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傍水而居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非選擇題1.讀亞洲河流和湖泊分布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河流的名稱。①____ ②____③____ ④____(2)圖中④河流為世界第____長河流,A區(qū)域有中國最大的咸水湖____。C區(qū)域的湖泊多屬于____(填“咸水湖”或“淡水湖”),B湖泊為世界第一深的湖泊,其名稱為____。2.觀察湄公河平原的位置圖,回答問題。(1)湄公河平原位于東南亞的____半島上,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____帶,屬于____氣候。(2)指出該區(qū)域的人口分布特點和生產方式。(3)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中,具有哪些優(yōu)勢和劣勢?(4)湄公河平原的勞動人民是如何把自然條件的劣勢變?yōu)閮?yōu)勢的?3.特色。(1)縱橫交織的__________構成了大街小巷,__________是這里主要的____________,既有大型的“公共汽車”——____________,也有各家的“小汽車”——__________,還有專載游客的單槳平底木船——________。(2)威尼斯以獨特的______________和多姿多彩的__________,成為人們欣賞__________的絕佳勝地。可見,威尼斯有“__________”之稱。4.地理位置。(1)意大利:位于歐洲的________部,坐落在________半島上。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__________部,瀕臨____________海。(2)根據上圖,完成下列問題。城市:①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之稱;②____________。海域: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5.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日本漁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如世界各國對 的重視,使日本捕魚的范圍大大縮?。? 破壞了魚類生長和繁殖的場所; 的排放,使沿海水域的水質惡化等,這些因素都制約了日本漁業(yè)的發(fā)展。6.讀“中國部分區(qū)域略圖”,完成下列各題。(l)圖中A處 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長江發(fā)源于 山;與臺灣島隔海相望的省(區(qū))是 。(2)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我國陸上相鄰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名稱:B ;C ;D 。(3)我國與島國日本和內陸國蒙古相比較,其海陸位置優(yōu)越性表現在: 。7.湄公河平原上的 ,以木、竹為主要建材,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8.讀下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數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瀕臨的海洋:①____洋?、赺___海島嶼:③____?、躝___⑤____ ⑥____(2)觀察圖中漁港的分布,說一說日本的漁港在分布上和數量上有什么特點?日本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漁港?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說起“水城”,人們第一個會想到這座城市,依然還記得中學時朱自清的散文中提到:她是“海中的城”。材料二:詩人拜倫在1817年來到這里時,也驚艷于這座“水城”的脫俗之美,忍不住送給了她“亞得里亞海之后”的封號,因為由海面上眺望她,她就像矗立在亞得里亞海上的海市蜃樓般。(1)材料一中的“她”是指哪座城市?位于哪個國家? (2)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 (3)你能用恰當的語言來描述水與該城市的關系嗎? (4)根據所學知識,說說該城市面臨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10.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的A是平原,圖二中的B是平原。A平原以氣候為主,B平原以氣候為主。(2)B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河,它最后流入。(3)A、B兩地在主要農作物、人口、農田類型方面有哪些差異?試列表比較11.讀圖,這幅圖反映了什么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的建議?12.日本有著悠久的捕魚歷史,在長期與大海共存、與漁業(yè)共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 ”。13.我國遼寧艦航母編隊,在一次跨海區(qū)訓練中,沿臺灣東面海域南下。讀此次航行路徑圖,回答下列問題。(1)這次跨海區(qū)訓練,依次跨越了渤海、______海、______海、西太平洋和南海。(2)這次訓練,先后經過的海峽有________海峽、________海峽。(3)列舉圖中我國兩個鄰國:___________。(4)目前,①島的主導產業(yè)類型是什么?說出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14.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________特征,與亞洲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為________,夏季較為________.15.讀圖,回答問題。(1)寫出甲圖字母或數字所代表的的地理事物名稱。①__________海 ②__________洋 A__________島(2)用字母在乙圖標注下列地理事物。A.羅馬 B.威尼斯 C.地中海 D.亞得里亞海(3)從半球位置來看,日本和意大利位于 ( )A.東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東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4)比較傍水而居的人們的生活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項目 耕海牧漁(漁村) 水上都市(城市)主要產業(yè)目前產業(yè)發(fā)展面臨的主要問題相同點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1)①葉尼塞河 ②勒拿河③黃河 ④長江(2)三,青海湖。咸水湖,貝加爾湖。【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亞洲的河湖,需要識記亞洲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等相關知識。