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鄉村與城市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非選擇題1.涪陵城區,14歲少年彭顯皓因幼時的一場車禍失去了右腿。6年來,他從未遲到和缺課。1步、2步、3步……每天的求學路,彭顯皓都用他的左腿向前“跳”行。他的故事被傳到網上后,感動了很多人。(1)少年彭顯皓堅持到校上學會得到哪些收獲 (2)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3)向彭顯皓同學學習,你打算用哪句名言激勵自己堅持學習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 小雨和小強描述的分別屬于什么聚落?(2) 按功能劃分,上海的南京路屬于什么功能區?(3) 張村和上海市的南京路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請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說說理由。3. 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 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4.下列事例分別體現了區域聯系的哪方面的內容?(1) 家電下鄉:________;(2) 通過網絡查詢外地信息:________;(3) 浙江的教師到新疆去支教:________;(4) 家住杭州的小王赴北京求學:________;(5) 浙江人老李去上海做生意:________。5.將相應的社區功能填在橫線上。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經濟功能①校園內車輛停放的規定②學校選舉中層干部③假期后,學校正常上課了④學校食堂天天正常開張6. 和 統稱為聚落.一般來說,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7.聚落形成與發展受到自然條件影響尤為突出,聚落發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8.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它們總是與一定的____相聯系。而不同的區域,其____和____環境不同,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9.法律意義上的平等,是指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10.七年級學生樂樂有寫日記的習慣,平時她會把煩惱和快樂都記在日記中,下面是她的日記節選:[九月一日]今天是初中開學的第一天,來到新學校一切都是新的,我對初中生活充滿期待。我希望盡快認識老師和同學,適應新生活。在小學的時候,我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表達,結交的朋友不多。老師和同學都說我是個文靜的女生,樂于助人,能與同學友好相處。(1)結合材料,樂樂是通過哪些途徑來認識自我的?[九月八日]小學的朋友分開了,進入中學,我渴望交到更多朋友,可我不知道如何建立長久的友誼,讓友誼之樹常青?(2)如果你是樂樂,你會怎樣去呵護友誼,讓友誼之樹常青?[九月二十日]數學考試,我考了年級第一。我覺得學習就是一種享受,當我把數學難題攻克之后,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平時我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課前認真預習,課中專心聽講,勤做筆記,課后及時復時,我還與同學一起合作探究。(3)根據材料,談談我們該如何學會學習?11.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屬于________聚落類型。(2)該村農民想充分利用當地的有利條件發展特色旅游項目——農家樂休閑游,請從圖中找出實施該項目的兩個有利條件。(3)你認為該地區可以充分利用什么物產與其他區域進行聯系?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廣東梅州山區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物產豐富。茶葉和沙田柚是這里的特產,鄉親們最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茶葉和沙田柚豐收的季節。由于質量好,這些產品大多銷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歡迎。材料二 深圳是著名的經濟特區和現代化城市,高樓鱗次櫛比,十分繁華。特別是東門商圈,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這里既有綜合性的大商場,也有名特商品專賣店。在這里,您可以采購到全國各地的特產。材料三 社區的和諧程度已成為衡量社會和諧與否的重要指標,而建設和諧社區并不是一句口號,應該從軟件和硬件上下功夫,切實做到建設和諧社區、最宜人居。(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描述了什么類型的社區?(2)你認為廣東梅州山區和深圳東門商圈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請說說理由。(3)你認為這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哪些方面的合作?結合材料三,想一想和諧社區的建設需要哪些軟件和硬件?13. 請將下列城市填入相應的橫線上。(填序號) ①北京 ②上海 ③華盛頓 ④西安 ⑤鹿特丹(1)作為首都,以政治活動為主的是: ;(2)工商業發達,偏重于經濟活動的是: ;(3)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的是: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生命的守護】全國中小學校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據統計,2019年全國學生安全事故主要集中為三類,第一類是事故災難,比如溺水、交通等意外事故;第二類是社會安全事故,包括學生互相斗毆、校園傷害等;還有一類就是自然災害,如洪水、臺風及地震等。(1)為了保障安全,守護生命。請你向同學們簡單介紹地震和火災發生時的自救逃生技巧。【生命的追問】李安是新昌縣公安局城東派出所協警,陸野戶外救援隊副隊長,他是一個“拼命三郎”,他遇到火警,他總是第一個拿起滅火器往前沖;遇到意外受傷的,他總是第一個拿起擔架往前跑。2019年8月11日,李安為救落水群眾李安不幸以身殉職,被追記一等功并授予“見義勇為勇士”稱號,他的事跡感動了新昌人民。(2)根據李安的事跡并結合所學,說說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生命的精彩】新昌某中學開展了“唐詩之路”研學之旅、重走唐詩之路、走進詩畫田園緬懷革命烈士。同學們寫出了調查報告,還向有關部門提出了發展新昌旅游的建議。