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3 世界大家庭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3 世界大家庭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含解析)

資源簡介

2.3 世界大家庭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
一、非選擇題
1.讀下圖,回答問題。
(1)由圖可知,亞洲主要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南北半球中的____半球。
(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名稱:
大洲: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
大洋:E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
洲界:H 運河
(3)寫出圖中數字所在半島位于亞洲分區中的哪一區域: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右圖各地區的區域文化與當地自然條件或民族習俗組合,正確的是:( )
A.圖A沙特貝都因人居住帳篷,身著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地處高緯氣候嚴寒
B.圖B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多住高腳屋——多地震
C. 圖C孟加拉人以船為交通工具——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D.圖D北亞亞庫特人居住的是木屋——氣候濕熱的自然條件
(5)造成圖B和圖D兩地生活習慣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氣候因素 C.經濟因素 D.文化因素
2.區域之間的交流自古以來就有,如溝通東西方陸上通道的 、茶馬古道等,都是古代區域之間物資與文化交流的橋梁。
3.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下圖,回答問題。
(1)據甲圖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____地區。試舉一例世界人口稠密分布區:________。
(2)據乙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按緯度來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緯度地區。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共同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
(4)我國的人口分布以________線為界,東南多,西北少。
4.近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持續沖突毫無疑問是最受矚目的熱點事件之一,隨著俄烏局勢的發展,同學們對烏克蘭這個國家也愈發了解。根據烏克蘭地圖、氣候圖及相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烏克蘭地處東歐平原南部,是世界主要黑土分布區之一,黑土面積 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二,有“歐洲糧倉”的稱號。19 世紀中期以后,這里逐步成為重要的農業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很多高科技資料和工業基礎設施,所以烏克蘭工業基礎良好,產業 完整,設施技術很到位。
(1)烏克蘭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點為 。
(2)描述烏克蘭的地理位置。
(3)烏克蘭西部和北部地區與美國中部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并稱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產地。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分析烏克蘭發展玉米生產的有利條件。
5.阿位伯人信仰________教.
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中信息分析,a、b、d三處聚落選址從地形因素分析,其共同點是_________,從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點是____________,從水源因素分析,其共同點是___________。
(2)四個聚落中,比較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7.讀“等高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A   ,C   ,E   ,F   
(2)圖中B點的海拔是   米,A山頂與B山頂的相對高度是   米.
(3)圖中有兩條小河M、N,向北流的是    河(填字母)。
(4)圖上的比例尺寫成數字式比例尺
(5)A、B、C、D、E、F各處,最適合開展攀巖運動的是   .理由是   
8.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識別聚落:聚落周圍有農田、池塘、果樹,居民主要從事耕作。該類聚落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農村聚落,城市聚落)
(2)分析聚落:圖中這三個聚落形成的條件是____________(寫一點)。ABC三聚落,更容易發展成城市聚落的是_____________。
(3)建設新聚落:現擬在如圖所示地區修建一個新的居民點,有ABC三種選址方案。假如你是設計建造該居民點的工程專家,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你會如何選址修建?應選__________方案,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城市和鄉村是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上面甲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工作;乙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工作.聚落的變化發展是從甲到乙還是從乙到甲? .
(2)請列舉出兩點說明甲圖和乙圖在景觀上的差異.
(3)請指出我們肇慶市哪里還保留有乙的景觀? .
(4)根據丙圖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當地氣候特點是 ,判斷理由是 .
