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年級歷史上冊 教學設計課題:第6課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課型:新授課【教材分析】《2022年課程標準》要求:了解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1.本課是統(tǒng)編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本課向上承接前兩課,了解古代希臘、羅馬的發(fā)展歷史,是學習古希臘羅馬在文化上取得輝煌成就的前提;向下聯(lián)系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并對其進行一定的繼承,這里的繼承實際就是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這為教學立意的確立找到了一條重要的線索。2.課標與本課子目呈現(xiàn)方式分析本課的內容標準是“以建筑藝術、公歷等為例,初步認識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成就”,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讓學生了解建筑藝術、公歷等基本史實的同時,更要使學生認識到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取得的成就,對西方文明的發(fā)展起到的重要作用。3. 本課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本課學習四部分內容:“文學和雕塑”“建筑藝術”“哲學和法學”“公歷的緣起”。本課先總述希臘、羅馬輝煌的文化成就,然后重點介紹了“文學和雕塑”“建筑藝術”“哲學和法學”“公歷的緣起”四部分內容。從希臘神話到《荷馬史詩》,從人物雕塑到著名建筑遺址,從“原子論”的提出到對人類社會的思考,從《十二銅表法》的頒布到形成完整的法學系統(tǒng),從“儒略歷”的誕生到不斷調整沿用至今的公歷,共同構筑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繁盛景象。正像流傳至今的諺語所說:輝煌屬于希臘,宏偉歸于羅馬。古希臘、古羅馬是人類歷史上典型的奴隸制國家。在奴隸制經(jīng)濟繁榮和奴隸主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前提下,古希臘人吸收、借鑒古代埃及和西亞的文化遺產,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希臘文化。古羅馬人繼承希臘和東方文化成果,并在奴隸制經(jīng)濟發(fā)展繁榮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羅馬文化。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眾多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世界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教學目標】1、了解文學《荷馬史詩》、雕塑《擲鐵餅者》、希臘神廟、羅馬建筑、德謨克里特、亞里士多德、公歷的知識等希臘文學、雕塑、哲學方面的巨大成就,希臘、羅馬的建筑成就及羅馬在法學和歷法方面的貢獻。2、認識奴隸制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為希臘、羅馬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條件。3、欣賞古希臘羅馬優(yōu)秀的文明成果,認識到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豐富多彩,感悟人類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認識到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他們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就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樹立民族自信心,同時初步樹立起正確的國際意識,培養(yǎng)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的開放心態(tài)。【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成就。【教學難點】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主要特點;理解、分析希臘古典文化所折射的人文精神。【學情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對古希臘的神話、神廟和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羅馬法學發(fā)展歷程比較陌生;學生掌握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具體成就難度不大,但很難理解、分析其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從學生的思維水平來看,九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了獲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歸納和概括問題的能力。為適應學情,本節(jié)課通過精選的史料和生動的情境來引領學生,構建有歷史味道的課堂,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歷史的興趣,逐漸形成學科關鍵能力,提升歷史學科素養(yǎng)。【教學過程】【導入新課】PPT展示: 2022年7月19日,杭州亞組委宣布,經(jīng)有關方面協(xié)商一致,并經(jīng)亞奧理事會執(zhí)委會批準,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第19屆亞洲運動會原定于2022年09月10日至2022年09月25日在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舉行,后因新冠疫情影響宣布延期。對神的崇拜和祭祀,是古希臘人生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公元前776年開始,在對宙斯的祭典上舉行體育競賽,競賽期間,各城邦之間所有敵對活動一律停止。比賽項目最初只有賽跑一項,后來不斷設置新的項目。比賽獲勝者被本城邦人視為英雄。后來這個體育競賽,成為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教師:你知道希臘的文化成就嗎?播放短視頻《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讓學生感性認識神話、雕塑、建筑、哲學、法學在希臘羅馬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從文學、雕塑、建筑等多方面感受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教師: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最為西方人津津樂道。