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鄉村與城市 綜合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非選擇題1.聚落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風格。觀察下列圖片,描述建筑特點,并分析該建筑的形成與當地環境的關系。2.看網絡世界,樹誠信之風。閱讀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來,網絡誠信問題引起社會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之江新語》中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企業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材料二:為了營造和諧有序安全的網絡環境,有關部門出臺了《網絡安全法》,還設置了網警來維護網絡秩序,對于一些傳播虛假消息的網友進行禁止上網、罰款等相應處罰。(1)聯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2)有人認為《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結合書本知識說明理由。(3)綜合上述信息,說說青少應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3.將相應的社區功能填入括號。 (1)校園內車輛停放的規定(__) (2)學校選舉中層干部(__) (3)假期后,學校正常上課了(__) (4)學校食堂天天正常開張(__)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經濟功能4.法律意義上的平等,是指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劉爸爸的老家在麗水山區, 大學畢業后在溫州某企業工作。每年他們回老家的時候,他爸爸總會帶些海鮮送給老家的親朋好友,回來又會帶一些老家的土特產送給溫州的朋友們品嘗, 溫州的朋友們對這些來自山區的特產贊不絕口。于是,他爸爸前年辭職在溫州開了一家麗水土特產店,通過微信、QQ和老家的同學進行交流,及時了解老家土特產的生產情況, 通過快遞等方式從老家進貨。兩年來, 小劉爸爸生意越做越紅火。小劉媽媽是溫州市區一所學校的英語老師,曾跟隨溫州市教育考察團赴英國學習考察,2020學年開始到某校支教三年。結合材料,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區域之間的哪些交流。6.讀“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1)若乙村某日氣溫為20℃,那朝陽峰的溫度應不高于_______℃。(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的地形部位的名稱。C________,D_______,E________(3)說出圖示區域的主體地形類型及判斷依據。(4)圖中河流AB段大致流向是______。(5)與其他村落相比,甲村形成的有利條件是什么?7.仔細觀察我國南北方地區的民居,說說它們有什么區別。這分別反映了當地怎樣的自然環境?8.讀下列景觀圖,回答問題。(1)兩幅圖中屬于鄉村聚落景觀的是圖____,屬于城市聚落景觀的是圖____。(2)鄉村和城市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至少寫出四個方面)?為什么?9.下圖中A、B為兩個鄉村聚落,它們都位于河沿岸。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試分析一下形成這兩個鄉村聚落的條件。(2)哪個聚落更容易發展成城市聚落?為什么?(3)請你列舉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的差異。(至少3方面)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航日記:我的家在臺州,但是爸爸的老家在新疆,他高中畢業后考上了浙江的一所大學,之后就來浙江讀大學,畢業后在臺州工作。每年回家探親時爸爸都會從老家帶很多特產如哈密瓜、大棗等給臺州的親戚朋友,也會寄很多的臺州特產給老家的爺爺奶奶,這些特產都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的。媽媽自己經營了一家網上新疆特產專賣店,通過QQ、微信等方式和老家的親戚了解特產最新的生產情況和價格變化等信息,買賣做得可紅火啦,有時候還要去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談生意。我的姐姐今年也從師范大學畢業了,她打算先去貴州支教兩年,我們全家都很支持她。我們真是幸福的一家!從日記中你可以發現不同區域之間哪些方面的聯系?請舉例說明。11.某校同學圍繞“我眼中的家鄉發展”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第一小組上網查閱到“吉利品牌主要創建歷程”:注:僅2009年,吉利集團就申請了922項專利,提高了吉利產品核心競爭力。(1)從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角度,說說吉利注重“技術革命”的原因。(2)結合材料分析,吉利集團發展壯大的秘訣還有哪些?第二小組查閱文獻收集到以下信息:C鄉堅持村委直選,由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村委會;健全村民戶主會議制度,村重要事項的決定事先都召開村民戶主會議進行討論;建好村務公開欄和評議箱,讓村民了解村務,收集村民對村委工作的批評建議。干群關系順了,社會也和諧穩定了。(3)結合材料,說明C鄉是如何保障村民“參與民主生活”的。第三小組采訪收集到的資料:從1978年到2018年,X村的產值增長了105倍,村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長了217倍;該村村民從幼兒園到高中,實現了15年免費教育;村里的老人有高齡補貼,村民農保報銷外自費部分由村里支付。(4)材料三揭示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哪些道理?12. 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 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李麗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四面環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在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一萬多勤勞樸實的村民。