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第二框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每個公民認真學習民法知識,提高法治素養。科學精神: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意識: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為工作、生活的準則和指南,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公共參與: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力、履行義務,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重點難點】重點: 了解民法保護人身權利的表現。難點: 理解如何積極維護人身權利。【教學過程】探究點一 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合作探究】議題:維護生命健康 保護自身利益材料一 湖北天門市城管因填埋垃圾與村民發生沖突,并引發打斗,路過此處的魏文華用手機拍照,遭城管群毆致死。該案經審理后宣判,原天門市城管局和環衛局的孫代榜、熊巍等人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你對天門市城管孫代榜等人的行為是如何認識的?材料二 秦某一家5口在某酒店就餐。席間點了一道菜叫“春雷一聲響”,該菜是鍋巴炒魷魚再澆上滾沸的湯料而成。服務員張某在上該道菜時,未提示大家注意,就將沸湯往菜盤中倒,操作過程中,滾燙的湯料濺到秦某臉上,秦某本能地躲避,致椅子滑倒摔倒在地,右腿骨折,秦某要求酒店承擔責任。(2)酒店的行為侵犯了秦某的哪些權利?(3)秦某可以要求酒店承擔哪些侵權責任?答案 (1)天門市城管局孫代榜等人沒有做到依法行政,嚴重侵犯了魏文華的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造成惡性死亡事件,構成犯罪。孫代榜等人要對其犯罪行為負責,依法受到法律的嚴懲。(2)依據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等權利。酒店的行為構成對顧客的人身傷害,侵犯了秦某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3)秦某可以要求酒店承擔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護理費、賠禮道歉和精神賠償等侵權責任。【核心歸納】正確理解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1)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2)侵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3)我們在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的同時,也負有不得侵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典例1 某超市因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致使一些顧客的身體出現過敏、腹瀉等不良反應。從法律角度看,超市的行為侵害了顧客的( )A.名譽權 B.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C.肖像權 D.隱私權答案 B解析 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超市因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致使一些顧客的身體出現過敏、腹瀉等不良反應,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是侵害了顧客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的表現,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探究點二 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合作探究】議題:維護人格權益 保護自身利益材料一 26歲尚未結婚的寧波人孫某,有一天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喪偶男”。原來,喜歡練跆拳道的他,幾年前拍攝的一組很有“男人味”的照片被人盜用,做成某征婚交友網站的個人頭像。孫某忍無可忍,決定在網上發帖,發動“人肉搜索”,尋找盜用自己照片的網名叫“真心英雄”的男子。(1)“真心英雄”侵犯了孫某的什么權利?(2)孫某應該怎樣解決此問題?材料二 微信朋友圈指的是騰訊微信上的一個社交功能。王某深夜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離婚聲明,稱“無法容忍惡意背叛婚姻、破壞家庭”,聲明中指出妻子馬某與宋某存在婚外不正當兩性關系,嚴重傷害了婚姻、破壞了家庭。過了兩天,馬某委托律師到相關法院立案,起訴王某,稱王某侵犯其名譽權,要求王某刪除微信相關內容。(3)王某究竟有沒有侵犯馬某的名譽權?答案 (1)“真心英雄”未經孫某同意,使用其肖像,用于網站廣告,侵犯了孫某的肖像權。(2)孫某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問題。①孫某應先收集證據,證明自己從未在該網站注冊會員,更沒有公布照片、個人資料進行交友。②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人員查找原帖,或者通過IP地址尋找“真心英雄”,讓其撤換孫某的頭像、照片并道歉。③孫某也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該網站和“真心英雄”,要求停止侵權行為,并依法賠償損失。(3)王某屬于利益相關方,如果所說內容屬實,未使用偏激和侮辱他人的語言,就不存在侵害對方名譽權的問題,反之則侵害了對方的名譽權。【核心歸納】1.正確認識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名稱 權利內涵 法律規定姓名權 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 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肖像權 肖像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 自然人享有肖像權。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隱私權 法律保護個人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①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方式處理他人個人信息典例2 張某通過其微博發文,毫無根據地質疑和否定某知名抗戰烈士的英雄事跡,損害烈士形象,在社會上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為此,烈士子女向法院起訴。張某的行為侵犯了( )A.烈士和其子女的名譽權B.烈士子女的隱私權C.烈士的名譽權D.烈士子女的名譽權答案 C解析 民法總則規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都依法享有名譽權,法律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權。本案中張某毫無根據地質疑和否定烈士的英雄事跡,損害烈士形象,侵犯了烈士的名譽權,C正確。他并沒有詆毀烈士的子女,也沒有泄露其隱私,A、B、D均錯誤。2.正確區分名譽權和隱私權(1)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名譽權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損害名譽往往是采取侮辱、誹謗的方式。(2)隱私是自然人不愿公開的秘密,只能為自然人所有,侵害表現為公開散布。典例3 朱某和鄭某是同鄉,也是同到某市推銷眼鏡的個體戶。兩人在擺攤經營中,為攤位發生爭執,相互辱罵,經市場監管部門協商解決。鄭某自認為受辱甚大,蓄意報復。因此,以同鄉人的名義向朱某的父親發送短信,假稱朱某已故,火速來某市。朱某的父親收到短信后,全家悲痛,積極安排后事;朱某的兩個弟弟趕到某市后,見朱某無恙,始知受騙,虛驚一場。為此,朱某起訴到法院,要求鄭某賠償精神損害和經濟損失。本案中,鄭某( )A.侵犯了朱某的姓名權B.侵犯了朱某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C.侵犯了朱某的隱私權D.侵犯了朱某的名譽權答案 D解析 本案被告鄭某捏造朱某死亡的事實,對其親屬進行欺騙、愚弄,這種行為是對他進行莫大的侮辱、誹謗,損害了他的人格尊嚴。因此,鄭某的行為侵害了朱某的名譽權,而不是隱私權,D正確,C排除。鄭某并未導致朱某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受到侵犯,B與題意不符。被告是以同鄉人的名義捏造事實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他沒有假冒他人的姓名,不構成侵犯他人的姓名權,A與題意不符。【知識網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