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認識技術與人、社會、自然的關系一、學習目標1.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認識技術與人、社會、自然的關系。2.懂得從技術的性質出發,分析在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的具體案例中折射出的技術的目的性、綜合性、價值性、實踐性、創新性和相關性,懂得技術的應用存在兩面性。二、素養目標1.技術意識:認識技術與人、自然、社會的相互作用關系。2.工程思維:能結合技術的性質,分析技術與人、社會、自然的關系,正確看待技術的應用。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認識技術與人、社會、自然的關系。難點:能從技術的性質去認識技術與人、社會、自然的關系。四、教材情況本節由“技術與人的關系”“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技術與自然的關系”三部分內容構成。通過情境導入、案例分析、思考討論、立即行動等環節,讓學生從身邊的具體案例出發,結合人工智能等熱門話題,闡述技術對人、社會、環境的影響。是技術影響的深層次表現,是技術與人文之間關系的呈現側面。對于學生構建正面積極的技術價值觀有重要作用。五、學生情況本節主要讓學生從人、社會、自然三面出發,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理解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開始厭倦于單純的案例分析,所以需要從辯證法角度,更加客觀、具體地分析現象與歷史事件背后的本質原因。利用更多鮮活的案例,引導學生探知不同技術應用帶來不同的結果。六、教學過程1.新課引入播放《厲害了我的國》中關于我國高鐵建設、運營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技術的性質使得它能充分滲透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有人認為,技術可以來自人類的發明創造活動,也可以來自于偶然的發現(例如青霉素的發現),這就好像是上天可以恩賜技術給人類一樣,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我們從新課標中對技術的表述和技術的性質的描述中可以看見:技術是需要人類在實踐活動中,按人類的需要和目的,進行發明、創造、加工、積累、改進,才形成的,沒有一項技術是自然存在的。青蒿素的有效成分是天然存在的,但青蒿素藥物是需要經過研制人員在有目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中,綜合了多種知識和技術,經過反復試驗,改進提煉、加工技術,才得到的。在學習過程中中,我們要學習技術的含義和技術的性質,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還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2.技術與人的關系(1)技術與人密不可分。(2)技術的巨大作用和影響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學習內容和方法、生活方式和習慣。保障了人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了生活質量,延長了壽命。案例1:人工智能以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為核心,以云計算、大數據、生物識別、物聯網技術等為基礎,在交通、醫療、安防、制造等領域迅速發展。案例2:局域網的應用。案例3:無人駕駛、輔助醫生識別、診斷疾病。案例4:家用智能電器的使用。案例5:愛迪生與特斯拉之間的故事。當我們說起偉大的發明家的時候腦子里冒出來的第一個人一定是托馬斯·愛迪生。但他卻被大科學家特斯拉視為經驗主義者、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沒有效率的人。請利用平時閱讀的材料講解“愛迪生與“特斯拉”的恩怨情仇。并指出作為技術領域代表的愛迪生和作為科學領域代表的特斯拉,在思維習慣、知識涵養、社會成就上帶來的差異。3.技術與社會的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發明和創新推動著技術的發展,二技術也不斷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現在,技術已經充分的滲透到工程建設、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等方方面面,對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都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響。(1)共享自行車改變了出行方式,顛覆了許多傳統行業,使人們關注公共管理、共享經濟等。(2)第一次工業革命,它帶領世界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3)發電機和其他電力技術的出現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4.技術與自然的關系(1)技術使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認識自然,包括現在、未來和過去的自然界。(2)技術使人們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利用。(3)技術發展還幫助人們保護自然:搶救瀕危動植物、防止氣候變暖、保護生態環境,在促進人類的生產、經濟、政治、文化等發展的同時,也保護地球的青山、綠水和藍天。【案例分析】小麥種子演變小麥的原型野麥具有自主繁殖的能力,但由人類進行幾千年的耕種以獲取它的種子后,它的繁殖能力已經消退。七、教學反思本節主要講解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是采用案例教學,通過學生的資料收集和切身感受為基礎,引導學生了解技術的正面促進作用的同時,在技術應用中也存在兩面 性。在技術對人的培養方面,技術對人的追求方面、技術對社會帶來的負面作用方面、技術對自然的消極影響方面也有所涉及,讓學生形成全面、辯證的技術觀和應用價值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