古希臘文化是古羅馬文化的源頭,古羅馬文化在其基礎上不斷地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許許多多獨樹一幟的文化、藝術構想和杰作。這一時期也涌現(xiàn)了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巨匠。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走進《第6課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導入,吸引學生興趣進而產生探知欲望。)【講授新課】自主學習·問題引領(設計意圖:整合教材,捋清思路,問題引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希臘文學和雕塑 【整體感知】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1)如何理解“神人同形同性”? (2)《荷馬史詩》的內容和地位? (3)希臘的雕刻具有什么特點?有何歷史價值? 1.希臘神話: 教師解釋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大約產生于公元前8世紀,是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它是一切關于古希臘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歷史的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在古希臘原住民長期的口耳相傳中,并借鑒了流傳到希臘的其他各國神話,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基本規(guī)模。后人整理成古希臘神話故事,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 提問:你們知道哪些希臘神話故事,給大家講講。 出示圖文材料:觀察圖片中的希臘神話描寫的神,他們和人有何相同? 教師講述:對神的崇拜和祭祀,是古希臘人生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提問:閱讀材料,思考,希臘神話有何價值? 材料:公元前776年開始,在對父神宙斯的祭典上所舉行的體育競賽,成為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同時,希臘神話也成為古希臘繪畫、雕塑的藝術之源。 2.文學作品 播放視頻《荷馬史詩》引導學生:觀看視頻,結合課文找出并記住文學作品的名稱、作品及影響。 出示相關圖片 讓學生回顧荷馬史詩和特洛伊的故事。 師補充:相傳記述公元前12至前11世紀特洛伊戰(zhàn)爭及有關海上冒險故事的古希臘長篇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即是他根據(jù)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 師:出示并簡單講解《伊利亞特》《奧德賽》 3.雕刻藝術成就: 展示《宙斯像》《擲鐵餅者》兩幅雕像和文字史料: 史料1:宙斯 (Zeus)是希臘神話眾神之神,是奧林匹亞(Olympia)的主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世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fā)源地。拜占庭的菲羅撰寫記述世界七大奇跡說:"我們以其他六大奇跡為榮,而敬畏宙斯神像。" 史料2:《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于約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銅雕塑,原作已經(jīng)丟失,復制品現(xiàn)收藏于羅馬國立博物館、特爾梅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取材于希臘現(xiàn)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刻畫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具有表現(xiàn)力的瞬間。 教師提問:古希臘雕塑藝術的源泉和題材來自于什么?你認為古希臘的文學和雕塑作品對人物的塑造有什么共性? 教師講述:由于“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人們參照人的形象來塑造神的形象,并賦予其更為理想更為完美的藝術形式。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希臘雕塑藝術的全盛時期,藝術史上稱為“古典時期”,大量優(yōu)秀的雕塑作品出自這個時期。 古希臘文化里所體現(xiàn)的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想,成為后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 目標導學二、建筑藝術 【整體感知】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1)古希臘、羅馬建筑風格的特點? (2)古羅馬建筑與古希臘建筑之間的關系? (3)古羅馬建筑與中國古代建筑的不同及原因? 1.希臘建筑: 教師:提出問題,古希臘建筑有什么特點? 老師結合PPT講解:希臘建筑 代表: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 希臘帕特農神廟:雅典衛(wèi)城主體建筑,為了歌頌雅典戰(zhàn)勝波斯侵略者的勝利而建。帕特農神廟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農原意為貞女,是雅典娜的別名。神廟基座相當于半個足球場,46根高達34英尺(約10米)的大理石柱撐起了神廟。 2.羅馬建筑: 古羅馬的代表性建筑都有哪些?古羅馬的建筑和古希臘建筑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聯(lián)系? 師生欣賞: 可容納近8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 古羅馬大競技場建于公元230—238年,是迄今遺留的古羅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羅馬帝國永恒的象征。外觀呈正圓形,俯瞰為橢圓形,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圍墻高57米,分四層,用淡黃色大理石砌成。可容納觀眾8.7萬人。1726年,奧斯曼帝國皇帝為鎮(zhèn)壓抗稅義民,炮擊場內群眾致競技場毀壞,殘存僅為原來的3/5左右。1979年列入世界遺產。 引水道工程:羅馬帝國時期的一種城市供水設備。一般用石磚砌成,中有拱門,規(guī)模宏大,有的甚至為雙層。屋大維統(tǒng)治時代修建較多,現(xiàn)存較著名的有羅馬近郊的克勞狄引水道和法國南部尼姆斯城附近的高架引水道。 凱旋門始創(chuàng)于古羅馬時期,是統(tǒng)治者為了炫耀自己的功績紀念戰(zhàn)爭偉大勝利為自己歌功頌德的一種建筑。通常凱旋門會建在城市的主要街道或是廣場上,大都以石頭砌筑,有一個或是三個拱形的門洞,上面雕刻統(tǒng)治者豐功偉績的浮雕。世界上最著名的凱旋門是巴黎的凱旋門,而世界上最古老的凱旋門是在羅馬的古羅馬廣場。 