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流》教學方案第1課時教材分析本節教材分三部分,一是從整體上介紹了我國河流和湖泊的概況,以內外流區域的劃分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對比為重點;二是以“水能寶庫”“黃金水道”“長江水患”為重點介紹了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最后重點介紹了黃河的泥沙產生的原因及治理問題。每一部分的介紹都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內容作細致的講解,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運用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從地圖上找出我國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終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歸納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分布特征。2.從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與人類活動的關系。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長江的特點,舉例說明其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過程與方法目標】1.運用流域圖和相關水文資料,描述長江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夠說出長江開發利用的現狀及潛力,進一步理解河流與人類活動的關系;2.培養獲取圖文信息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維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人地協調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外流河和內流河的水文特征。2.長江的源流概況及開發利用情況。【教學難點】外流河和內流河的水文特征。課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2.相關地圖與圖片。教學過程第1課時【課程引入】師:河流和山脈向來是文學作品的重要來源,作者借用它們來抒發自己的情懷,表述自我的感想。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相信大家知道的比我還多,哪位同學和大家分享。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師:除了剛才詩句中提到的河流,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重要河流嗎?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河流。板書:第三節 河流一、以外流河為主【講授新課】師:在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上,找出我國的大江大河以及它們注入的海洋。這些大河各注入哪個大洋,河流流向與地勢有什么關系?生:略。師:所有的河流最終都會注入海洋嗎?(總結)我們把這些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內流河的流域稱為內流區。(展示課件)我國內流區和外流區。板書:1.內流區和外流區(1)概念:內流河、外流河、內流區、外流區師:內流區和外流區是如何劃分的呢?板書:(2)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劃分及分布(展示課件)讓學生觀察我國的外流區和內流區劃分圖、我國地形圖、降水量圖。師: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與我們講過的哪些氣候分界線位置相似?生:季風區、非季風區分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位置相似。師: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分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位置相似,大致經過大興安嶺南部、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師:分析內流區和外流區水量的大小及原因?生:外流區受夏季風影響,降水多,水量大;內流區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降水少,水量小。師:內流區和外流區面積各占我國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生:外流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內流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師:同學們想一想,回答問題:為什么我國西北部多內流河,東部多外流河?生:思考回答。師:這與我國西高東低地勢及所處的海陸位置和氣候條件有關。西北部距海遠,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量大,所以多內流河;東部距海近,氣候濕潤,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師:(轉折過渡)由于內流河、外流河所處的位置、氣候條件、地面植被狀況等不同,導致內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結冰期等變化規律不同,我們稱其為水文特征不同。板書:2.流河的水文特征師:(畫板圖講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結冰期等。流量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斷面的水流體積,它反映河流水資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為單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時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體水量大小的最直觀的重要標志。含沙量指單位體積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結冰期指河流封凍的時間長短。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課件展示“中國東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變化曲線”。生:學生總結影響外流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師:河流的水文特征與氣候、地面狀況等方面有密切的關系,氣候條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位、結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此可見,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師:(過渡)《長江之歌》表達了中華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贊美之情。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那么,長江帶來了哪些“貢獻”呢?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長江的開發與治理”的學習。板書:二、長江的開發與治理1.長江概況實驗探究,觀察發現活動一:師:(課件展示)同學們讀“長江流域水系”圖,完成下列題目:(1)長江全長____千米,發源地__________脈;最后從________(直轄市)注入_______ 。(2)長江是我國長度_____、水量____、流域面積_____的河流,是中國的第一大河。(3)河段劃分:(4)流經地形區:_____高原、橫斷山區、____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5)找出主要支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漢江 ;烏江、湘江、贛江(用鉛筆描出來)。(6)長江中游支流多,南面有洞庭湖水系和鄱陽湖水系,北面有漢江,它們對長江干流的水量和汛期有什么影響 (7)長江流經的省市區和地形區有哪些?生:略。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總結,利用長江流域水系圖等材料講述內容。板書:2.水能資源——“水能寶庫”活動二:師:(展示課件)同學們閱讀“長江干流剖面圖”,完成以下題目:(1)長江上游主要流經我國地勢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落差大_______多米,河流多在崇山峻嶺間穿行,激流峽谷眾多,水能資源極為豐富。(2)長江是我國巨大的“_________”,長江的水能蘊藏量約占全國總量的_____,其中可以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約占全國的一半。長江的水能主要集_____河段。(3)新中國成立后,在長江支流和干流上相繼建起了許多大型水電站,裝機容量約占全國水電裝機總量的______,主要大型水利樞紐有:______和__________。組織學生討論回答,歸納總結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做適當的評價。(小結):長江上游有“水能寶庫”之稱,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為上游河流落差大,峽谷多,因此在上游河段可以建水電站。但是目前長江的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率還比較低,還遠沒有發揮它的應有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開發長江的水能資源是我們當前探討的重要課題。板書:3.航運開發——“黃金水道”活動三:讀“長江航運圖”完成下列思考:1.找出長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2.分析長江干流宜賓至上海河段的通航能力的變化。師:對學生的回答點評和總結。板書:4.長江的治理活動四:師:同學們閱讀P47~48頁有關長江荊江河段綜合治理示意圖,完成下列思考:1.說一說長江流域的問題及治理措施。2.思考為什么要對長江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師:由于長江不同河段特征不同,環境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各異,所以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盡相同。如上游河段激流峽谷眾多,植被破壞易引發水土流失,威脅中下游地區,影響航運,故應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中游河道多蜿蜒曲折,水流不暢,泛濫成災,所以應采取截彎取直,加固大堤的方法加以解決;下游江闊水深,水污染嚴重,需加強污水處理工作。【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外流河與內流河、河流的水文特征,了解了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水能資源巨大,但同時看到長江的防洪形勢嚴峻,黃金水道的價值還未充分發揮。因此有必要加強對長江的認識,開發,利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