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含解析)

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
一、非選擇題
1.讀如圖,回答:
(l)寫出下列各點的經緯度:
A: 、 .
B: 、 .
D: 、 .
(2)寫出C、D、E三點所在的半球(東西半球、南北半球)
C: 、 .
D: 、 .
E: 、 .
(3)A在B的 方向.
(4)A點和D點,位于熱帶的是 ;位于北溫帶的是 .
2.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
(1)寫出A、B、C、D的經緯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臨沂市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1)和該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圖1,描述該地區的地形、地勢特點.
(2)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布局農業,圖1中甲、乙、丙三地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分別是 、 、 .
(3)2016年該地區春旱嚴重,致使湖泊水位下降,面積減小,灌溉用水緊張,給該地區農業生產帶來較大的影響,讀圖2,分析該地區春旱形成的原因.
(4)圖中李村是該區域規模最大的村莊,試據圖分析其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
4.讀下圖,回答問題:
(1)A地的經緯度是B地的經緯度是_______
(2)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B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3)按高、中、低緯度劃分,A點處在_______緯度,B點處在_______緯度。
(4)A點在B點的_______方向。
5.讀經緯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B點的經緯度:B。
(2)A、B、C、D四點中,緯線最長的是:;位于東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高緯度的是;位于北溫帶的是。
(3)四點中,B位于D的方向,C位于A的方向。
6.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大青山頂峰的海拔是__________米,大青山頂峰比小青山頂峰高__________米。
(2)圖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以下代碼所處的地形類型名稱: CD位于_____________,丙處是_____________。
(4)如果沿AB線登山,則前進的方向大致是從_________向_________。
(5)圖中大清河的流向大致是從_________向_________。
7.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山頂間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際直線距離為________千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________米,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米。
(3)B處與H處相比,坡度較緩的是________。
(4)A處為________,G處為________,DC線表示________,EF線表示________。
8.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中位于山脊的是_______,位于陡崖的是____,位于鞍部的是______,易形成小河的是_____________,山峰甲和乙點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
(2)甲山位于乙山的_______方向。
(3)甲乙兩山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甲乙兩山的實地距離是_______。
9.閱讀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局部地區等高線地形圖
材料二:我國五種地形面積比例
地形類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盆地 平原
比例 33% 10% 26% 19% 12%
(1)圖示地區的地形在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級階梯分布廣泛。
(2)圖中村莊所在的地形類型屬于材料二中的_________,河流沿岸的農民伯伯主要從事_______________ (填耕作業或畜牧業);如果①②兩村莊之間的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那么其實際距離大約為__________米。
(3)周末,你和好朋友小華按虛線從A攀登到B,你們應朝________方向前進。出發時,你們測得A的氣溫為25℃,這時,B的氣溫大約為________℃。
(4)圖中③處的坡度比④處_________(填陡或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材料二,可以得出我國地形類型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面積廣大。
10.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各題。
(1)該地區地形以 為主。
(2)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__________,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 。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那些?(至少兩點)
11.讀下圖完成問題:
(1)寫出圖中A.D兩點的位置:A: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斷圖中B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___;E點東西半球中的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圖中的各點,能夠看到太陽直射現象的點是______,能夠觀察到極晝極夜現象的點有__________。
(4)判斷圖中點C在點D的______方向,點E在點D的________方向。
(5)根據五帶的知識判斷:乙圖中的D點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___。
(6)結合中.低.高緯度的劃分分析:甲圖中的點B位于____緯度帶。
讀下圖經緯網地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2.丁圖中心位置是極,D點緯度是。
13.圖中A、B、C、D四點位于熱帶的點是。
14.寫經緯度:A;,B;。
15.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點位于高中低緯度地區的_________。
(2)B點的經緯度是_________,它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____半球。
(3)A點位于B點的_________方向。
(4)A、B、C三點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____。
16.下圖是我國東部某沿海等高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A為 地形區, A地夏季的氣候特征是 。
(2)a、b兩條支流水流較急的是 ,原因是 。
(3)A在B的 方向;療養院位于 (南 北)坡。
(4)已知療養院海拔為200米,實測氣溫為17℃,此時D點的氣溫應在 ℃以下。
(5)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路線①、②,更合理的是 。
(6)擬從甲村向乙村修一條公路,③、④兩條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 。
17.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B點的經緯度 。
(2)圖中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1)20°N;20°E;30°S;20°W;60°N;140°E;(2)東半球;南半球;東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3)東北;(4)A;D.
