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單元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小明想利用周末的時間到該市圖書館查學習資料,他需要下列哪種地圖的幫助?( )A.市人口分布圖 B.市工業分布圖 C.市交通線路圖 D.市地形圖2.從人造衛星上看地球,地球更像是一個“水球”,其原因是A.水是生命之源B.從人造衛星看不到陸地C.地球質量七分是水D.地球表面七分是海三分是陸3.關于下圖中各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兩地所在的經線長度不相等 B.①地所在的緯線長度比②地所在的緯線長度長C.③地所處10°S,180°E D.④地位于③地的東北方向4.下列亞洲國家中,屬于發達國家的是( )A.朝鮮 B.泰國 C.日本 D.中國5.下列關于地形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A.平原與高原的共同點是地面起伏較小B.山地與丘陵的共同點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對高度小,而絕對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6.下列大小相同的四張地圖,表示內容最詳細的是A.世界地圖B.中國地圖C.甘肅地圖D.靖遠地圖讀400N亞洲東西向地形剖面圖,回答以下各題。7.A處的地形區是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華北平原8.下列對B地所在國的生產生活特色描述正確的是A.“羊比人多” B.綠洲農業發達 C.人們逐水草而居 D.有獨特的魚文化9.“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湖水織出灌溉網,稻香果香繞湖飛。”這段歌詞最有可能出自是A.《太湖美》 B.《黃河頌》 C.《天路》 D.《云南美》10.在地圖上量算距離時,在下列哪種地圖上較精確A.大比例尺B.小比例尺C.中比例尺D.三種都一樣圖為“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1.圖中①②③④四個坡面中,坡度最陡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當乙地的氣溫為15℃時,甲地氣溫大約是A.12℃ B.15℃C.21℃ D.18℃13.圖中③地表示的山體部位是:A.山脊 B.山谷C.陡崖 D.鞍部14.讀兩地區的氣候示意圖對①②地區氣候的描述,正確的是A.①地區全年高溫 B.②降水季節分配非常均勻C.①是熱帶季風氣候 D.②最熱月份是降水最少的月份15.下列關于亞洲人口和人種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A.西亞和中亞地區人口分布較密集 B.東亞和南亞地區人口分布較密集C.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西亞 D.東南亞地區的居民主要為白色人種16.下圖反映了歐洲傳統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東至俄羅斯的墻壁厚度變化規律,形成該規律的主要原因是 從英國到俄羅斯A.年均氣溫越來越低 B.緯度越來越高C.人口密度逐漸減少 D.年降水量逐漸增多17.下列四幅歷史地圖與“中外交流”主題不符的 是( )A. B.C. D.18.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經歷了漫長過程,能夠最直觀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的是( )A. B. C. D.19.圖為“經緯網圖”,甲、乙、丙、丁四點中位于東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A.剛果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吐魯番盆地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21.圖中③和⑤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是( )A.烏拉爾山脈 B.白令海峽 C.蘇伊士運河 D.巴拿馬運河22.圖中的大洋D為(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23.從圖中可以看出緯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亞洲 B.北美洲 C.歐洲 D.南極洲24.以下哪一地理事物不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A.烏拉爾山 B.蘇伊士運河C.土耳其海峽 D.大高加索山脈25.下列關于經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每條經線都自成一個圓圈B.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緯線長度都相等D.地球儀上經線有360條26.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本世紀下半葉實現______凈零排放.( )A.溫室氣體 B.核污染物 C.工業廢氣 D.重金屬污染物27.在一幅比例尺為1:7500 000的地圖上,量得白銀和蘭州之間的直線距離是0.95厘米,則兩地之間的實際直線距離是( )A.71.3千米 B.713千米 C.750千米 D.80千米28.位于秘魯的安第斯山區,山體表面的自然景觀呈明顯垂直變化。在山麓主要分布著植被是( )A.廣闊的草原 B.礫石遍地的沙漠 C.密集的針葉林 D.茂密的熱帶雨林29.在地球儀上,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 )A.180° B.0° C.20°W D.160°E30.世界上唯一沒有定居居民的大洲是A.南美洲B.大洋洲C.南極洲D.歐洲31.下列詞語中,表示氣候的是( )①北溫帶氣溫冬冷夏熱 ②今天風和日麗③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④昆明四季如春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32.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是在 ( )A.殖民統治時期 B.實行種族主義制度時期 C.荷蘭人入侵后 D.英國人入侵后33.下列城市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一年內降水均勻的是( )A.羅馬 B.莫斯科C.倫敦 D.新加坡34.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了,小明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他應該查找( )A.世界政區圖 B.世界地形圖 C.世界氣候圖 D.世界人口圖35.下列詞語描述氣候的是( )A.風和日麗 B.暴風驟雨C.艷陽高照 D.四季如春36.下列山脈或海峽,不能作為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的是( )A.烏拉爾山 B.土耳其海峽 C.大高加索山 D.巴拿馬運河37.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A.南極圈 B.赤道 C.北極圈 D.南回歸線38.下列對下圖四地描述錯誤的是( )A.①地是南美洲,其西部有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東部是高原和平原相間分布B.②地是海拔第一高的大洲南極洲,該大洲屬于冰原氣候,終年寒冷干燥C.③地是亞洲,其面積最大,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D.④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該大洲有世界上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39.有關大洲、大洋說法正確的是A.亞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B.非洲中部被赤道橫穿C.大西洋是面積最大的大洋 D.亞、非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40.