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形和地勢》教學方案第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運用中國地形圖概括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說出我國主要山脈及地形區的名稱和位置。【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說明地形要素在我國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我國主要山脈和主要地形區;2.我國類型多樣的地形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教學難點】分析我國地形和地勢特點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準備制作PPT。教學過程【課堂引入】我們每天都生活中國這片美麗的土地上,這里山河壯麗,氣象萬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國的自然環境,感受祖國河川的壯美吧!多媒體播放“【課程引入】地形和地勢”視頻【課程引入】地形和地勢過渡:我國幅員遼闊,地形類型多樣,不僅有縱橫交錯的山脈,雄偉廣袤的高原,一望無際的平原,還有群山環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緩的丘陵。【新知講解】地形類型多樣1.五種地形教師:我們以前學習過,陸地地形有哪些主要類型?教師回顧七年級所學的五種地形知識,為接下來學習做鋪墊。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坡度較陡,溝谷幽深;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陡峭,內部起伏較為和緩;盆地四周被山嶺、高原環繞,中間為平原或丘陵;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不大,起伏和緩。多媒體播放地圖“五種地形類型”五種地形類型學生: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五種。教師:我們來看看我國地形的分布情況。引導學生讀圖觀察,回答問題。教師:我國有哪幾種地形類型,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學生:從地圖中可以看出,有喜馬拉雅山、天山、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四川盆地、東南丘陵,等等。教師小結:五種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可見地形類型齊全。2.我國的主要山脈教師:常見的山脈走向有哪幾種?多媒體展示幾種常見的山脈走向,讓學生了解。多媒體出示“我國的山脈分布”圖,學生讀圖思考,并回答問題。問題:(1)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有哪幾種類型,不同走向分別有哪些主要山脈?(2)哪些山脈還是省區的大致分界線?東西走向:①天山—陰山 ②_____________ ③南嶺;東北—西南走向:①大興安嶺—__________—巫山—__________ ②長白山—武夷山③臺灣山脈西北—東南走向:①阿爾泰山 ②_____________ ③巴顏喀拉山南北走向:①橫斷山脈 ②六盤山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在我國主要的山脈中,有些山脈,如: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夷山、南嶺、祁連山等是相鄰兩省區的大致分界線,山脈常常成為行政區劃的天然分界線。承轉過渡: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不同走向的山脈猶如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縱橫交織在祖國大地上,構成了我國地形的骨架。在山脈構成的“網格”中,鑲嵌著眾多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那么,這些我國的山脈之間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區呢?學生回答:主要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學生對照“中國地形的分布圖”,完成下表。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西側 東側橫斷山脈 云貴高原巫山 四川盆地太行山山脈 華北平原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山脈 兩側地形區北側 南側天山山脈 準噶爾盆地昆侖山脈 青藏高原教師講述:我國五種地形不僅都有,而且它們縱橫交錯、相互交織,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間夾著山脈,山脈間又鑲嵌著平原、高原、盆地;此外,在每一種地形內部,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接下來我們來具體認識一下我國主要的地形區。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以主要山脈為“骨架”,形成的各類地形區主要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東南丘陵,等等。2.認識我國主要地形區多媒體展示“中國主要的地形區分布圖”和各地形區的地貌景觀圖,學生讀圖,合作探討下列問題。多媒體播放“【知識解析】四大高原”視頻,學生觀看視頻,了解四大高原各自有著怎樣的特點。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主要位于昆侖山、祁連山以南、喜馬拉雅山以北、橫斷山脈以西 內蒙古高原:主要位于大興安嶺以西、祁連山以東、長城以北 黃土高原:祁連山以東、太行山以西、長城以南、秦嶺以北云貴高原:橫斷山脈以東多媒體播放“中國的地形分布”圖,學生讀圖,了解四大盆地的位置。中國的地形分布塔里木盆地:昆侖山以北、天山以南。準噶爾盆地:天山以北、阿爾泰山以南。柴達木盆地:昆侖山以北、祁連山以南。四川盆地:橫斷山以東、巫山以西、秦嶺以南。多媒體展示“中國的地形分布”圖,學生讀圖,了解三大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中國的地形分布東北平原:大興安嶺以東、小興安嶺以南、長白山以西。 華北平原: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長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東。多媒體展示“中國的丘陵”,學生讀圖,了解我國三大丘陵。中國的地形分布我國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總結: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形種類齊全,各種地形交錯分布,在這些地形之間分布著縱橫交錯山地,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我國山地分布情況。二、山區面積廣大1.我國各種地形比例過渡:我國地形是復雜多樣的,那么各種地形分別占我國陸上領土面積的比重是多少呢?哪種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多媒體展示“中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圖”。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補充、小結: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在五種地形類型中,山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1/3,居各地形類型之首;高原面積不到全國陸地面積的1/3,位居第二;盆地面積不到全國陸地面積的1/5,位居第三;平原面積僅占1/10多一點,位居第四;丘陵面積僅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10,位居第五。山地加上高原,兩者約占60%,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區。我國山區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是一個多山的國家。過渡:我國人口眾多,在山區也分布有大量的人口。山區人民有擺脫貧困、實現小康的迫切需求,怎樣開發和保護山區,既要充分合理地開發利用山區資源,又要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擺在山區人民面前的重要課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實現發展目標,山區人民首先要明確當地山區的優勢和劣勢,即發展經濟、振興山區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2.地形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把全班同學分成兩大組,討論:我國地形構成特點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1)地形類型多樣:開展多種經營,可發展林業、牧業、采礦業 (2)地面崎嶇,交通不便,耕地少,耕作業發展受限,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和自然災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提問:針對山區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同學們繼續討論一下山區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學生交流討論、并回答問題,教師小結:要開發和保護并重。山區人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開發利用山區資源,同時還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積極預防和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這樣才能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典型例題例1.我國地形類型齊全,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分布廣泛,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br/>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答案:C解析:本題考察我國主要地形及地形區、地形構成特點。我國地形類型齊全,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分布廣泛。根據中國地形類型構成圖可知,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大約占1/3。故C正確。例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描述下列哪個地形區的景觀( )A. 塔里木盆地 B. 黃土高原C. 內蒙古高原 D. 云貴高原答案:D解析:本題考察我國的地形類型及其分布。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可見,該地形區地勢平坦開闊,是草原牧場.我國四大高原中,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是我國的四大牧區之一。【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我國地形的主要特點及其對我國生產和生活的影響。通過閱讀教材、地形圖、景觀圖片和觀看視頻資料,我們不僅學習了地形特點及其對我國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習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學習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為我們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