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課程標準】了解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教學目標】時空觀念 了 解 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在全國展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加強掌 握 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及其歷史意義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比較分析完整領悟 聯系“文革”事實,認識“兩個凡是”的錯誤,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聯系八大等歷史,領悟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綜合歸納準確評價 歸納 “左”傾錯誤在新中國歷史上的主要表現,評價其危害性,樹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正確觀念家國觀念 民族復興責 任 感 鄧小平理論的正確性經過了新時期實踐的檢驗和證明。我們必須在這個理論指導下,推動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唯物史觀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成就輝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教學難點 “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與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內在聯系【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我們先來看兩幅圖片,大家能看出這是哪座城市嗎?是的,左邊這一幅是現在的深圳。右面這一幅是20世紀70年代的深圳。40年間,深圳的GDP總量增長了13738倍。40年間,深圳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漁村,成為一座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從一個貧窮落后的邊陲縣城,發展成一座璀璨奪目的創新之城,深圳為何能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深圳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這些都要從1978年的那場會議說起。今天讓我們來一起學習第7課,偉大的歷史轉折。講授新課一、徘徊前進掃殘霾——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1976年11月文革就結束了,為什么到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才迎來偉大的歷史轉折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第一部分的學習:文化大革命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遭受嚴重的挫折,積累下大量的政治和社會問題。請同學們閱讀材料,思考文革后中國面臨的社會問題?大家可以通過提取材料中的關鍵詞來分析具體面臨的問題。存在著政治混亂,存在大量的冤假錯案;經濟困難;文化凋敝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廣大干部群眾要求糾正文革的錯誤,平反冤假錯案,徹底扭轉十年內亂造成的困難局面,但遇到了嚴重的阻礙。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發表社論,公開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的遵循” 的兩個凡是的方針。要求學好文件,抓住綱。這個綱指的是以階級斗爭為綱。實質上是左傾錯誤的繼續。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入徘徊時期。兩個凡是的方針束縛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引起人們的普遍不滿。當時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而文革十年內亂,導致我國經濟瀕臨崩潰,人民溫飽都成問題,國家建設百廢待興。時代呼喚一位有勇氣、有能力糾正錯誤的人。同學們,你覺得這個人是誰呢?沒錯,這個人就是鄧小平。1977年4月10日,鄧小平給中共中央寫信,針對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提出批評,開了全黨解放思想新聲。他在信中說:“我們必須世世代代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的事業,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事業順利的向前進。”1978年,光明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文章,在思想理論界引起巨大震動,引發了一場席卷全國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鄧小平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他提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要亡黨亡國。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請同學們結合課本知識思考: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間有何內在聯系?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打破了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1976年1月19日,鄧小平登上美國時代周刊,介紹詞是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在1979年1月1日,鄧小平再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并被評為1978年年度風云人物。介紹詞是:鄧小平——嶄新中國的憧憬。為何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呢?嶄新中國的憧憬又來自何處呢?沒錯,來自偉大的歷史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革故鼎新起新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什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第二部分的學習。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請同學們觀看視頻,結合課本,概括總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好,視頻看完了。請小組進行討論,并選派選派代表發言。同學們概括總結的都很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可以分為思想、政治和組織三個方面。在思想上,沖破了長期以來所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在政治上,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組織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這里老師有個小疑問,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的會議,為什么可以決定國家的方針政策呢?成為偉大的歷史轉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政的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具有法律規定的參政議政的權利。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材料,結合課本思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我們結束了兩年的徘徊時期,進入到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撥亂反正迎春風——撥亂反正和平反冤假錯案會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各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撥亂反正。下面我們進入第三部分的學習。首先來看一下教育工作的撥亂反正。在教育工作的撥亂反正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高考制度的恢復。文化大革命之后,在鄧小平的主持和推動下,高考制度逐漸得到恢復。1977年冬天進行了高考制度恢復后的第一次考試,為廣大知識青年敞開了大學之門,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促進了我國科教文衛工作的發展。大家還記得,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廣大人民群眾最期待的是哪個方面的撥亂反正?沒錯,就是平反冤假錯案。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指出,只有堅決地平反冤假錯案、糾正錯誤,昭雪冤案,才能夠鞏固黨和人民的團結,維護黨和毛澤東同志的崇高威信。1979年,本著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嚴肅認真、光明磊落的態度,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全面展開。1980年1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召開,會議作出了關于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定,決定撤銷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恢復劉少奇作為偽造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假錯案得到平反。到1982年底,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基本結束。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三年間,全國共有三百多萬干部得到平反昭雪,47萬黨員恢復黨籍,數以千萬計的無辜數千人的干部和群眾得到解脫。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建國32年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正確的總結,實事求是的評價了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為事件分清了功過是非,肯定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確立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正確道路,進一步指明了中國社會主義的事業和黨和工作繼續前進的方向。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我們黨能夠實現偉大歷史轉折的重要原因有哪些呢?有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正確領導;還有我們黨始終堅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我們本節課所學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思想上,糾正了兩個凡是的左傾錯誤的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在政治上,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作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在組織上,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講話中又指出: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關鍵所在。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覺得偉大的歷史轉折是怎樣實現的呢?沒錯,一個人的勇氣變成一群人的執著;一群人的執著引發了一場真理的討論;一場真理的討論推動了一次會議的召開;一次會議的召開,影響了一個民族的命運。不忘來時路,致敬改革人。讓我們牢記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鄧小平。以上就是本節課的全部內容。【練習鞏固】1、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這里的解放是指( ) A、糾正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 B、使全黨認識到經濟建設是全黨工作的重心 C、使全黨認識到文革是錯誤的 D、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思想的束縛2、“十一屆三中全會”與中共“八大”的相同之處是( )①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確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 ③都提出了要實行改革開放④這兩個會議有一定的繼承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偉大的轉折,這一“偉大轉折”含義是指黨的工作重心( )A、由農村轉移到城市 B、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C、由城市轉移到農村 D、由對內改革轉移到對外開放4.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要決策是( )①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②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③實行改革開放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④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有一副對聯“扶大廈之將傾……安邦柱國,萬民額手壽巨擘;挽狂瀾于既倒……興工扶農,千載接踵頌廣安。”請回答下列問題:1)有人說,此聯創作應不早于1978年,對嗎?為什么?2)請結合所學知識以及對聯內容,對鄧小平作個簡單評價。【布置課后作業】A完成填充圖冊第11頁各題。B根據38頁“活動與探究”,建議學生收看CCTV“今日說法”節目,了解“12.4”法制宣傳日的由來,了解《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