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教學設計【教材分析】《2022年歷史課程標準》要求:通過了解開辦京師大學堂、廢除科舉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主要史事,知道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曲折過程。本課是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中的最后一課。中國近代是一個急劇變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結構經歷了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逐步轉型的過程,本課的文化教育事業作為社會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之一,包含了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和文學藝術的成就三個部分,三個部分內容之間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其中,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和文學藝術的成就是本課的重點,并且中間有些內容與學生的其它學科或與學習生活相關,授課時注重與生活聯系,注重學科知識的遷移,幫助重點內容的突破。【教學目標】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變革、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等基本史實,提高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文學藝術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利用劇照、圖片、繪畫資料,激發學生的歷史想象力。3.使學生認識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并服務于社會;通過對文藝作品時代性的分析,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京師大學堂、《申報》、商務印書館。教學難點:民國時期文藝作品反映出的時代精神。【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近代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視頻展示,創設問題情境,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展示2022年課程標準和本節課核心素養【講授新課】一、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一)近代教育1.新式學堂的創辦:【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125,梳理表格(設計意圖)閱讀課本,學生獨立思考完成表格,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過渡:洋務運動興辦新式學堂是中國教育近代化開端,這些新式學堂的出現傳播了西方先進的文化知識,培養了一些近代人才。而科舉制也在一步步廢除。科舉制的廢除:按照時間順序講述科舉制的廢除提問:科舉制的發展歷程總結:隨著科舉制的廢除,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設計意圖)科舉制演變歷程梳理,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時空觀念的歷史核心素養。新聞業出版業的發展1.圖文史料展示,梳理報紙演變2.介紹民國時期著名的報紙3.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總結:這些新式的報刊,報道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國內時局。它們報道及時,覆蓋面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設計意圖)大量圖文史料展示,豐富課堂,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4.出版業:(設計意圖)大量圖文史料展示,豐富課堂,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二、文學藝術成就1.【自主學習】閱讀課本,自主歸納,梳理表格(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分析歸納,提高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文學:①介紹《狂人日記》、《阿Q正傳》②介紹解放區文學成就③介紹白毛女(設計意圖)大量圖文史料展示,豐富課堂,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繪畫(設計意圖)圖片展示,教師講解,了解齊白石、徐悲鴻的繪畫成就,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音樂總結:《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獨立、堅強,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勇敢、頑強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設計意圖)圖文史料展示,了解聶耳、冼星海的音樂成就,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6.影視(設計意圖)大量圖文史料展示,了解近代電影事業的發展,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本課小結】【布置作業】【板書設計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一.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二.文學藝術成就【家國情懷】本課我們了解了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以及中國近代文學家、藝術家在各自領域的貢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五四以來,宣傳科學進步、反對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擊獨裁專制,謳歌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成了中國近代文藝的主旋律。近代杰出人物的愛國精神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學生繼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