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明確文化交流互鑒的途徑和意義。1.描述與分類:①民族文化的表現,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②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的區別。③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的要求。2.解釋與論證:①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②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對于人類文化發展的意義。③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的原因。3.預測與選擇:①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的原則,積極推進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通過文化交融,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③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4.辨析與評價:①領會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于開展不同文化之間交流的價值。②辨析“文化復古主義”與“全盤西化論”的錯誤實質。(1)做好本專題復習,以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為議題,探討傳統文化、外來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關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掌握知識間的內在邏輯(2)結合中外文化交流案例,理解尊重文化多樣性及文化交流的意義必備知識一: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一、文化具有民族性1.地位: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2.作用: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激發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3.核心: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民族文化體現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思維方式,以及民族節日、民族服飾等方面。二、文化具有多樣性1.地位: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國和各民族的政治、經濟等社會條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2.意義: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不論是中華文化,還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實踐創造的成果,都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3.要求: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誤區警示認識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文化發展多樣性的關系(1)文化發展必須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中華文化的發展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保證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2)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必須尊重文化多樣性,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立足社會實踐,推動文化創新。必備知識二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一、文化交流與文化發展1.文化交流對文化發展的作用文化交流構成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和交流,會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創新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偉畫卷。2.文化交流堅持的原則:求同存異、取長補短。3.促進文化交流的正確態度:維護各國各民族文化多樣性,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二、文化交融與文化發展1.文化交融推動文化發展(1)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2)一個民族的文化不僅屬于這個民族,而且屬于這個世界。2.文化交融如何促進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1)從本國本民族文化角度:通過文化交融,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才為本國本民族文化豐富發展汲取豐富營養,增強本國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為世界文化發展繁榮作出了貢獻。(2)從世界發展角度:推進人類文化交融,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必備知識三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一、面向世界 博采眾長1.近代以來,對待外來文化的兩種錯誤觀點(1)徹底拒斥外來文化的文化復古主義。(2)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盤西化論。2.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1)以中國人民的實際需要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2)學習借鑒一切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二、立足國情 交流互鑒1.原因: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發揮積極作用。2.表現: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動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發展。3.舉措: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1.(2023·江蘇·統考高考真題)有學者認為,中國紀錄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應該成為國際傳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會用 邏輯講述真實的故事;而共情是國際傳播的基調,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傳遞共同價值。這一觀點強調,提高中國紀錄片國際傳播力應該( )A.立足中國國情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B.在交流交融中推動世界文化的繁榮C.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D.堅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答案】D【詳解】AC:該選項只反映了文化的民族性,概括不完整,AC不符合題意。B:該選項只反映了文化的世界性,概括不完整,B不符合題意。D:自信應該成為國際傳播的底色說明要堅持文化的民族性,共情是國際傳播的基調說明要堅持文化的世界性,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月亮門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開設在院墻上的園弧形洞門、因其形如一輪滿月而得名。