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6.2 文化藝術之都巴黎 選擇題 專練--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下列對巴黎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西岱島是巴黎的發祥地 B.被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C.屬于地中海氣候,冬暖夏涼 D.位于法國北部,塞納河流經市區2.下圖是達·芬奇在16世紀初繪制的不朽杰作《蒙娜麗莎》。要欣賞該杰作,我們應選擇的地點是( )A.巴黎圣母院B.盧浮宮C.法國國家戲劇藝術博物館D.巴士底歌劇院3.法國首都巴黎是一座魅力之城,其魅力主要來自( )A.文化底蘊 B.現代建筑 C.繁華市場 D.新潮服飾4.作為現代藝術的象征,收藏了20世紀以來西方各種風格的藝術作品的博物館是( )A.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 B.盧浮宮C.奧塞博物館 D.凡爾賽宮5.巴黎人對美的獨特鑒賞力表現在巴黎人對藝術的熱愛、欣賞、接納、傳承,這也使得巴黎在各個時期都保持著藝術的活力。下列著名建筑中,能夠折射出巴黎人對藝術包容和獨特鑒賞力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6.下列關于下圖中巴黎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是法國文化和政治的中心,也是法國最大的城市②位于法國北部的巴黎盆地③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④塞納河穿城而過,西岱島是巴黎的發祥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巴黎被譽為是世界文化藝術之都,其具體表現在①塞納河蜿蜒穿過 ②歷代君王和總統重視③100多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 ④文化藝術生活豐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景觀主要集中在( )A.塞納河左岸 B.塞納河兩岸C.塞納河右岸 D.香榭麗舍大道9.下列是某旅游公司推出的旅游項目廣告詞,可信的是A.莫斯科---英語母語國家的首都,城市規劃的國際典范B.威尼斯一塞納河里貢多拉穿梭,嘆息橋上觀光客如織C.開普敦----亞洲與歐洲文化交融,西歐最美的都市之一D.班加羅爾---享譽全球的亞洲硅谷,印度信息業的代名詞10.巴黎市有100多個博物館,每一座都精彩而獨特。其中被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的是( )①盧浮宮 ②奧塞博物館 ③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 ④克呂尼博物館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11.下列關于威尼斯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1 500多年以前,是由100多座小島組成的荒無人煙的島嶼群B.威尼斯人的祖先建造威尼斯城的目的是躲避外敵C.威尼斯城是在一個地域狹小、人口稀少的島嶼上建成的D.威尼斯城的水道上有眾多的橋梁連接著眾多的島嶼12.法國西部大部分地區為(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C.地中海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13.被稱為古典藝術的寶庫的是( )A.盧浮宮B.奧塞博物館C.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D.巴黎圣母院14.巴黎人對文化的敬重、對藝術的追求,造就了這座世界文化藝術之都。下列能體現這一說法的是( ?。?br/>①巴黎人始終無法接受盧浮宮外的玻璃金字塔②“街頭藝術”、露天畫廊豐富了巴黎人文化生活③100多個博物館提升了巴黎這座城市的文化氣質④將巴黎火車站改建為世界一流博物館——奧賽博物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5.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下列建筑最能體現它是“古老”城市的是( )A.人民大會堂 B.國家博物館 C.紫禁城 D.“鳥巢”16.被稱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的巴黎,被下列哪條河穿城而過( )A.泰晤士河 B.多瑙河C.塞納河 D.萊茵河17.城市——文明中心。下列關于城市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巴黎——塞納河緩緩流過全城 ②班加羅爾——“北美洲的硅谷”③蔚山——韓國的政治文化心臟 ④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典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8.下列關于巴黎的敘述,正確的有①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景觀主要集中在塞納河兩岸②奧塞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繪畫大師的作品③在巴黎這樣的現代化城市中,只有在博物館中才能找到藝術④塞納河穿城而過,河中心的西岱島是巴黎的發祥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下列屬于巴黎的建筑杰作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從交通的角度看,下列屬于城市最初形成時的首選之地的是( )A.河流中心的小島 B.臨海的半島C.水陸交通的轉運點 D.地形制高點和隘口21.某同學暑假時去了一座世界著名的城市旅行,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引領現代時裝潮流的世界時裝之都。眾多的古跡再加上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等世界著名的建筑,讓他流連忘返。據此推斷該同學去的是( )A.蔚山 B.威尼斯 C.巴黎 D.東京22.從下列哪些內容可以看出,在巴黎生活的人們將文化和藝術的熱愛融入到日常生活中①巴黎被稱為舊書經營的“都會”②塞納河左岸咖啡館里聚集著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③巴黎街頭藝術和露天畫廊十分活躍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讀西歐降水圖及圖片資料,完成下面各題。