為了使家鄉更美好,他們每天都辛勤地勞動著。終于,家鄉與外界相連的公路更寬了,學校的設備更先進了,山上的樹木更綠了,果樹上的果實更沉甸甸了,村民們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1)李麗的家鄉屬于什么聚落?(2)李麗家鄉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方式主要是什么?(3)舉例說明該聚落的分布、形態等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14. 請將下列城市填入相應的橫線上。(填序號) ①北京 ②上海 ③華盛頓 ④西安 ⑤鹿特丹(1)作為首都,以政治活動為主的是: ;(2)工商業發達,偏重于經濟活動的是: ;(3)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的是: 。15.等高線地形圖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地圖之一,讀圖回答問題。(1)圖中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方向,采用_______定向法。煤礦和溫泉兩地點的相對高度大約是_____米。圖中比例尺屬于___________表示方式。(2)丙村擬開發攀巖基地,請你說明理由。(3)乙村長期以來經濟比較落后。請結合乙村現狀,為該村發展經濟提兩條建議。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我國云南地處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搭建雙層竹樓或木樓,樓上居住人,避免潮濕,而月上層風大,較涼爽。而在西亞的熱帶沙漠地區,白天氣溫非常 高,晝夜溫差大,當地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墻厚”可減少白天通過墻壁傳導進入的太陽熱量,“窗小”可以減少白天從沙漠地區吹來的熱風。 2.(1)道德和法律(2)不同意 《網絡安全法》和“網警”規范公民的上網行為,要求公民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網絡生活,享有上網的自由。如果公民的行為一旦超出了道德和法律的范圍,公民的上網自由就會受到限制。所以,《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同時也保障公民的上網自由。(3)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完善自我;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別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3.(1)B(2)A(3)C(4)D4.正確5.“溫州海鮮送給老家的親朋好友,老家的土特產送給溫州的朋友們品嘗”屬物產交流;“通過微信、QQ和老家的同學進行交流”屬信息交流;“通過快遞等方式從老家進貨”屬經濟交流;“赴英國學習考察”屬文化交流;“到某校支教三年”屬于人才交流。6.(1)14°C(2)鞍部,山谷,山脊(3)盆地地形;等高線數值四周大,中間小。(4)自西北向東南。(5)處于河流干支流交匯處,水運便利。7.區別:南方的民居屋頂坡度大、 窗戶大,臨水而建;北方的民居屋頂比較平、窗戶小。這反映了南方氣溫高,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氣溫相對較低。8.1、圖一 圖二 2、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 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9.(1)地形平坦,海拔較低,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B 因為B位于河流交匯處,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水運(交通)便利。(3)書本P13表格 可以從自然景觀、建筑物、公共設施、人口、職業等方面進行描述10.①“爸爸來浙江讀大學”屬于文化交流;②“爸爸從老家帶特產,又從臺州寄特產回新疆”屬于物產交流;③“媽媽在網上了解特產信息”屬于信息交流;④“媽媽去外地談生意”屬于經濟交流;⑤“姐姐去貴州支教”屬于人才交流。11.(1)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吉利注重技術革命,是為了提升核心技術,促進企業發展。(2)①“并購沃爾沃和成立歐洲研發中心”,體現堅持“引進來”到“走出去”,堅持深化改革,提高開放水平。②“成功研發自動變速箱和智能互聯汽車”,體現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或弘揚創新精神);③“申請專利922項”,體現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3)①堅持村委直選,保障村民通過民主選舉參與民主生活;②健全村民戶主會議制度,保障村民通過民主決策參與民主生活;③建好村務公開欄和評議箱,保障村民通過民主監督參與民主生活。(4)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使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還要看經濟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2.鄉村聚落13.(1)鄉村聚落。(2)主要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3)為了避免洪澇災害,村落往往建在高地上;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山區村落的規模比較小,多沿著山谷呈帶狀分布;山上多林木,人們以林業為主。14. ①③ ②⑤ ④15.(1)西北;經緯網定向法;150米;數字式(2)理由:丙村附近等高線重合,是陡崖,因此適合開發攀巖基地。(3)①發展交通運輸,加強對外聯系。依據: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且該村交通條件落后。②發展采煤或煤化工工業。依據:乙村周圍分布有煤炭資源;③發展旅游業。依據:乙村周圍有溫泉等資源;④發展特色農業,如種植果樹、糧食作物等。依據:乙村位于亞熱帶(溫帶),光照熱量充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利于農業生產;(或地處丘陵區,適宜發展果樹種植業)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