月亮門通常與云墻配合使用,在波浪形的云墻上開設門洞,看上去如同月亮在云間穿行。由于寓意美好且形態優美,月亮門的營造案例遠傳海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月亮門與云瑞給人美的享受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②人們對團圓的美滿期盼通過月亮門的設計造型表達出來③月亮門的獨特魅力吸引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④實用性與裝飾性的對立屬性寓于月亮門優美造型的統一屬性之中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②④:月亮門寓意美好且形態優美,寄托了人們對團圓的美滿期盼,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月亮門既具有實用性,又包含裝飾性,實用性與裝飾性之間既對立又統一,表明矛盾的斗爭性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④正確。①:亮門與云瑞給人美的享受,表明其具有美學價值,而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而不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①錯誤。③:應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令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③錯誤。故本題選C。3.(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國累計派出援助圭亞那醫療隊18期263人次,在當地喬治敦公立醫院、林登地區醫院等開展醫療援助。為了幫助更多圭亞那民眾,醫療隊多次組織對偏遠地區或弱勢群體的義診活動,向孤兒院捐贈物資、贈送玩具和文具,為福利院兒童進行全面健康體檢。開展對圭亞那的醫療援助( )①增進了中圭兩國的文化交流 ②有助于改善圭亞那民生狀況③強化了中圭兩國的同盟關系 ④創新了南南國家的合作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中國派出醫療隊開展醫療援助,組織義診活動,捐贈物資、贈送玩具和文具以及健康體檢等,有利于增進中圭兩國的文化交流,改善圭亞那民生狀況,①②正確。③: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中圭兩國不屬于同盟關系,③排除。④:中國與圭亞那同屬發展中國家,屬于南南合作,但材料表明并沒有創新合作形式,④排除。故本題選A。4.(2022·天津·統考高考真題)為向世界更好展示中國天津的形象,傳播天津聲音,天津海河傳媒中心打造的中英雙語宣傳片《品味天津》已全網上線,其文案就像天津寫給世界的一封情書,流動著盎然詩意,娓娓道來,與海內外的觀眾分享天津的瑰麗山河、歷史流轉與時代脈搏。《品味天津》( )A.推動文化交融,實現文化趨同B.通過講好天津故事,促進文化交流C.通過展示天津形象,引領世界文化風尚D.把經濟效益放首位,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答案】B【詳解】A:“實現文化趨同”說法不當,A說法錯誤。B:為向世界更好展示中國天津的形象,傳播天津聲音,天津海河傳媒中心打造的中英雙語宣傳片《品味天津》已全網上線,由此可見《品味天津》通過講好天津故事,促進文化交流,B正確。C:《品味天津》通過展示天津形象,促進文化交流,而不是引領世界文化風尚,C不符合題意。D: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5.(2022·江蘇·高考真題)2021年11月,“中華風韻”交響音樂會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奏響,女高音歌唱家凱莉和弗萊克表演了根據中國古詩詞改編的歌曲《詠鵝·詠雪》,小提琴演奏家胡盛華與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合作表演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眾多的曲目為觀眾帶來充滿東方魅力的音樂盛宴。材料說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B.民族平等是推動世界文化發展的基礎C.文化創新必須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D.大眾傳媒對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答案】A【詳解】A:外國歌唱家表演根據中國古詩詞改編的歌曲《詠鵝·脈雪》,小提琴演奏家胡盛華與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合作表演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罚@說明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A正確。B:平等是世界文化交流互鑒的前提,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B錯誤。C: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有助于促進文化創新發展,但文化創新并不是必須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該選項中“必須”表述絕對,C排除。D:材料未體現大眾傳媒,沒體現大眾傳媒對文化發展的作用,D排除。故本題選A。6.(2023·浙江·高考真題)1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亞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開創了橄欖梯田耕作系統;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將獨特的水資源管理方法與沙漠知識相結合,形成了綠洲農業系統……今天,各國都在加強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進一步挖掘其價值。這表明( )①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②文化多樣性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③農業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 ④每一種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國家的土壤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③④:今天,各國都在加強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進一步挖掘其價值,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業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每一種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國家的土壤中,③④符合題意。①: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①錯誤。 ②:材料表明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實踐創造的成果,都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不強調文化多樣性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②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D。7.(2023·浙江·高考真題)20世紀上半葉,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曾赴日、美、蘇演出,引起轟動。