萬神殿萬神廟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北部,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筑。公元前27年興建、公元120年重建,萬神殿意指必須供奉羅馬全部的神。萬神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是古代建筑中最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時也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筑之一。 展示今天的一些建筑,讓學生對比與古希臘羅馬建筑的相似處,認識其影響。 【知識拓展】古羅馬建筑與中國古代建筑之比較 材料一 古代中國以木結構為建筑體系,采取縱深軸線的布列方式,講究高低有序、主次有別,如同交響樂的一個又一個樂章。明堂是史上最大的木構建筑,其形制及理念為北京天壇“祈年殿”所延用;它也是著名的禮制建筑,很多重大典禮均在此進行;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筑群中的“七大建筑”,是中國古代最高大,華麗的中軸建筑群。 材料二 古羅馬建筑追求個體宏偉壯麗的氣魄與熱鬧喧鬧的氛圍,帝國的許多城市都用石頭興建角斗場,規(guī)模最大,最著名的是古羅馬角斗場。羅馬人曾以大角斗場象征國家的永恒,“只要角斗場在,羅馬就在”。大角斗場觀眾席分為五個區(qū),可容納8萬多觀眾,60排座位逐排升高,觀覽條件好,這種設計被今天的大型體育場沿用。 提問:(1)依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國古代建筑和古羅馬建筑的特點有哪些不同之處。(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中國古代建筑和古羅馬建筑的不同的原因。 目標導學三、哲學和法學 【整體感知】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1)希臘三哲有何成就? (2)羅馬法學的代表?羅馬法學系統(tǒng)包含哪些內容? (3)羅馬法學對后世的影響? 1.古希臘的哲學家及其主要思想成就 師:結合視頻,閱讀課文,找出并記住哲學家的姓名及其成就。 教師講述:軸心時代——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孫子、墨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2.羅馬法學的主要成就 (1)閱讀教材第29頁正文第二段內容并結合材料內容分析,《十二銅表法》在羅馬法制建設上的作用是什么? 課件出示《十二銅表法》的相關內容。 第3表: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 第5表: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 第8表:凡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能取得調解時,則傷人者也需受到同樣的傷害;不過,如有人打斷自由人的骨頭,他須償還300盎司罰金;如被打斷骨頭的是奴隸,罰金可以減半。 第11表: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 (2)閱讀課文,梳理羅馬法發(fā)展的歷程。 出示史料: 真正的法律應該對一切人有效,應該永遠有效。 ——羅馬政治家西塞羅 (3)引導學生重視羅馬法的歷史地位 羅馬法的前后知識比較多,這里通過圖形進行中期小結。 師出示材料,鞏固羅馬法律的歷史地位 ▲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fā)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 — —德國法學家耶林格 師出示文字材料,引導學生辨別希臘羅馬的文化成就突出之處: 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 (4)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9頁正文第三段內容并結合材料,概括指出羅馬法在當時的作用和對后世的影響。 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fā)展初期所需要的現(xiàn)成法律形式,是現(xiàn)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xiàn)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 ——引自《歷史·必修I政治文明歷程》(岳麓版) 目標導學四、公歷的緣起 【整體感知】觀看圖片,思考問題 (1)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了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是古希臘文化在科學上的一個典型代表人物。你還知道哪些古希臘的科技成就呢?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從來源、編制、內容、影響來把握羅馬公歷的史實。 師:出示圖片加深學生對史實的印象和尋找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 師解釋儒略歷和太陽歷的區(qū)別,強調儒略歷的進步之處。 知識拓展: 1、太陽歷 在公元前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據(jù)對尼羅河河水上漲和天狼星的長期觀察,制定出一種方便的歷法——根據(jù)尼羅河河水的漲落和作物生長的規(guī)律,將一年分為泛濫、播種和收割3個季節(jié),每一季節(jié)為4個月,共12個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稱“閏日”,作為節(jié)日,如此全年共365天。 2、儒略歷 羅馬人繼承了并完善了古埃及歷法,儒略·愷撒采納數(shù)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zhí)行的一種歷法。它將全年分設為12個月,單數(shù)月是大月,長31日,雙數(shù)月是小月,長為30日,只有2月平年是29日,閏年30日。每年設365日,每四年一閏,閏年366日,每年平均長度是365.25日。 后來,奧古斯都又從2月減去一日加到8月上(8月的拉丁名即他的名字奧古斯都)使8月變成大月,又把9月、11月改為小月,10月、12月改為大月。 師出示公元紀年月歷,引導學生從圖片中發(fā)現(xiàn)歸納公歷的內容。 師:讓學生回憶小學數(shù)學學習的閏年計算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學科知識聯(lián)系認識公歷的產生,從而得出影響。并強調中國農歷和公歷的區(qū)別。 (2)教師提問: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一下羅馬歷法的由來和發(fā)展。 【合作探究】: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燦爛輝煌的原因和啟示。 材料一:“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xiàn)代的歐洲”。 ——恩格斯 材料二: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文學,我們的宗教,我們的藝術,皆植根于希臘。 ——英國詩人雪萊 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學生看書作答: “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臘神話中的神和人是一樣的,既有體態(tài)美,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質和行為,和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神與人的區(qū)別只在于神是永生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學生看P26“相關史事”) 學生回答: 影響:希臘神話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璀璨的瑰寶,是歷史上人類童年時代的產物,對希臘文化和歐洲文化影響深遠。 學生觀看視頻閱讀課文,講述有關內容: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主要敘述的是特洛伊戰(zhàn)爭里木馬計的故事,表現(xiàn)了古代英雄的事跡。《奧德賽》是描寫遠征特洛伊的將領奧德修斯在回國的路上歷經(jīng)艱險,因為得罪了海神,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 《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希臘社會的重要文獻。 學生回答: 都來自古希臘神話。都展現(xiàn)了人的力量、人的偉大,表達了對英雄的贊美。 讓學生看圖總結出希臘建筑的特點: 神廟四周以廊柱環(huán)繞,柱身有粗有細。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代表:羅馬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和萬神廟。 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chuàng)新,如石拱門、穹頂?shù)龋葓怨探Y實,又華麗宏偉。 學生觀察后總結: 歷史價值:古羅馬的建筑結構和建筑風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結構均得到了現(xiàn)代人的繼承和發(fā)揚。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1)建造理念不同:中國古代建筑強調建筑群體的和諧;古羅馬建筑強調建筑個體的宏偉壯麗。建筑的主要材質不同:中國古代建筑以木結構為主體;古羅馬以石制建筑為主體。 (2)原因:中國儒家思想主導社會秩序,羅馬吸收希臘建筑特點;中國強調封建專制制度,古羅馬則是商業(yè)文明和民主制度。 答案提示: 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蘇格拉底的思考轉向人類社會,他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tǒng)的問和答,他還主張的學者,創(chuàng)立了邏輯學等新學科。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 (1)時間:公元前450-前449年 (2)性質:成文法 (3)影響:《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學生閱讀材料,全方位梳理古羅馬史實。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 羅馬帝國的法學家們對法律進行了廣泛論證,包括適用于羅馬公民和非公民之間關系的萬民法、關于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經(jīng)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它們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tǒng)。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填寫相關內容 學生通過討論,得出希臘和羅馬的文化:希臘是民主政治發(fā)達,羅馬是法律體系完善 (學生思考,各抒己見) 師生歸納: 規(guī)范了當時的社會秩序,維系了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成為現(xiàn)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成為近代資本主義立法的基礎;現(xiàn)代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 學生討論回答:埃及太陽歷 凱撒編制“儒略歷”。 學生歸納回答: 糾正每年將近6小時的誤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辦法進行調整,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為閏年,在2月份增加1天。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古埃及人的太陽歷→羅馬歷法→儒略歷→基督教歷法。 原因:1.發(fā)達的經(jīng)濟是文化繁榮的基礎。 2.海洋交通的開拓,便于交流和吸收別人的長處。 3.人民的辛勤勞動是文化的源泉。 4.文人學者、藝術家與科學家刻苦鉆研與總結人民群眾實踐,形成了偉大的成就。 5.民主制度的推動,政府對文化的重視。 做法:(1)尊重文明的多樣性。 (2)對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之糟粕,在批判中繼承,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 (3)主動學習吸收優(yōu)秀文化,與時俱進。 通過希臘神話故事,揭示希臘神話的特點 通過神話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師生互動問答,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視覺上感受文學作品《荷馬史詩》 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寬知識面 通過圖片、文字資料,培養(yǎng)學生解讀史料能力。認識古希臘古羅馬建筑的宏偉;通過經(jīng)典柱式的介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希臘建筑的特點;結合史料閱讀及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分析古羅馬建筑在繼承古希臘建筑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和分析的能力。 激起學生興趣:說明古希臘羅馬建筑的影響深遠,科學的重要性。 兩個地點歷史的對比,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尋找聯(lián)系。 初步認識“哲學”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歷史知識前后聯(lián)系學習的能力,認識歷史知識不可割裂。 讓學生通過縱向聯(lián)系,學會承上啟下的學習。 