目前世界人口超過60億,在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泰國,孟加拉國六個國家中,人口超過1億的有幾個( )A.3 B.4 C.5 D.641.下列關于地球大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很大,無與倫比 B.表面積為5.1億千米 C.平均半徑6371千米42.如圖關于東西半球的圖示,正確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3.下列關于人口問題表述正確的是( )A.人口增長過快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B.人口增長越慢越好C.城市人口急劇增長的情況,集中在發達國家D.人口增長必須與資源環境相協調44.因紐特人屬于( )A.黃種人 B.白種人 C.黑種人 D.混血種人45.下列比例尺內容最詳細的是( )A.1∶100 000 B.1∶10 000C.1∶1 000 000 D.1:10 000 00046.“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A.迎風坡降水多B.地形對氣候的影響C.洋流對氣候的影響D.植被對氣候的影響二、非選擇題47.讀圖,回答:(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A 洲 B 洲C 洋 D 洋(2)赤道橫穿 洲和 洲的大陸。亞非分界線E是 運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線F是 運河(3)面積最大的洲是 ,面積最大的洋是 ,跨經度最多的洲是 ,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洲是 。(4)地球上面積最小、最淺的大洋是 ,據統計,其海底石油儲量超過1億噸,未探明天然氣儲量占全球儲量的1/3。48.讀世界部分區域氣候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候類型名稱。A ,B ,C ,D ,E ,F 。(2)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為 氣候和 氣候。(3)亞歐大陸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地圖的選擇。到某市圖書館查學習資料,需要了解市交通狀況,故應該選擇C。考點:地圖2.D【詳解】試題分析: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個“水球”的原因是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故選D.考點:世界海陸分布3.D【詳解】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弧線,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其長度相等;緯線:在地球以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并與經線垂直。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所以A錯誤;①地所在的緯線長度比②地所在的緯線長度短,故B錯;如果出現180°的經線,此線以東為西經,此線以西為東經;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符號S來表示;有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可知,③地的經緯度是10°N,180°故C錯;④地位于③地的東北方向,故D對;所以答案選D。4.C【詳解】世界上的國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可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少部分屬于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只有日本是發達國家,故選C。5.A【詳解】試題分析:關于地形類型的敘述,平原與高原的共同點是地面起伏?。簧降嘏c丘陵的共同點是地面起伏較大,丘陵的海拔在500米以下;盆地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不一定是平原;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地形的有關知識.6.D【詳解】試題分析:四幅圖k范圍由大到小排列為:亞洲地圖>中國地圖>甘肅省地圖>靖遠地圖,因為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表示的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所以靖遠地圖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內容最詳細.考點:比例尺的大小與所表示的范圍詳略關系7.B 8.D 9.A【解析】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塔里木盆地位于北緯40度。故B正確。青藏高原的范圍為緯度:北緯26°00′12″N~39°46′50″N,故排除A項。四川盆地位于北緯30度,故排除C項。華北平原地勢較高,故排除D項。故選A。8.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地所在的國家是日本。日本的生產生活特色有獨特的魚文化。故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9.根據材料可知這首歌唱的是太湖里物產豐富,故A正確。黃河流域的農作物是小麥,不是水稻,故排除B項。C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10.A【詳解】試題分析:在地圖上量算距離時,應該選擇大比例尺才較精確,因為大比例尺代表的實際距離小,可以更精確地算出距離,而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大,不能很精確地算出距離,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有關知識.11.A 12.D 13.A【分析】試題分析:4.1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圖中四點中,等高線最密集的是①,故①處坡度最大,故選A。12.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圖中甲地與乙地相差500米,氣溫相差3℃,故甲地的氣溫應該是18℃。故選D。1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等高線重疊處為陡崖,圖中③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故選A。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14.D【詳解】試題分析:讀圖可得,①地區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故A錯誤;②地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故B錯誤;圖中①所示的是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C錯誤;②地最熱月是降水最少的月份,該圖所示的是地中海氣候,故D正確,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氣溫的變化及其變化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及其應用.15.B【分析】根據世界人口及人種分布的相關知識進行解答。【詳解】西亞和中亞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人口分布較稀疏;故答案A錯誤。東亞和南亞地區位于中低緯度沿海的平原地區,人口分布較密集;故答案B正確。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西亞;故答案C、D錯誤。