布 讀圖了解我國的五個省級自治區 聯系第一節行政區劃的學習內容,思考其名稱的含義概括明確: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知識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于各民族平等的政策保障 了解民族政策概括明確:我國憲法規定:各民族無論大小,一律平等五、當堂練習1.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A.壯族 B.回族C.蒙古族 D.朝鮮族2.下列關于我國民族分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錯雜居B.各民族大聚居、小雜居,相互交錯居住C.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獨立,地區分布不均D.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錯,均勻的分布3.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A.東北、華北、西北 B.西北、西南、華北C.華北、華南、華東 D.東北、西北、西南讀下列各圖,回答4~5題。4.圖中與所對應的民族的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A.①——維吾爾族 B.②——傣族C.③——朝鮮族 D.④——藏族5.圖中與所在省的搭配正確的是 ( )A.①——吉林省B.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C.③——云南省D.④——西藏自治區答案:A;A;D;C; B六、課程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