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5課 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變化》教學設計教學背景分析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1.課標及考綱要求(1).2011版課標:了解張謇等人興辦實業的事跡;了解近代社會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初步認識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分析近代社會生活和習俗變化的原因和特征。(2).2019擬定課標:學習要點: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習俗的變化。學習提示:了解民族資本發展所受到的阻礙。(3).2019年深圳中考考綱:近代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2. 教學內容分析本單元的地位與作用:本單元內容是對整個近代經濟、文化方面的整體變動,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整體調動。鴉片戰爭后近代中國被迫進入到世界市場的范圍內,或主動或被動地向近代西方工業發展,由此引發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這些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形成了攪動近代歷史的巨大力量,推動中國的進步。本課的地位與作用:作為本單元的開篇,本課從近代百年以來經濟的變化入手,在認識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情況的前提之下,學生能感悟到經濟生產力的進步對社會整體的推動作用。正是由于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社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交通通信等方方面面的變化。更一步為了適應這些變化,近代教育及文化傳播方式等都必須產生回應。所以本課尤其需要點明這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為后續做鋪墊。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兩部分內容之間為并列關系,都是中國在西方工業文明影響下,經濟和社會生活方面的變化發展情況。以張謇、榮氏兄弟為代表的中國近代民族資本家創辦了近代企業。這些近代民族工業及企業家始終以頑強的姿態在曲折中向前發展。新型交通通信工具的引進,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剪辮易服、改稱謂等社會風尚的革新,不僅改變了舊有習俗,而且也對國民平等,民主等觀念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生情況分析1.知識儲備:①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近代重要的歷史事件已經有了基本掌握,能聯系前后及相關時間點看問題。②學生知道并初步掌握提取材料信息的技能2. 學習風格和 學習態度:①學生對故事性內容、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較感興趣。②層次較好的學生對于思辨性問題感興趣。學習目標【根據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分析】①通過整理各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曲線圖,學生能認識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曲折中前進。(時空觀念)②通過了解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榮氏兄弟等人創辦企業的經歷,初步理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阻力和根本原因,繼承和發揚民族資本家的精神遺產。(家國情懷)③通過對從圖片史料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學生能知道民國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史料實證)④通過比較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特征與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征,學生能用發展、聯系的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初步理解認識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初步掌握唯物主義史觀。(唯物史觀)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國以來剪發辮、易服飾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教學難點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 歷史地圖 文字材料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板書設計25.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一、經濟: 曲折中前進 民族資本主義 1、發展歷程 2、特征 3、阻力二、社會生活:多元中發展 社會生活變化 1、交通 2、生活習俗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先看一個視頻(播放)看完視頻之后你對今天的中國工業有什么印象?生:強大、發達、先進……師:對!那么中國的工業經濟發展走過一段什么歷程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近代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上發生了些什么變化。 出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開篇明義。一、曲折中前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曲折中前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發展歷程1.分享交流:你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幾個階段?結合課本和時間提示,指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或受挫的原因是什么?(二).民族資本主義的特征師:要更深入地民族資本主義的百年歷史,或許我們可以從其中一個代表作為典例去剖析,這是1956年毛主席參觀上海一家紡織工廠的照片。和毛主席進行親切交談的這位小伙子叫榮毅仁,被稱為紅色資本家。他背后的榮氏企業被毛主席稱為“中國僅有的財團”,可以與世界其他財團相匹敵的。現在讓我們一起回顧榮氏企業的百年發展史,從榮氏企業發展的背后,尋找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故事。2.探究問題:結合榮氏企業發展概況簡表,請小組合作歸納榮氏企業發展的特點(tips:注意企業的地理位置、企業類型)小組合作討論2mins,展示分享3.