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民代表大會: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議題式導學案——全國人大如何交出新時代新征程上奮進答卷的目標設計通過參與“思想交鋒”活動,探究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過程,從而增強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的認同,樹立制度自信。結合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議程,闡明全國人大的地位、性質,辨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理解國家權力的運行模式。3、通過參與“我與代表面對面”活動,能科學的看待人民與人大、人大代表的關系,感悟人大代表肩負著人民的重托,積極履職盡能。情境課堂議題一:人民民主再上新臺階思想交鋒:憲法規定:“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但只由不到3000名人大代表就能表決通過關系國家十幾億人民的大事,這矛盾嘛?結合所學和資料庫的內容,說說出你的觀點(矛盾或不矛盾)和理由。議題二:人大工作邁出新步伐議學材料: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會議議程彰顯全國人大職權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于3月13日閉幕。1.審議政府工作報告;2.審查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3.審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4.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議案;5.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6.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7.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8.選舉和決定任命國家機構組成人員等。議學任務:1、議程中出現了哪些主客體?結合這些主客體說明全國人大的性質、地位。 本次全國人大會議的議程體現了全國人大的哪些職權?怎樣區分這些職權?議學任務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議議期只有8天半,閉會期間國家權力機關如何運轉?議題三:人大代表展現新作為情境活動:我與代表面對面活動內容:由5名學生扮演“全國人大代表”,結合所學和資料庫的內容,回答學生們的提問。議學任務3:人大代表為什么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人大代表應如何踐行“人大代表為人民”的光榮職責與使命?思維導圖能力提升1.2021年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規定,各專門委員會組織起草有關法律或議案草案,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承擔常委會執法檢查具體組織實施等工作,聽取“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匯報。研究辦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及 、有關督辦工作,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工作等。根據規定,各專門委員會( )A.部分行使全國人大立法權B.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機構C.受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領導D.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2.加強代表學習培訓是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基礎性工程。202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聚焦代表關注和履職需要,舉辦3期線下培調班和3期網絡培訓班,共4618人次代表參加學習。充分利用全國人大網絡學院,自主錄制、上線課程120多門,總點播量超過140萬次。加強代表學習培訓( )①有利于更好發揮人大代表對重大事項的決定權②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好人大代表的橋梁組帶作用③有利于人大代表積極作為,保證國家機關高效運轉④是推動人大代表履職能力與時俱進的重要途徑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素養生成課后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參考“提案模板”,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寫一份關于“如何提升農村高中政治課堂的質量”為主題的提案。模板:當前存在的問題+調查方法+調查情況+建議資料庫資料1: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保證了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在2977名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總數的14.85%,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歸僑代表42名;連任代表797名,占代表總數的26.77%。與十三屆相比,婦女代表790名,占代表總數的26.54%,提高了1.64個百分點;一線工人、農民代表497名(其中有56名農民工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6.69%,提高了0.99個百分點;專業技術人員代表634名,占代表總數的21.30%,提高了0.73個百分點;黨政領導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總數的32.55%,降低了1.38個百分點。資料2: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亮點:一、此次會議聽取了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審議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二、大會上還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議案并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三、政壇新陣容。此次會議上,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是首次亮相,而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等重要國家領導人也完成換屆交替組成了新陣容。資料3: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秘書處議案組獲悉,截至3月7日12時,大會秘書處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議案271件;截至3月10日12時,共收到代表建議8000多件。271件代表議案中,代表團提出19件,30名以上的代表聯名提出252件。其中,有關立法方面的268件,涉及制定法律的147件,修改法律的112件,解釋法律的1件,編纂法典的5件,有關決定事項的3件;有關監督方面的3件。8000多件代表建議中,一線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等基層代表提出的建議占建議總數將近一半。代表單獨提出建議占比80%以上。今年是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一年。會前,代表們認真開展初任學習活動,深入研讀立法法修正草案,積極參加集中視察,為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打下了堅實基礎。會議期間,代表們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聚焦推動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議案建議。資料4:凝聚青年代表力量,書寫奮進篇章1、阿布洛哈村黨支部書記——吉列子日作為“中國最貧困角落”阿布洛哈村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和現任村黨支部書記,享受了黨和國家發展紅利,也更加堅定了把個人成長主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信念之一。他成了村里忙前忙后的“爬山書記”到又變成村民口中的“修路書記”。他打通了“脈絡”的村子生機勃勃,改變的不僅是鄉親們的生活,也是整個阿布洛哈村的命運。如今“95后”的他成為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帶著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帶著增加對農村的產業扶持,引導年輕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建議,走進了人民大會堂。2、為制造強國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楊登輝1997年,楊登輝出生于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從小就喜歡手藝活。初中畢業后,他選擇深圳一所中職院校讀書。那時,他便是數控銑技術能手。得知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近年來一直在培養能夠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頂級技工,在讀完中職后,楊登輝又報考了該學院,繼續鉆研數控銑技術。從訓練到參加省賽,再到參加國賽,經過重重闖關,2017年,楊登輝代表中國參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年僅20歲的他奪得數控銑項目金牌,并獲國家最佳選手獎。也是在那場比賽后,他決定留校擔任老師,“我希望將自己的技能、比賽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讓他們也能有一技之長,用技能服務社會。”他建議政府加大對技工教育的支持與投入,為產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楊登輝說“我相信,隨著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專業領域不斷追求進步,中國將涌現越來越多的能工巧匠。”3、感知時代脈搏,與國同頻共振——王虹拿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后,王虹代表隨即回國進入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擔任教授。她表示:“我們這一代人生在祖國騰飛之時,成長于民族復興的歷程之中,我們的人生軌跡始終與強國興國緊密聯系在一起。”今年兩會,王虹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青少年時期保持健康穩定的心理狀態將為個人終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她在調研中發現,由于未將心理健康納入國家課程,僅作為地方課程推進實施,各地的重視程度和推進力度不均衡,課程標準、使用教材也不一致,課時安排和教師配備無法保障,教育效果可能打折扣。她在人大會上“建議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國家課程,制定全國統一的課程標準,編制全國統一的教材,從國家層面以更大力度保障課時分配和師資配備,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