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 課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設計一、教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歷史教學的落腳點和終點必須要以學生為本,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著力打造出符合學生發展的歷史課堂。堅持“立德樹人”。歷史是一門人文性的學科,必須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觀,把培育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指導方向。二、教科書教學內容分析(一)課程標準《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 年版)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發現的意義。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二)教科書分析統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科書第一單元為《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起源》,敘述的是從距今約 170 萬年元謀人到距今約 6000—4000 年堯舜禹時期的歷史。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吨袊硟仍缙谌祟惖拇怼本┤恕窞楸締卧牡?1 課, 對于學生理解中國早期人類起源及特征,具有重要的意義。(三)教學內容分析《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包含三個子目: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第一個子目與第二、三子目內容是包含關系,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了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第二和第三子目是遞進關系,先介紹北京人,講述北京人的特征和發現北京人的意義,再介紹山頂洞人。三、學情分析本課授課的對象是剛進入初中學習的七年級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對歷史課程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善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具有積極的探索精神,因此在教學中,應設計一些有趣的歷史探究活動,充分地讓學生參與其中。(1)由于沒有進行過系統的歷史學習,該年齡段的學生對歷史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歷史故事等層面上,歷史的知識面較窄,歷史學習的習慣有待提高。在教學中,應多提供一些形象直觀的教學素材,文字史料的選擇要簡明扼要,問題的設置要由淺到深,逐步培養學生歷史證據意識。四、教學目標學生通過識讀《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指出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發現的地理位置。學生通過觀察教科書中的相關圖片和閱讀教師提供的拓展性材料,概述北京人的外形特征和生產生活情況,闡述北京人發現的考古學意義。學生通過觀察教科書的相關圖片和史事,陳述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狀況。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總結出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證據。五、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重點:能概述北京人的特征教學難點:1.能概述北京人的特征。2.能總結出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六、教學設計思路本課以考古發現作為主線,設置問題情境,輔以圖片和視頻資料, 為剛進入歷史學習的七年級學生營造濃濃的歷史味兒的課堂,讓學生明白歷史是一門“一分史料,說一分話”的人文學科,初步培養學生的歷史證據意識及人文情懷。七、教學過程(一)導入關于人類的起源東西方都存在神話的色彩,生物學家達爾文通過實地考察得出人類從古猿進化而來。【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輔以圖片,直觀形象,符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心理,能增強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二)新課講授1.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教師:出示“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引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 3 頁,人民教出版社,2016 版),引導學生重點關注“圖例”,分析古人類遺址數量和分布有什么特點?學生: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古人類遺址主要分布在江河流域。【設計意圖】“左圖右史”,歷史地圖在歷史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本環節旨在讓學生學會歷史地圖的使用,并且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過渡:你平時對考古類的節目很感興趣吧,現在就請你來做一個考古學家,回到遠古的人類時代,一探究竟吧!教師:我國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元謀人。出示元謀人相關的考古發現圖片,讓學生根據這些考古資料,來推出元謀人的相關信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圖片,簡單得出元謀人的生產和生活狀況。【設計意圖】讓學生化身“考古學家”去探尋古人類的秘密,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2.北京人北京人的發現教師:播放視頻《北京人的發現》和出示“北京人發現”的時間軸學生:聆聽老師講解,了解北京人遺址的發現是中外科學家共同完成的結果,這些考古發現是研究北京人的重要前提。【設計意圖】時間軸直觀形象地介紹北京人的發現及北京人頭蓋骨因戰爭而遺失的歷史,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和國際意識。北京人的形體特征教師:出示圖片“北京人復原頭像”(引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 4 頁,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版)和圖片“出土的北京人上肢和下肢”(引自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學生:觀察圖片,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北京人正處于“從猿到人”的轉變之中。北京人的生產工具教師:出示“北京猿人石制品”圖片(引自張宏彥:《中國史前考古學導論》,第 2 版,120 頁,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北京人生活想象圖”和“北京狩獵場景想象圖”和(引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學生:觀察圖片和閱讀材料中的標紅的關鍵詞,在老師的引導下, 得出北京人會使用和制造工具,處于舊石器時代。通過采集和狩獵來獲取食物。北京人的用火情況材料二 北京猿人遺址有四層面積較大并且較厚的灰燼層,有的灰燼層厚達 6 米?;覡a層里不僅有木炭,而且有因被燒烤而布滿龜裂紋的石塊和石器、因燒烤而扭曲變形的鹿角、燒烤過的樸樹籽和各種獸骨等。