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內…………○…………裝…………○…………訂…………○…………線…………○…………)高考物理復習: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專題一、單選題1.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運動,甲、乙兩車的位置x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t1時刻兩車速度相等 B. 從0到t1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C. 從t1到t2時間內,兩車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 在t1到t2時間內的某時刻,兩車速度相等2.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并排做直線運動.兩物體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在0~6s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乙物體先向正方向運動,后向負方向運動 B. 兩物體在1s末和4s末相遇C. 兩物體最遠距離為1m D. 第4s末兩物體相距最遠3.下列圖象中同一坐標系的兩條圖線分別表示某質點運動的速度v和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選擇同一正方向,則其中可能正確的是( )A. B. C. D. 4.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4s以后,甲在乙的前面 B. 甲、乙兩物體相遇的時刻分別是1s末和4s末C. 甲、乙兩物體相距最遠的時刻是2s末 D. 甲、乙兩物體相遇的時刻分別是2s末和6s末5.如圖所示,傳送帶的水平部分長為L,傳動速率為v,在其左端無初速釋放一小木塊,若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則木塊從左端運動到右端的時間不可能是( )A. B. C. D. 6.如圖所示,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不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小孩對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C. 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 D. 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7.豎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A. 火箭上升到最高點所用的時間是50s B. 火箭前50s上升,以后下降C. 火箭的加速度始終是16m/s2 D. 火箭離地的最大高度是44000m8.自行車和汽車同時駛過平直公路上的同一地點,此后其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自行車在t=50s時追上汽車,則( )A. 汽車的位移為100 m B. 汽車的運動時間為20 sC. 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25 m/s2 D. 汽車停止運動時,二者間距最大9.甲、乙兩車在同一地點同時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 )A. 它們的初速度均為零 B.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C. 0~t1時間內,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 0~t1時間內,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10.如圖是一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在0﹣8s過程中( )A. 第4s末與第6s末的位置相同 B. 前4s的平均速度與后4s的平均速度相同C. 第5s內的加速度與第6s內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1個2s內的位移和第4個2s內的位移相同二、多選題11.質量為m的物體在合力F作用下,在時間t內由靜止開始運動了距離s,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物體在2F力作用下,在時間t內運動了2s距離 B. 該物體的質量為 時,仍在力F作用下,在時間t內運動了4s距離C. 若保持m、F不變,在時間2t內運動了4s距離 D. 該物體在2F力作用下,在時間2t內運動了4s距離12.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的x﹣t圖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 甲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 甲、乙兩物體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C. 在t1時刻甲、乙兩物體相遇 D. 在t2時刻甲、乙兩物體相遇13.2019年廣州市許多的出租車都換成了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相對于燃油汽車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環保節能,有幾位電動車的發燒友為了測試某電動汽車的性能,記錄了該電動汽車沿平直公路啟動、勻速和制動三個過程的速度變化情況,若汽車啟動和制動的過程可以看成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汽車加速到6s開始勻速運動 B. 加速階段位移的大小為108米C. 5秒末汽車的速度大小一定為27m/s D. 制動過程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為10m/s 三、填空題14.一個物體從H高處自由下落,經過最后196m所用的時間是4s,求物體下落H高所用的總時間是________s和高度H是________m?(空氣阻力不計,g取9.8m/s2)四、實驗探究題15.某同學在做“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實驗時打出的紙帶如圖所示,每兩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面的數字為相鄰兩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 HZ.(1)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為________.(2)打第四個計數點時紙帶的速度v1=________m/s.16.某物體作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回答:(1)物體在OA段作________運動,加速度為________m/s2 , 在AB段作________運動,加速度是________m/s2。(2)物體在2s末的速度是________ m/s。(3)在此過程中,物體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 m。17.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每次滑塊都從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測出滑塊每次下滑時遮光板到光電門所在位置的距離L及相應遮光時間t的值。(1)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板的寬度d ,如圖乙所示,則d =________ __cm。(2)為測出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本實驗還需要測出或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填下列序號)。A.滑塊和遮光板的總質量mB.斜面的傾角θC.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3)實驗中測出了多組L和t的值,若要通過線性圖象來處理數據求μ值,則應作出的圖象為_______ __;A.圖象 B.圖象 C.圖象 D. 圖象18.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電源頻率f=50Hz。如圖甲所示,在實驗獲得的紙帶上,選出零點,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點,沿各計數點垂直紙帶將紙帶剪斷;將剪得的幾段紙帶并排貼在坐標中,各段緊靠但不重疊;最后將紙條上端中心連起來,得到v-t圖象如圖乙所示。 (1)各段紙帶對應的時間間隔T=________s;(2)第1段紙帶與縱軸v的交點表示________;(3)由圖乙可知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4)打下計數點“0”時,物體的速度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五、綜合題19.如圖所示是一條傳送裝置示意圖,水平傳送帶長 。傳送帶以 的速度順時針方向勻速運轉,將一質量 的小物件輕放在傳送帶的左端A,小物件經傳送帶到達右端B后水平飛出,B到地面的高度 ,小物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 ,求:(1)小物件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t;(2)小物件從B點飛出后落地點距B點的水平距離x;(3)求落地點時的速度v。20.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個半徑為R的半圓形軌道,其中圓弧部分光滑,水平段長為L,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緊靠一根被壓縮的彈簧固定在水平軌道的最右端,小物塊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突然釋放小物塊,小物塊被彈出,恰好能夠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A,彈簧長度忽略不計,求:(1)小物塊釋放前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 (2)小物塊的落點距O′的距離;(3)小物塊釋放前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答 案一、單選題1. D 2. D 3. B 4. D 5. D 6.B 7. D 8. C 9. B 10. A二、多選題11. A,C 12. B,C 13. A,B,D三、填空題14.7;240.1四、實驗探究題15. (1)0.1s(2)1.2 16. (1)勻加速直線;1;勻減速直線;-2(2)2(3)1217. (1)0.225(2)B,C(3)B 18. (1)T=0.10s(2)第1段紙帶的平均速度(或第1段紙帶中間時刻的速度)(3)1.60m/s2(4)0.500m/s五、綜合題19. (1)解:小物件在傳送帶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則加速到傳送帶速度相等所需的時間:加速的位移: 勻速運動的實際:小物件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2)解:平拋運動的時間:落地點距B點的水平距離:(3)解:小物件落地的豎直分速度: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知,落地的速度:設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則有:20. (1)解:小物塊在圓弧軌道上從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設軌道最低點為重力勢能零點,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④小物塊被彈簧彈出到運動到圓弧軌道的最低點的過程由功能關系得: ⑤小物塊釋放前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等于小物塊被彈出時的動能,故有 , ⑥由①④⑤⑥聯立解得:(2)解:設小物塊被彈簧彈出時的速度大小為v1,到達圓弧軌道的最低點時速度大小為v2,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時速度大小為v3,因為小物塊恰好能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故向心力剛好由重力提供,有 , ①小物塊由A射出后做平拋運動,由平拋運動的規律有, ② , ③聯立①②③解得 ,即小物塊的落點距O’的距離為2R。(3)解:小物塊在圓弧軌道上從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設軌道最低點為重力勢能零點,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④小物塊被彈簧彈出到運動到圓弧軌道的最低點的過程由功能關系得: ⑤小物塊釋放前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等于小物塊被彈出時的動能,故有 , ⑥由①④⑤⑥聯立解得:(第- 1 -頁 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