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歌聲,繞梁三日,余音不絕,詞曲,歡愉唯美,灑落心間,音樂宛如活潑的精靈,為心靈進行又一次洗禮,同學們,歲月靜好,歌聲悠揚。接下來美妙的樂曲“布谷鳥”開啟我們今天的音樂之旅!二、發聲練習歸韻引領踏著音樂的節拍讓我們一起動起來吧!三、聆聽鑒賞,審美感知三月桃花映日紅,春江水暖柳煙濃。首先給大家帶來一首著名的經典竹笛曲目《春到湘江》。請欣賞并說一說你們的感受是怎樣的?四、新課導入民族樂器竹笛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它的聲音宛如山間的流水,讓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可以帶給人心靈的冥想和平靜。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樂曲《 打棗》請欣賞,說一說主奏樂器是什么?樂曲樂曲欣賞《打棗》說一說主奏樂器是什么?在這首樂曲中,嗩吶運用了一種獨特的方法“咔腔”,模仿人說話的各種聲音,非常有趣。2、復聽讓我們復聽樂曲并思考:嗩吶的音色是怎樣的?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音樂如何表現“打棗”的情景?(這首樂曲在民樂隊的烘托下,用不同大小的嗩吶輪番演奏,描繪出人們打棗時的歡樂場景。)二、分段欣賞(引子)唯有更好的感知音樂才能讓我們陶醉其中,同學們我們進行分段欣賞,首先欣賞引子部分并思考這段音樂的速度,嗩吶音色、音樂風格是什么?并把我們帶入了什么樣的情景?這段音樂的速度( ),嗩吶音色( ),音樂風格( ),把我們帶入了( )。分段欣賞——引子自由高亢、明亮活潑、有趣北方農村的一個小庭院中這段音樂的速度,嗩吶音色、音樂風格是什么?并把我們帶入了什么樣的情景?想象之中,雨過一道彩虹,想象之中,音樂觸動心靈,同學們你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素質和音樂基礎知識,接下來欣賞第一主題,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刻畫了怎樣的情景?這段音樂的速度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段音樂的演奏形式是怎樣的?第一部分(引子過后,嗩吶和樂隊奏出了一段歡快,具有河北民間音調的旋律速度從慢起逐步轉向中速,然后又有嗩吶和樂隊交替演奏,表現了打倒的歡樂情景)分段欣賞——第二部分接下來同學們欣賞第二樂段,在演唱過程中請思考這段音樂刻畫了怎樣的場景?這段音樂中嗩吶的音色有沒有變化?這段音樂中有幾個主要旋律?(嗩吶的音色有變化,這段音樂好像是有兩個主要旋律)分段欣賞——第二部分請同學們隨琴唱一唱這兩個主要旋律:分段欣賞——第二部分復聽第二部分:主題樂段共出現了幾次,每次有什么不同?共出現了三次,第1次是大嗩吶,好似是爺爺,第2次是小嗩吶,好似是孫女,第3次是交替演奏,好像祖孫倆打棗的場景分段欣賞——第三部分音樂創作是一種藝術實踐,是一種生活態度,音樂創作能使我們做出無限的旋律,接下來我們欣賞尾聲部分,請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思考速度情緒。有什么變化這部分音樂依然采用了( )的主題音調,反復出現了( ),音樂情緒( ),( )嗩吶交替使用,用( )的方式模仿了( )和( )的不同聲音,樂曲結束時用小嗩吶模仿了( ),表現了( )。分段欣賞——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兩次越來越熱烈大、小咔腔爺爺小孫女笑聲爺爺和小孫女打棗時的快樂心情請同學們聆聽音樂,邊聽邊填空:五 次完整欣賞請同學們完整聆聽樂曲,聽一聽主題樂段共出現了幾次?三、擴展欣賞唯有更好的感知音樂才能讓我們陶醉其中,同學們接下來我們欣賞嗩吶的經典曲目《百鳥朝鳳》百鳥朝鳳是我們中國民樂寶典里的經典之佳作,它的誕生為嗩吶演奏藝術做出了巨大貢獻,并且影響了幾個時代,它將會作為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五 、課后小結,知識延展民族音樂如詩如畫,讓人沉醉其中。每一個音符都流淌著歷史的河流,民族音樂的魅力無法抗拒。以后我們還會欣賞許許多多的民間樂曲,了解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謝謝再見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打棗》教學設計一、教材簡介:《打棗》是一首活潑風趣的嗩吶獨奏樂曲,旋律具有河北民間音樂的風格,獨奏著運用“咔腔”的演奏方法,手持兩只嗩吶,用大嗩吶(音色低沉)代表爺爺,小嗩吶(音色明亮)代表孫女,大小嗩吶輪番演奏加上樂隊的襯托,生動地表現了爺爺和孫女在農家小院里打棗的歡樂情景。二、教學評價:評價內容 評價要點 目標指向專注聆聽音樂,感知作品不同的段落,對不同段落做出不同的反應。(欣賞) 感受樂曲速度、力度和旋律走向。 目標一:感受樂曲歡快風趣的情緒,并能聯想爺爺和孫女打棗的情景,特別是樂曲,結尾處嗩吶模仿的笑聲目標二:能分辨主題出現的次數目標三:認識嗩吶,能初步分辨嗩吶的音色三、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較一二年級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體驗感受的能力有進一步加強,但認知還建立在形象感知和動作感知的基礎上。本節課應從樂曲歡快風趣的情緒和樂器入手,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感受樂曲歡快風趣的情緒,并能聯想爺爺和孫女打棗的情景,特別是樂曲結尾處嗩吶模仿的笑聲2、藝術表現:初步掌握樂曲演奏等藝術表現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視唱簡單樂譜音高唱名基本正確,能分辨出主題出現的次數,能初步分辨嗩吶的音色創意實踐:在表達作品打棗的情緒情感及表現音樂意境和音樂形象等方面體現自己的想法4. 