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評一體化課時教學設計表(教師個體備課表)課題 第6課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學習目標 一、低階目標 1.能說出隋朝發展的歷史脈絡 2.能羅列出唐朝前期繁榮的表現 3.能說出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交往的史實 4.能說出唐朝安史之亂、藩鎮割據、黃巢起義和唐朝滅亡、五代十國的相關史實 二、高階目標 5.能運用所學知識,歸納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和特點。 達成評價 1.1能通過課本,概括出隋朝興盛的表現 1.2能通過課本,說出隋朝速亡的原因 2.1能結合課本,說出“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及表現 3.1根據課本,能夠說出唐朝與突厥、回紇、吐蕃、靺鞨等少數民族政權交往的史實 4.1能歸納出安史之亂的背景、過程、影響 4.2能夠客觀評價藩鎮割據的影響 4.3能說出黃巢起義的原因及影響 4.4能結合地圖,描述“五代十國”的政權更替 5.1能夠從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交往的史實中,概括出唐朝民族政策主要方式與特點先行組織:夢回長安,隋唐盛世 隋朝的統一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而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更締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唐盛世,這樣的繁盛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關系等方方面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夢回長安,感受隋唐的興衰變化。問題與活動(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評價一、新知建構(板塊) 任務一:隋朝的興亡 活動1:通過課本,概括出隋朝興盛的表現,分析隋朝速亡的原因 任務二: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 活動2:通過課本,找出唐朝前期政治繁榮的表現及出現的原因 活動3:通過課本,整理出唐朝民族關系的表現,完成以下表格 民族交往史實突厥回紇吐蕃靺鞨族羈縻政策: 唐朝對歸附和被征服的少數民族,一般都實行“以夷治夷”的政策,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本民族的事物。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設置羈糜府州,任命該族首領為都督或刺史,世襲其職,但必須由中央任命。其賦稅不上交中央財政,戶口一般也不上報戶部。該制度在突厥實施成功后,又推廣到其他少數民族地區。 任務三: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 活動1:通過課本,歸納安史之亂的背景(政治、邊疆、軍事)、過程、影響(政治、經濟、民族關系) 活動2:根據課本,總結藩鎮割據的表現及影響。 活動3:結合《五代十國形勢圖》,梳理南、北方政權更迭的脈絡。 二、遷移運用 結合課本知識和導學案第34頁開放探究材料,歸納總結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和特點。 提示: “安史之亂”的影響應特別強調:它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提示: 對藩鎮割據的評價,應該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進行分析。成果集成:(這是課堂小結的策略)作業設計:完成本節課導學案的對應習題注明:教學過程、環節,請各學校自我規定,深度學習不提倡“環節”模式化,因此,不提供固化的教學模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