【詳解】試題分析: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解:(1)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0°經線以東、180°經線以西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0°經線以西、180°經線以東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據此讀圖可知,A點的經緯度是(20°N,20°E),B點的經緯度是(30°S,20°W),D點的經緯度是(60°N,140°E).
(2)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據此可判斷,圖中C點位于東半球、南半球,D點位于東半球、北半球,E點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3)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據此可知,A在B的東北方向.
(4)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結合A點和D點的緯度可知,A點位于熱帶,D點位于北溫帶.
故答案為(1)20°N;20°E;30°S;20°W;60°N;140°E;(2)東半球;南半球;東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3)東北;(4)A;D.
【點評】本題考查了經緯網的判讀,理解解答即可.
2.A:140°E80°N,B:140°W40°N,C:140°E20°N,D:140°W20°S
【詳解】試題分析:在經緯網地圖上,經度數向東變大為東經度,向西變大為西經度;緯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度,向南變大為南緯度。所以圖中A點為(140°E,80°N),B點為(140°W,40°N),C點為(140°E,20°N),D點為(140°W,20°S)。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經緯網的判讀。
3.(1)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2)林業;種植業;水產養殖業;
(3)春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氣候干燥,蒸發旺盛;
(4)靠近河流、公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詳解】試題分析:(1)圖1中的等高距為50米,大部分地區海拔低于500米,地形以丘陵為主(丘陵的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故該地區的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2)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布局農業,圖1中甲地等高線密集,為陡坡可以發展林業,圖中乙地海拔在100米,地形為平原,可以發展種植業,圖中丙地為湖泊,適宜發展水產養殖業。所以甲發展林業,乙發展種植業,丙地發展水產養殖業。
(3)臨沂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春季盛行從陸地吹向海洋的東北季風,降水少,加之春季蒸發量大,從而使得湖泊水位下降,形成春寒。所以原因是春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氣候干燥,蒸發旺盛。
(4)由圖可知,李村位于公路和河流附近,交通便利,地形屬于平原,地形平坦。所以李村發展的有利條件是靠近河流、公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4.(1)(60°E,40°N);(100°E,20°N)
(2)北;東
(3)中;低
(4)西北
【詳解】試題分析:
(1)讀圖可得A點的地理坐標是40°N,60°E;B點的地理坐標是20°N,100°E.
(2)東西半球的分界是20°W和160°E,南北半球的分界是赤道.0°經線向東180°是東經,0°經線向西180°是西經;赤道以北是北緯,赤道以南是南緯,故A點位于北半球,B點位于東半球.
(3)人們規定,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據此可知,A點處于中緯度,B點處于低緯度.
(4)根據經緯網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判定: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
考點:本題考查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和任意地點的位置.
5.(1)0°,0°
(2)B,B、C、D,A、D,D,A
(3)正南東南
【詳解】試題分析:
(1)緯度越往北度數越大,是北緯(用N表示);緯度越往南度數越大,是南緯(用S表示);經度越往東越大,是東經(用E表示);經度越往西越大,是西經(用W表示),故B點的經緯度是0°,0°.
(2)赤道的緯度為0°,是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到兩極縮為一點,故緯線最長的是B點,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因此可判斷,圖中各點均位于東半球;
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緯度劃分,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因此可判斷,位于東半球的是B、C、D,位于北半球的是A、D,位于高緯度的是D,位于北溫帶的是A.
(3)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可知,B位于D的正南方向,C位于A的東南方向.
考點:本題考查利用經緯網確定方向.
