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形和地勢》教學方案第2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能說出我國的地勢特點。【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以及各級階梯的大致高度和主要地形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舉例說明地勢對氣候、河流及人們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我國的地勢特點及影響。【教學難點】我國的地勢特點及影響。教學準備制作PPT。教學過程【課堂引入】翻開中國地形圖,我們可以看到圖畫色彩斑斕,它展示了我國地表的高低起伏,再仔細分析一下,可以發現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區,而淺色集中在東部地區,這說明我國西部和東部分別以什么地形為主,地勢總特征是什么?【新知講解】一、地勢西高東低1.三級階梯及其分界線多媒體展示“中國地形圖”。引導學生觀察地圖,回答問題提問:從這幅色彩斑斕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圖面上,我們可以發現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淺色又集中在哪里?回答:圖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區,淺色集中在東部地區。提問:從中國地形圖上,我們還可以發現什么呢?回答:我國西部多山地、高原,東部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東西向地形剖面圖(沿36°N)”,引導學生觀察地形剖面圖中的東西海拔高度。我國東西向地形剖面圖(沿36°N)提問:從我國地形剖面圖上,可以發現我國的地勢總特征是什么?回答:西部高、東部低。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并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觀察地圖。提問:我國地勢最高的階梯是第幾級階梯?它位于哪里?回答:第一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北。提問:第二級階梯位于哪里?回答:昆侖山脈-祁連山-橫斷山一線以北以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西的地區。提問:我國地勢最低的一級階梯是第幾級階梯?它位于哪里?回答:第三級階梯:位于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為界。提問:仔細閱讀、觀察并判斷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依次以哪些山脈為分界線?回答:以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為分界線提問:第二、三級階梯依次以哪些山脈為分界線?回答:以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為分界線。動手活動:安排學生在空白的中國地圖上標記出三級階梯之間的兩條分界線,把各條山脈的名稱寫在相應的位置。教師小結:從簡化了的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上可以看出,從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級降低。教師除講解外,還可列表總結。2.三級階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過渡:前面我們已搞清了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是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我國的地勢自西向東分為三級階梯。那么我國三級階梯以什么地形類型為主,海拔高度有什么特點?學生讀圖回答:第一級階梯上主要分布有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第二級階梯上主要有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云貴高原;第三級階梯上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南丘陵等。過渡:了解了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及其分界線,接下來我們繼續來了解各級階梯內部的狀況。結合“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沿36°N剖面)”圖和“中國地形的分布圖”,說出各階梯內部的主要地形類型和平均海拔,并完成下表。表1: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概況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米)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 柴達木盆地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之間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云貴高原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南丘陵多媒體展示中國地形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地圖,并總結歸納。3.地勢的影響教師使用順口溜引入,地勢的影響這一知識點。中國地勢(順口溜)西高東部低,地勢呈階梯;階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大太巫雪山,東三西二級。海風入內陸,東流河源西。過渡: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樣的地勢特點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其他要素有沒有影響呢?活動探究:地勢的影響將全班同學分為三組,分別討論地勢特點對氣候、河流和交通等三個方面的影響。各組充分討論后由小組代表發言。氣候組:西高東低的地勢便于東部海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如果我國地勢東高西低則會阻礙暖濕的海洋風向內陸推進。河流組: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許多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河流在高低階梯的轉換處,落差大,水能資源極為豐富。交通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有利于溝通東西交通,加強了我國內地與沿海的聯系,但是高大山脈會阻礙交通。如橫斷山脈是我國最長、最寬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它存在橫斷了我國東西的交通,使得東西向的陸上交通不便,險峻的山勢又讓橫斷山脈里的河流流速極快,不適宜內河航運,這大大制約了云南山區的開發潛力。4.地勢對水能資源的影響活動:說說我國水能資源的分布與地勢特點的關系。問題設置:1.說說我國大型水電站的分布特點。2.這些地方為什么能建大型水電站?師生共同分析得出:我國大型水電站主要分布在地勢階梯交界地帶,因為這些地方地勢落差大,水能豐富。教師補充葛洲壩水利樞紐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資料,使學生理解知識點,拓荒視野。教師歸納小結: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使得我國的江河大多自西向東流,古詩有云“大江東去浪淘盡”,“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些大江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加強了內地與沿海的聯系。在階梯的交界處河流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我國的許多大型水電站都建設在這些地帶。此外,西高東低的地勢還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可以說西高東低的地勢是我國自然地理環境的一大優勢。活動:認識我國地勢主要特點及其影響。問題:1.在圖上空白處填出作為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的主要山脈名稱。2.將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東南丘陵的名稱下表中。主要地形區名稱第一級階梯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第二級階梯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級階梯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備注:本次課堂活動內容已在授課過程中體現,教師可視具體的授課過程安排是否進行課堂活動。典型例題例1.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大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準噶爾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四川盆地答案:C解析:我國的盆地主要分布在地勢的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主要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就分布上看,塔里木盆地分布在新疆南部,準噶爾盆地分布在新疆北部,柴達木盆地分布在青海省北部,四川盆地分布在四川省。因此,只有柴達木盆地分布在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例2.我國第二級階梯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和盆地 B.高原和丘陵 C.高原和平原 D.丘陵和平原答案:A解析:通過對分層設色地形圖的閱讀可以看出,我國西部和中部地區以大面積黃色為主,東部地區則以綠色和淺黃色為主。通過對地形類型中顏色的再判斷,高原從顏色上看用黃色和深黃色表示,平原用綠色表示,丘陵在圖上用黃色和綠色相間分布來表示,盆地在圖中表現為四周黃色中間綠色或者四周深黃色而中間為淺黃色。所以可以判斷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部地區,即第三級階梯;而中部和西部主要分布著高原、山地和盆地。故選A。【課堂小結】通過以上學習,我們搞清了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是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我國的地勢自西向東分為三級階梯,這樣的地勢對我國的氣候、河流以及東西部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板書設計】地勢西高東低1.三級階梯及其分界線2.三級階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二、地勢西高東低優勢1.利于降水2.利于航運3.水能豐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