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繡紅旗》年 級:九年級 學 科:音樂(人音全國版)(人音版)音樂九年級上冊課件復習與鞏固1.賞聽西方歌劇片段,關注歌劇的演唱形式;2.對比欣賞并分析不同類型的歌劇片段;3.學習辨識聲部音色的方法。歌曲片段中有哪些演唱形式?A. 合唱、獨唱 B. 齊唱、領唱聆聽與思考答案:B創作背景江竹筠(1920-1949)歌劇《江姐》歌劇《江姐》的劇本由閻肅根據小說《紅巖》改編而成,由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創作于1964年。欣賞并思考故事發生的場景是在哪?故事情節是怎樣的?劇中人物表現出了什么樣的情感?欣賞并思考《繡紅旗》歌曲簡介江姐明知敵人即將殺害她,但在犧牲前得知新中國成立、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的消息,她和戰友們激動萬分,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在紅色的被面上繡上金黃的五星,用來慶祝新中國的誕生。再次賞聽并思考曲名 旋律特點 表現形式《繡紅旗》結合樂譜賞聽并思考旋律特點:一字多音《江姐》創作背景作曲家們曾深入多地采風,借鑒了川劇、越劇、灘黃等地方戲曲和民間音樂的旋律特征,數易其稿才成功塑造了江姐的音樂靈魂。川劇高腔“幫腔”歌劇《江姐》中的川劇特色“伴唱”形式幫腔,指戲曲演出中,后臺或場上的幫唱,用以襯托演員的唱腔,渲染舞臺氣氛,或敘述環境和劇中人的心情。何為“幫腔”?作品總結曲名 旋律特點 表現形式《繡紅旗》 一字多音 借鑒川劇“幫腔”的伴唱形式《紅梅贊》樂譜片段美聲唱法:柔亮、寬廣民族唱法:明亮、靠前唱法對比《紅梅贊》樂譜片段旋律特點:一字多音拓展聆聽《紅梅贊》作品內涵《紅梅贊》借梅花不畏嚴寒、傲雪怒放的品格,來比喻英雄堅強不屈的崇高精神,映襯出江姐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1 一字多音一字多音的旋律特點富有民間音樂特色。3 民族唱法采用更加明亮、靠前的民族唱法演唱。歌劇《江姐》的民族性2 “伴唱”形式借鑒川劇高腔的“幫腔”形式,采用“伴唱”手法。中國民族歌劇經典里程碑式的民族歌劇課堂小結1.欣賞《繡紅旗》,感受歌曲蘊含的革命熱忱;2.進一步賞析作品,總結中國新歌劇民族性的特點;3.拓展賞聽了解更多中國歌劇佳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