京劇表演藝術由此得到這些國家的持續關注和研究,與這些國家的戲劇觀念發生碰撞和融合,對這些國家的戲劇及其他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可知(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構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③文化交流互鑒應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④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批判中不斷發展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京劇表演藝術由此得到這些國家的持續關注和研究,與這些國家的戲劇觀念發生碰撞和融合,對這些國家的戲劇及其他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可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構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①②正確。③:材料強調中國的京劇與這些國家的戲劇觀念發生碰撞和融合,沒有涉及文化交流互鑒時要應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③錯誤。④:中國傳統文化有兩面性,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在批判中不斷發展的,這個觀點的表述本身正確,但材料沒有涉及,④錯誤。故本題選A。8.(2022·江蘇·高考真題)在漢語中,鴛鴦不僅是一種鳥,也被視為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的象征。但是《紅樓夢》被翻譯成英文時,賈母的丫鬟鴛鴦常被譯成“wildduck”(野鴨子),完全不能傳達原有的詞義。由此可見( )①文化在交流中進一步傳播和發展②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③中國的漢字文化內涵豐富、獨樹一幟④中華文化具有自身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③④:在漢語中,鴛鴦不僅是一種鳥,也被視為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的象征,被翻譯成英文時完全不能傳達原有的詞義,說明中國的漢字文化內涵豐富、獨樹一幟,中華文化具有自身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③④符合題意。①②:材料強調中華文化的獨特性,不體現其具有包容性和在交流中進一步傳播和發展,①②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2023·浙江湖州·校考模擬)2022年11月29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制茶技藝申遺成功( )①表明我國在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繼承了優秀的制茶文化②推動了中國制茶文化的發展,使之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③有利于保護和傳承中國制茶文化,增強文化自信④擴大了中國傳統制茶文化的國際影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文化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我國在繼承了優秀的制茶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①說法錯誤。②: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說法錯誤。③④: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制茶技藝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申請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大了中國傳統制茶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有利于保護和傳承中國制茶文化,增強文化自信,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2023·浙江湖州·校考模擬)為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2022年11月,國家大劇院赴瑞士、奧地利、德國三國開展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地人民感知中國風,品味東方韻。開展這一活動( )①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②有利于展現中華文化的優越性③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④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趨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文化交流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①正確。②: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展現中華文化的優越性”說法錯誤,②排除。③: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地人民感知中國風,品味東方韻,這意味著題中活動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③正確。④:各民族文化具有個性和自己的特征,不能趨同,④錯誤。故本題選B。3.(2023·海南·模擬預測)2022年11月29日,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人據此認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將會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下列可作為論據的是( )①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③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拓展了新的傳播空間④中國傳統制茶技藝的影響力因通過評審而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這與它將會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不構成因果關系,①不符合題意。②: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但該選項與題干無法構成因果關系,②不符合題意。③:茶葉之路,也是中國文化的傳播之路。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拓展了新的傳播空間,將會被更多的人所了解,③符合題意。④:中國傳統制茶技藝的影響力因通過評審而提升,在更廣泛的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茶的故事,被更多人所了解,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4.(2023·吉林通化·??寄M)2022年11月,第二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在中東國家卡塔爾舉行?!爸袊圃臁痹诳ㄋ柺澜绫囊幌盗蓄I域閃耀光彩,大到比賽場,小到紀念品,從水電保障,到交通通訊,“中國制造”服務于卡塔爾世界杯的諸多方面,為卡塔爾世界杯貢獻“中國力量”。國潮之風開始從國內“吹”向國外。這說明( )①增強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世界影響力②有利于增進世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③賦予了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④體現了文化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④:卡塔爾世界杯上的中國元素隨處可見,大多都是中國制造,國潮之風開始從國內“吹”向國外,這表明國潮產品出海有利于增強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也體現了文化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①④符合題意。②:認同的應該是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②說法錯誤。