品味唐詩、體驗社會、傳承精神,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感受和理解。(3)生命是一個逐漸豐富的過程。閱讀材料,說說研學之旅對于滋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意義。15.錦繡育才教育集團浙西片區四所學校決定到衢州三衢山研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研學前同學們找到圖1,發現三衢山位于蘭溪的___方向;該圖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是____。(2)在三衢山景區門口,同學們在圖2中發現有甲、乙兩條線路,他們想輕松一點去登山,在甲、乙兩條登山路線中應選擇____;因為這條線路______________。(3)在圖2中,他們來到___處(填字母),看到懸崖百丈;來到____處(填字母),看到兩座山峰聳立在自己兩側;還看到了一條小河,它的流向是__________。(4)圖3這一帶是典型的______聚落,當地人大多從事_____。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1)坦然面對生活,更加努力學習,學到豐富的知識,被老師和同學們看成學習的榜樣,得到同學們的關心與愛護等。(2)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點亮我們內心不熄的明燈,激發前進的持續動力。(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知識就是力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詳解】(1)此題旨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難度值一般。閱讀14歲少年彭顯皓的事例,他堅持到校上學,對其意義的認識,從坦然面對生活,更加努力學習,學到豐富的知識,被老師和同學們看成學習的榜樣,得到同學們的關心與愛護等方面進行概括說明。(2)本題考查對學習的意義的認識和把握。依據教材知識,從讓我們能夠生存,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點亮我們內心不熄的明燈,激發前進的持續動力等方面進行回答。(3)關于激勵我們學習的名言警句有很多,我們可以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進行舉例說明。例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知識就是力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 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2.(1) 小雨:鄉村聚落;小強:城市聚落。(2) 商業區。(3)可以。因為這兩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兩地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兩地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如物產、經濟等方面的交流。張村可以為上海提供茶葉和山核桃等特產,上海能為張村提供廣闊的市場。【詳解】(1)根據小雨的描述“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特產銷往大城市”等關鍵信息,可知其描述的是鄉村聚落。根據小強的描述“中華商業第一區、名特商品的專賣店”等關鍵信息,可知其描述的屬于城市聚落。故本題答案為(小雨:鄉村聚落;小強:城市聚落)。(2)根據題中信息,上海市的南京路號稱中華商業第一區,有大賣場和專賣店等信息分析,可知該區域為商業區。故本題答案為:商業區。(3)根據題干信息,兩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張村山清水秀、有茶葉和山核桃等特產,上海路有各種專賣店、能夠銷售名特產品、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兩地之間可以進行經濟上的聯系,推動發展。這說明兩地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考生要依據分析組織答案,答案組織要有條理性。3.鄉村聚落【詳解】根據所學知識,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4.(1) 物產交流(2) 信息交流(3) 人才交流(4) 文化交流(5)經濟交流【詳解】本題是對課本基礎知識的考查,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根據所學知識,(1) 家電下鄉體現了區域聯系的物產交流;(2) 通過網絡查詢外地信息體現了區域聯系的信息交流;(3) 浙江的教師到新疆去支教體現了區域聯系的人才交流;(4) 家住杭州的小王赴北京求學體現了區域聯系的文化交流;(5) 浙江人老李去上海做生意體現了區域聯系的經濟交流。學生據此回答即可5. B A C D【詳解】校園內車輛停放的規定 ,這體現社區的管理功能;學校選舉中層干部 ,這體現社區的政治功能;假期后,學校正常上課了,這體現社區的文化功能;學校食堂天天正常開張,這體現社區的經濟功能。6. 城市 鄉村 鄉村 城市【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城市和鄉村統稱為聚落;先有鄉村,后有城市。7.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經濟發達、氣候適宜、水源充足等【詳解】人們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從規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它們具有不同的景觀特色。其中的鄉村聚落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許多鄉村民居體現了當地的文化習俗和環境特點。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條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經濟發達、氣候適宜、水源充足等.8.區域; 自然; 人文【詳解】本題主要考查不同區域的各種不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它們總是與一定的區域相聯系。而不同的區域,其自然和人文環境不同,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據此回答即可。9.正確【詳解】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本題說法正確。10.(1)通過自我評價認識自己,通過他人評價認識自己。(2)建立友誼,需要開放自己;建立友誼,需要保持持續的行動;需要用心去關心對方;需要學會尊重對方;需要學會正確處理沖突;需要學會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3)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詳解】(1)本問考查對認識自己的途徑的認識。