民族資本主義的特征根據材料再次確認民族資本主義的特征:師:我們的民族資本主義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區,以輕工業為主,重工業發展較小。總體發展落后,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等。形成了一種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發展特點。(三)夾縫生存:民族資本主義的阻力師:那導致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呈現出這樣一種局面的助力是什么呢?不如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1.結合視頻和材料,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助力有哪些?材料:1922年,西方列強卷土重來。申新各廠兩年中就虧損百余萬元,福新廠也從盈余轉為虧損。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舉進犯中國,各地榮氏工廠橫遭浩劫,有的化為一片焦土。 ——《榮氏家族百年創業傳奇》材料:1937年冬,日本侵略軍占領上海,榮氏企業,有的被日軍炸毀,有的被日軍占據。 抗戰勝利后,榮德生兩次遭綁架,被勒索款項達百萬美元。其中一次綁架中的綁匪,居然擁有國民黨第三方面軍司令部的“逮捕證”和淞滬警備司令部的汽車。——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學生分析回答,教師引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成為了壓在民族企業頭上的三座大山。在他們的壓迫下,2.民族資本主義夾縫中生存的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導致的。(四)民族企業家的努力師:盡管身在夾縫之中,但是民族資本主義還是有了一定的發展,這一切都有賴于我們的民族企業家們的努力。1.背后是什么在支持著他們呢?或許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則遺囑窺見:請一位同學模仿飾演榮德生,其他同學談感受:2.出示民族企業家群像及他們的言行資料,結合民族企業家的言行,我們可以學習到這些企業家們怎樣的精神?精神品質:敢為人先、勇于創新、胸懷天下的愛國主義精神。 1.學生上臺展示,同學們互相補充糾正,討論,完成曲線圖。2. 小組合作探究問題,分析和解讀表格材料3.分析解讀圖文材料4.解讀史料,提取關鍵信息。5.帶問題閱讀材料,感性認識,歸納出答案。 通過整理各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曲線圖,學生能認識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曲折中前進。,質疑釋疑,通過同伴學習,幫助學生培養合作意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解讀史料的能力,客觀理性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采用多種材料、不同視角,吸引學生興趣,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增強趣味性,幫助學生豐滿歷史人物形象,建立對民族企業家的認識。培養家國情懷價值觀。二、多元中發展——近代社會生活變遷 二、多元中發展——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師:經濟上不斷發展的民族資本主義又將如何深刻改變我們的社會生活呢?1.社會生活的變遷探究問題:根據課本P122-123的圖片,圈找出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①交通通信方式的改變交通通信方式改變會深刻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②飲食服飾、生活方式的變化表明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成為新風尚2.社會生活變化的特征根據材料分析特征:沿海地區的變化大于內陸地區的變化;東南各省的變化大于西北各省的變化;大中城市的變化大于廣大鄉鎮的變化;受過教育和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眾變化大于沒有受過教育或教育程度較低的民眾變化。總體來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 6.帶問題閱讀教材和PPT圖文材料,歸納出答案。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和辨析能力,掌握必備基礎知識培養歸納概括能力三、挑戰中復興——近代變遷啟示錄 三、挑戰中復興——近代變遷啟示錄1、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和社會生活變化的關系師:那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和社會生活變化之間有什么千絲萬縷的聯系能為我們帶來啟示呢?請同學們觀察下圖:比較經濟變化和社會變化的特征,觀察它們之間相同點。分析為什么?結論:社會生活變化的不平衡是由我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決定的(經濟的物質變化,會引起社會意識的變化) 7.畫出知識框架,并作出說明。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教師總結:今天的中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騰飛起來,書記在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到“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這一切都離不開向這些民族企業家一樣以愛國強國為己任的拼搏和努力!他們在夾縫中生存,卻不曾妥協,在民族危亡之際以自己的力量扛起民族工業的大旗。請你們在今天課后為他們撰寫一段100字以內的頒獎詞。以奮發吾輩,為國家建設汲取經驗!教學反思㈠本課設計特點: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思維。 1,借助學校圖書館及知網平臺,學生自己查閱資料,獨立探索歷史人物,形成一個立體的歷史人物形象。2. 利用學生交流分享講解曲線圖和表格材料的分析,學生能理解掌握本課重點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及特征。使用微視頻、文字材料分析用豐富不同的補充資料幫助學生完成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阻力的重難點突破。在課堂教學恰當運用技術裝備,讓學生在歷史課中從感性故事走向理性概括分析,學生基于課本又能超越課本,擴展歷史視角,從多維度去感悟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聯系。(二)本課反思改進:①優化環節設計,節約時間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本課內容量上還能進行擴展,優化環節設計,節約時間才能提高課堂效率。②小組合作應該提高任務難度,合作要做的內容應該是本課難點、重點,要解決的應該是提高拓展類的;有一定難度的、精準瞄準學生學情的小組合作任務,才能對學生形成足夠的吸引力;推動決定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