③:材料強調的是文化呈現方式的創新,沒有涉及內涵的變化,也就不涉及“賦予了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5.(2023·四川南充·??级#┣嗷ù杀?,茉莉花茶,馬耳他圣瑪格麗特中學的“中國角”,同學們在沏茶和品鑒中體驗中國茶道。這一小小“中國角”,已成為當地學生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創辦者阿佐帕迪老師,去年代表師生們給習近平主席寫信,他引用《禮記》中“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表達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同。上述材料表明( )①優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搭建了不同國家民眾交流的橋梁②世界文明具有普遍性,推動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發展③教育與生活相融合,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具有獨特價值④青花瓷杯、茉莉花茶蘊含的茶道文化獲得各國的認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③:青花瓷杯,茉莉花茶,馬耳他圣瑪格麗特中學的“中國角”,同學們在沏茶和品鑒中體驗中國茶道。這一小小“中國角”,已成為當地學生了解中國的一扇窗。說明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優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搭建了不同國家民眾交流的橋梁,而教育與生活相融合,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具有獨特價值,①③符合題意。②:材料不涉及推動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發展,②與題意不符。④:青花瓷杯、茉莉花茶蘊含的茶道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并沒有獲得各國的認同,④錯誤。故本題選C。6.(2024·四川成都·??寄M)2023年2月,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成立儀式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該中心將圍繞聯合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中外人文交流開展各項工作,以學生和學者的雙向流動促進中希兩國民心相通,推動兩國人民走得更近、更親。這表明( )①兼容并蓄、開放包容是中希文明的共同品質②中心的成立拓展了中希文化交流傳播的手段③推動人員交往是融洽民族關系的重要方式④文化交流需要認同和借鑒其他民族的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中國和希臘同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兩國之所以能夠建立中希文明互鑒中心,致力于推動中希文明交流互鑒,是因為兼容并蓄、開放包容是中希文明的共同品質,①符合題意。②:中心的成立屬于中希文化交流傳播的途徑而不是手段,②不選。③:該中心將圍繞聯合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中外人文交流開展各項工作,以學生和學者的雙向流動促進中希兩國民心相通,推動兩國人民走得更近、更親,這表明推動人員交往是融洽民族關系的重要方式,③符合題意。④:文化交流需要在認同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借鑒其他民族的文化,④錯誤。故本題選B。7.(2023·吉林通化·??寄M)為了讓少年兒童聽眾能夠了解更多中華先鋒人物的故事,走近先鋒人物的成長歷程,讓少年兒童系好人生第一??圩?,黨建讀物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聯合推出了“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有聲書。其中,《鐘南山:生命的衛士(有聲故事)》《袁隆平:東方“稻神”(有聲故事)》兩種紙質書的發行量超過70萬冊。該系列有聲書在多個平臺免費放送,收聽量超過700萬次。《鐘南山:生命的衛士》富媒體電子書還入選了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的“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有聲讀物( )①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能更好地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②為視力障礙、閱讀障礙等弱勢人群提供了更多閱讀的可能性③進一步打破閱讀的單一媒介依賴,解放了人們的雙手和眼睛④創新了文化傳播的內容,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有聲讀物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是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等,①錯誤。②③:有聲書在多個平臺免費放送,收聽量超過700萬次,為視力障礙、閱讀障礙等弱勢人群提供了更多閱讀的可能性;進一步打破閱讀的單一媒介依賴,解放了人們的雙手和眼睛,②③正確。④:有聲讀物創新了文化傳播的方式,并沒有涉及內容的創新,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8.(2023·海南·統考模擬預測)2022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據悉,第五屆進博會人文交流活動展覽面積超過上屆,達3.2萬平方米。設置有虹橋國際城市會客廳展示區,以及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步行街、中國旅游四大展示專區,中央廣場呈現了80余場公益演出和展演活動。進博會人文交流( )①彰顯文明優勢,提升我國的文化滲透力、感染力②促進文化傳播,以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世界文化③發展文化產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④增強文化自信,積極推動優秀中華文化走向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無高低優劣之分,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中國不進行文化滲透,①說法錯誤。③:發展文化事業以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③說法錯誤。②④: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設置有虹橋國際城市會客廳展示區,以及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步行街、中國旅游四大展示專區,中央廣場呈現了80余場公益演出和展演活動,進博會人文交流可以促進文化傳播,以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世界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積極推動優秀中華文化走向世界,②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9.(2023·陜西西安·??寄M)中國與西班牙建交50周年中西文化之旅正式啟動,以新媒體技術,打造中西美術作品的跨時空對話,向海內外受眾介紹兩國的獨特魅力與互鑒成果。此舉( )①有利于促進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②發揮了大眾傳媒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③意在表明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④表明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該活動以新媒體技術,打造中西美術作品的跨時空對話,向海內外受眾介紹兩國的獨特魅力與互鑒成果,這發揮了大眾傳媒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有利于促進中國和西班牙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①②正確。