10.將下列民居類型與其環境特征的序號相對應。
A.低洼濕熱,蚊、蟲、蛇較多①四合院
B.草原廣闊②窯洞
C. 冬季寒冷、春季多風沙,平原地區③碉房
D.高寒氣候,夾墻相隔,墻厚窗少④竹樓
E.降水較少,地下水位較低的黃土高原 ⑤蒙古包
答題區:A—— ;B—— ;C—— ;D—— ;E—— 。
11.世界語言:使用人數較多、使用范圍較廣的語言有 、 、 、 、 和 ,這六種語言被確定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其中,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是 。
12.我們的班里即將迎來兩位外國交換生,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贊比亞所處的大洲A是________,加拿大所在的大洲B是________,這兩個大洲相隔的大洋②是________洋,圖中③是________洋,
(2)大洲B與D的分界線是________,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二的國家是________,
(3)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________(填字母),面積最小的大洲________(填字母),
(4)艾莎一家最有可能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瑞內博屬于________人種。
13.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勻,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很大。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 ;
B. ;
C. ;
D. 。
(2)歐洲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產生的人口問題有哪些?(至少2條)
; 。
(3)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人口增長較快,產生的問題是 。解決的措施是 。
14.一天,來自不同國家的三位同學相遇了,他們互相介紹了自己的祖國。
同學甲:我家離學校雖然比較遠,但便捷的交通可以使我很快到達學校。學校里配備了先進的教學設備。
同學乙:我的國家非常美麗,但是人們的生活還比較貧困,許多孩子還上不起學。很多農村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農民仍然從事著原始繁重的體力勞動。
同學丙:我的國家人口數量排世界第一,最近幾年我們的經濟發展很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
(1)同學甲膚色白,頭發彎曲而金黃,鼻梁高,嘴唇薄,他很有可能來自____洲、____洲或____洲。
(2)同學乙皮膚黝黑,頭發烏黑卷曲,臉龐平,嘴唇厚,他最有可能來自____洲。
(3)同學丙有黃色的皮膚,烏黑通直的頭發,臉龐扁平,他最有可能來自____洲。
(4)通常,人們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把世界上的國家分成兩大類型。請問同學甲和同學乙的祖國分別屬于哪類國家?
(5)你認為國家與國家之間應如何相處?
15.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表示 聚落,圖中乙表示 聚落。
(2)下列哪些區域適合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 )
A.熱帶雨林地區 B.溫帶河流沿岸的平原 C.沙漠地區 D.南極地區
(3)下列聚落中需要保護的是( )
A.北京現代建筑群 B.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C.九臺普通農村聚落 D.美國的別墅區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1)東半球;北半球
(2)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蘇伊士運河
(3)西亞;南亞;東南亞
(4)C
(5)B
【詳解】試題分析:
(1)從半球位置上看,亞洲是一個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大洲,其主體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故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從相對位置上看,亞洲西部是歐洲,西南部是非洲,東南部是大洋洲,西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故A是歐洲,B是非洲,C是大洋洲,D是北美洲。亞洲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E位于南部是印度洋,F位于東部,是太平洋,G位于北部是北冰洋。亞洲與非洲的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故H是蘇伊士運河。
(3)按照地理區域劃分,亞洲可以劃分為東亞、西亞、北亞、南亞、中亞和東南亞六大部分,其中①是西亞,②是南亞,③是東南亞。
(4)圖A沙特貝都因人因氣候炎熱干燥,居住帳篷,身著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A錯。圖D是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因氣候濕熱多住高腳屋,B錯。圖C孟加拉人因地勢低平,河網密布以船為交通工具,C對。圖B是北亞亞庫特人因氣候寒冷,居住的是木屋,D錯。故選C。
(5)圖B是北亞亞庫特人位于緯度較高的北冰洋沿岸,氣候寒冷,住的是木屋,圖D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位于緯度低的熱帶地區,住的是高腳屋,故兩者習俗不同的原因是氣候因素,故選B。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亞洲的地理特征。
2.絲綢之路
【詳解】絲綢之路是連通中國、中亞和地中海的各個國家進行貿易運輸和友好往來的主要通道。區域之間的交流自古以來就有,如溝通東西方陸上通道的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都是古代區域之間物資與文化交流的橋梁。
3.(1)平原;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2)北;中低
(3)溫和濕潤
(4)黑河——騰沖
【詳解】(1)根據甲圖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分布地區有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2)根據乙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北半球;按緯度來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的共同特點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河流。氣候較為溫暖濕潤。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人口分布以黑河騰沖一線為分界線,東南多,西北少。
4.(1)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
(2)經緯度位置:處于(22°E—41°E)(44°N—52°N),屬于東半球、北半球;地處中緯度帶、北溫帶。海陸位置:位于歐洲東部,東接俄羅斯、南瀕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
(3)自然條件:土地遼闊,地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溫帶氣候,水熱條件適宜,有利于玉米生長;有大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分布廣泛,土壤肥力較高。
人文條件:鐵路交通發達,運輸便利;周邊地區城市、人口眾多、工礦區集中,市場需求量大。