6.(1)535 17
(2)緩 甲處的等高線稀疏
(3)山谷 陡崖
(4)西 東
(5)東北 西南
【詳解】試題分析:
(1)讀圖可知:大青山頂峰的海拔是535米,小青山頂峰的海拔是518米,所以圖中大青山比小青山高535﹣518=17米;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3)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
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CD位于山谷,丙處是陡崖;
(4)指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是北方,沿AB線登山,則前進的方向大致是從西向東;
(5)指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是北方,與北方相對的方向是南方.因為水是由高處流入低處,讀圖可得,圖中大清河的流向是自東北流向西南。
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7.(1)6 東北
(2) 1150 170
(3)H
(4)鞍部 陡崖 山 脊 山谷
【詳解】試題分析:
(1)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據圖可知:圖中的比例尺為1: 300000,甲、乙兩山頂間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際直線距離為2÷1:300000=600000厘米=6千米;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據圖可知:甲山在乙山的東北方向。
(2)海拔高度也稱絕對高度,就是某地與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標準來計算;相對高度是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據圖可知:甲山的海拔為1150米,乙山的海拔為1320米,則甲山比乙山低1320-1150=170米。
(3)利用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坡度的平緩和陡峻,一般來說: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峻。要選擇一條坡度較緩的路線登山,應選擇等高線稀疏的地區,據圖可知:H處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緩和。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為陡崖。據圖可知:A為鞍部;G為陡崖;DC線為山脊;EF線為山谷。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地圖。
8.(1)B,E,C,D;400米-500米;
(2)西南;
(3)1500米.
【詳解】試題分析:讀圖可知:
(1)圖中字母中位于山谷的是D(D處的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位于山脊的是B(B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位于陡崖的是E(E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位于鞍部的是C(C在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易形成小河的是D(D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山谷容易形成小河),山峰乙的海拔是400米-500米;A、B兩處坡陡的是A(A處等高線較密集,坡度較陡);
(2)根據指向標的判定,甲山位于乙山的西南方向;
(3)甲乙兩山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甲乙兩山的實地距離是1500米(3厘米×500米═3厘米×50000厘米═1500米).
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9.(1)三
(2)平原 耕作業 1000米
(3)西北 23.2℃
(4)緩 ③處等高線稀疏(④處等高線密集)
(5)地形復雜多樣 山區
【詳解】試題分析:
(1)圖示地區的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下,可以判斷該地在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分布廣泛,
(2)圖中村莊所在的地形類型屬于材料二中的平原,,河流沿岸的農民伯伯主要從事耕作業;如果①②兩村莊之間的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根據比例尺1:50000,那么其實際距離大約為1000米;
(3)指向標指向北方,周末,你和好朋友小華按虛線從A攀登到B,你們應朝西北方向前進。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出發時,測得A的氣溫為25℃,這時,B的氣溫大約為23.2℃;
(4)圖中③處的坡度比④處緩,其原因是③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④處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
(5)根據材料二,可以得出我國地形類型的特點是:地形復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在我國均有分布,山區面積廣大。
考點: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其應用和我國的地形特點。
10.(1)平原和丘陵
(2)自北向南流,1:2220000
(3)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詳解】試題解析:
(1)讀圖可知,圖中的海拔在50-200米之間,所以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2)此圖沒有指向標,根據一般的方法進行判斷,圖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根據在圖幅和等高距相同的條件下,坡度的大小與比例尺成正比,可求得其比例尺為1:2220000;
(3)有利于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有:①土壤肥沃,適于耕作 ②地形平坦 ③自然資源豐富 ④水源充足。
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1.(1)90°E,20°S,170°E,70°N;(2)南東;(3)AC;(4)西北,正西;(5)北溫帶;(6)低
【詳解】試題分析:
(1)觀察左圖:從緯度看,度數越往南越大,說明是南緯(S表示);從經度看,越往東度數越大,說明是東經(E表示),由此可得出A點坐標(90°E,20°S);觀察右圖:從緯度看,度數越往北越大,說明是北緯(N表示);從經度看,越往東度數越大,說明是東經(E表示),由此可得出C點坐標(170°E,70°N).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觀察左圖:從緯度看,度數越往南越大,說明是南半球,那么B點位于南半球;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在20°W-0°-160°E的屬于東半球,而E點的經度坐標在這范圍內,故E點位于東半球.
