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球的歷史課標要求:運用地質年代表等資料,簡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隱.嫦娥》)盤古開天地(《太平御覽》卷二引《三五歷紀》)上帝創造一切 。亞當夏娃(《圣經》)。上帝創造地球時間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時(英國愛爾蘭阿爾馬主教詹姆斯.瓦希爾)地球起源“星云說”(德國哲學家康德1745——1804)、“潮汐說”(英國天文學家泰斯)、“俘獲說”、“大爆炸宇宙說”等。一、化石與地質年代表1.地層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時間里,它經歷了多次火山爆發、板塊碰撞等,要了解這些經歷,研究地層是最主要的途徑。2.沉積巖裸露在地表的巖石,在風吹、日曬、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漸形成礫石、沙子、黏土等,這些碎屑物質被風和流水等搬運后沉積起來,經過壓緊固結而形成的巖石叫沉積巖。一般地說,具有層理構造和常含有化石是沉積巖的兩個重要特征。裸露地表的巖漿巖在風吹、雨打、日曬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漸崩解成為礫石、沙子和泥土,這些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下來,經過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沉積巖有明顯層理,代表類巖石包括石灰巖、砂巖、頁巖等。沉積巖可能含有化石,所含有的礦產占全部世界80%。3.化石存留在沉積巖中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跡。如:恐龍化石、魚化石、三葉蟲、古植物。沉積巖層平均厚度僅有1.8公里,可是,它可以分出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層,恰似一張“千層餅”。因為每一層的形成年代、巖石性質均不相同,所以它又好比一頁一頁裝訂起來的厚厚的一部“地書”。如果說,地殼是地球幾十億年以來演化歷史的見證人,那么,沉積巖層就是這位見證人譜寫下的地質記錄之一,而沉積巖層中所含的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則是這部地質記錄中的象形文字。有了它,地質學家才能給漫長的地史分朝化代,才能重現那已逝去的有趣的“亙古世界”?!獙⒔裾摴抛x地書小結:1.地層是具有時間順序的層狀巖石。2.沉積巖的地層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一般先沉積的層在下,后沉積的層在上;在沉積巖的形成過程中,有些生物的遺體或遺跡會在沉積物中保存下來,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時代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3.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的化石。4、通過研究地層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古地理環境。思考:A、B兩地是否具有同一時代的地層?將同一時代的地層用虛線連接起來,猜想兩地地層產生差異的原因 (AB)4.化石種類與古地理環境生物的生長過程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因此,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種類及特點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當時地理環境的烙印。通過研究地層和它們包含的化石,科學家發現了不同時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點及其變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古地理環境。(1)古環境與地層①地層連續且呈水平狀態,說明在相應的地質年代,地殼穩定下沉,地理環境沒有明顯變化。②地層彎曲或地層缺失,說明在相應的地質年代,地殼運動劇烈,地理環境變化明顯。