文化理解:通過學習樂曲嗩吶獨奏《打棗》,了解嗩吶是我國民族吹管樂器,從而增進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和喜愛之情,開闊文化視野。教學重難點:1.感受樂曲歡快風趣的情緒,并能聯想爺爺和孫女打棗的情景,特別是樂曲,結尾處嗩吶模仿的笑聲。2.能分辨主題出現的次數。認識嗩吶,能初步分辨嗩吶的音色六、教學過程:教學策略行為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 歌聲,繞梁三日,余音不絕,詞曲,歡愉唯美,灑落心間,音樂宛如活潑的精靈,為心靈進行又一次洗禮,同學們,歲月靜好,歌聲悠揚。接下來美妙的樂曲“布谷鳥”開啟我們今天的音樂之旅!)律動練習:踏著音樂的節拍讓我們一起動起來吧!(布谷鳥))聆聽導入:三月桃花映日紅,春江水暖柳煙濃。首先給大家帶來一首著名的經典竹笛曲目《春到湘江》。請欣賞并說一說你們的感受是怎樣的? 1.學生跟音樂節拍律動演唱。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從民族樂器竹笛導入民族樂器嗩吶二、聆聽樂曲 (一、)錄音范唱民族樂器竹笛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它的聲音宛如山間的流水,讓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可以帶給人心靈的冥想和平靜。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樂曲《 打棗》請欣賞,說一說主奏樂器是什么?(播放視頻介紹嗩吶)在這首樂曲中,嗩吶運用了一種獨特的方法“咔腔”,模仿人說話的各種聲音,非常有趣。)復聽歌曲讓我們復聽樂曲并思考:嗩吶的音色是怎樣的?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音樂如何表現“打棗”的情景?(這首樂曲在民樂隊的烘托下,用不同大小的嗩吶輪番演奏,描繪出人們打棗時的歡樂場景。) 1.聆聽音樂 聽賞與評述是重要的音樂學習任務,體驗音樂的情緒與情感變化。三、分段欣賞 (三、)引子唯有更好的感知音樂才能讓我們陶醉其中,同學們我們進行分段欣賞,首先欣賞引子部分并思考這段音樂的速度,嗩吶音色、音樂風格是什么?并把我們帶入了什么樣的情景(這段音樂的速度(自由 ),嗩吶音色(明亮,高亢 ),音樂風格( 活潑有趣 ),把我們帶入了( 北方農村的一個小庭院中 )(四、)第一部分想象之中,雨過一道彩虹,想象之中,音樂觸動心靈,同學們你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素質和音樂基礎知識,接下來欣賞第一主題,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刻畫了怎樣的情景?這段音樂的速度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段音樂的演奏形式是怎樣的?(引子過后,嗩吶和樂隊奏出了一段歡快,具有河北民間音調的旋律速度從慢起逐步轉向中速,然后又有嗩吶和樂隊交替演奏,表現了打倒的歡樂情景)(五)第二部分接下來同學們欣賞第二樂段,在演唱過程中請思考這段音樂刻畫了怎樣的場景?這段音樂中嗩吶的音色有沒有變化?這段音樂中有幾個主要旋律?(嗩吶的音色有變化,這段音樂好像是有兩個主要旋律)復聽第二部分:主題樂段共出現了幾次,每次有什么不同?(共出現了三次,第1次是大嗩吶,好似是爺爺,第2次是小嗩吶,好似是孫女,第3次是交替演奏,好像祖孫倆打棗的場景)(六)第三部分音樂創作是一種藝術實踐,是一種生活態度,音樂創作能使我們做出無限的旋律,接下來我們欣賞尾聲部分,請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思考速度情緒。有什么變化(速度漸快情緒更加熱烈大小嗩吶的交替使用,用咔腔的演奏方法,模仿了爺爺和孫女不同的聲音,表現了爺爺和孫女打棗時的快樂心情,特別是樂曲結尾處嗩吶模仿的笑聲)七、完整欣賞:主題樂段共出現了幾次?(五次) 1、審美感知的培育,有助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豐富審美體驗,提升審美情趣2、小組配合,鍛煉學生們的合作意識。3、完整演繹。編創是發揮想象力,釋放藝術潛能的實踐活動,是培養音樂思維,發掘提升音樂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能即興編創與音樂情緒特點一致的聲勢律動和舞蹈動作,并參與表演。四、拓展 (七、)擴展欣賞唯有更好的感知音樂才能讓我們陶醉其中,同學們接下來我們欣賞嗩吶的經典曲目《百鳥朝鳳》師:百鳥朝鳳是我們中國民樂寶典里的經典之佳作,它的誕生為嗩吶演奏藝術做出了巨大貢獻,并且影響了幾個時代,它將會作為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擴展欣賞其他音樂作品 欣賞百鳥朝鳳片段,幫助他們加深對民族樂器嗩吶的理解,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增進對音樂文化的了解和喜愛之情,了解優秀的民族音樂,開闊文化視野五、小結 民族音樂如詩如畫,讓人沉醉其中。每一個音符都流淌著歷史的河流,民族音樂的魅力無法抗拒。以后我們還會欣賞許許多多的民間樂曲,了解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在與音樂的情感共鳴中煥發出情感態度,具有樂觀的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關愛之情!增強對音樂的興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2003001.mp3 02003001_01.mp3 02003001_02.mp3 02003001_03.mp3 02003001_04.mp3 21打棗.pptx 21打棗教學設計.doc 嗩吶介紹.mp4 打棗.mp3 百鳥朝鳳.mp4 竹笛春到湘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