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點》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教育部審定北師大版書法練習指導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點》。二、課標要求:三年級1.掌握毛筆的執筆要領和正確的書寫姿勢,了解筆、墨、紙、硯等常用書寫用具的常識,學會正確使用與護理。注意保持書寫環境的整潔。2.學習用毛筆臨摹楷書字帖,掌握臨摹的基本方法。學會楷書基本筆畫的寫法,初步掌握起筆 、行筆、收筆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3.開始接觸楷書經典碑帖,獲得初步的感性認識。三、教學準備:PPT課件、筆墨材料、實物展示設備、結合課程內容所需拼貼材料。四、教學方式:談話法,講授法,演示示范法,練習法。 五、教學目標:依據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一理念,嘗試將本課目標制定如下:1.技能目標:(1)學生能夠認識歐體中“點”的特點,并能美觀書寫例字“下”、“玉”。(2)進一步學習讀帖,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理解力。2.藝術目標:通過例字中點畫的對比與書寫,體會書法的變化之美,滲透中國漢字的形體美。3.文化目標:(1)靜心書寫漢字,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2)通過書法家故事、書法家名言、經典碑帖等內容拓展,提高學生對書法的熱愛之情,引導其感受中國書法文化的神奇與魅力。六、教學重點:“點”的形態特點以及起筆、運筆、收筆的過程。七、教學難點:“點”的書寫和運用,例字中的“點”的細微變化。八、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引出新課。教師:課前,請各位同學檢查書寫工具的準備情況。教師:有一副作品,老師每每看到都會感嘆,請看圖片,它是?學生:蘭亭序教師:看來書法家王羲之大家都知道,他被稱為書圣,他還有一個優秀的兒子“王獻之”,王獻之從基本筆畫練起,苦練書法。一天,他捧著自己的作品給父親看。王羲之翻閱后,見其中的“大”字架勢上緊下松,便提筆在下面加一點,成了“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小獻之心中有點不是滋味,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母親則仔細地揣摩,許久才嘆了口氣說:“我兒字寫了千日,惟有一點似羲之。”獻之走近一看,驚傻了!原來母親指的這一點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點!獻之滿臉羞愧,自感寫字功底差遠了,便一頭撲進書房,天天研墨揮毫,刻苦臨習。后來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書法家,與父并稱“二王”。教師:同學們一個點就能看出書法家的功底,馬虎不得,這節課我們也一起來探索點的寫法。出示課題“點”。教師: 是啊,中國書法是我國四大國粹之一,更是我國傳統文化核心之核心,一點一畫都是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結晶,所以每次提筆寫字都是非常美好又自豪的事情,讓我們鋪好書畫氈備好毛筆,調整好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調整呼吸,心平氣和進入今天的書法課堂。二、點畫教學(一)出示主題,學習點畫。教師: 出示“點”的圖片,觀察點畫的形態。學生:觀察發言教師:提示從起筆、行筆、收筆三方面說說書寫要點。教師: 同學們腦筋轉的真快,基本說到了,老師根據你們的回答將要點總結為:起筆:筆尖斜觸紙。行筆:邊行筆邊下壓筆鋒,至最寬處略停,向下行筆,同時筆鋒略向上提。收筆:至筆畫末端時,略停,收起筆尖。用筆堅定果斷。點的形狀好似三角形。教師:請同學們伸出小手,我們一起來書空一下。強調運筆步驟。(二)教師演示,鞏固要點。教師:老師用毛筆寫,同學們再用小手跟著老師一起“寫”一“寫”。師利用多媒體展臺書寫示范。教師:下面,就是同學們的練習時間了,那么,在練習之前呢,我們一起來調整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學生:調整坐姿。(三)學生練習,理解要點。教師:大展身手的時候到了,請同學們拿出書寫工具,練習書寫3遍。練習時注意點的特點和正確的書寫姿勢。教師:老師拿了2個同學的練習,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幅 為什么 (四)學生評價,掌握要點。