【詳解】(1)讀圖可知:①是葉尼塞河,②是勒拿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都是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③是位于中國,呈幾字形的黃河,④是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2)圖中④河流為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流,A區(qū)域有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C區(qū)域的湖泊多屬于咸水湖,B湖泊為世界第一深的湖泊,其名稱為貝加爾湖,位于俄羅斯。2.(1)中南,熱,熱帶季風。(2)人口密集;主要依靠人工勞動,精耕細作。(3)優(yōu)勢:地處低緯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沖積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水網密布;劣勢:平原地塊較小,容易發(fā)生水旱災害。(4)興修水利,便于灌溉和排澇;共同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分析】根據湄公河平原地區(qū)位于中南半島地區(qū),氣候濕熱,人口密集,盛產水稻等熱帶經濟作物,進行分析解答。【詳解】(1)湄公河平原位于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炎熱,分旱雨兩季。(2) 該區(qū)域人口密集,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qū);主要依靠人工勞動,精耕細作。(3) 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中,優(yōu)勢:地處低緯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沖積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水網密布;劣勢:平原地塊較小,容易發(fā)生水旱災害。(4)湄公河平原的勞動人民興修水利,便于灌溉和排澇;共同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點睛】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qū)地理概況。3.(1)水道 船 交通工具 交通船 汽艇 貢多拉 (2)水城風光 浪漫風情 水城風貌 水城【分析】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威尼托大區(qū)首府,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畫派的發(fā)源地,其建筑、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它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詳解】(1)縱橫交織的水道構成了大街小巷,船是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既有大型的“公共汽車”—— 交通船,也有各家的“小汽車”—— 汽艇,還有專載游客的單槳平底木船——貢多拉。(2)威尼斯以獨特的水城風光和多姿多彩的浪漫風情,成為人們欣賞水城的絕佳勝地。可見,威尼斯有“水城”之稱4.(1)南 亞平寧 東北 亞得里亞 (2)威尼斯 水上都市 羅馬 亞得里亞?!〉刂泻?br/>【分析】此題考查意大利地理概況。【詳解】(1)意大利位于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上。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東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2)①位于意大利的東北部,為威尼斯,有“水上都市”之稱。②位于意大利中部,為意大利的首都—羅馬。③位于意大利東部海域,為亞得里亞海。④位于意大利南部,為地中海。5. 海洋資源 填海造地 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制約日本漁業(yè)發(fā)展的因素,試題難度較易。【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日本漁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如世界各國對海洋資源的重視,使日本捕魚的范圍大大縮??;填海造地破壞了魚類生長和繁殖的場所;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沿海水域的水質惡化等,這些因素都制約了日本漁業(yè)的發(fā)展。6.(1)曾母暗沙 唐古拉 福建省 (2)緬甸 印度 菲律賓 (3)我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一蛘呶覈仁且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詳解】 本題考查我國位置、領土四至、主要省級行政區(qū)簡稱及主要鄰國。(l)圖中A處曾母暗沙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長江發(fā)源于唐古拉山;福建省與臺灣島隔海相望。(2)據圖可知,B 是緬甸;C是印度;D是菲律賓。(3)我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一蛘呶覈仁且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方便于世界上海陸各國進行交往。7.高腳屋【詳解】湄公河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比較濕熱,湄公河平原上的傳統(tǒng)建筑是高腳屋,以木、竹為主要建材,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上層住人,底層圈養(yǎng)牲畜和放置農具。8.(1)太平 日本 北海道島 本州島 四國島 九州島(2)特點: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數量非常多。原因:日本是一個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漁業(yè)資源非常豐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日本的相關知識,試題難度較易。【詳解】(1)讀圖可知,日本東臨①太平洋,西臨②日本海,由③北海道島、④本州島、⑤四國島和⑥九州島等四大島嶼及附近小島組成。(2)讀圖可知,日本漁港數量眾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溫暖淺海大陸架海域廣闊,漁業(yè)資源非常豐富。9.(1)威尼斯,意大利(2)船(3)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憂。