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 中國的地理差異教學目標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其南北兩側自然景觀、地理景觀和生產生活習慣的差異。2.通過讀圖,指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和范圍。3.通過對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界線的分析,知道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自然、人文綜合原因,初步了解他們的地理差異。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和范圍及劃分標準2.教學難點:知道我國四大區域劃分的自然、人文綜合原因,初步了解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啟發式講述法、合作探究法、對比分析法、概括歸納法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地圖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同學們,在假期里,大家有沒有出去旅游或者隨家長到外地探親?你所去的地方與家鄉有什么不同?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有不同?(多媒體打出中國地圖,作為學生談論不同區域的背景)大家所說的外地與家鄉的不同,歸根到底是因為外地與家鄉是兩個不同的地方。中國地域廣大,不同地區之間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這學期我們將在上學期學習完中國地理總論的基礎上,專門研究中國的區域地理,以加深對我們國家的了解。新課講授1.地理差異顯著學生活動:看課本,結合前面所學知識,說說我國氣溫、降水、地勢有何差異。結合插圖可以看出,我國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呈現由規律的變化,反映了我國自然環境的差異顯著。學生討論交流,整理學習的成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學生活動:比較兩幅插圖可以看出,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和以南地區村落的自然景觀和人類活動等方面,有哪些明顯的差異?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總結秦嶺——淮河一線以南、以北不同的景觀,比較陳述,并且分析原因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自然環境差異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氣候 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以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溫 1月平均氣溫 低于0℃ 高于0℃溫度帶 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亞熱帶、熱帶降水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大于400毫米 大于800毫米干濕地區 以半濕潤區為主 以濕潤區為主流量 較小 較大汛期 短 長結冰期 有(氣溫低于0℃結冰) 無含沙量 大 小植被 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盆地、丘陵、高原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人文現象差異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農業生產 耕地類型 以旱地為主 以水田為主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主要農作物 小麥、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主要水果 蘋果、葡萄、梨等 柑橘、香蕉、菠蘿等交通運輸 以陸路運輸為主,汽車石人們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水運仍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傳統民居 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便于雨水下瀉)主食 面食 米飯運動項目 滑雪、溜冰等 游泳、賽龍舟等傳統文化 梆子腔等,唱腔高亢 越劇、黃梅戲,唱腔委婉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自然差異的主導因素①北方冬季寒冷干燥,樹木落葉歸根;北方降水相對較少,集中在夏季,年際變化大。②南方冬季溫和少雨,植被四季常青;南方降水豐富,季節變化小。③共同的影響因素:a.氣溫:南方氣溫高,1月平均氣溫高于0℃;北方氣溫低,1月平均氣溫低于0℃。b.降水:南方降豐沛,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北方降水較少,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大于400毫米。2.四大地理區域問題:(1)各小組根據課文和已學知識舉例說說我國的不同地理區域。要求說明劃分這些類型區域的主要依據。(2)以學校所在的城市為例,分別從地形、農業等方面讓學生來劃分該市的地理區域。學生交流,教師總結請看“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面問題:(1)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2)由名稱,你能了解四大區域哪個方面的特點?(地理位置)(3)本圖由哪幾種地圖綜合而成?(地形圖、一級行政區劃圖、河流與湖泊分布圖)(4)這說明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涉及哪些方面?(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點)(三)鞏固提高完成課本上的“活動”題,了解區域劃分的主導因素,認識各區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回答下列問題。(1)界線A是哪兩大地域的分界線?該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什么?(季風) 主要位于季風區的區域是?它們與非季風區的差異主要是什么?(降水)西北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因為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基本不受夏季風的影響)(2)界線B是哪兩大地域的分界線?該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什么?(氣溫和降水,即氣候)該界線與什么山脈、河流分布大體一致?(秦嶺、淮河)南、北方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征是?(北方地區為溫帶半濕潤氣候,南方地區為亞熱帶濕潤氣候,)(3)界線C是哪兩大地域的分界線?該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什么?(地形和地勢)青藏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四)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正是由于不同地理區域間存在著較大差異,而同一地區域存在著較大差異性,而同一地理區域內相似點較多,我們才有必要對祖國進行區域劃分,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人類的生產、生活。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