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洋務運動》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近代化的探索”。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侵略與反抗”, 第一單元為第二單元的學習提供了歷史社會背景,因此在學習時,必須緊密聯系第一單元的內容,讓學生明白,社會發展是環環相扣的,也是因果相連的。【學情分析】初二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抽象概括思維發展的關鍵期,邏輯思維的訓練應該滲透到每一學科教學之中。透過對一個一個問題的追問,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啟發學生多角度分析,訓練思維的嚴密性。讀史使人明智,透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才能真正實現歷史學習的目的。【學習目標】1、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2、理解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3、體會先進中國人為實現國家富強而付出的不懈努力,增強個人對國家興衰的責任感。【重點難點】學習重點:洋務運動的概況。學習難點:對洋務運動進行評價。【教學過程】【溫故知新】回憶兩次鴉片戰爭及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讓學生理解清王朝當時的處境,內憂外患,統治危機加深。【新課導入】面對問題,如何解決?洋務運動開始興起。【活動】1 情境探究在內憂與外患交疊的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最突出、最讓人心痛的問題是什么?請讀一讀《李鴻章日記》今天,我軍和太平軍在青浦大戰了一場,損失慘重,如果不是友軍美國人華爾率領的洋槍隊的幫忙,很可能已經全軍覆沒了。這也讓我想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我軍和英法聯軍交戰的情況。用我們的刀盾去對抗英法的槍炮,往往還沒有看到敵人,我軍已經倒下一大片。看來,我軍的實力實在太弱了,必須要改良武器裝備,給他們配備洋槍洋炮。可要從外國買,實在太貴,還是自己造槍炮現實得多。師:這則日記反映出清王朝當時社會主要問題是什么?生:清軍軍事實力薄弱。師:最主要弱在哪里?生:武器裝備上。師:如何解決?生:自己設廠辦軍工企業制造槍炮。師:都有哪些人,創辦了哪些軍工企業?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學生主動舉手回答,教師通過PPT和板書小結。時期 口號 活動 代表19世紀60年代起 自強 發展近代軍事工業 安慶內軍械所 江南制造總局 福州船政局等師:有了新式武器裝備,軍隊的訓練是否要改變?請迅速看書填空從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開始組建新式_______(洋槍隊),采用西式兵操練兵1875年_______(左宗棠)率領裝備了新式武器和進行了新式訓練的清軍,成功收復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_____(新疆)建立行省 。師:兩次鴉片戰爭中,英國人最大的優勢除了槍炮先進之外,還有什么,能讓它在中國海域迅速機動移動,威逼清廷?生:英國人的軍艦。師:對,軍艦。那我們怎么辦?生:建造船廠,籌建海軍。好,請看課本內容,自己總結:建立了哪些造船廠?分別是誰建的?請學生陳述籌建海軍情況。學生主動舉手回答,教師通過PPT和板書小結。小結師:洋務派在軍事上所做的這些努力,在當時來說還是初見成效的。從武器上看,清軍原來使用的武器是竹制火銃、鳥槍,甚至是大刀長矛弓箭,現在江南制造總局已經能生產出先進的德國毛瑟槍了。而建成的三支海軍,其中北洋艦隊是最強大的,海軍實力為當時的亞洲第一,世界第八。【活動】2 讀《李鴻章日記》今天老佛爺終于答應讓我籌建北洋水師,以振國威。這實在是大好的事情,可是經費從哪里來呢?這些年總是打敗戰,賠了外國人不少錢,戶部那幫人自己都快揭不開鍋了,哪里還有錢來給我建設海軍呢!國家實在太窮了,我得想辦法賺錢啊!師:這則日記反映了什么社會現實?生;清王朝國庫空虛,國家貧窮。師:針對清朝國庫空虛,國家貧窮,洋務派又做了什么?洋務運動的后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那么請大家一起閱讀課本,歸納下這些民用工業的概況。(提問學生,教師訂正)時期 口號 活動 代表19世紀70年代起 求富 開辦近代民用企業 輪船招商局 開平煤礦、 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活動】3 讀《李鴻章日記》經過幾年的努力,終于建立了我的一家軍工廠:江南制造總局。我們終于可以自己制造槍炮。可是接著問題又來了:我們從德國請來的技師,竟然聽不懂中國話,簡直沒法交流,他送給我的幾本制造槍炮的書,竟沒有人看明白。這讓我想起了鴉片戰爭結束時與外國簽訂《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時,竟連一個懂得外文的中國人都找不到,任憑侵略者的蒙騙。看來我們的人才實在太少了,是到了培養一批翻譯人才的時候了。師:針對人才少的問題,洋務派開始做了什么?請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回答。生:興辦新式學堂。其中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興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主要是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的。此后還開班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除了辦學堂外,洋務派還派出了中國第一批留學美國的幼童,其中就有我們大家所熟知的鐵路專家詹天佑。還有新式學堂培養出來的軍事人才,在黃海大戰中犧牲的鄧世昌。所以說,新式學堂培養了一批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活動】4 歷史資料解析《材料一》“這場持續了約三十五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東西……卻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1)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這場運動從西方文明中采納了哪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并概述其歷史地位。答: 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是指西方先進的技術。歷史地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2)材料二中“更為可取的東西”指什么 結合材料二的漫畫,試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答: “更為可取的東西”指西方的政治制度。失敗的原因是: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變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活動】5小結師生一起歸納總結:洋務運動的性質:是一次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的局限性: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變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洋務運動的積極性:1.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2.為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3.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活動【活動】6 角色扮演時空穿越,假設你們是當時的報社記者,你們中一位是李鴻章,其他是李鴻章的智囊團,請就下列問題進行問答:1、興辦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是什么?2、向西方學習,建立工廠企業,是否要發展資本主義?3、洋務運動中,有哪些事跡是值得后人銘記的? 4、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請你給出更好的建議!活動要求:1、每組選出李鴻章一人,匯總小組建議回答記者提問。(回答要點明確、態度自信大方)2、組內其他成員組成智囊團,出謀劃策,并隨時補充李鴻章回答。3、李鴻章與智囊團成員均需先熟記洋務運動的內容。【練習】課堂檢測1.洋務派發起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 )A.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B.發展軍事工業C.發展民用工業D.維護清朝統治2.“中國文武制度,事實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為此,洋務派創辦了( )A.近代軍事工業 B.近代民用工業 C.近代海軍 D.新式學堂3、資料解析《材料一》“這場持續了約三十五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東西……卻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1)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這場運動從西方文明中采納了哪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并概述其歷史地位。(2)材料二中“更為可取的東西”指什么 結合材料二的漫畫,試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板書設計】請畫出本節課的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