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非選擇題1.某地區以鄉村旅游業為龍頭,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經濟。讀“該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1)據圖判斷,該區地形以 為主,最高山頂高度在 米到 米之間。(2)開發鄉村旅游產品。重點開發峽谷漂流項目,選址 (①/②)更合適,改善鄉村交通,整合旅游資源。計劃在兩個度假村丙和丁之間修建一條公路,線路(③/④)中相對合理的是 。(3)興修水利水庫a建成前,務必要做好 (甲/乙)村的庫區移民搬遷工作。(4)當地老百姓用山歌表達對精準扶貧政策的擁護和喜愛——“A河彎彎向 流,脫貧致富跟黨走……”。2.讀下圖,回答相關問題。(1)將字母填入相應的地貌類型的括號里。山峰( ) 、 山谷( )、 峭壁( ) 、 鞍部( )、 陡坡( )、 緩坡( )(2)如果你要登上B處,請你在圖中畫出最佳的登山路線,并說出你選擇這條路線的理由。3.讀下側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⑴該圖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⑵圖中 a、b、c、d 處,屬于山谷的是 處。圖示范圍內最高峰的海拔高度范約 。⑶小清河的流向大致呈 。小清河在圖示范圍內的落差最大不超過 米。⑷該區域的地勢特征是 ,地形類型是 。⑸該地氣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氣溫在0℃—15℃,較熱,7、8月份平均氣溫一般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氣流影響,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對較少。該地的氣候類型是 ,判斷的理由是:4.畫出下面幾種常用圖例:國界 ;洲界 ;鐵路 ;公路 ;運河 ;沙漠 .5.等高線地形圖可以運用于工程土方運算、軍事演習、野外定點探測、地質勘探等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國慶大閱兵全球矚目,某鎮中學地理學習 小組想利用比例尺、等高距等數據進行運算,下圖是某地一張局部等高線地形圖,請你根據圖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上哪點容易形成河流,寫出判斷的依據?(2)根據圖上信息判斷該河流流向?(3)圖中最高點是哪一處?判斷依據是什么?(4)寫出圖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稱。B. ;E. 。(5)如果要從B和D兩處爬上山頂A,則選擇從 處爬山要容易些,判斷的理由是 。6.讀等高線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海拔最高不超過________米。如果分別從D和H兩個地方到達A,你認為哪條路容易?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2)周莊在李莊的________方向,圖中穿過公路處的小河流向是________,若周莊到李莊的圖上距離約為4厘米,則他們之間的實地距離約為________千米。(3)如果a,b,c三條河流中有一條是假的,是哪一條?為什么?7.讀下邊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周莊位于李莊的________方向;兩莊之間的圖上水平距離是1.5厘米,實地水平距離大約是________千米。(3)圖中修建水庫最適宜的壩址地點是________點。(4)從周莊出發向A地登山,請你幫助設計一個登頂方案,說明理由并在圖上畫出路線。8.地圖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圖表示的 和 不一樣。9.讀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回答以下各題。(1)甲地與乙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2)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3)如果A、C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則實地距離是 米。(4)圖中A、B、C、D四點最適宜攀巖運動的是 ,最適合修建水庫大壩的是 。10.讀下圖,回答問題。(1)該地圖使用的定向方法是_____;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是_________。(2)圖上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3)圖上a處與b處比較,地勢比較陡峭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4)在圖上量得王莊到學校的距離是1.5厘米,那么在比例尺為1∶375 000的地圖上,兩地的圖上距離是多少厘米?請你寫出計算過程。11.讀下面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1)圖中A,B兩座山峰,________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________米以上。 (2)D處是________;F處是________。 (3)圖中等高距是________;小胖和小朱他倆之間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米。(4)圖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填定向法)。 (5)①②兩條上山路線,若要選擇比較輕松的登山路線,應選擇________路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讀《我國山西省南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甲),完成題目。(1)請在甲圖中畫出發源于①地的河流。(2)甲圖中②③兩地所示山體部位的名稱分別為 、 。(3)請指出甲圖中的一處錯誤,并說明理由。