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課 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第一框 保障各類物權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引述財產權的有關法規及其具體表現,分析城鄉生活中維護財產權的典型案例。【核心素養】政治認同:保護財產權,激發經濟活力。科學精神:尊重他物權,保護知識產權,創造社會財富。法治意識:明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公共參與:為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立法建言獻策。【重點難點】重點: 了解財產權、所有權、物權的相關知識。難點: 理解保障各類物權的意義,注意區分各類物權。【教學過程】探究點一 財產所有權【合作探究】議題:理清財產權利 依法保護利益材料一 小王將一套商品房賣給小丁,小丁按合同的約定支付房價的80%,余款在辦理房產過戶手續時支付;小王將房屋鑰匙交給小丁,使其先行入住。幾個月后,小王又將同一房屋賣給了小劉,并且到房管部門將產權過戶到小劉名下。小劉與小丁就房屋的產權歸屬發生了爭執。(1)誰能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為什么買方付了錢不一定能夠取得所有權?材料二 小陳在電子市場碰到一男子,該男子稱有一臺全新的筆記本電腦,準備以目前市價的三折出售。小陳到其住處,付錢后取走電腦。三個月后,警察找上門來,原來該男子是一盜竊團伙成員,電腦是其行竊所得。警察要將電腦作為贓物扣押,小陳不同意。(2)小陳是否可以善意取得該電腦的所有權?請說明理由。答案 (1)本案中小王又將同一房屋賣給了小劉,并且到房管部門將產權過戶到小劉的名下,所以小劉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權。相反,雖然小丁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了房價的80%,但因未辦理產權登記,故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權。(2)①電腦屬于動產,此類動產以交付作為轉移所有權的條件。②根據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盡管商品的賣方并不是真正所有權人,買方如果是善意與之交易,并且支付了相應價格,則同樣能夠取得該動產所有權。③由于該電腦是贓物,且小陳以過低的價格獲得,并不適用動產善意取得,小陳不能取得電腦所有權。【核心歸納】1.全面認識財產所有權(1)所有權是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2)所有權是物權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完整、最全面的一種物權形式,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三個特征。(3)財產所有權具有權利主體的特定性和義務主體的不特定性。除權利人以外的所有不特定第三人,都是該所有權的義務人。(4)產權是一個較大的概念,產權包括所有權。典例1 在一次聚會上,張某發現劉某的手機是自己不久前丟失的。事實是,該手機是王某在公交車上撿到后賣給劉某的,交易時劉某對此并不知情。據此,我們可判定( )A.王某應承擔道義責任,但不需承擔法律責任B.劉某屬于善意第三人,已取得該手機所有權C.張某是手機所有權人,可請求劉某歸還手機D.劉某應歸還張某手機,張某須返還劉某購機款答案 C解析 王某在公交車上撿到張某的手機,應該承擔歸還失主或交給相關單位的法律責任,排除A。對于遺失物不適用于善意第三人,排除B。張某是手機所有權人,可請求劉某歸還手機,故C入選。劉某應歸還張某手機,張某沒有必要返還劉某購機款,返還購機款應該由王某承擔,故D錯誤。2.所有權的取得方式(1)對于動產,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權。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2)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3)價值較大的動產,如機動車、航空器、船舶等,其產權的取得、變更,通常也需要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如果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典例2 甲將一套房屋轉讓給乙,乙再轉讓給丙,二人相繼辦理了房屋過戶登記。丙翻建房屋時在地底下挖出一瓷瓶,經查為甲的祖父埋藏,甲是其唯一繼承人。丙將該瓷瓶以市場價賣給不知情的丁,雙方錢物交割完畢。現甲乙均向丁主張權利。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甲有權向丙請求損害賠償B.乙有權向丙請求損害賠償C.甲、乙有權主張丙、丁買賣無效D.丁善意取得瓷瓶的所有權答案 A解析 本案中,經過正常轉讓的是房屋,而不是瓷瓶,所以瓷瓶的所有權還是歸原物主甲所有,丙將瓷瓶據為己有并賣給丁的行為損害了甲的合法權益,甲有權向丙請求損害賠償,A正確,B錯誤。丙屬于無權處分,但丙與丁之間的買賣合同有效,C錯誤。發現埋藏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因此,丁不能善意取得瓷瓶的所有權,D錯誤。探究點二 他物權【合作探究】議題:正確理解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材料一 2018年9月,外出打工的張某回鄉,卻發現自己的老房子已不復存在,而自己宅基地的大部分被村公路所占。張某把村委會告上法院,請求法院助其恢復原宅基地的使用權。(1)張某的請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為什么?材料二 甲、乙(均為某村村民)訂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約定:甲借給乙10萬元,乙交付甲一件做工精美的黃金飾品作擔保,3年后乙歸還本金和利息,甲歸還該飾品,如乙無力還款,則該飾品歸甲所有。3年后,乙想給女兒置辦嫁妝,想將飾品要回,甲拒絕,聲稱已經贈給姐姐,乙故以侵犯飾品所有權的名義將其告上法庭。(2)關于此案,法院應該作何種判決?答案 (1)張某的請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因為張某的原宅基地上已修建公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有權收回宅基地,終止該宅基地的使用權,但原來享有宅基地使用權的村民有權獲得相應的損失補償。所以法院不支持他恢復原宅基地使用權的訴訟請求。(2)甲、乙借款合同是質押合同,質押物為乙交付給甲的飾品,將其作為債權的擔保,合同成立。乙沒有按期還款,甲作為債權人有權將飾品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但不能占為己有。所以法院應該判決乙盡快還清10萬元債務,甲將飾品退還,或者甲可通過質押物品的處理優先受償后,要求乙盡快清償余下的債務金額。【核心歸納】1.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的區別和聯系所有權 用益物權 擔保物權區別 權利人的權利 占有、使用、收益、處分 占有、使用、收益 優先受償分類 國家所有(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私人所有 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 抵押權、質權聯系 三者都屬民法總則規定的物權范疇,都是民事主體依法對物進行管理、支配和享受物之利益的權利典例3 農民甲翻修房屋,多蓋了兩間,占用了鄰居乙的宅基地,乙訴請法院保護。甲的行為侵犯了乙對宅基地的( )A.所有權 B.用益物權C.擔保物權 D.承包經營權答案 B解析 本案中甲侵害了乙的宅基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屬于用益物權,B正確;宅基地的所有權在村集體,A錯誤;本案不涉及承包土地,不涉及宅基地的抵押,故C、D排除。2.抵押權、質權的區別(1)抵押權和質權是基于當事人的約定而產生的。(2)抵押權和質權的區別在于,抵押權中的債權人并不直接占有抵押物,質權中的債權人必須占有質物。(3)抵押權通常針對不動產或價值較大的動產,而質權的對象通常是動產。典例4 某建設單位將自己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抵押給銀行,訂立抵押合同,后來又辦理的抵押登記。則( )A.項目轉移給銀行占有,抵押權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設立B.項目轉移給銀行占有,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設立C.項目不轉移占有,抵押權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設立D.項目不轉移占有,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設立答案 D解析 抵押不轉移財產占有,需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起生效。【知識網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