【詳解】(1)根據給出的烏克蘭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可知,烏克蘭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為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
(2)根據圖中信息,描述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可以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方面回答。具體為:經緯度位置:處于(22°E—41°E)(44°N—52°N),屬于東半球、北半球;地處中緯度帶、北溫帶。海陸位置:位于歐洲東部,東接俄羅斯、南瀕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
(3)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分析烏克蘭發展玉米生產的有利條件。自然條件:土地遼闊,地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溫帶氣候,水熱條件適宜,有利于玉米生長;有大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分布廣泛,土壤肥力較高。人文條件:鐵路交通發達,運輸便利;周邊地區城市、人口眾多、工礦區集中,市場需求量大。
5.伊斯蘭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伊斯蘭教主要傳播于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西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伊斯蘭教的創立者為穆罕默德,在610年,為了統一內亂的阿拉伯半島,他建立了伊斯蘭教,之后又建立了穆斯林軍隊打下了周邊國家,成為地跨歐、非、亞的大帝國,與之前的古羅馬帝國相似,但是由于是以武力打下的,在10世紀之后就衰竭了。它自創興到21世紀初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一種文化體系,傳入世界各地后,與當地傳統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發展、政治結構、經濟形態、文化風尚、倫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亞非50多個伊斯蘭國家中,穆斯林占全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在30多個國家中,伊斯蘭教被定為國教。西亞和北非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普遍信仰伊斯蘭教,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伊斯蘭教。
6.(1)都位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處;交通便利;水資源充足;
(2)d;相比a、b處,d處交通更便利
【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1)從圖中看出,a、b、d三處聚落共同點是都位于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處;從圖中得知,該三處都位于河流沿岸,水陸交通便利,水資源充足。
(2)從圖中看出,相比a、b處,d處交通更便利,最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
考點:世界的聚落
7.(1)山頂;陡崖;鞍部;山谷
(2)510米;68米
(3)N
(4)1:200000
(5)C,幾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是陡崖
【分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等高線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詳解】(1)讀圖可知,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A是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C是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E是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F是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
(2)讀圖可知,圖中B點的海拔是510米,A山頂與B山頂的相對高度是578米-510米=68米。
(3)讀圖可知,該圖為帶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判斷,箭頭指的方向為北方,可以判斷出圖中有兩條小河M、N,向北流的是N河。
(4)讀圖可知,圖上的比例尺寫成數字式比例尺1:200000。
(5)讀圖可知,A、B、C、D、E、F各處,最適合開展攀巖運動的是C。理由是幾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是陡崖。
8.(1)農村聚落
(2)地勢平坦,平原地形,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合理即可) B
(3)B 河流交匯處,水源充足,水運便利,地勢更平坦寬闊(合理即可)
【詳解】試題分析:
(1)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農業生產部門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聚落周圍有農田、池塘、果樹,居民主要從事耕作,因此該聚落為鄉村聚落。
(2)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條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經濟發達、氣候適宜、水源充足等。三個聚落所在的地方都位于河流沿岸,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而且周圍地勢平坦開闊,河流沖積成的平原地帶土壤肥沃,適合發展農業; B更容易發展成城市聚落,因為B聚落位于河流匯合點,借助便利的水上交通,大量的人流、物流,在這里聚集、終轉,所以更容易形成城市聚落。
(3)選擇B地;這里位于河流交匯處,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對外聯系便利。
考點:本題考查聚落的形成和發展。
9.(1)城市;非農業產業活動;鄉村;農業生產活動;由乙到甲;
(2)由乙到甲;
(3)廣東肇慶﹣高要回龍鎮﹣黎槎古村;
(4)降水豐富;屋頂坡度大,便于雨水流瀉.
【詳解】試題分析:聚落是人們集中的居住在一起所形成的,其規模有大有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一般來說,現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住場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解:讀圖可知,(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上面甲圖居住高樓且整齊,屬于城市聚落,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等工作;乙圖房屋低矮,雜亂,表示鄉村聚落,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等工作.聚落的變化發展是先有鄉村,后發展到城市的,故由乙到甲.(2)甲圖為城市聚落,城市高樓林立,分布密集,乙圖為鄉村聚落,鄉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3)乙圖為鄉村景觀,廣東肇慶﹣高要回龍鎮﹣黎槎古村,是廣東十大最美古村之一,保留有乙圖(即鄉村景觀)景觀,吸引了不少前來參觀游覽的人們,帶動了這里的旅游和經濟發展.(4)丙圖所示的民居建筑屋頂坡度大,當地氣候特點是降水豐富,這樣的房屋建筑便于雨水流瀉.
故答案為
(1)城市;非農業產業活動;鄉村;農業生產活動;由乙到甲;
(2)由乙到甲;
(3)廣東肇慶﹣高要回龍鎮﹣黎槎古村;
(4)降水豐富;屋頂坡度大,便于雨水流瀉.