③:此舉有助于促進中國和西班牙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但“表明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不是此舉的目的,③排除。④: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而不是根本動力,④錯誤。故本題選A。10.(2023·河南南陽·??既#┳怨乓詠恚袊司烷_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發展出綠茶等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布。中國茶及茶文化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跨越歷史和國界,為世界人民所喜愛。2022年11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入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此可見( )①中國茶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媒介②中國茶文化對人類文明多樣性做出了重要貢獻③中國茶文化的價值取決于世界各國的認可程度④成功入列世界非遺增強了中華茶文化的包容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中國茶及茶文化在世界的傳播促進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是對人類文明多樣性的重要貢獻,①②符合題意。③:中國茶文化的價值在于其蘊涵的中華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③說法錯誤。④:中華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中國茶文化成功申遺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化的尊重和認可,與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無關,④與題意無關。故本題選A。11.(2023·安徽亳州·安??寄M)2023年4月20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谷雨”,也是聯合國第14個中文日。在慶祝聯合國中文日到來之際,許多對中國文化心懷熱忱的外國友人紛紛參加到書寫漢字的活動中。上述材料體現了( )①展示中文語言魅力,增進文明交流互鑒②中文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得各國人民的認同和喜愛③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聯合國第14個中文日到來之際,許多對中國文化心懷熱忱的外國友人紛紛參加到書寫漢字的活動中。這體現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該活動有利于展示中文語言魅力,增進文明交流互鑒,①④正確。②: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應該是“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②錯誤。③:材料未涉及文化交流對文化發展的作用,③排除。故本題選B。12.(2023·云南保山·二模)從中國北京到法國巴黎,一場相隔1萬公里的浪漫演繹拉開帷幕。玫瑰與茉莉、鋼琴與琵琶,中央民族樂團首席琵琶演奏家趙聰與法國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再攜手,一起演奏《紅玫瑰與白茉莉》,流淌出和諧的音樂之美。材料表明( )①中西文化在音樂中實現了良性互動②跨文化對話是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③中西元素交融為音樂之美增色添彩④精通中西文化是音樂創新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材料表達的是中法音樂家用鋼琴和琵琶攜手演奏,體現出音樂的和諧之美,表明了中西文化在音樂中實現了良性互動;中西元素交融為音樂之美增色添彩,①③符合題意。②:此說法夸大了跨文化對話的作用,②說法錯誤。④: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3.(2023·海南海口·統考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讓海南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國風范的靚麗名片,就要求我們向世界講好海南故事。近年來,海南省把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向世界傳遞海南聲音,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了強勁的文化支撐。講好海南故事、推薦海南文化要了解受眾在傳統地理空間和網絡地理空間的分布特征、文化消費習慣,并通過交流合作,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海南,通過親身體驗,自發成為海南文化的推廣大使。推廣海南文化,還要重視海南特色,將海南故事講得精彩,講出活力。結合材料,運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識,以“向世界講好海南故事”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要求:圍繞主題,觀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清晰,結構合理;學科術語使用規范:字數在200字左右。【答案】示例: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每個地區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地的土壤之中,各地區的環境,經濟等社會條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海南文化受當地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向世界講好海南故事。需要重視海南特色,講得精彩,講出活力。文化交流構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偉畫卷。向世界講好海南故事,既需要與時俱進地對海南文化資源進行再研究,還需要用全球化的視野,現代化的傳播方式,對這些資源進行“再生產”,向世界傳遞海南聲音。需要了解受眾在傳統地理空間和網絡地理空間的分布特征,文化消費習慣,實現海南故事的移動化,個性化,精準化傳播,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海南,通過親身體驗,增強海南文化國際影響力。【分析】背景素材:海南省文化建設考點考查: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運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識,以“向世界講好海南故事”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第二步:審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鏈接教材知識。有效信息①:講好海南故事、推薦海南文化要了解受眾在傳統地理空間和網絡地理空間的分布特征、文化消費習慣→可聯系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傳播的相關知識展開論述。有效信息②:通過交流合作,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海南,通過親身體驗,自發成為海南文化的推廣大使。推廣海南文化,還要重視海南特色,將海南故事講得精彩,講出活力→可聯系文化交流與發展的相關知識展開論述。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課標要求考綱解讀考情分析體系構建考點梳理真題在線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明確文化交流互鑒的途徑和意義。1.