【點睛】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西部和北美洲及西亞,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沙哈拉以南的非洲。16.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西部主要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受海陸因素的影響,越往內陸,大陸性越強,從大西洋沿岸向東至俄羅斯氣溫年較差、日較差越來越大,降水越來越少,其傳統民居的墻壁厚度應越來越厚。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CD項。故選A。17.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外交流,試題難度較易。【詳解】讀圖可知,C圖全部位于我國境內,與“中外交流”主題不符,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所示都為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故不符合題意。綜上可知,選C。18.D【詳解】試題分析: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今天,人們通過從宇宙空間發回的地球衛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實形狀.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及球形證據.19.A【詳解】解: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讀圖可知,位于20°W以東、160°E以西,屬于東半球的是甲.根據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半球的劃分,屬基礎題.20.A【詳解】試題分析:剛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又稱扎伊爾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橫貫中部,面積約337萬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剛果盆地,面積約337萬平方千米;塔里木盆地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故選A.21.C 22.B 23.D【分析】試題分析:21.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讀圖可知,圖中③是非洲,⑤是亞洲,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該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縮短了印度洋與大西洋之間的航程;亞洲與歐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故選C.22.D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411.8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342.7萬平方千米,故選B.23.全球共有七大洲;其中緯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其絕大部分位于南極圈以內.讀圖分析可知,圖中⑦為南極洲.依據題意,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況.24.B【詳解】試題分析: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是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故本題選B。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25.B【詳解】試題分析: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叫做經線.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各條經線的長度相等.緯線是指環繞地球儀一周并與赤道平行的圓圈,緯線的特點是: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的形狀是圓圈,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解:經線是半圓形,故A錯誤;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故B正確;緯線的長度不相等,故C錯誤;地球儀上有無數條緯線和無數條經線,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經緯線的特點,比較記憶即可.26.A【詳解】試題分析: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溫室氣體的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有密切關系,其它選項無關。考點:全球氣候變化.27.A【詳解】試題分析:比例尺是由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在一幅比例尺是1:7500000的地圖上,量得白銀市與蘭州之間的直線距離是0.95厘米,則兩地之間實際直線距離是71.3千米,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有關知識.28.D【詳解】秘魯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地區,安第斯山脈東坡的山麓地區氣候濕熱,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排除ABC,D項正確。故選D項。29.B【詳解】試題分析:地球上計量經度的起始經線,即本初子午線,或稱0°經線;從這條經線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考點:本初子午線的定義30.C【詳解】試題分析:南極洲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由于環境惡劣該洲仍無人定居.考點:大洲的特點31.D【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包括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氣溫和降水。北溫帶氣溫冬冷夏熱,昆明四季如春描述了氣候,今天風和日麗,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述了天氣。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32.B【詳解】從17世紀起,荷蘭、英國等殖民者先后來到南非,進行殖民爭奪,開始對這塊土地的統治。到20世紀40年代,南非黑人力量逐漸增長,百人唯恐失去白人特權和白人的統治,從1948年開始實施種族主義制度,通過了一系列種族分離的法律,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故答案是B。【點睛】此題考查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要求學生樹懶掌握.33.C【詳解】試題分析:以上四個城市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一年內降水均勻的是倫敦,這里位于歐洲西部,大西洋的東部,常年受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明顯,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均勻,故選C.