23.西歐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24.西歐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A.北多南少 B.東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西多東少25.在圖中B城市能觀賞到的景觀是( )A.風車和郁金香 B.泰晤士河塔橋 C.水城威尼斯 D.埃菲爾鐵塔26.城市凝結著文明的成就。以下城市名片描述正確的是A 水上都市—威尼斯 位于意大利南部,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該城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也因水而憂。B IT新城—班加羅爾 位于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該地信息產業發達,被稱為“亞洲的硅谷”。C 文化藝術之都—巴黎 發祥于西岱島,塞納河級緩流過全城。盧浮宮博物館、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就坐落在塞納河畔。D 汽車城—蔚山 以汽車生產能力:著稱于世,是韓國:的汽車制造、研發和交易中心,與韓國最大的港口孟買相鄰。A.A B.B C.C D.D27.美國首都華盛頓與法國首都巴黎相比,共性在于( )①城市格局、規模、建筑風格等方面具有共性 ②城市職能多元化③與特定的歷史條件有密切關系 ④地理環境優越,有特定的河流流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8.下列關于巴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景觀主要集中在塞納河兩岸B.奧塞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繪畫大師的作品C.巴黎的城市藝術包容了不同時代的風格D.在巴黎這樣的現代化城市中,只有在博物館中才能找到藝術29.巴黎和班加羅爾這兩座城市的相似之處是( )A.瀕臨海洋 B.都是首都C.都有天然河流流經 D.自然條件都很優越30.關于巴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景觀主要集中在塞納河兩岸B.巴黎城內有大大小小100多個博物館C.巴黎的城市藝術包容了不同時代的風格D.在巴黎這樣的現代化城市中,只能在博物館中才能找到藝術31.關于法國首都巴黎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瀕臨英吉利海峽 B.位于法國南部C.位于法國巴黎盆地 D.在盧瓦爾河畔32.在巴黎,除了在博物館和歷史名勝中能欣賞到濃濃的文化藝術外,還可以在下列哪些場所欣賞( )①古舊的咖啡館 ②河畔的書攤③“街頭藝術”④露天畫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33.流經巴黎市區的著名河流是( )A.泰晤士河 B.萊茵河C.多瑙河 D.塞納河34.每座城市都有獨特的城市“名片”,請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城市和對應的名片,正確的有( )①巴黎——文化藝術之都 ②蔚山——IT新城③班加羅爾——汽車工業中心 ④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典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35.下列各組城市是國家首都,且以行政職能為主的是A.華盛頓、巴黎 B.華盛頓、蔚山C.巴西利亞、蔚山 D.巴黎、班加羅爾36.以下三幅圖從左到右依次是( )A.盧浮宮、奧塞博物館、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B.奧塞博物館、盧浮宮、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C.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盧浮宮、奧塞博物館D.奧塞博物館、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盧浮宮37.下列關于巴黎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是法國文化和政治的中心,也是法國最大的城市②位于法國北部的巴黎盆地③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④塞納河穿城而過,河中心的西岱島是巴黎的發祥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8.小林暑假去了一座世界著名的城市旅行,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引領現代時裝潮流的世界時裝之都,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等世界著名的古跡和建筑,使他流連忘返。小林去的是( )A.巴黎 B.東京 C.倫敦 D.紐約39.巴黎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滲透于城市各個角落的文化藝術氣息,具體表現在( )A.塞納河蜿蜒穿過巴黎市中心B.軟件科技園區廣布市區C.旅游業發達D.舊書攤遍布巴黎街頭40.下列關于巴黎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巴黎位于法國南部的巴黎盆地,塞納河流過全城B.西岱島是巴黎的發祥地C.巴黎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D.巴黎是法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法國最大的城市41.下列各組城市是國家首都,且以行政職能為主的是( )A.華盛頓、巴黎 B.華盛頓、巴西利亞C.巴西利亞、蔚山 D.巴黎、班加羅爾42.每年的5月至6月,在法國都會上演法國網球公開賽。關于在此期間天氣情況的判斷,正確的是( )A.每天午后都會下一場雨 B.每天氣溫變化很大C.天氣晴朗,不會下雨 D.可能會有陰雨天氣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B3.A4.A5.C6.C7.B8.B9.D10.D11.C12.B13.A14.C15.C16.C17.D18.C19.B20.C21.C22.A23.B 24.D 25.D26.C27.D28.D29.D30.D31.C32.D33.D34.B35.A36.D37.C38.A39.D40.A41.B42.D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