【點評】本題考查了城市和鄉村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及其特點,結合體圖示解答即可.
10. ④ ⑤ ① ③ ②
【詳解】試題解析:人民的生活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1)低洼濕熱,蚊子多,毒蛇較多地區的傳統民居是竹樓,如云南省;
(2)草原廣闊,畜牧業為主地區的傳統民居是蒙古包,適宜于游牧民族的需要;
(3)降水集中,地下水位較低,黃土直立性強地區的傳統民居是窯洞,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地區;
(4)冬季寒冷,春季多風沙,平原地區的傳統民居是四合院.
(5)高寒氣候,夾墻相隔,墻厚窗少的傳統民居是碉房。
考點:生活與環境
11. 漢語 英語 法語 俄語 西班牙語 阿拉伯語 漢語 英語
【分析】根據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包括了聯合國創始國的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后來還加上了使用很廣泛的語言:阿拉伯語、西班牙語,進行分析解答。
【詳解】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其中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點睛】本題考查聯合國確定使用的六種工作語言,牢記即可。
12.(1)非洲、北美洲
(2)大西洋、印度洋
(3)巴拿馬運河、加拿大
(4)G、E
(5)基督教、黑色
【分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洲際界線、主要人種和宗教的分布,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詳解】(1)讀圖可知,贊比亞所處的大洲A是非洲,加拿大所在的大洲B是北美洲,這兩個大洲相隔的大洋②是大西洋,圖中③是印度洋。
(2)讀圖可知,大洲B北美洲與D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二的國家是加拿大。
(3)讀圖可知,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G,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E。
(4)讀圖可知,艾莎一家最有可能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瑞內博屬于黑色人種。
13. 苔原和冰原帶,氣候嚴寒 高原山區,地勢高寒 沙漠地帶,氣候干旱 熱帶雨林,氣候過度濕熱 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嚴重 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 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和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影響了國家經濟發展 計劃生育
【詳解】(1)A地位于高緯度地區,屬苔原和冰原帶,氣候嚴寒;B地位于高原山區,地勢高,氣溫低;C地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干旱炎熱;D地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過度濕熱。
(2)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引發的人口問題主要有: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國防兵源不足等。
(3)人口增長過快會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和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所以要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14.(1)歐 北美 大洋。
(2)非。
(3)亞。
(4)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5)任何國家都應該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下,共同為維護世界大家庭的繁榮與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詳解】(1)從“同學甲膚色白,頭發彎曲而金黃,鼻梁高,嘴唇薄”可以判斷他為白種人,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或大洋洲,所以他很有可能來自歐洲、北美洲或大洋洲。
(2)從“同學乙皮膚黝黑,頭發烏黑卷曲,臉龐平,嘴唇厚”可以判斷他為黑種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所以他最有可能來自非洲。
(3)從“同學丙有黃色的皮膚,烏黑通直的頭發,臉龐扁平”可判斷他為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他最有可能來自亞洲。
(4)通常,人們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把世界上的國家分成兩大類型。同學甲有可能來自歐洲、北美洲或大洋洲,這些地區主要是發達國家,同學乙最有可能來自非洲,主要是發展中國家。
(5)我認為任何國家都應該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下,共同為維護世界大家庭的繁榮與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15.(1)鄉村 城市
(2)B
(3)B
【詳解】試題分析:
(1)一般來說,鄉村聚落建筑物較少,范圍小,城市聚落建筑物較多,范圍多,由圖可知,圖甲為鄉村聚落,圖乙為城市聚落。
(2)聚落一般形成于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氣候適宜的地方,在題目中,雨林和沙漠還有南極地區都是氣候比較惡劣的地方,故容易形成聚落的是平原,故選B。
(3)一般來說,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等研究價值和審美價值的聚落,都是需要保護的,題目中的意大利威尼斯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故選B。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聚落的形成于發展。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枣阳市| 五原县| 左云县| 白银市| 三台县| 安顺市| 广丰县| 乐平市| 聂拉木县| 南宁市| 崇文区| 青冈县| 桑日县| 夏河县| 托克托县| 临高县| 贵港市| 泸西县| 庆阳市| 留坝县| 错那县| 镇康县| 红安县| 黄山市| 囊谦县| 阳山县| 阳泉市| 刚察县| 义乌市| 阜康市| 平阴县| 大同市| 利辛县| 乌鲁木齐县| 嘉祥县| 上林县| 苍山县| 新建县| 尚志市|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