考點:本題考查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有關知識.34.A【詳解】試題分析:由題目可知,小明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那么他應該查找的是世界政區圖,因為世界政區圖才能更清楚地找出各個國家的位置和范圍,地形圖、氣候圖和人口圖不能看出國家所在的具體范圍,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地圖的有關知識.35.D【詳解】試題分析:天氣是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段內的具體狀態,其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所以關注的時間是一天或幾天、常用到氣溫、降水、風、云、霧等要素描述的是天氣;關注的時間是一年、一般只注意氣溫、降水兩個要素描述的是氣候。風和日麗、暴風驟雨、艷陽高照,具有時間短,多變的特點,表示天氣;四季如春,具有時間長,穩定的特點,表示氣候,故本題選D。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多變的天氣。36.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拿馬運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D選項錯誤,符合題意;ABC選項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排除。37.B【詳解】試題分析:西經20°(寫作20°W)和東經160°(寫作160°E)這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依據題意,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38.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③是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故C符合題意。①地是南美洲,其西部有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東部是高原和平原相間分布,故排除A項。②地是海拔第一高的大洲南極洲,該大洲屬于冰原氣候,終年寒冷干燥,故排除B項。④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該大洲有世界上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故排除D項。故選C。39.B【詳解】試題分析: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非洲中部被赤道穿過;太平洋是面積最大的大洋;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所以正確的是B。考點:該題考查大洲和大洋。40.C【詳解】試題分析: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于2000年統計人口達到36.7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有六個國家人口超過一億,即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另外美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和尼日利亞人口也都過億.解:世界上人口過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美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和尼日利亞,共11個國家.故選C.41.C【詳解】試題分析: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的體積比月球要大得多,選項ABD不符合題意,選C.考點:本題考查地球的大?。?br/>42.C【詳解】試題分析: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160°E和20°W組成的經線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0°緯線,即赤道.解: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160°E和20°W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故③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屬于基礎題,牢記知識點即可.43.D【詳解】試題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解: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部分國家則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且發展中國家在人口城市化的進程中,城市人口增長特別快,會影響城市的發展.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德國和瑞典,近些年來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已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所以,世界上的人口不能無節制地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故選D.【點評】考查世界的人口問題,要理解記憶.44.A【詳解】試題分析:因紐特人是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這些居民是由幾萬年前從亞洲的蒙古遷移過來,至今仍然保留著黃種人的膚色,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人種的有關知識.45.B【詳解】試題分析:在相同圖幅的地圖中,比例尺越大,代表的范圍越小,但表示的內容就越詳細,所以在以上四幅比例尺中,1:10000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范圍最小,但表示的內容最詳細,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有關知識.46.B【詳解】試題分析:橫斷山脈山體高大,山腳下與山頂的相對高差較大,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降水也出現相應的變化,不同的高度上氣候特點不同,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故選B.考點:影響氣候的因素47.(1)A 亞 B 南美 C 印度 D大西(2)南美洲 非洲 蘇伊士 巴拿馬(3)亞 太平洋 南極洲 北美洲 (4)北冰洋【分析】試題分析:【小題1】根據大洲的輪廓與大洋的地理位置可知,A為亞洲,B為南美洲,C為印度洋,D為大西洋;【小題2】讀圖可知,赤道穿過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赤道穿過的大洲有非洲和南美洲,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亞洲、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歐洲、北美洲分界線:丹麥海峽;【小題3】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亞洲,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跨經度最多的洲——南極洲;緯度最高的洲--南極洲;跨經度最大的洋——北冰洋,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洲是北美洲;【小題4】北冰洋大致以北極為中心,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大陸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淺的大洋。考點:大洲、大洋的分布和特點48.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 亞熱帶季風 溫帶大陸性氣候【詳解】科學家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如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等,結合相關氣候分布進行分析即可。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