一是地殼隆起,當地地勢抬高,終止了沉積過程;二是當時有沉積作用,地殼隆起后,原沉積物被剝蝕完畢;三是當時、當地氣候變化,沒有了沉積物來源。③含有煤、石油的地層,說明該地曾經有森林或其他豐富的有機物來源;石灰巖地層反映了當時溫暖的淺海環境等。(2)古環境與化石①地層中有海洋生物化石(珊瑚),多反映(熱帶、亞熱帶淺海)海洋環境。②植物化石多反映陸地環境。③化石保存完好表明水體平靜,原地埋藏;化石破碎則反映水動力條件動蕩,或經搬運,異地埋藏。5.地球歷史與地質年代表科學家對全球各地的地層和古生物化石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地球演化呈現明顯的階段性。根據地層順序、生物演化階段、巖石年齡等,科學家把漫長的地球歷史按照宙、代、紀等時間單位,進行系統性地編年,這就是地質年代表。一部長篇小說,都要分卷立冊。卷、冊之內又分章、回,使人讀起來,章回有序,前后銜接。同樣,一部史書,也都要分朝化代,人們讀后,人事清楚,前后貫通。那么,漫長的地質史書怎樣劃分呢?地層單位:宇 界 系 統地質年代:宙 代 紀 世地質年代表地球演化呈現明顯的階段性,據此把地球歷史按照宙、代、紀等時間單位,進行了系統性的編年。(2.6236614520129935941944325225004855414000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顯生宙距今時間/百萬年4600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石炭紀二疊紀)思考:若將地球46億年的歷史壓縮為一天24小時,地球誕生于0點,你能算出圖中的時間分別對應一天中的什么時刻嗎?46億年的時間是很長的。有位學者打了一個比喻:在北方一塊古老的陸地上,聳立著一座巨大的巖石,它有一百哩高(160.9公里),一百哩寬,每隔一千年便有一只小鳥飛來,在這塊巖石上刮磨它的小嘴。如此這般,待到整塊巖石被鳥琢磨蝕凈盡時,無限的時間才算剛過一天。這個比喻雖然充滿著詩意,但是,它可以幫助我們去想象,這漫長的地質歷史,該是多么邈悠。思考:為什么把寒武紀作為顯生宙的開始?科學家在研究古老地層時發現,距今5.41億年以前,地層中埋藏的化石以藻類化石和軟體動物留下的遺跡化石為主,生命形態都很簡單。而此后動物化石的數量和種類都呈爆發式地增長,并出現了大量有硬殼或骨骼的動物化石,生物結構也呈現出越來越復雜的趨勢。因此科學家將硬體生物的大量出現,作為劃分一個新的地質年代的標志,并將這一地質年代命名為寒武紀。寒武紀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開始出現的新時期,顯生宙由此開始;之前漫長的時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統稱為前寒武紀。二、.地球的演化歷程1.前寒武紀(隱生宙)(自地球誕生至5.4億年前)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時間:約40億年,占地球歷史90%冥古宙:只有有機質,沒有生命太古宙:出現藍藻等原核生物,距今36~25億年前,持續約11億年此時大氣圈及水體缺氧,海洋廣闊,火山活動頻繁,后期出現原核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氧氣元古宙:藍藻大爆發,大氣成分開始改變生物演化出真核和多細胞生物距今25~5.4億年前,持續19億年藻類繁盛,出現真核生物綠藻。晚期出現第一次無脊椎動物大發展。重要的成礦時期,鐵、金、鎳、鉻等都在此時期形成。中晚遠古代含氧量增加。其 他:是地球重要的成礦時期,鐵、金、鎳、鉻等礦藏出現,大氣、海洋、陸地慢慢形成約占地球歷史的90%,在此期間,地球形成大氣層、海洋、陸地,地球從一個毫無生機的星球變成多種原始生命的家園。這個地史上的第一個“朝代”,是何等的漫長而古老?。ǖ厍蛘Q生到距今5.41億年)!但是,如果從地球誕生之日開始計算,它又是多么年輕,把地球發展的最初階段比作一個嬰兒的話,它就是地球的童年。地球的童年時代,原始地殼已經形成,也就有了原始的地質記錄。就正像一個人的童年有了記憶力一樣,可以回憶童年有趣的往事了。童年的地球,天真活潑。它除了側著身子一刻不停地圍著太陽繞圈子外,還急速地自轉著(周期4小時)。那時候,由于地球自轉速度快,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也比較大,還不太堅固的地殼非常容易發生變動而破裂。從地球內部分異出來的各種氣體和巖漿,在地球內部巨大的壓力下,順著地殼裂縫迸射而出,只見煙霧騰空,氣流上下翻滾,狂風呼嘯,巖漿迸流。