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五四運動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五四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了。分析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培養歸納歷史原因的能力,探究五四運動的意義,培養歷史辨析和概括能力。過程與方法研讀文字和圖片材料,學習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觀看相關的視頻,學習通過情景再現來認識和感悟歷史的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五四運動中標語、口號和斗爭濕史實的了解,懂得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青年學生應該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通過對五四運動意義的剖析,理解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教學重點:五四運動的過程和歷史意義。突破方法:利用視頻直觀感受五四運動的過程,以列表格的形式充分讓學生理解五四運動的爆發與擴大;通過材料分析歸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教學難點:如何認識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突破方法:利用圖表對比的方法,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比較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體會五四精神的內涵。二、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羅家倫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圖片和視頻資源。設問:為什么北京學生會發出這樣的吶喊?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 國亡了!同胞起來呀!(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問題,體會中國人民寧死不屈、誓死抗爭的民族精神。)本節課由4個板塊組成下面進入第一板塊的學習一、國家興亡,學生有責——五四運動爆發1、教師出示材料、圖片講述一戰后,英國民眾和中國民眾的慶祝活動,播放視頻,設問:巴黎和會召開前中國有事么樣的憧憬?但巴黎和會的結果是什么樣的?威爾遜提出十四條和平意見:杜絕秘密外交,簽訂公開和約。公正地處理殖民地問題,在決定一切有關主權問題時,要顧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 ——《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彼此大談公理戰勝強權,大談威爾遜的主張如何如何,這一來世界各國可以平等了,至少我國可與日本平等了,不受日本人的氣了,而世界也將保持永久的和平。——郭廷以《郭廷以口述自傳》這次巴黎和會召開時,中國可以挽百十年國際上之失敗,使中國能夠與英法美并駕齊驅。——1919年1月5日上海《民國日報》在那一刻曙光過后,在巴黎的中國人,迅即陷入黑暗之中,不僅是中國代表團,而且在巴黎的留學生和僑民,還有一個自費到巴黎“觀會”的梁啟超,統統感到暗無天日。——張鳴《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學生通過分析材料,前后對比,明白在巴黎和會召開前中國人民期望很高尤其是作為戰勝國,但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絕,中國民眾的落差很大,感覺被欺騙了,所以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五四運動,學生通過分析明白了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師:從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中我們得到什么啟示?(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弱國無外交)師: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主要指什么?補充山東問題的由來,這也是巴黎和會的導火線?(學生通過看圖片和閱讀材料明白,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主要指中國山東問題)主要以時間推進來了解五四運動的經過,展示北京學生的壯舉5月3日:當晚學生在北大的集會5月4日:通過圖片、線路和細節更深入了解五四這天發生了什么?5月5日:北京學生運動進一步擴大,聲援被抓的學生。5月7日:郭欽光事件,抵制日貨6月3日:從政府的倒行逆施,和學生的愛國舉動形成對比。師:思考北京學生的愛國舉動為什么能夠發展到新階段?新階段的“新”體現在哪幾個方面?五四運動中心從北京轉移到了上海(第二個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把五四運動的經過細化到每一天,通過材料、圖片、漫畫,再現五四運動的史實,學生通過讀材料、看圖片、講述故事,像看電影一樣直觀感受五四運動的經過,感受北京學生的壯舉,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五四運動擴大從軍閥、學者、商人、巡捕、乞丐等各階層的反應中能夠獲取什么信息?尤其是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全民族的覺醒)斗爭取得初步的進展,這也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階級基礎。師:6月中旬的繼續斗爭?6月28日,中國代表團拒簽和約?這是中國第一次拒絕了由世界上幾個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制定的和約。(第三個環節,學生通過分析材料、觀看視頻,了解五四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了上海,再通過分析各個階層的反映,尤其是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得出五四運動促進了全民族的覺醒,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階級準備。)學生閱讀教材60頁,填寫下列表格:爆發時間 地點 口號 主力 斗爭形式 提出要求學生說出答案后繼續閱讀教材61頁,填寫下列表格:階段 時間 地點 主力軍 口號 結果爆發擴大 斗爭形式學生說出答案后,教師出示圖片、表格引導學生概括五四運動的概況。三、國家興亡,繼往開來——五四運動意義師:再次回顧五四運動的進程,從中能夠得到什么啟示?(不妥協,不達目的不罷休)材料1:“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學生獲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 ——《上海學界告同胞書》材料2:李大釗同志在1919年5月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段時間內,寫下了不少戰斗性的文章。其中著名的像《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是我國第一篇全面介紹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論文。他還通過在北京大學講課和學術講演,積極從事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各地學生代表:鄧中夏,北京大學學生,北京學生聯合會總務干事。后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長期擔任中共高級領導人。瞿秋白,曾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周恩來、陳潭秋……師:根據上述的材料與我們剛才學習的內容,誰能概括一下五四運動的意義?學生回答后,教師點撥。出示“五四運動的意義”,學生齊讀,加深印象。(學生回顧從1840年開始中國民眾的探索,到五四運動一個新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顯示了他的力量。師: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那在此之前,活躍在中國政治舞臺上的是哪個階級呢?生: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師: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內容,在近代我們學習了哪些探索運動?生: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學生討論:這次的五四運動和之前的探索斗爭有什么不一樣?學生討論后,教師出示表格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異同名稱 相同點 不同點革命性質 革命任務 領導階級 指導思想 發展前途舊民主主義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資產階級 三民主義 走資本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 無產階級 馬克思主義 實現社會主義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四、民族復興,任重道遠——五四運動反思學生觀看視頻,感受五四運動的震撼。(出示圖片)師:同學們,看到這震撼人心的畫面,想不想親身體驗一下?學生全體起立,高聲喊出五四運動的口號。師:同學們,喊完口號后,你有什么感受?結合你的感悟,討論一個問題。學生討論:你理解的五四精神指的是什么?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學生討論后,教師點撥:五四精神指的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發展到今天五四精神指的就是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理解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師:結合你在疫情期間的表現,來談談現在你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出示: 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我們要憂天下之憂,樂天下之樂。以天下為己任,甘愿在國家民族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學生齊讀,閱讀材料,加深理解。課堂小結:當堂檢測寄語:往事經年,風雨如磐,五四運動的口號聲聲,已經沉淀為時代青年不屈的脊梁;江山有待,天地無言,五四運動的救亡圖存,已經凝聚起有志青年堅實的步伐;我們傳承五四精神,將往日的情懷再次喚醒,讓悸動的熱情再次沸騰;我們銘記五四精神,將往日的吶喊再次撥響,讓涌動的熱血再次燃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候都更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但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應該以史為鑒,以史為師,在五四火炬的照耀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