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 班級 教學日期課題名稱 4.2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課型 復習課課程標準 本課依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1年版2022年修訂印制)》必修四《哲學與文化》了解人的實踐活動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闡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闡述認識運動的辯證發展過程。教材分析 探究實踐與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對認識與真理的關系,學習有關真理的相關知識。本課內容為識記真理的含義和基本屬性;理解并區分真理的客觀性、條件性和具體性;理解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最后形成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真理的能力。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有一定的政治素養,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發展階段,形象思維比較強,抽象思維在逐步發展,理性認識有待提高,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且具有一定辨別能力,學習積極性容易調動。 經過兩個學期的政治課程培養以及學生生活經歷的增長,已經具備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對周圍事物的洞察能力,但是對于如何正確認識人和人類社會,缺乏科學合理地方法。因此,教師以活動為載體,學生在活動中緊緊圍繞議題開展活動,結合中國發展的具體情景材料和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幫助學生生成、理解學科知識,提高學科素養。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通過我國人口政策這一貫穿始終的主線,讓學生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中國人口政策變化的原因。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科學精神 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正確理解真理的含義和真理最基本的屬性,通過對中國人口政策的剖析,讓學生認識真理的特點和理解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在實踐中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歷史的統一。公共參與 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激發學生投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情。教學重點 真理的基本屬性;追求真理過程的特點及其方法論要求教學難點 真理的屬性——客觀性、具體的、有條件的教學策略 知識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本板書設計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一、梳理框架 帶領學生回顧知識點,梳理出知識邏輯,繪制思維導圖。 繪制思維導圖 學生自主思維,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認知。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立足實踐的人生態度。二、逐個擊破 三、背誦識記 四、習題練習 對每個知識進行講解回顧,對學生有疑惑的知識再次講解,形成更加深入的認識。 設置背誦時長,進行課堂提問,過關知識。 設置有針對性的、新穎的練習題,指導學生練習。 學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回憶知識,確保對該框知識全部理解弄懂。 1.真理的含義 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認識: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2. 真理的唯一性 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 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只能有一個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 真理的特點 (1)客觀性 (2)真理是有條件的 (3)真理是具體的 特別提醒 意識、認識、真理、科學理論 ①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屬于唯物論范疇。 ②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它們都屬于認識論范疇。 ③真理的系統化、理論化,就是科學理論。 ④意識、認識、理論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真理和科學理論都是正確的。 2.把握真理與謬誤的關系 (1)區別: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它同真理有著嚴格的界限,二者是相互對立的。 (2)聯系 ①真理與謬誤相互依存,互為前提。沒有謬誤作比較,就無所謂真理;沒有真理作比較,也就無所謂謬誤。事實上,在人的認識過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沒有謬誤,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錯誤的發生。 ②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都有它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另一方面,謬誤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轉化。 3.認識的特點 (1)認識具有反復性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2)認識具有無限性 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無限運動變化 認識的主體——人 類——世代延續 認識的基礎——社會實踐——不斷發展 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過程。 (3)認識具有上升性 認識運動的反復性、無限性,并不表明認識是一種圓圈式的循環運動。相反,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總結: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的原理、方法論 原理: 1.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要經歷從認識到實踐,再從實踐到認識的多次反復的過程 2.認識具有無限性,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過程。 3.認識具有上升性,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方法論: 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1.學生背誦,相互提問 2.談談對哲學的看法。 1.限時練習,核對答案 2.訂正錯題后分組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派代表講解錯題 3.整理錯題集,形成錯題題庫。 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認識和真理的特點 鞏固本框所學知識,做到知識升華,通過對認識的特點的概括總結,理解真理的特征明白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通過習題練習,掌握重點、難點,理清易錯點,為后續哲學理論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