(4)威尼斯面臨著生存危機,如海水倒灌,水位上漲,經常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侵蝕著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響整個城市的結構。解決措施:防止過度開采地下水,調節(jié)因降水時空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海水倒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發(fā)展低碳經濟,防止水位上漲等。【分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材料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水與威尼斯的關系、威尼斯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詳解】(1)讀材料可知,“她”是指威尼斯,位于意大利。(2)讀材料可知,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3)用恰當的語言來描述水與該城市的關系: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憂。(4)根據所學知識,該城市面臨的問題:威尼斯面臨著生存危機,如海水倒灌,水位上漲,經常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侵蝕著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響整個城市的結構。解決措施:防止過度開采地下水,調節(jié)因降水時空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海水倒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發(fā)展低碳經濟,防止水位上漲等。10.(1)湄公河,美國中部大,熱帶季風,溫帶大陸性。(2)密西西比,墨西哥灣。(3)【分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中南半島和美國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中南半島和美國的主要地形區(qū)、主要河流、主要農作物、人口、農田類型方面,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詳解】(1)讀圖可知,圖一中的A是湄公河平原,圖二中的B是美國中部大平原。A平原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B平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2)讀圖可知,B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它最后流入墨西哥灣。(3)讀圖可知,A是湄公河平原,主要農作物是水稻,人口稠密,農田類型以水田為主;B是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大豆和小麥,人口稀少,農田類型以旱地為主。11.問題:過度捕撈導致漁業(yè)資源枯竭。建議:設定休漁期;合理開發(fā)利用資源,要注意可持續(xù)發(fā)展。【詳解】第一問:圖中老漢撈起了小魚,魚懇求等長大再捕撈,孩子也質疑如此捕撈,十數年后是否還會有充足的魚資源。由此可知,此幅圖片展現的是“竭澤而漁”的問題,這種捕撈方式導致漁業(yè)資源嚴重枯竭。第二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可以設定休漁期;大力開展人工養(yǎng)殖等。保障可持續(xù)發(fā)展。12.魚文化【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日本人的生活習慣。【詳解】日本四面環(huán)海,江河湖汊眾多,漁業(yè)是日本人自古以來賴以生存的營生。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魚一直是日本飲食生活中的主角。而實際上“魚”已經深入到了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構成了日本的一道獨特的“魚文化”風景線。日本的魚文化體現在在魚市上會嗅到陣陣海產品的腥味;日文中有很多帶“魚”字旁的文字;有許多通過魚的形象、習性來寓意的人生哲理。【點睛】日本沿海大陸架面積寬廣,加之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匯,餌料充足,魚類資源豐富,形成了世界聞名的北海道漁場。日本是世界漁業(yè)大國,近海捕撈業(yè)、遠洋捕撈業(yè)和海水養(yǎng)殖業(yè)都很發(fā)達。豐富的海產品為加工制作生魚片等美味佳肴提供了優(yōu)質原料。13.(1)黃 東 (2)宮古 巴士 (3)日本、韓國、菲律賓(任答兩個即可) (4)高新技術產業(yè)(服務業(yè)) 教育發(fā)達,海港眾多,交通便利;人口較多,市場廣【詳解】整體分析:該題以讀此次航行路徑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該次航行經過的海、海峽、中國的陸上鄰國及臺灣島的主導產業(yè),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1)讀圖可知,這次跨海區(qū)訓練,依次跨越了渤海、黃海、東海、西太平洋和南海。(2)讀圖可知,這次訓練,先后經過的海峽有宮古海峽、巴士海峽。(3)列舉圖中我國兩個鄰國:日本、韓國、菲律賓(任答兩個即可).(4)目前,①島的主導產業(yè)類型是高新技術產業(yè)(服務業(yè)),其形成原因是教育發(fā)達,海港眾多,交通便利;人口較多,市場廣。14.海洋性;溫暖;涼爽【詳解】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與亞洲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15.(1)日本海、太平洋、本州島(2)(3)C(4)項目 耕海牧漁(漁村) 水上都市(城市)主要產業(yè) 漁業(yè) 商業(yè)、旅游業(yè)目前產業(yè)發(fā)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沿海水域的水質明顯惡化;2.沿海地帶的填海造池,破壞了魚類生長和繁殖的場所;3.世界各國對海洋資源的重視使得日本遠洋捕撈的范圍縮??;4.日本國內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口的增加使?jié)O業(yè)資源大大減少。(寫出其中之一即可) 海水倒灌和水位上漲相同點 人們的生產與生活與水息息相關,因地制宜地發(fā)展相關產業(yè),傍水發(fā)展。【詳解】(1)結合圖中所給信息可知,①日本海;②太平洋;A本州島。(2)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標記即可。(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北半球以赤道為界,日本和意大利位于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和東經160°,日本和意大利都位于東半球,因此C選項符合題意,ABD選項排除。(4)結合材料和所給提示進行分析即可。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