描述與分類:①民族文化的表現,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②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的區別。③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的要求。2.解釋與論證:①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②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對于人類文化發展的意義。③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的原因。3.預測與選擇:①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的原則,積極推進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通過文化交融,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③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4.辨析與評價:①領會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于開展不同文化之間交流的價值。②辨析“文化復古主義”與“全盤西化論”的錯誤實質。(1)做好本專題復習,以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為議題,探討傳統文化、外來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關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掌握知識間的內在邏輯(2)結合中外文化交流案例,理解尊重文化多樣性及文化交流的意義必備知識一: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一、文化具有民族性1.地位: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2.作用: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激發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3.核心: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民族文化體現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思維方式,以及民族節日、民族服飾等方面。二、文化具有多樣性1.地位: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國和各民族的政治、經濟等社會條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2.意義: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不論是中華文化,還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實踐創造的成果,都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3.要求: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誤區警示認識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文化發展多樣性的關系(1)文化發展必須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中華文化的發展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保證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2)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必須尊重文化多樣性,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立足社會實踐,推動文化創新。必備知識二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一、文化交流與文化發展1.文化交流對文化發展的作用文化交流構成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和交流,會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創新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偉畫卷。2.文化交流堅持的原則:求同存異、取長補短。3.促進文化交流的正確態度:維護各國各民族文化多樣性,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二、文化交融與文化發展1.文化交融推動文化發展(1)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2)一個民族的文化不僅屬于這個民族,而且屬于這個世界。2.文化交融如何促進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1)從本國本民族文化角度:通過文化交融,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才為本國本民族文化豐富發展汲取豐富營養,增強本國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為世界文化發展繁榮作出了貢獻。(2)從世界發展角度:推進人類文化交融,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必備知識三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一、面向世界 博采眾長1.近代以來,對待外來文化的兩種錯誤觀點(1)徹底拒斥外來文化的文化復古主義。(2)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盤西化論。2.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1)以中國人民的實際需要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2)學習借鑒一切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二、立足國情 交流互鑒1.原因: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發揮積極作用。2.表現: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動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發展。3.舉措: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1.(2023·江蘇·統考高考真題)有學者認為,中國紀錄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應該成為國際傳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會用 邏輯講述真實的故事;而共情是國際傳播的基調,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傳遞共同價值。這一觀點強調,提高中國紀錄片國際傳播力應該( )A.立足中國國情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B.在交流交融中推動世界文化的繁榮C.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D.堅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2.(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月亮門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開設在院墻上的園弧形洞門、因其形如一輪滿月而得名。月亮門通常與云墻配合使用,在波浪形的云墻上開設門洞,看上去如同月亮在云間穿行。