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學段 高中 學科 歷史 編號教學課題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年級 高一學校 姓名 手機教學背景分析 課程標準:通過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以及所引起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理解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及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 教材分析:本單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課上承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和第四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其中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是工業革命發生的政治條件;工業革命為資本主義國家向世界擴張提供了條件,加速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因此,本課下啟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兩課間的關系:兩課之間聯系密切。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矛盾,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進一步暴露,工人運動風起云涌。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激化,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馬克思、恩格斯針對工業革命后的資本主義社會 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時聯系當時的工人運動實踐,在繼承人類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一定意義上講,工業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本課內容較多但較為統一,一共劃分為三個子目:“工業革命的背景”、“工業革命的進程”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三個子目遵循歷史發展的線索和時空觀念,邏輯關系較強,內容結構清晰。 第一子目“工業革命的背景”的相關內容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已經講過,不是本課的重點,但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工業革命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還是作一些簡要的介紹,同時,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17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成為歐洲的科學技術中心之一,很多科學家關心社會對技術的需求,熱心于生產技術的改進”。通過這樣的敘述,學生了解英國技術進步的重要原因是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以及英國科學家對生產技術的關心,從而對工業革命產生于英國的背景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第二子目“工業革命的進程”介紹兩次工業革命的經過,這些內容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大多已經講過,可以簡略一些,把兩次工業革命作為一個整體來講述。 第三子目“工業革命的影響”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科書從工業對生產力、生產組織和經營方式、社會結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環境等方面的重大影響作了概括性的介紹。 學情分析:學生處于高一第二學期,通過高一第一學期的歷史學習,學生對分析歷史問題有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但理解性思維和歷史思維尚未成熟,對史料研讀和歷史解釋的能力較為薄弱,分析和理解問題的方法限于經驗層面。 教學重點:兩次工業革命興起的背景、條件 教學難點:辯證分析兩次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和分析兩次工業革命期間世界各國的政治改革、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狀況的圖片和史料,學生能夠說出兩次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和兩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2.通過閱讀教材和分析史料,學生能夠繪制年代尺、展示歷史表格等方式,梳理敘述兩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和發明成果等基本史實,并從中理解工業革命深入發展的特點; 3.通過史料分析,從當時的角度論述工業革命是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演進到工業文明的轉折點,并從中汲取歷史經驗教訓,更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和現實社會的關系,能夠將歷史學習所得與家鄉、民族和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締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的人類共同體意識。學習評價設計 學生分小組調查“兩次工業革命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寫一篇600字的小論文。問題框架 1.什么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分為幾個階段? 2.珍妮機、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這些機器都采用什么動力呢?有什么不足? 3.蒸汽機有何優越性,在工業革命中的意義是什么? 4.兩次工業革命有何區別? 5.兩次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了什么影響?教學方法與策略 小組探究法;講述法;表格法;史料分析法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內容 活動意圖 時間分配導入新課: PPT展示珍妮紡紗機的圖片,教師利用珍妮紡紗機的起源故事進行導入。同時,利用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背景進入第一目“工業革命的背景”的學習,并引出“工業革命的”的概念。展示工業革命的階段劃分。 利用歷史小故事來進行導入,便于吸引學生興趣以及增進學生對工業革命的認知。 9’講授新課: 一、工業革命的背景 學生閱讀教材第57,找出工業革命的背景,并從政治、經濟、對外、技術及必要性幾個方面進行分類。 本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8’介紹農業資本主義和圈地運動對工業革命的影響 農業資本主義的含義和興起的原因,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需要教師進行系統介紹。展示資料: 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還有其他種種條件,諸如豐富的煤鐵資源,流動的社會結構,健全的財政金融體制等等。……卻形成了光輝燦爛的星座。” ——馬克垚 《世界文明史》 學生根據資料,分析英國產生工業革命的其它條件。 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學生回憶所學,分析美國、德國、法國、德國的情況,說明為什么工業革命最先在英國發生。 鞏固所學知識,深化對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認識。二、工業革命的進程 學生閱讀教材第58頁第二自然段及材料,回答問題:工業革命為什么現在棉紡織業發生。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PPT展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圖片,并進行講解。為了提高效率,工廠出現了,展示表格,說明工廠和工場的區別 厘清概念,方便學生記憶、理解PPT展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圖片,提問:珍妮機、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這些機器都采用什么動力呢?有什么不足? 用水力作為動力,水力不僅受地形和天氣的影響,而且工廠選址也不便利。必須建立在山地、丘陵這些有水流湍急的農村而不是城市。所以當時迫切需要一種新的動力來代替水力。這種新的機器是什么?引出瓦特改良蒸汽機。 由層層設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復習初中所學知識,并獲得新知。閱讀教材第58頁第四自然段,回答蒸汽機有何優越性,在工業革命中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自主探究工業革命的意義。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工業革命的成果,提問:從發明者的身份、發明地、產業等角度,分析第一階段的工業革命有哪些特點? 工業革命的成果,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過,進行重要史實的梳理即可,不用做過多累贅的講解。工業革命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其他國家當滿足市場和資本的要求時,也會開展工業革命。閱讀材料,學生觀察地圖,找出工業革命擴展的原因及方向? 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意識和時空觀念學生回憶所學,說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教師進行補充,展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和地理位置及時間。 鞏固所學知識,學生觀察地圖,增強學生時空觀念。學生思考兩次工業革命的區別,并以表格的形式展現出來。 更加直觀化的對比出兩次工業革命的區別。三、工業革命的影響 學生閱讀教材第59-60頁第三子目的內容結合材料,分小組討論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 對壟斷組織進行講解。 增強學生合作探究以及分析處理史料的能力。 壟斷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需要進行講解。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