(4)請在乙圖中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5)甲圖中西部山脈的走向大致是 。(6)圖甲中a、b、c三個鄉村聚落中,最有可能先發育為城市的是哪一個?主要原因是什么?13.下圖是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觀察上圖,A是________,D是________(填地形部位)。圖中缺少地圖三要素中的________,等高距是________米。(2)據圖指出C處河流的大致流向及依據。C處河流與B處河流比較,哪一處河流的流速快?請說明理由。(3)結合上圖,分析圖中E城鎮形成的有利條件有哪些?14.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某班學生計劃分為兩個小組分別從A、B兩地沿線路①②進行考察,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A點位于B點的 方向。(2)圖中河流的流向是 。(3)圖中C、D兩地分別是兩個小組的考察點,C、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4)在圖中①②兩條考察路線中,考察小組沿著山脊前進的是 路線,坡度較陡 是路線。(填序號)(5)甲、乙兩處最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處。理由 。15.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對應的山體部位名稱。D C E F(2)某中學組織部分學生進行探險活動,現有BC、AC 兩條登山線路,你應選那條?說明理由。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1) 山地 600 650(2) ② ④(3)甲(4)東【詳解】(1)讀圖可知,圖示區域海拔較高,最高處在600米到650米之間,坡度陡峻,溝谷較深,地形以山地為主。(2)讀圖可知,圖中①處為山脊,②處為山谷,若重點開發峽谷漂流項目,應選址②更合適。依據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計劃在兩個度假村丙和丁之間修建一條公路,線路③和④中,相對合理的是④,理由是線路④與等高線平行,坡度緩和,地形平坦,易于施工。(3)由圖示信息可知,甲位于a水庫內,且海拔較低,乙位于a水庫外;因此,興修水利水庫a建成前,務必要做好甲村的庫區移民搬遷工作。(4)依據指向標判定方向,A河自西向東流。2.(1) B E D A F C(2)C。C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省力又安全。【詳解】(1)B處等高線閉合中間海拔高為山峰。E處等高線凸向數值高處為山谷。D處等高線重合在一起為陡崖。A處位于兩座山峰之間部位,為鞍部。F處等高線密集為陡坡。C處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觀察等高線地圖,C處等高線稀疏,說明坡度緩,從C處爬山到B處,既節省體力,也比較安全。3.⑴指向標定向法;⑵C;200—210米;⑶從西北流向東南;40米;⑷西北高東南低;丘陵;⑸亞熱帶季風氣候。理由:(①1 月平均氣溫在 0℃---15℃,說明該地是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夏季較熱,7、8月份平均氣溫一般為25℃-35℃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且集中在夏季,有雨熱同期特征,是季風氣候,因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或者(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均可得分【分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詳解】(1)讀圖可知,該圖是帶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來判斷,箭頭所指的方向為北方,該圖采用的定向方法是指向標定向法。(2)讀圖可知,圖中 a是山頂、b是山脊、c是山谷、d 是鞍部,屬于山谷的是C處,圖示范圍內最高峰的海拔高度范約200—210米。(3)讀圖可知,該圖是帶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來判斷,箭頭所指的方向為北方,平移指向標到河流上,可以判斷出小清河的流向大致呈從西北流向東南。小清河在圖示范圍內的落差最大不超過40米。(4)讀圖可知,該區域的地勢特征是西北高東南低,地形類型是丘陵。(5)該地氣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氣溫在0℃—15℃,較熱,7、8月份平均氣溫一般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氣流影響,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對較少。該地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理由:(①1 月平均氣溫在 0℃---15℃,說明該地是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夏季較熱,7、8月份平均氣溫一般為25℃-35℃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且集中在夏季,有雨熱同期特征,是季風氣候,因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或者(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均可得分。4.【詳解】圖例是地圖上所用符號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釋義和說明.常用圖例: 國界 ;洲界 ;首都 ;鐵路 ;公路 ;運河 ;沙漠 。5.(1)D點;D點附近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是山谷。(2)河流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3)A;依據:A處是山峰,海拔在900米以上,海拔最高。(4)鞍部;山地(山峰)。(5)B;理由:B處等高線稀疏,坡度更緩,更容易爬山。