由于寓意美好且形態優美,月亮門的營造案例遠傳海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月亮門與云瑞給人美的享受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②人們對團圓的美滿期盼通過月亮門的設計造型表達出來③月亮門的獨特魅力吸引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④實用性與裝飾性的對立屬性寓于月亮門優美造型的統一屬性之中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國累計派出援助圭亞那醫療隊18期263人次,在當地喬治敦公立醫院、林登地區醫院等開展醫療援助。為了幫助更多圭亞那民眾,醫療隊多次組織對偏遠地區或弱勢群體的義診活動,向孤兒院捐贈物資、贈送玩具和文具,為福利院兒童進行全面健康體檢。開展對圭亞那的醫療援助( )①增進了中圭兩國的文化交流 ②有助于改善圭亞那民生狀況③強化了中圭兩國的同盟關系 ④創新了南南國家的合作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天津·統考高考真題)為向世界更好展示中國天津的形象,傳播天津聲音,天津海河傳媒中心打造的中英雙語宣傳片《品味天津》已全網上線,其文案就像天津寫給世界的一封情書,流動著盎然詩意,娓娓道來,與海內外的觀眾分享天津的瑰麗山河、歷史流轉與時代脈搏?!镀肺短旖颉罚? )A.推動文化交融,實現文化趨同B.通過講好天津故事,促進文化交流C.通過展示天津形象,引領世界文化風尚D.把經濟效益放首位,推動文化產業發展5.(2022·江蘇·高考真題)2021年11月,“中華風韻”交響音樂會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奏響,女高音歌唱家凱莉和弗萊克表演了根據中國古詩詞改編的歌曲《詠鵝·詠雪》,小提琴演奏家胡盛華與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合作表演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眾多的曲目為觀眾帶來充滿東方魅力的音樂盛宴。材料說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B.民族平等是推動世界文化發展的基礎C.文化創新必須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D.大眾傳媒對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6.(2023·浙江·高考真題)1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亞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開創了橄欖梯田耕作系統;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將獨特的水資源管理方法與沙漠知識相結合,形成了綠洲農業系統……今天,各國都在加強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進一步挖掘其價值。這表明( )①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②文化多樣性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③農業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 ④每一種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國家的土壤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浙江·高考真題)20世紀上半葉,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曾赴日、美、蘇演出,引起轟動。京劇表演藝術由此得到這些國家的持續關注和研究,與這些國家的戲劇觀念發生碰撞和融合,對這些國家的戲劇及其他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可知(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構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③文化交流互鑒應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④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批判中不斷發展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2·江蘇·高考真題)在漢語中,鴛鴦不僅是一種鳥,也被視為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的象征。但是《紅樓夢》被翻譯成英文時,賈母的丫鬟鴛鴦常被譯成“wildduck”(野鴨子),完全不能傳達原有的詞義。由此可見( )①文化在交流中進一步傳播和發展②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③中國的漢字文化內涵豐富、獨樹一幟④中華文化具有自身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023·浙江湖州·??寄M)2022年11月29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制茶技藝申遺成功( )①表明我國在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繼承了優秀的制茶文化②推動了中國制茶文化的發展,使之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③有利于保護和傳承中國制茶文化,增強文化自信④擴大了中國傳統制茶文化的國際影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浙江湖州·??寄M)為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2022年11月,國家大劇院赴瑞士、奧地利、德國三國開展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地人民感知中國風,品味東方韻。開展這一活動( )①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②有利于展現中華文化的優越性③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④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趨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海南·模擬預測)2022年11月29日,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人據此認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將會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下列可作為論據的是( )①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③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拓展了新的傳播空間④中國傳統制茶技藝的影響力因通過評審而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3·吉林通化·??寄M)2022年11月,第二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在中東國家卡塔爾舉行。“中國制造”在卡塔爾世界杯的一系列領域閃耀光彩,大到比賽場,小到紀念品,從水電保障,到交通通訊,“中國制造”服務于卡塔爾世界杯的諸多方面,為卡塔爾世界杯貢獻“中國力量”。國潮之風開始從國內“吹”向國外。這說明( )①增強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世界影響力②有利于增進世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③賦予了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④體現了文化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5.(2023·四川南充·??级#┣嗷ù杀岳蚧ú?,馬耳他圣瑪格麗特中學的“中國角”,同學們在沏茶和品鑒中體驗中國茶道。這一小小“中國角”,已成為當地學生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創辦者阿佐帕迪老師,去年代表師生們給習近平主席寫信,他引用《禮記》中“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表達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同。