地殼在褶裂,大地在劇烈顫動。云層中的道道閃電,發出陣陣雷吼。那個時候,火山地震,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好像各種自然力量都在顯示自己的神威。它們共同組成了一曲震驚宇宙的大合唱。2.古生代(遠古的生物時代)包括: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時間:距今5.41-2.52億年地殼運動:運動強烈,海陸大變遷形成聯合大陸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海洋無脊椎動物發展的時代。早期海洋面積大,出現如奇蝦、三葉蟲、筆石、鸚鵡螺等,后期,海洋面積縮小,陸地上出現低等的植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發展早期海洋無脊椎動物繁盛后期陸地上開始出現低等植物晚古生代: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早期魚類大量繁衍,海洋面積縮?。?br/>中期魚類進化成能適應陸地環境的兩棲類;晚期,氣候變干旱,一些兩棲動物進化成能適應干燥氣候的爬行動物,裸子植物出現,蕨類植物繁盛,形成森林,是地質歷史上重要成煤期。古生代末期,物種大滅絕,95%的物種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終。脊椎動物發展,兩棲動物出現進化爬行動物,裸子植物出現蕨類植物繁盛,形成煤其他:后期95%的生命滅絕地殼運動劇烈,海陸變遷,地球各塊大陸聯合成一個整體。古生代的特寫鏡頭: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雖然有早晚之分,古地理環境也不相同,但是,兩者和以前各代相比,都多了一個“生”字。生,就是生命。生,就是生機勃勃。在漫長的地史上,可以這樣說,古生代是生物大量出現和飛速發展的時代。請看,從古生代一開始,無脊椎動物便大量出現,到了晚古生代泥盆紀,教高級的脊椎動物魚類又空前繁盛,一直發展成水、陸都能生活的兩棲類。也就是在古生代,低等的水生植物第一次登上陸地,并演化成了高大的陸生蕨類植物。古老的大地第一次披上了綠裝。整個世界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如果說一個人的青年時代,是精力最旺盛和朝氣勃勃的時代,那么,地史上的古生代,就是地球上的青年時代。雖然它還帶著“古”字的帽子,還有點“孩子氣”,但是,它最大的特征,就是生機勃勃。不管它是古老的生機勃勃,還是生機勃勃的古老,當人們在讀這段地史時,總是以格外興奮的心情,去欣賞那古生代初期繁鬧的大海。3.中生代(中間的生物時代)(距今2.52億年—6600萬年)意為“中間的生物時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時間:距今2.52億年-6600萬年演化:板塊劇烈運動,大陸漂移爬行動物繁盛,“爬行動物的時代”中后期,開始向鳥類轉化小型哺乳動物出現裸子植物極度興盛其他:重要成煤期,后期物種大滅絕01 聯合古陸在三疊紀晚期解體,位置漂移。02 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03 中后期—出現鳥類、小型哺乳動物04 裸子植物興盛,主要的成煤期05 末期,物種大滅絕,絕大多數物種消失,恐龍的消失成為中生代結束的標志。中生代的特寫鏡頭:中生代的地球的黃金時代。那時,氣候比今天溫暖。溫暖潮濕的海風,從太平洋徐徐吹來,形成了蒙蒙細雨,灑落在翠綠的華北大地上,滋潤著片片幼林,幼林在繁茂地生長。天晴后,蔚藍的天穹,飄著朵朵白云,白云映照在星羅棋布的湖面上。從湖畔大片的綠林深處又傳來了始祖鳥的啼聲,這啼聲掠過湖面,驚動了在湖邊吃草的恐龍,它拖著肥胖的軀體隱沒在綠林叢中。突然,魚龍從湖水中躍起,成群的魚兒疾速地游走了,湖面又恢復了平靜。你看,空中又有幾只翼龍,銜著銀杏樹上結的白果,在低空滑翔。它們徜徉自得,各適其性。4.新生代(最新的生物時代)(距今6600萬年至今)是“最近的生物時代”包括: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時間:距今6500萬年至今演化:聯合大陸解體,海陸格局形成形成褶皺山系,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動物出現,人類出現第四紀時期,氣候多次冷暖交替其他:目前,地球處在一個溫暖期如:猛犸象、劍齒虎、被子植物、哺乳動物。01 聯合古陸完全解體,大陸漂移,形成現代海陸分布格局。