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2022年歷史課程標準》要求:通過了解中華民國成立的史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
本課是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本課共三個子目:中華民國的建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主要講述了中華民國的建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三部分內容。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標志著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的誕生。南京臨時政府建立之后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肯定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但很快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從此開始了北洋政府統治時期。
【教學目標】
1.了解中華民國成立的史實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認識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探討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原因。學會用口頭、書面等方式陳述歷史,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2.通過探究中華民國建立后中國政治制度、社會生活的變化,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通過分析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訓練歷史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前后反專制的斗爭,體會中國民主革命的艱巨性和曲折性;能正確認識近代中國國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
【教學難點】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的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講述中華民國時間分期,了解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是中華民國的組成部分。展示過渡語: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清政府的黃龍旗,中華民國的五色旗在中國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鮮亮過。辛亥革命勝利后,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五色旗為國旗。五色旗取代了黃龍旗,這是中華民族的一次華麗的轉身。中華民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中華民國頒布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是什么?它有著怎樣的歷史地位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
(設計意圖)數軸展示時間分期,展示史料,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展示2022年課程標準和本節課核心素養
【講授新課】
一.中華民國的建立
(一). 背景
1.展示圖文史料,分析中華民國建立的背景?
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獨立,形勢發展要求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經過多方協商,決定在南京成立臨時中央政府。
(設計意圖)地圖展示分析,了解武昌起義后全國革命形勢的一片大好,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
展示總統三名候選人
每省一票,17省共17票,結果是孫中山16票,黃興1票,黎元洪0票。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思考:孫中山成為臨時大總統的方式與封建帝王的確立方式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投票選舉VS世襲
(設計意圖)圖片展示,拓展課堂,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二). 概況
1.【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課本46頁,梳理中華民國建立的概況,完成表格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完成表格,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展示孫中山就任大總統圖片
民國紀年法
4.展示中華民國國旗國歌
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 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華民國國歌》
5.展示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言書》,思考:你怎樣看待南京臨時政府的外交政策?
臨時政府成立以后,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與我友邦益增睦誼,持和平主義,將使中國見重于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趨漸于大同。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言書》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承認清政府同列強締結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它的目的是幻想得到帝國主義的承認與支持,暴露了其軟弱和妥協的一面。
(設計意圖)通過圖文史料分析讓學生了解中華民國國旗、國歌以及外交政策,深入了解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和妥協,掌握“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獲取關鍵詞,從材料中歸納總結關鍵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人物掃描:袁世凱
1859年:出生于河南一個官宦之家。
1895年:告密維新派得到清廷重用。
1900年:鎮壓義和團獲得洋人的信任。
1905年:掌握全國北洋新軍的控制權。
1911年:武昌起義后,被清廷急切要求“統兵平亂”。
1911年: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
(設計意圖)圖片史料展示分析,知道袁世凱大權在握,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
過程
1.閱讀教材,袁世凱是怎樣一步步竊取革命果實?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梳理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
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提出了哪些條件?
①臨時政府設在南京;②新任大總統應到南京就職。
知識拓展:末代皇帝溥儀
合作探究
展示史料:分析袁世凱為何能夠竊取革命果實?
材料1:英帝國主義在華的侵略利益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它擔心公開站在清政府方面與革命軍為敵,勢必有喪失它的巨大利益的危險?!蹏髁x國家都決定采取在“中立”的幌子下加緊扶植袁世凱,脅迫革命方面向袁世凱妥協的辦 法,利用袁世凱取代清王朝作為它們統治中國的工具。
---《中國近代史》
材料2:在革命派內部,妥協思想也已占上風……財政困難使南京臨時政府硬氣不起來,帝國主義干涉的陰霾更令革命黨人氣短(各國軍艦在長江示威)……大多數革命黨人終于在帝國主義的威脅下屈服。南北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革命黨人同意讓出政權,袁世凱則同意宣布贊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
——《中國近代史》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
內部原因:①袁世凱得到帝國主義支持;②袁世凱掌握清政府政治大權
外部原因:③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
根本原因: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
(設計意圖)學生分組討論,研讀史料,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問題能力,提高學生表達觀點的能力,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概況
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分析歸納臨時約法是為限制袁世凱。
(設計意圖)圖片史料展示分析,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內容
1.展示內容并分析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主權在民
全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等自由,有請愿、選舉被選舉等權利。——平等自由
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司法權由法院獨立行使?!龣喾至?br/>國務員(內閣總理)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責任內閣制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設計意圖)圖片史料展示分析,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2.圖示分析責任內閣制
(設計意圖)圖示責任內閣制,知道責任內閣制三權分立,分權制衡。
意義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知識拓展
中華民國建立后,中國社會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五)辛亥革命的評價
(設計意圖)梳理歸納,讓學生深入系統了解辛亥革命。
聯系實際升華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通過英雄事跡解讀,感受革命先驅的愛國情懷,進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本課小結】
【布置作業】
有人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孫中山辭職是必然的;也有人說,沒有孫中山的拱手相讓,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不會落入袁世凱的手中。孫中山到底該不該讓位給袁世凱?請同學們分成兩組,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辯論。
【板書設計
中華民國的創建
一、中華民國的創建
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家國情懷】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創立了亞洲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開始了中國的新紀元。臨時政府成立后,對內、對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動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傳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中國民族民主革命仍將負重前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保康县| 普陀区| 团风县| 西吉县| 洪雅县| 西华县| 宜丰县| 丰镇市| 彭阳县| 天台县| 加查县| 铜鼓县| 疏勒县| 慈溪市| 光山县| 边坝县| 海兴县| 溧阳市| 湘阴县| 南康市| 高州市| 大姚县| 和田市| 马公市| 庆阳市| 荔浦县| 平和县| 忻州市| 巴塘县| 泰顺县| 永昌县| 六盘水市| 宜州市| 兰州市| SHOW| 荃湾区| 台湾省| 盘山县| 育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