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新課標六年級1班《書法》上冊《筆法》教學設(shè)計【課題名稱】《筆法》【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了解文房四寶,即紙墨筆硯的相關(guān)知識,學習五字執(zhí)筆法。2、情感目標:感受中國書法的藝術(shù)魅力。【教學重難點】起筆、行筆、運筆、收筆的掌握,五字執(zhí)筆法的運用【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教案設(shè)計【教學過程】(一)直接導入教師提問:文房四寶是哪四寶?學生回答(二)教師簡介文房四寶相關(guān)知識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筆、墨、紙、硯。起源于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三)對筆的認識1、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毛筆有哪幾種嗎?學生回答2、教師反饋,并介紹兩種常用毛筆——狼毫、羊毫(1)狼毫是毛筆的一種,指用黃鼠狼的尾毛做成的毛筆。如:小楷狼毫。以我國東北產(chǎn)的“關(guān)東遼毫”品質(zhì)最佳。特點是潤滑而富有彈性,宜書宜畫,以畫為主。(2)羊毫毛筆的一種,用山羊毛制作,屬大眾化用品。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干化,容易著墨;陳羊毫有些剛性;穎羊毫精細,尖端透明;凈羊毫無雜質(zhì),羊毫性均柔軟,筆頭肥厚滋潤,適宜書寫行書。一般是采用長江下游、太湖沿岸的山羊毛制成的毛筆。(3)狼毫和羊毫區(qū)別羊毫:堅中帶柔,濡墨飽滿后書寫自能變化多端。東漢蔡邕是位大書法家兼書法理論家,他自寫的熹平石經(jīng)八分,是將秦漢流行的各體篆、隸、草隸、八分,加以整理,成為東漢流行的正體八分。他對毛筆的體會是“惟筆軟,則奇怪生焉”。特點——羊毫就是用山羊的毛制作的,柔軟,吸水性強,是白色的。羊毫質(zhì)軟,適合有一定造詣的書家和畫家使用,善于表現(xiàn)作品的細節(jié)。狼毫:比較堅挺,寫出來的字,筆畫勁遒流麗是其優(yōu)點,晉代的行草、小楷,皆以飄逸為主,力求簡潔遒麗。傳說王羲之寫“蘭亭序”,就是用堅挺的雞狼毫筆。嚴格地說寫好晉代二王書體,就得使用狼毫,初學的人若求行楷草法工整流麗,應(yīng)還用狼毫為上。(四)對紙的認識1、宣紙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具質(zhì)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宣紙自古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被譽為“國寶”。宣紙潤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強,不易變色。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寫字、作畫“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少蟲蛀,壽命長。2、毛邊紙毛邊紙,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竹纖維制成的淡黃紙。明末江西出產(chǎn)竹紙,紙質(zhì)細膩,薄而松軟,呈淡黃色,沒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適于寫字,又可用于印制古籍。因明代大藏書家毛晉嗜書如命,好用竹紙印刷書籍,曾到江西大量訂購稍厚實的竹紙,并在紙邊上蓋一個篆書“毛”字印章,故人們習慣稱這種紙為毛邊紙,并沿用至今。(五)墨和硯臺 展示圖片(六)拓展 (可選購品種)筆:雙羊、王一品、周虎臣墨:一得閣、曹素功紙:紅星、汪六吉、曹光華硯: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七)寫字、五字執(zhí)筆法1、寫字 起筆、行筆、頓筆、收筆2、五字執(zhí)筆法教師介紹、解釋五字執(zhí)筆法歷來比較普遍運用的是“五字執(zhí)筆法”。當代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先生對五字執(zhí)筆法極為推重,他在《書法論叢 ·書法論》中說:“書家對于執(zhí)筆法向來有種種不同的主張,我只承認其中之一種是對的,因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傳下來的,經(jīng)唐朝陸希聲所闡明的:擫、押、鉤、格、抵五字法。”下面我們對擫、押、鉤、格、抵五字的含義作一簡明的解釋,以幫助大家了解這種執(zhí)筆方法的特點。擫(yè),是指用大拇指的第一節(jié)(指腹)貼往筆管的左側(cè),與食指相對用力。押,是指食指第一節(jié)壓住筆管的右、前側(cè),力量由外向內(nèi),與拇指相對捏住筆管。鉤,是彎曲、鉤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彎曲如鉤,用第一節(jié)指肚前端鉤住筆管外側(cè),力量從外向內(nèi),中指與食指合力,對著拇指,以更穩(wěn)地控制筆管。格,是指無名指用甲肉相連之處頂住筆管的內(nèi)側(cè),力量從右內(nèi)側(cè)向左外側(cè)推出。抵,是指小指自然彎曲,緊靠無名指而不接觸筆管,以輔助無名指用力。教師展示圖片進一步解釋并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八)女字、安字書寫【板書設(shè)計】筆法(一)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二)對筆墨紙硯的認識(三)女字和安字寫法【教學反思】本堂課有很多不足之處,課堂紀律不好、準備不夠充足、時間掌控不當。在課件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沒有關(guān)注學生,導致課堂氛圍過于松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