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花城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苗嶺的早晨》教學設計課題 《苗嶺的早晨》 單元 二 學科 音樂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苗嶺的早晨》是作曲家陳鋼于1975年根據同名口笛曲改編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樂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繪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麗圖景,又以明快、熱烈的勞動節奏,表現苗族人民的愉悅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樂曲分三段。曲首以富有苗族音樂的"飛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們帶進了山巒起伏的苗家山寨。接著,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顫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現布谷鳥婉轉清脆的歌唱和百鳥呼應的意境。第二段,以明快、活潑的節奏,熱烈歡快的旋律,巧妙的調性轉換,與第一段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由小提琴和鋼琴輪流演奏主旋律,不時地插入模擬鳥兒鳴叫的簡單音調,表現出一個歡樂熱烈的場面。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區奏出粗獷有力的音調,速度由慢漸快,此起彼伏、互相呼應,宛如芒筒低吟,蘆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勞動號子回蕩在山野田間。高漲而富于情趣的音樂,贊美了苗家的勤勞,表現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第三段是第一段音樂的緊縮再現。小提琴再次奏出"飛歌"的第一樂句,接著模擬鳥兒鳴叫的聲響,樂句越來越短,與第一段遙相呼應,再次重現苗寨的秀麗景色。學情分析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七年級學生情感愈加豐富,通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學習目標 審美感知:在聆聽、欣賞《苗嶺的早晨》的過程中,感知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感受苗族音樂的特色。藝術表現: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 能夠用樂器伴奏、舞蹈、表演表現不同段落的音樂。創意實踐:分段欣賞《苗嶺的早晨》,能夠探究其相同和不同之處。文化理解:理解少數民族苗族的音樂文化,喜愛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重點 在聆聽、欣賞《苗嶺的早晨》的過程中,感知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感受苗族音樂的特色。難點 分段欣賞《苗嶺的早晨》,能夠探究其相同和不同之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圖片,提供:觀察圖片,你知道這是哪個少數民族嗎?教師介紹苗族:苗族主要聚居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地。而貴州的苗嶺,因是苗族集中聚居區所以得名。 觀察圖片,思考:回答問題。了解苗族 教師以任務互動導入,為欣賞樂曲,了解、理解苗族音樂文化做準備。講授新課 1.教師簡介樂器,組織學生思考: 《苗嶺的早晨》是作曲家陳鋼根據同名口笛曲改編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出示:小提琴圖片)師:西洋樂器中的小提琴音色華美,音域寬廣,它的表現力極為豐富,所以經常作為獨奏樂器來演奏。(出示:口笛圖片)師:口笛是笛子演奏家俞遜發用短竹管發明制作而成的。2.組織聽辯,引導學生思考哪段音樂是小提琴演奏的,哪段是口笛演奏的 (播放兩遍用不同樂器演奏的第二樂段的第一主旋律)3.完整欣賞:探討: 讓我們來欣賞這首《苗嶺的早晨》,邊聽邊想它是由哪種樂器演奏的 音樂中出現了幾種情緒 4.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段欣賞,教師播放引子部分,引導聆聽引子,思考:描寫了什么?這個主題來自于苗族音樂《飛歌》,教師播放音頻,引導學生分析這兩段音樂的不同之處。5.教師組織分段欣賞,教師播放A段音樂,引導學生思考:聆聽第一樂段 思考:描寫了什么?與引子有何關系?6.師:多么歡樂的場面,讓我們也加入他們吧!你們想用什么方式參與音樂 組織學生分組合作表演7.教師組織分段欣賞,教師播放B段音樂,聆聽這一樂段:思考:這段樂曲和第一樂段有什么關系?8.教師組織分段欣賞,教師播放引子再現部分,聆聽這一樂段,引導學生思考:這段樂曲和第一樂段有什么關系?9.再次播放完整視頻,組織學生思考10.教師組織探討:秀美的風光、好聽11.教師組織拓展了解苗族的文化12.課堂小結13.布置作業:苗族人民勤勞善良,聰明勇敢,有很多名人就是苗族人,比如我們知道的著名歌唱家阿幼朵就是苗族人,課后請同學們聆聽由阿幼朵用苗語演唱的《苗嶺飛歌》。 1.根據教師介紹和提問,了解樂器以及《苗嶺的早晨》2.聆聽音樂,分辨樂器。完整欣賞,探討交流小提琴演奏,這首樂曲先是優美抒情的旋律,后旋律轉為歡快躍動,最后又回歸優美,所以音樂可分為三樂段。4.分段欣賞,聆聽引子,思考回答。5.分段欣賞A段音樂,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分組合作表演伴奏: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跳舞:為音樂編一個舞蹈動作。勞動:用道具鋤頭表現苗族人辛勤勞動的場面。小組展示分段欣賞B段音樂,聆聽這一樂段:思考問題。分段欣賞引子再現部分,聆聽這一樂段:思考問題。9.再次完整欣賞10.探討交流美麗的山寨景11.