【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等高線地形圖的閱讀,試題難度一般。【詳解】(1)閱讀地圖,河流發源于山谷。A、E兩處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等高線閉合,而且等高線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是山峰;B處是兩個山頂之間的低洼部分,是鞍部;C處的等高線兩邊低,中間高,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是山脊;D處的等高線兩邊高,中間低,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2)該圖為普通地圖,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D山谷處河流流向與山谷等高線的凸出方向相反,是自西南流向東北。(3)閱讀地圖,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是100米,該地形圖的等高距是100米,等高線地形圖中,山峰海拔高。A山峰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間;E山峰的海拔在800--900米之間;所以圖中最高點是A。(4)讀圖可知,B處是兩個山頂之間的低洼部分,是鞍部;E處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等高線閉合,而且等高線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是山峰。(5)從B和D兩處爬上山頂A,由于B處到A山頂等高線更稀疏,坡度更緩,更容易爬到山頂。6.(1)800;H;H點上去的路線(HA路線)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東北;自東南向西北;2。(3)a;a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無法孕育河流。【詳解】(1)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信息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圖中A點的海拔最高不超過800米。H;H點上去的路線(HA路線)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判讀,周莊在李莊的東北方向。圖中穿過公路處的小河流向是自東南向西北。若周莊到李莊的圖上距離約為4厘米,據圖中比例尺計算可知,周莊到李莊的實地距離約為2千米。(3)a;讀圖可知,a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河流大多發育于山谷。7.(1)山頂 山脊 鞍部 山谷 陡崖(2)東北 0.75(3)D(4)方案:從周莊出發沿A山北面山脊處登山。因為這里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適于爬山。 路線略。【分析】此題考查等高線判讀。【詳解】(1)A處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B兩邊低,中間高,為山脊。C處兩邊為山脊,中間地勢低,為鞍部。D處中間低,兩邊高,為山谷。E處多條等高線重合,為陡崖。(2)根據圖中指向標所示,圖中正右方為北方。所以周莊位于李莊的東北方向。根據圖中比例尺計算,實際距離=50000厘米×1.5=75000厘米=0.75千米。(3)D位于口袋地形出口處,此處修水庫,工程量小,蓄水量大。所以修建水庫最適宜的壩址地點D處。(4)登山路線需要坡度平緩。周莊經A山北面山脊到A山山頂一線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適于爬山。可在此修建的登山線路。8. 范圍大小 內容詳略【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地圖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圖表示的范圍大小和內容詳略不一樣。9. 300 西北 500 D B【詳解】(1)讀圖可知,甲地的海拔高度為50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為200米,因此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500米-200米=300米。(2)圖中沒有經緯網,沒有指向標,根據一般定向法來判斷方向,即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方向。據此可知,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向。(3)依據給定的比例尺可知,圖上的2.5厘米的實地距離為:2.5cm×20000=50000厘米=500米。(4)攀巖運動適宜在陡崖上進行,陡崖在等高線地形圖中位于等高線重合的部位,A、B、C、D四點中只有D點出現等高線重合的現象,因此D點最適宜攀巖運動;水庫大壩適宜在等高線閉合且內大口小的呈口袋型的小盆地修建最適宜,據此判斷最適合修建水庫大壩的是B點。10.(1)指向標定向法;數字式比例尺。(2)自西南流向東北。(3) a處,該處的等高線比較密集。(4)兩地實地距離為1.5×500 000=750 000厘米,然后求得圖上距離為750 000/375 000=2厘米。【詳解】(1)根據圖片的指示可知使用的方法是指向標定向法;1:500000體現的比例尺是數字式比例尺。(2)地圖的識圖原則是上北下南,據此可以判斷出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東北。(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比例尺公式是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結合比例尺1:500000進行換算即可。11.(1)B、600(2)山脊、鞍部(3)100米、200(4)自西南向東北、指向標定向法(5)①等高線稀疏,表示該處坡緩,登山較省力【分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詳解】(1)讀圖可知,圖中A,B兩座山峰,B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600米以上。