(3)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所以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A點有陽光直射現象.在南北極圈以內,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所以C點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4)根據經緯網可以看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故可直接看出C點位于D點的西北方向,點E在點D的正西方向;
(5)位于北回歸線和北極圏之間,屬于北溫帶;
(6)高中低緯度的范圍: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B點位于低緯度.
考點:經緯網的判讀
12.南、60°S 13.A、B 14.(179°W、1°N);(35°E、15°S)
【分析】試題分析:
12.由圖可知,圖中丁圖的自轉方向是順時針,由此可知,中心位置是南極,可以看出,D點的緯度是60°S。
13.熱帶的緯度范圍是小于等于23.5°,由圖可知,圖中A和B是在熱帶范圍內。
14.由圖可知,圖中A點的經度是位于向西增大上,緯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經緯度位置是(179°W、1°N);B點的經度是位于向東增大上,經度是東經,緯度是位于向南增大上,是南緯,經緯度位置是(35°E、15°S)。
考點:本題考查經緯網的有關知識.
15.(1)中
(2)45°W,30°N 西半球
(3)東北
(4)C
【詳解】試題分析:
(1)由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判定該圖是北極地區圖,是北緯(用N表示);A點所在的經線位于0°經線,所在的緯度是45°N,屬于中緯度地區。
(2)0°經線以西(根據地球自轉方向),應為西經,所以B點所在的經線的度數應是45°W,緯度為30°N,B點的經緯度是45°W,30°N,屬于東西半球的西半球。
(3)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及距離北極點的遠近,判定A點位于B點的東北方向。
(4)緯度大于66.5°時,有極晝極夜現象,圖中A的緯度是0°,B點的緯度是30°N,C點的緯度是90°N,故C點有極晝極夜現象。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對極地經緯網圖的判讀。
16.(1)盆地 高溫多雨
(2)a a河河谷的坡度較大(落差大)
(3)西北 南
(4)14.6
(5) ①
(6) ④
【詳解】試題分析:
(1)圖中A地形區中間低,四周高,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圖中A地是我國東部地區,緯度在35°以上,為我國北方地區,夏季高溫多雨,故A是盆地,夏季高溫多雨。
(2)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坡度越大,水流越急,在ab兩處,坡度大的是a,故a處水流較急。
(3)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判斷,A在B的西北方向,而療養院位于南坡,故A在B的西北方向,療養院在南坡。
(4)療養院的海拔在200米,山頂D的海拔在600米以上,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在400米以上,溫度相差2.4℃,那么D點氣溫在14.6℃以下,故D點氣溫在14.6℃以下。
(5)引水線路總是選擇在從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的地方引水,這樣可以實現水的自流,圖中①線路在海拔高的地方,適合引水,故更合理的是①。
(6)修建公路盡量少跨越等高線,圖中③④兩條線路中,跨越等高線較少的是④,故較合理的是④。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7.(1)130°E、 30°N
(2)北
【詳解】試題分析:
(1) 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據圖可知: B點的坐標是(130°E,30°N)。
(2) 我們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劃分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據圖可知:圖中A點位于赤道以北,因此該地位于北半球。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儀。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新民市| 寿光市| 舒城县| 海淀区| 济源市| 神农架林区| 吉安县| 永泰县| 青铜峡市| 柳州市| 保定市| 武陟县| 当雄县| 通辽市| 长汀县| 浦县| 蓝田县| 卓尼县| 聂拉木县| 满城县| 海安县| 杭锦后旗| 牙克石市| 德清县| 来宾市| 外汇| 武清区| 庄浪县| 开平市| 竹北市| 象山县| 台江县| 徐水县| 日照市| 宁乡县| 临桂县| 扬州市| 迁西县| 赤水市|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