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教學設計【課程標準及解讀】課程標準:比較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的異同;理解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了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包括哲學在內的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恩格斯面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性變化而提出的時代課題進行探索的成果,是為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前途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哲學思維方式的變革而誕生的。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組成部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其實踐的、辯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精神,為整個馬克思主義注入了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和活的靈魂。【教材分析】本節課的內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一課的最后一個框題,是本課的落腳點,也是其后教學內容的生長點。本框題包含“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三目。第一框題啟發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哲學問題,啟迪哲學思維第二框題引導學生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比較兩大哲學派別。在此基礎上,本框題從整體上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基本特征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引導學生領會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上的精華。教材第二至六課具體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七至九課的內容凸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觀點,全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可見,本框題是全書的一個總綱,學好本框題內容對于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全書的內在邏輯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同。科學精神: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使我們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精神。公共參與:樹立科學的世界觀,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指導實踐。【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條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教學難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富二代出身,卻將一生投身于解放窮人的事業,曾是父親頭疼的“問題小子”,也在跌跌撞撞中成長為一名“學霸”,既有令人稱羨的偉大愛情,也有志同道合的真摯友誼,他不僅是歷史課本里的白發長者,也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思想大咖”……他是誰?馬克思——這個名字每個人都如雷貫耳,可實際上,我們可能對他知之甚少。播放音頻:《馬克思是個九零后》聽聽這首躥紅神曲《馬克思是個九零后》,換個心情去了解馬克思。卡爾·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金牛座。只要記住“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得資本家嗚嗚哭”這句話,就記住馬克思的生日了。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本節課我們將重溫馬克思的感人故事,汲取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探究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持久魅力。一起來學習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三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新課講授: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閱讀與思考1】早在中學時代,馬克思就樹立了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學時代,他廣泛鉆研,探尋人類社會發展的奧秘。1843年移居巴黎后,他積極參與工人運動,在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的結合中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1845年,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寫的《共產黨宣言》一經問世就震動了世界。恩格斯說,《共產黨宣言》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有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的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1848年,席卷歐洲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馬克思積極投入這場革命斗爭。革命失敗后,馬克思深刻總結革命教訓,并力求通過系統研究政治經濟學,揭示資本主義的本質和規律。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為“工人階級的圣經”。晚年,馬克思依然密切關注世界發展新趨勢和工人運動新情況,努力從更宏大的視野思考人類社會發展問題。結合教材P11,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什么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這些工人運動失敗了。無產階級迫切需要指導自己行動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哲學應運而生。條件一:階級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相關鏈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條件二: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注意: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簡單相加”,而是“批判吸收”。相關鏈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其自然科學前提。19世紀,自然科學已經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學”發展為“本質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學”。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這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使人們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周圍世界成為可能。條件三:自然科學前提: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大發現。相關鏈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其社會科學前提。近代社會科學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獲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發現。尤其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等取得的積極成果,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科學前提。條件四:社會科學前提:尤其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②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此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離不開馬克思、恩格斯的個人努力。過渡:馬克思從小就志存高遠,17歲曾語出驚人,說出“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豪言壯志,何等的抱負和胸懷!“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是在1835年,17歲的馬克思立下的宏志。【閱讀與思考2】2018年5月4日,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用“3個一生”高度評價馬克思的人生歷程:“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斗的一生。”談談馬克思主義哲學要完成的歷史使命和產生的意義。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3.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意義(1)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①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②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2)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勞動群眾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學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相關鏈接: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閱讀與思考3】“4個理論”概括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1.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2.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3.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4.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結合教材P13,談談與以往舊哲學相比,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實踐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離開實踐,我們就不能科學完整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鏈接: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與世界的關系方面,從實踐出發解釋周圍世界;在歷史觀中,從實踐出發解釋社會存在和發展;在認識論中,把實踐作為全部認識的基礎。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核心觀點:實踐觀點。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溫故知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的辯證法最大的缺陷:與唯心主義結合在一起,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溫故知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哲產生以前的唯物主義的缺陷: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唯物辯證的觀點貫穿于社會歷史研究領域,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1)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①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②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2)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3)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一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后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馬克思主義哲學雖然產生于19世紀,但它依然具有強大的現實生命力,依然閃耀著光輝燦爛的真理光芒,散發出永恒的思想魅力。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原因核心觀點 實踐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科學實踐的基礎上,堅持從實際出發認識周圍世界,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它把唯物辯證的觀點貫穿于社會歷史研究領域,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 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科學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革命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理論品質 與時俱進 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是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強大的現實生命力,依然閃耀著光輝燦爛的真理光芒,散發出永恒的思想魅力。過渡: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自此,馬克思主義的命運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正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閱讀與思考4】“3個飛躍”總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造的奇跡1.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證明了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3.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證明了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說一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有哪些。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毛澤東思想①地位: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②精髓:實事求是。③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2)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①產生: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貢獻: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思想的重要貢獻。(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①地位: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②作用: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為發展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做出了原創性貢獻。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推進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中國特色,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保持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樹常青。本課小結:課堂鞏固 這題我會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絕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客觀條件有(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②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不懈努力,全盤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③19世紀自然科學發展到“本質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學”階段④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日益暴露,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征,不是產生的客觀條件,故①不符合題意。②: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不懈努力,批判地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故②錯誤。③④:19世紀自然科學發展到“本質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學”階段,其中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這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使人們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周圍世界成為可能,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基礎;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日益暴露,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故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2.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我國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由此可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①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概括和總結②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頂峰④是當今時代精神上的精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②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這表明其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精神上的精華,②④正確。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而非“概括和總結”,①錯誤。③: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不斷發展,永無止境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不斷發展的,沒有頂峰,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成果中最充分彰顯這一主題、對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原創性貢獻的思想是( )A.鄧小平理論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C.科學發展觀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答案】D【詳解】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成果中最充分彰顯這一主題、對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原創性貢獻的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D正確。ABC: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均不符合題目要求,ABC排除。故本題選D。結語:偉大的名字,歷經歲月仍受人尊敬。科學的理論,跨越時空仍閃爍著真理的光。值此馬克思誕辰205周年,讓我們向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卡爾·馬克思致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