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2城市聚落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幾種搭配能正確體現聚落的建筑風格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是( )A.北極地區因紐特人——平頂屋 B.中國黃土高原——冰屋C.中國南方——窯洞 D.東南亞地區——高架屋2.鄉村和城市的本質區別在于( )A.人口的多少不同 B.建筑物的高矮不同C.居民的文化水平不同 D.居民主要從事的產業活動不同傳統的聚落建筑風格不可避免地打上自然環境的烙印,分析回答下列問題。3.圖中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環境是( )A.炎熱干旱 B.終年嚴寒 C.高溫多雨 D.地勢高峻4.下列條件不利于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是( )A.自然資源豐富 B.地形崎嶇C.氣候溫和濕潤 D.交通便利5.世界文化遺產中國的麗江古城在( )A.河南省 B.陜西省 C.四川省 D.云南省6.能反映城市景觀的圖片是( )A. B.C. D.7.下列鄉村聚落類別及其居民從事的生產活動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農村——放牧 B.牧村——伐木C.漁村——捕魚 D.林場——種植8.下列敘述中不能反映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異的是( )A.鄉村聚落建筑比城市聚落的建筑要稀疏、低矮,鄉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B.鄉村聚落的綠地面積比城市聚落的綠地面積要大C.鄉村聚落外圍有大片的農田,城市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D.鄉村集中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對周圍地區的發展有促進作用9.關于聚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鄉村B.早期聚落大都選擇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C.聚落的建筑外觀、建筑材料因環境而差異D.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村莊、城鎮、大都市都是規模不等的社區B.不同類型的社區往往交織在一起,功能特色各異C.城市和鄉村是差異比較明顯的兩種聚落D.一座城市就是一個社區,不可能在城市內部進一步劃分社區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B.上海屬于以政治活動為主的城市C.每一座城市的功能都是單一的D.鄉村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工作二、填空題12.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 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3.鄉村聚落的分布、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 的相互關系。傳統鄉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往往體現出當地 的特點。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 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4.聚落一般分為 聚落和 聚落兩大類。15.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 和 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保護具有 的傳統民居.16.由于勞動 方式的差異,不同類型的聚落所呈現出的 有較大的差異.三、材料分析題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雨 我家住在張村。這里山青水秀,物產豐富。茶葉和山核桃是我們的特產。鄉親們最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茶葉和山核桃豐收的季節。由于質量好,它們大都被銷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歡迎。這里鄰里之間如同兄弟姐妹,走動得很頻繁。小強 我家在杭州,步行到西湖只需20 分鐘。我家邊上既有綜合性的大商場,又有名特商品的專賣店。在這里,你可以采購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特產。西湖邊,大街上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1)小雨和小強描述的分別屬于什么聚落?(2)按功能劃分,杭州的西湖屬于什么功能區?(3)張村和杭州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聯系材料說說你的理由。18.傳統民居的建筑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它能像一面鏡子,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資料一資料二:“蠔宅”是廣州番禺、沙灣的傳統民居,宋元時期就有記載。這里的原住民們,自小就過著踩水打魚的生活,他們利用生蠔殼修建房屋。這種材料修建的房屋具有驚人的穩定性,壽命很長,當地會有“千年磚,萬年蠔”的說法。“蠔墻”不怕滲水和潮濕氣候的腐蝕,堅硬不怕蟲蛀。壘墻的時候,把殼尾朝外,按照45度角的方式傾斜擺放整齊,下雨時雨水就能直接流到地上。蠔殼表面的小孔可以儲存微量的雨水,夏季高溫天氣下,還能讓人感到十分涼爽。(1)聚落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蠔宅”所在地區的聚落為 。(2)“蠔宅”所在地區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主要以 (種植業/漁業/林業)為主。(3)“蠔宅”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體現在哪些方面?請列舉出至少兩條。① 。② 。(4)傳統的“蠔宅”建筑逐漸被高樓大廈取代,請你提一條好的建議 。答案部分1.D2.D3.C4.B5.D6.D7.C8.D9.A10.D11.A12.鄉村聚落13.自然環境;自然環境;鄉村聚落14.鄉村;城市15.人類活動;自然環境;民族特色16.生產;景觀17.(1)小雨: 鄉村聚落;小強:城市聚落。(2)旅游區。(3)可以。 因為這兩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兩地人們對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兩地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如物產、經濟等方面的交流。張村可以為杭州提供茶葉和山核桃等特產,杭州能為張村提供廣闊的市場,豐富的旅游資源等。18.(1)鄉村(2)漁業(3)就地取材,沿海地區,蠔殼資源豐富。東南沿海降水豐富,有利于排水。東南沿海地區夏季高溫,蠔宅具有一定的降溫作用。;蠔殼來自海洋,蠔宅墻體堅固且耐腐蝕,可以抵御風雨侵蝕。(4)納入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保護起來,發展旅游業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