拓展了解苗族的文化12.課堂小結13.了解完成作業 通過聆聽、對比,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苗族音樂的特點,把握音樂的基本風格。分辨樂器,鞏固所學習的內容完整欣賞,思考樂曲結構,為分段欣賞做鋪墊。分段欣賞,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 能夠用樂器伴奏、舞蹈、表演表現不同段落的音樂。創意實踐,能夠表現參與音樂。8.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苗嶺的風光,體驗了苗族人民的快樂生活,下面讓我們在《苗嶺的早晨》音樂中結束今天的課程,并請你把這節課的收獲、感想或問題,用一句話寫在紙上。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文化進行理解。板書 《苗嶺的早晨》苗族 飛歌 分段欣賞 探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苗嶺的早晨花城版七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在聆聽、欣賞《苗嶺的早晨》的過程中,感知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感受苗族音樂的特色。2、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 能夠用樂器伴奏、舞蹈、表演表現不同段落的音樂。3、分段欣賞《苗嶺的早晨》,能夠探究其相同和不同之處。4、理解少數民族苗族的音樂文化,喜愛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新知導入觀察圖片,你知道這是哪個少數民族嗎?新知導入苗族苗族主要聚集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地。而貴州的苗嶺,因是苗族集中聚居區所以得名。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苗嶺的早晨》是作曲家陳鋼根據同名口笛曲改編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西洋樂器中的小提琴音色華美,音域寬廣,它的表現力極為豐富,所以經常作為獨奏樂器來演奏。口笛是笛子演奏家俞遜發用短竹管發明制作而成的。它既能吹奏悠揚的旋律,又具有模仿鳥類鳴叫的聲音。小提琴口 笛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聽辨思考:哪段是小提琴演奏的?哪段是口笛演奏的?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完整欣賞,思考:《苗嶺的早晨》,它是由哪種樂器演奏的? 音樂中出現了幾種情緒?小提琴演奏,這首樂曲先是優美抒情的旋律,后旋律轉為歡快躍動,最后又回歸優美,所以音樂可分為三樂段。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聆聽引子思考:描寫了什么?描寫的是百鳥在晨曦盡情歡唱的苗嶺春色中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這個主題來源于苗族民歌《飛歌》。聆聽《飛歌》分析這兩段音樂的共同之處。苗族飛歌是一種山歌體裁,它的音調高亢嘹亮,豪邁奔放,有強烈的感染力,是青年男女在隔山隔水的情況下,為互表誠意,邀約游方而放聲抒懷的一種情歌。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聆聽第一樂段思考:描寫了什么?與引子有何關系?取材于引子音調加以發展的 a 、 b 主題,既有對比又有聯系,表現苗族同胞以歌舞形式來表達他們迎春時喜悅的心情。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伴奏: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跳舞:為音樂編一個舞蹈動作。勞動:用道具鋤頭表現苗族人辛勤勞動的場面。小組展示多么歡樂的場面,讓我們也加入他們吧!你們想用什么方式參與音樂 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聆聽這一樂段:思考:這段樂曲和第一樂段有什么關系?在小提琴低音區奏出粗獷有力的新的音調,那帶有勞動節奏的音樂表現人們愉快的勞動生活情景。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聆聽這一樂段:思考:這段樂曲和第一樂段有什么關系?是第一段音樂的再現,音樂最后又把我們帶回那苗家山寨的秀麗景色。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再次完整欣賞新知講解苗嶺的早晨秀美的風光、好聽的樂曲吸引著我們, 這么美麗的山寨景色,我們如何更好的保護呢?請自由發表你的觀點。樹立環保意識,保護環境新知講解織布點蠟染色晾曬成品拓展課堂總結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苗嶺的風光,體驗了苗族人民的快樂生活,下面讓我們在《苗嶺的早晨》音樂中結束今天的課程,并請你把這節課的收獲、感想或問題,用一句話寫在紙上。作業布置苗族人民勤勞善良,聰明勇敢,有很多名人就是苗族人,比如我們知道的著名歌唱家阿幼朵就是苗族人,課后請同學們聆聽由阿幼朵用苗語演唱的《苗嶺飛歌》。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A段】樂曲欣賞:《苗嶺的早晨》(小提琴).mp3 【B段】樂曲欣賞:《苗嶺的早晨》(小提琴).mp3 【引子再現】樂曲欣賞:《苗嶺的早晨》(小提琴).mp3 【引子部分】樂曲欣賞:《苗嶺的早晨》(小提琴).mp3 【核心素養目標】花城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苗嶺的早晨》.doc 樂曲欣賞:《苗嶺的早晨》(口笛).mp3 樂曲欣賞:《苗嶺的早晨》(小提琴).mp3 歌曲聽賞:《飛歌》.mp3 花城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苗嶺的早晨》.pptx 視聽欣賞:《苗嶺的早晨》(小提琴).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