——傅樂成《中國通史》(上冊) 問題:北京人遺址中,“灰燼層厚達 6 米”、“木炭”、“燒烤”,這些發現說明了北京人學會了什么?問題:“火”的使用和保存,會給北京人帶來哪些好處呢?學生:觀察圖片和閱讀史料中的標紅的關鍵詞,在老師的引導下, 得出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可以長時間保存火種。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的組織生活材料一 根據對北京猿人 38 個人的化石統計,除 16 人不能鑒定出死亡的年齡外,其余 22 人,有 15 人死亡年齡在 14 歲以下,占68%,15-30 歲的有 3 人,40—50 歲的有 3 人,只有一名女性活到了50—60 歲。——魏生生:《北京猿人的生活環境》,載《化石》,2007 年第 2 期問題:68%的北京人壽命在 14 歲以下,這說明他們的生存環境怎樣?他們能單打獨斗嗎?學生:閱讀材料的關鍵詞,得出北京人過著群居的生活。教師: 追問“北京人生活在史前時期(沒有文字記載時期),那我們是通過什么來推斷出北京人形體特征、生產生活情況的呢?”學生:得出在考古發現中,化石是研究古人類歷史的重要證據。【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呈現考古發現的資料和研究成果,層層設問,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歷史學科是一門實證學科,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學科素養。(5)北京人發現的意義教師:出示北京人遺址中發現的成果總數和“人類進化歷程圖”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分析得出北京人發現的重要意義。3.山頂洞人教師:出示山頂洞人考古發掘信息的表格和相關圖片(引自義務教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地圖冊》,第 7 頁,中國地圖出版社,2020;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 6 頁,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情況。(三)小結在人類漫長的進化中,我國境內的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雖生活不同的歷史時空,都留下歷史的遺跡,供我們后人去發掘,去研究,一起譜寫了壯闊的史前文明!今天我們的考古之旅到此結束,謝謝!小試牛刀“我來自元謀,你來自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边@是在網絡上頗為流行的詩句。下列遠古人類,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元謀人 B.北京人C.山頂洞人 D.河姆渡人北京人的發現對研究古人類的進化史具有重大的意義。由右下圖“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可知,北京人( )學會磨制石器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實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在以下各項內容中,山頂洞人與北京人最明顯的區別是( ) A.會直立行走 B.手腳分工C.過群居生活 D.懂得人工取火第 1 課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答疑問題 1:我們在學習本課時大量運用了哪種材料來了解原始人群的生產生活狀態?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問題 2:本課中遠古人類處于舊石器時代,該時代遠古人類有何重要特征呢?鞏固訓練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是( )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C.藍田人遺址 D.山頂洞人遺址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 始人類。想要獲得他們生活的第一手資料,主要通過( )神話傳說 B.史書記載C.學者推斷 D.考古發掘“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考古發現包括:10 萬多件石器,100 多種動物化石,還有大量灰燼……其中最厚的灰燼可達 6 米?!辈牧现苯臃从吵霰本┤耍?)①能夠燒制彩陶 ②能夠使用和制造工具③會使用火并保存火種 ④開始飼養家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設計意圖】通過答疑和訓練的形式,進一步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八、教學評價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古人類是A.元謀人 B.北京人C.山頂洞人 D.半坡人北京人學會了把石塊打制成簡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考古學上稱新石器時代 B.舊石器時代C.青銅時代 D.金石并用時代右圖為距今約 70 萬-20 萬年的“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其得以復原的主要依據是北京人牙齒化石 B.北京人頭蓋骨化石C.北京人骨骼化石 D.北京人想象圖如果要研究遠古人類歷史,下列器物中可看作重要證據的是A.石頭 B.骨頭C.木頭 D.化石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用火燒烤食物、御寒、照明、驅獸。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遺址中發現的灰燼、燒石和燒骨 B.《韓非子》關乎遠古時代的記述 C.《山海經》 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D.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測和論述的文章考古專家在進行考古勘測時,做了這樣一段記錄:“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著大量的木炭和幾處較厚的灰燼堆,埋著燒裂的石頭和獸骨……”根據這段記錄,下面推測正確的是①會使用天然火 ②利用火御寒③利用火燒烤食物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 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九、板書設計元謀人 距今約 170 萬年化石是研究古人類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北京人 距今約 70-20 萬年山頂洞人 距今約 3 萬年歷史的重要證據十、教學反思基于學情的教學設計。由于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剛接觸歷史課堂學習的七年級學生,因此在史料的運用上,特意將材料的關鍵詞重點標注出來,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較弱,在較短的教學時間里, 便于引起學生的閱讀注意力??紤]到學生還處于感性思維為主的認知特點,還選取了大量的圖片,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的參與度。基于歷史實證的教學設計。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得出“化石是研究古人類歷史的重要證據”。為此筆者著力呈現與教學相關的考古材料,讓學生明白本課對古人類研究得出所有的結論都不是道聽途說,而是基于考古發現,從而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小小的種子:“實證是歷史學科根基”,這是歷史學科的獨特性。不過,由于時間有限,在某些問題上講得還不透徹,教師的教學語言還需要不斷錘煉,還要做到更科學,更簡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