(2)讀圖可知,該圖的等高距為100米,D處是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F處是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3)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小胖和小朱他倆之間的相對高度是300米-100米=200米。(4)讀圖可知,該圖為帶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判斷,箭頭指的方向為北方,平移指向標到小白河上,畫出小白河的東南西北方向,由此可判斷出小白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判斷依據是指向標定向法。(5)讀圖可知,①②兩條上山路線,若要選擇比較輕松的登山路線,應選擇①路線,理由是等高線稀疏,表示該處坡緩,登山較省力。12.(1)畫正確即可(2) 山谷 山脊(3)③處錯誤。因為這里是山脊,不可能發育河流(4)畫正確即可;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本題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杭州位于寧波的正西方向,地處東南沿海,東臨東海,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有著名的西湖,風景秀麗。(5)東北一西南。(6)e這里處于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源豐富。【分析】(1)請在甲圖中畫出發源于①地的河流,根據題意,河流發育與山谷。在圖中,順著等高線彎曲最大處,沿山谷畫出即可。(2)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的是山脊。甲圖中②③兩地所示山體部位的名稱分別為山谷、山脊。(3)山谷有利于河流匯集,根據題意,③處錯誤。因為這里是山脊,不可能發育河流。(4)請在乙圖中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答案略。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5)甲圖中西部山脈的走向大致是東北一西南。(6)圖甲中a、b、c三個鄉村聚落中,最有可能先發育為城市的是e。理由是這里處于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源豐富。【點睛】13.(1)鞍部;山脊;比例尺;50。(2)第一問:自北向南流。據指向標及等高線判斷,C處河流所在地區地勢北高南地,河流自高處向低處流,因此C河自北向南流。第二問:B處河流流速快。B處等高線比C處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峭,所以B處河流流速快。(或C處等高線比B處等高線稀疏,地勢平坦,所以C處河流流速慢,B處河流流速快。)(3)地處平原,地勢低平;靠近河流,生活用水豐富;有公路經過,交通便利。【詳解】(1)讀圖可知,A地位于兩山之間的平緩地帶,應為鞍部;D地登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應為山脊;據所學知識,地圖三要素包括方向、圖例和注記、比例尺,故圖中缺少地圖三要素中的比例尺;據圖中等高線數值可知,等高距為50米。(2)第一問:判斷河流流向,一看有無指向標,二看地勢高低。據圖中指向標及等高線數值可知,C處河流所在地區地勢北高南地,河流自高處向低處流,因此C處河流流向為自北向南流。第二問:B處河流流速快。河流流速快慢,很大因素在于地勢起伏的大小,落差越大則流速越快。讀圖可知,B處等高線比C處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峭,落差大,因此B處河流流速快。(3)讀圖可知,E地為平原地形,地勢低平有利于形成城鎮;引水河穿E地而過,生活用水充足;南邊有公路經過,交通便利。14.(1)東南(2)自西南向東北流(3)200(4) ① ②(5) 乙 等高線向海拔高處突出,是山谷【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通過指向標方法,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依據圖中“N”的指向,可判定圖中A點位于B點的東南方向;故填“東南”。(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通過指向標方法,按照圖中“N”的指向,河流方向流向為自西南向東北;故填“自西南向東北流”。(3)根據所學知識,由圖可知,圖中C、D兩地分別是兩個小組的考察點,圖中C高度600米,D高度400米;因此,C、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600-400=200米;故填“200”。(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因此,沿著山脊前進的是①號線路,坡度較陡的是②號線路;故①填“①”,②填“②”。(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山谷處容易形成河流,圖中甲、乙兩處中,乙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因此,甲、乙兩處最可能形成河流的是乙處;故①填“乙”,②填“等高線向海拔高處突出,是山谷”。15.(1) D 陡崖 C 山頂 E 鞍部 F 山脊 (2)BC,BC處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峭,適合探險。【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試題難度一般。【詳解】(1)讀圖可知,D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C為山頂;E為兩個山頂之間的部分,為鞍部;F處等高線向低的地方凸出,為山脊。(2)據所學知識可知,BC處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峭,更適合于探險活動。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