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結合課本知識,我們不難發現,材料中既有通過自我評價認識自己的內容,也有通過他人來認識自己的途徑。據此進行回答。(2)本問考查對如何建立友誼的認識和理解。根據所學知識,我們需要從開放自己、保持持續的行動、用心去關心對方、尊重對方、學會正確處理沖突、學會正確對待友誼中的傷害等角度進行說明。(3)本問考查如何學會學習。根據所學知識,從發現并保持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等角度分析說明即可。11.(1)鄉村(2)交通便利;鄉村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等。(任寫兩個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3)茶葉、大米、魚等。【分析】此題考查社區的類型。【詳解】(1)從圖上可以看出,該地有茶園、水田、魚塘,應該是鄉村社區。(2)從圖上可以看出,該地旅游資源豐富,有古居民、茶園、水田、魚塘等旅游資源,自然景觀優美,有公路,交通便利。(3)從圖上可以看出,該地區發展水田種植業、種茶業、淡水魚業,因此可以利用茶葉、大米、魚等和其他區域進行聯系。12.(1)材料一中的廣東梅州山區是鄉村社區,材料二中的深圳東門商圈是城市社區。(2)可以。梅州山區的特產茶葉和沙田柚可以運到深圳東門商圈銷售;梅州山區的居民可以到深圳東門商圈購買山區很難買到的商品(如家電、紡織品等)。(3)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物產、經濟、文化、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軟件:社區歸屬感、管理制度、各項活動等;硬件:小區規劃、綠化、學校、商店等。【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鄉村社區和城市社區,試題難度一般。【詳解】(1)據材料一可知,廣東梅州山區“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物產豐富……”,是鄉村社區,材料二中的深圳東門商圈“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這里既有綜合性的大商場,也有名特商品專賣店”等,是城市社區。(2)據材料可知,廣東梅州山區的特產茶葉和沙田柚可以運到深圳東門商圈銷售;梅州山區的居民可以到深圳東門商圈購買山區很難買到的商品(如家電、紡織品等),可以實行優勢互補。(3)據所學知識可知,兩個社區之間還可以加強物產、經濟、文化、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據材料可知,和諧社區的建設需要加強相應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如軟件方面可以增強社區歸屬感、制度相應的管理制度、組織參加各項活動等;硬件可以從小區規劃、綠化、學校、商店等方面考慮。13. ①③ ②⑤ ④【詳解】(1)北京是中國的首都,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都是以政治活動為主。(2)上海是中國的商業城市,鹿特丹是荷蘭的商業中心。(3)華盛頓和西漢都屬于歷史文化名城,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14.(1)火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或匍匐前進;記住安全通道;不乘坐電梯;在家時要切斷電源,關上煤氣。地震:冷靜沉著,按秩序從安全通道逃離到空曠的地方;來不及逃生時,躲在桌子底下或房屋的角落處。(2)①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②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無論大小,自愿承擔責任;③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3)①熱愛學習,樂于實踐,在探索中擴展生活的閱歷,可以讓生命充滿色彩與活力。②與他人、社會、自然建立聯系,生命中的道德體驗就會不斷豐富,對生命的理解力就會不斷增加。【詳解】(1)本問考查對防范侵害、保護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我們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珍愛生命。當地震和火災發生時的自救逃生技巧,我們可以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體驗,具體進行舉例即可。答案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2)本問考查對實現有意義的人生的認識和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從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無論大小,自愿承擔責任;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3)本問考查對研學之旅對實現生命的意義的認識和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從熱愛學習,樂于實踐,在探索中擴展生活的閱歷;與他人、社會、自然建立聯系,生命中的道德體驗就會不斷豐富,對生命的理解力就會不斷增加等方面進行說明。15.(1)西南數字式比例尺(2)甲甲處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3)AB自西北向東南(4)鄉村農業、種植業、林業、旅游業【詳解】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向的判讀、聚落的概況等,考查了學生根據圖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向的判讀、聚落的概況等是解題的關鍵。(1)圖中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可知,圖中三衢山位于蘭溪的西南方向,該圖比例尺為數字式比例尺。(2)在三衢山景區門口,同學們在圖2中發現有甲、乙兩條線路,他們想輕松一點去登山,在甲、乙兩條登山路線中應選擇甲;因為這條線路甲處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3)在圖2中,他們來到A處(A處等高線重疊為陡崖),看到懸崖百丈;來到B處(B處位于兩山之間的低洼部位為鞍部),看到兩座山峰聳立在自己兩側;還看到了一條小河,它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東南(根據圖中指向標判斷方向)。(4)圖3這一帶是典型的鄉村聚落,當地人大多從事農業、種植業、林業、旅游業等。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