上述材料表明( )①優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搭建了不同國家民眾交流的橋梁②世界文明具有普遍性,推動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發展③教育與生活相融合,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具有獨特價值④青花瓷杯、茉莉花茶蘊含的茶道文化獲得各國的認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2024·四川成都·??寄M)2023年2月,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成立儀式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該中心將圍繞聯合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中外人文交流開展各項工作,以學生和學者的雙向流動促進中希兩國民心相通,推動兩國人民走得更近、更親。這表明( )①兼容并蓄、開放包容是中希文明的共同品質②中心的成立拓展了中希文化交流傳播的手段③推動人員交往是融洽民族關系的重要方式④文化交流需要認同和借鑒其他民族的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吉林通化·校考模擬)為了讓少年兒童聽眾能夠了解更多中華先鋒人物的故事,走近先鋒人物的成長歷程,讓少年兒童系好人生第一??圩樱h建讀物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聯合推出了“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有聲書。其中,《鐘南山:生命的衛士(有聲故事)》《袁隆平:東方“稻神”(有聲故事)》兩種紙質書的發行量超過70萬冊。該系列有聲書在多個平臺免費放送,收聽量超過700萬次?!剁娔仙剑荷男l士》富媒體電子書還入選了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的“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有聲讀物( )①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能更好地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②為視力障礙、閱讀障礙等弱勢人群提供了更多閱讀的可能性③進一步打破閱讀的單一媒介依賴,解放了人們的雙手和眼睛④創新了文化傳播的內容,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海南·統考模擬預測)2022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據悉,第五屆進博會人文交流活動展覽面積超過上屆,達3.2萬平方米。設置有虹橋國際城市會客廳展示區,以及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步行街、中國旅游四大展示專區,中央廣場呈現了80余場公益演出和展演活動。進博會人文交流( )①彰顯文明優勢,提升我國的文化滲透力、感染力②促進文化傳播,以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世界文化③發展文化產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④增強文化自信,積極推動優秀中華文化走向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陜西西安·??寄M)中國與西班牙建交50周年中西文化之旅正式啟動,以新媒體技術,打造中西美術作品的跨時空對話,向海內外受眾介紹兩國的獨特魅力與互鑒成果。此舉( )①有利于促進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②發揮了大眾傳媒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③意在表明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④表明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河南南陽·??既#┳怨乓詠?,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發展出綠茶等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布。中國茶及茶文化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跨越歷史和國界,為世界人民所喜愛。2022年11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入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此可見( )①中國茶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媒介②中國茶文化對人類文明多樣性做出了重要貢獻③中國茶文化的價值取決于世界各國的認可程度④成功入列世界非遺增強了中華茶文化的包容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3·安徽亳州·安??寄M)2023年4月20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谷雨”,也是聯合國第14個中文日。在慶祝聯合國中文日到來之際,許多對中國文化心懷熱忱的外國友人紛紛參加到書寫漢字的活動中。上述材料體現了( )①展示中文語言魅力,增進文明交流互鑒②中文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得各國人民的認同和喜愛③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3·云南保山·二模)從中國北京到法國巴黎,一場相隔1萬公里的浪漫演繹拉開帷幕。玫瑰與茉莉、鋼琴與琵琶,中央民族樂團首席琵琶演奏家趙聰與法國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再攜手,一起演奏《紅玫瑰與白茉莉》,流淌出和諧的音樂之美。材料表明( )①中西文化在音樂中實現了良性互動②跨文化對話是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③中西元素交融為音樂之美增色添彩④精通中西文化是音樂創新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3·海南海口·統考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讓海南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國風范的靚麗名片,就要求我們向世界講好海南故事。近年來,海南省把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向世界傳遞海南聲音,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了強勁的文化支撐。講好海南故事、推薦海南文化要了解受眾在傳統地理空間和網絡地理空間的分布特征、文化消費習慣,并通過交流合作,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海南,通過親身體驗,自發成為海南文化的推廣大使。推廣海南文化,還要重視海南特色,將海南故事講得精彩,講出活力。結合材料,運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識,以“向世界講好海南故事”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要求:圍繞主題,觀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清晰,結構合理;學科術語使用規范:字數在200字左右。課標要求考綱解讀考情分析體系構建考點梳理真題在線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 學案(原卷版)-2023-2024學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doc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 學案(解析版)-2023-2024學年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