學生1:我喜歡第一幅,用筆飽滿有力。教師:老師覺得他們2個寫的都很好,第二幅的“點”如果用筆再果斷一點就更好了。請同學們再寫2遍,爭取在剛剛的基礎上有進步。過渡語: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點的寫法,完成了今天的第一個小目標, 接下來我們請出例字,讀帖是書寫學習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也是一個方法。所謂的“讀”,并不是出聲去朗讀,而是看、觀摩之意。三、書寫例字,對比總結。(一)學習例字“下”,滲透讀帖知識。教師: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個字,“下”字。首先,我們觀察《九成宮醴泉銘》這一原帖里的字,再看放在米字格的“下”,滲透“讀帖”相關知識。知道了如何讀帖,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解析“下”字的運筆步驟。在黑板上書寫運筆路徑示意圖。一筆長橫:上半格起筆1逆鋒入筆;2折鋒向右下頓筆,中鋒向右上行筆;3向上輕輕提筆;4向右下頓筆,回鋒提收。二筆垂露豎:橫畫偏左起筆,靠近豎中線1逆鋒向左上入筆,筆尖橫切;2折鋒向下力行;略提筆,筆畫漸細;3筆鋒聚攏,邊行邊提收;向上回鋒收筆;4筆形沉穩堅定。三筆點:起筆靠上1起筆筆尖斜觸紙。2邊行筆邊下壓筆鋒,至最寬處略停,向下行筆,同時筆鋒略向上提。3至筆畫末端時,略停,收起筆尖。用筆堅定果斷。教師:請大家繼續觀察,“下”字的字形像什么?學生:三角形教師:接下來,同學們伸出小手,我們一起來書空。(二)教師范寫,學生練寫,互相評價,及時掌握。教師:老師用毛筆寫,同學們用小手跟著寫。一筆橫,二筆豎,三筆點,靠上寫。練習“下”字3遍,教師:每個小組推薦一幅作業展示,請同學們予以點評。學生1:我喜歡第一幅,“下” 字端正有力。學生2:第四幅“點”畫寫得很好,整體如果寫在格子中間就更好了。(三)舉一反三,自主學習例字“玉”。教師:學會了“下”字,下面我們來學習“玉”字,請同學們觀察“玉”字思考書寫要點,利用輔助線引導學生讀帖。教師:同學們,“玉” 字是什么結構 學生:獨體。教師:觀察 “玉”的書寫要點,你的目光炯炯有神,我請你起來說。學生1:我觀察到了“玉”字筆順,一筆橫,二筆橫,三筆豎、四筆橫,五筆點。學生2:多橫等距。學生3:豎畫要直。教師:你們觀察得真棒,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請你們在看看,整個字形像什么形狀?學生:梯形教師:老師來給大家總結一下:1、平行等距2、中豎直立3、點畫飽滿4、形似梯形(四)學生練習,對比例字點畫,感悟書法變化之美。教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請大家拿起筆,調整坐姿,在練習紙上練習2遍!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教師:看到同學們靜心書寫,已經完成了“玉”字,現在請大家自行檢查,找到不足,再寫2遍。教師:看到大家基本完成練習,請思考:“下”“玉”中的點是一樣的嗎?學生:不是教師:有什么不一樣學生:“下”字的點要瘦長一點,“玉”字的點要飽滿一點,而且角度也有點不一樣。教師:是的,同一個筆畫在不同的字里面大下、方向等細節會不一樣,正是這些不一樣構成了書法的變化之美。現在請拿出作品紙,將今天的“點”“下”“玉”書寫在作品紙上。生:書寫,作品展示。教師:因為專注,你們的字寫得很漂亮!讓我們把掌聲送給自己!四、引經據典,升華點畫課堂主題。教師:我們學習了“點”的寫法,關于“點”老師想到了唐代書法家孫過庭說過的一句話“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當然這里的點不單純指點畫,而是我們在書寫時起筆的第一點是全字的規范,開篇第一個字是整幅作品的標準。一筆一劃不容馬虎,要認真對待。相信通過這一節課的書寫與欣賞,同學們收獲了很多,課后同學們還要將今天的觀察方法、臨摹方法運用到其它“點”的例字書寫之中,寫好更多的字。書法是我國四大國粹之一,我們現在學習寫字,不僅僅要掌握一門技能,更是對中國書法這種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希望所有同學都能很好的傳承書法文化,寫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國字,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五、板書設計第四課 點筆尖斜觸紙邊行邊壓筆形似三角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