哲學的概念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說有些晦澀難懂,因此采用了相對活潑的教學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結合地圖、時間軸幫助學生梳理羅馬法的發(fā)展與特定時空之間的關系,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其內涵。 引導學生把歷史的發(fā)展和文明成就相結合進行學習,培養(yǎng)分析歸納的能力。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介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東西方歷史對比,讓學生從孤立的歷史事件中尋找聯(lián)系。課堂小結 希臘和羅馬古典文化是綻放在世界文化藝術史中的一朵奇葩。社會經(jīng)濟的繁榮以及城邦制度的充分發(fā)展,使古希臘和羅馬人有充足的條件從事文化藝術方面的創(chuàng)造。從史詩、雕塑、建筑、哲學、法學等方面,古希臘和羅馬人不斷將探詢的目光從神的世界轉移到人的世界,既有情感的抒發(fā),也有理性的思索。這是一個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他們的作品不僅為整個西方古典藝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調,也為后人研究古希臘世界的歷史與社會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學生總結,構建本節(jié)課的思維導圖 總結提升課堂鞏固 1.“雖然古代希臘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但她在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獨領風騷。”以下四項中不能為上述言論提供論據(jù)的是( ) A.雕塑藝術中的杰作《擲鐵餅者》 B.建筑藝術創(chuàng)新代表萬神廟 C.寶貴的文學遺產《荷馬史詩》 D.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 【答案】B 2.《荷馬史詩》認為“永生的神明和地上行走的凡人在種族上不相同”;但到后來古希臘智者克里底亞則堅稱“神的產生歸因于人的政治生活的需要”。人神觀念的變化反映了古希臘( ) A.居民都是無神論者 B.早期的人文主義 C.文學題材發(fā)生變化 D.嚴格的種姓制度 【答案】B 3.在蘇格拉底看來,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人有靈魂、思想,并追求善;對于人來說,認識自己的本質在于善,致力于自己靈魂的凈化和最大改善,才是他們最要緊的事情。蘇格拉底的主要觀點是( ) A.人的本質是善良 B.人應該“認識你自己” C.人是萬物的尺度 D.人應該努力改造自己 【答案】D 4.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公歷是古埃及人創(chuàng)制的太陽歷。公元前46年,羅馬執(zhí)政官凱撒對其作了修改,制定了( ) A.格里高利歷B.太陰歷C.儒略歷D.大明歷 【答案】C 5.古希臘雕塑各個時期表現(xiàn)手法各有特色,經(jīng)過了從“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運動的身體”進而走向了“弄姿作態(tài)”的藝術呈現(xiàn)方式。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臘 A.人文主義的不斷發(fā)展 B.受到了東方藝術的影響 C.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D.民主政治進入黃金時代 【答案】A 學生自我檢測 檢驗課堂效果【板書設計】【素養(yǎng)提升】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跡和歷史記憶,堪稱一座博物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據(jù)傳說,羅馬城由戰(zhàn)神馬爾斯的兩個兒子在公元前 753 年建立。它見證了古羅馬文明的輝煌。根據(jù)材料,并結合相關史實說明羅馬城堪稱博物館的理由。(6分)【參考答案】理由:①羅馬城是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首都;②是共和制和元首制等古典政治成果及《十二銅表法》誕生的地方;③也是古羅馬神話、建筑等藝術成就集中展示的舞臺。(一點2分,共6分)【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的學習,要適當搜集歷史圖片、名言、人物作品等來豐富課堂。例如,學習著名建筑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結合《帕特農神廟遺址》和《羅馬大競技場遺址外景》等圖片來了解希臘、羅馬建筑的特點和異同。同時也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去活躍課堂,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家國情懷】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今天我們從四個方面嘗試著去叩響西方古典時期那厚重的大門。站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的視野下,希臘羅馬文化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通過對希臘羅馬文化的閱讀和梳理,我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輝煌,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西方文明的源流。2023年7月3日下午,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開幕,習近平主席在發(fā)來賀信中指出,在人類歷史的漫長進程中,世界各民族創(chuàng)造了具有自身特點和標識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將為人類破解時代難題、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指引。“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強調了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重要性,體現(xiàn)了對這一現(xiàn)代社會關鍵議題的深刻洞悉。”在開幕式現(xiàn)場聆聽賀信的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中央執(zhí)委、國會下議院副議長劉強燕表示,人類真正的進步不在于同質化,而在于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要克服各類全球性挑戰(zhàn),共同走上現(xiàn)代化道路,必須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及其對應的發(fā)展模式的多樣性。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