地殼運動劇烈,形成現代基本的地貌,如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等。02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積擴大,哺乳動物快速發展。03 第四紀人類出現,全球出現數次冷暖交替變化。氣候寒冷期,冰川范圍擴大,海平面下降,生物向低緯度遷移;氣候溫暖期,冰川范圍縮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沒低洼地。新生代是地球的嶄新時代。發生了三件大事:①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地球上的海陸格局、山河排布、氣候分帶以及生物界的面貌等,都是新生代演變而定型的。②第四紀冰期:麻古東海三變桑田(晉代丹術士、醫學家葛洪《神仙傳》)③人類的誕生;寒冷的氣候是人類誕生的催產士。人類的誕生不過二、三百萬年,咋聽起來,好像極其漫長,可是,在幾十億年的地球歷史上,真是短暫的一瞬。假如把地球的整個發展史視為現在的一年,我們可以作一個生動的比喻:如果說地球在一年的一月形成,那么,地殼最早是在二月間硬結;那些遠古的海洋,往早里說,說不定在三月產生;以同樣的道理推算,最初的生物在四月出現,最早的化石是在五月形成......古怪的恐龍大約在十二月中旬主宰了世界;最早的哺乳動物靈長目動物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才上了樹,而人類的時代,到了一年最后一周的最后一天才宣告開始;事實上他真正脫離動物上升為人,還是低三百六十五天夜九點四十三分發生的事。即使在地史上正短暫的一瞬間,人類的發展從使用天然工具到自己制造工具,從利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從半自立行走到自立行走,從石器時代到金屬時代,一直到現代電能、原子能、激光等的發明和利用,形成高度發達的現代科學技術,這一切都說明了: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宙 代 紀 距今百萬年 演化歷程元古宙(25億年前) 寒武紀之前 ①藍藻大爆發,制造氧氣; ②進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細胞生物 重要的成礦時期,大量的鐵、金、鎳、鉻等出現在這一時期地層。太古宙(40億年前) 太古宙時,出現藍藻等原核生物冥古宙(46億年前) 冥古宙時,只有一些有機質,沒有生命的跡象宙 代 紀 距今百萬年 演化歷程顯生宙(5.4億年前) 古生代 晚古生 二疊 299 ①動物:“脊椎動物發展時代”。 早期,魚類大量繁殖; 中期,兩棲動物繁盛; 末期,海洋面積縮小,一些兩棲動物進化成爬行動物。 ②植物:蕨類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第一次)。 末期,裸子植物開始出現; ③特殊情況:末期,發生物種大滅絕事件。 地殼運動劇烈,后期各塊大陸聚集成一個整體,稱為聯合古陸。石炭 359泥盆 419早古生 志留 444 ①“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 ②早期,海洋面積遠大于陸地,三葉蟲、筆石、鸚鵡螺出現; ③后期,海洋面積縮小,陸地上出現低等植物(藻類、 菌類和地衣)。奧陶 485寒武 541宙 代 紀 距今百萬年 演化歷程顯生宙(5.4億年前) 中生代 白堊紀 145 ①海陸變遷:三疊紀晚期,聯合古陸開始向現在的位置漂移; ②動物:“爬行動物時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恐龍繁盛; ③動物特殊情況: 中后期:鳥類出現; 末期:小型哺乳動物出現; ④植物:裸子植物(蘇鐵、銀杏)占主要地位, 也是主要的成煤期(第二次); ⑤特殊情況:末期,發生物種(恐龍)大滅絕事件。侏羅紀 201三疊紀 252宙 代 紀 距今百萬年 演化歷程顯生宙(5.4億年前) 新生代 第四紀 2.6 ①海陸變遷:聯合古陸最終解體,形成了現代海陸分布格局; 如今的一些高大山脈在這一時期形成; ②生物:“最近的生物時代”,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動物快速發展; ③生物特殊情況:第四紀出現人類。 ④第四紀時期,出現數次冷暖交替變化,目前, 地球處于一個溫暖期。新近紀 23古近紀 66生物進化:海陸變遷:總結:地質年代表——模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