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抗美援朝【學習目標】時空觀念了解美國侵略朝鮮、美國對中國人民的挑釁、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史實。掌握戰斗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的事跡。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了解中國抗美援朝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講述黃繼光、邱少云等志愿軍英雄的故事,培養學生表達和交流的能力。觀看相關視頻,研讀圖片、文獻等多重材料,讓學生了解獲取歷史信息的多種渠道,增強提取、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分析材料、認識歷史的過程中,初步掌握解釋歷史問題的方法。家國情懷體會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抗美援朝戰爭。難點:抗美援朝戰爭的背景、性質。【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史論結合法【教學過程】情景引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課——抗美援朝。接下來請大家與老師一起跨越時空,聆聽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并談談你聽完這首歌的感受。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就是高唱著這首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前線的。今天,讓我們一起翻開歷史,去重溫當時志愿軍戰士們的英勇、豪邁、熱情和決心。探究新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援朝援助的是哪兒呢?朝鮮。當時朝鮮出現了什么問題?中國為什么要去抗美援朝呢?這就需要我們了解朝鮮問題的由來。朝鮮戰爭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戰后形成的美蘇冷戰格局。二戰結束以后,美蘇兩國以北緯38度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八線為界,分別接受日軍的投降。后來,美國扶植李承晚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起資本主義性質的大韓民國,蘇聯扶植金日成在朝鮮半島北部建立起社會主義性質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朝鮮半島正式分裂。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朝鮮半島的南北雙方,采取了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且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這就是后來朝鮮半島分裂為南北陣營的導火線。與此同時,朝鮮南北雙方都謀求徹底消滅對方,來完成民族統一。另外一方面,朝鮮內戰爆發以后,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操縱的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以美國為主,組建聯合國軍,出兵朝鮮的決議,并在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對朝鮮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戰爭。由此朝鮮戰爭的性質就由民族內戰演變為了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朝鮮戰爭爆發后,中國東部的形勢如何呢?請大家根據地圖以及圖中的注釋,快速提取信息。我們先來看東南方向: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臺灣。在東北方向:十月初的時候,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附近,并且多次轟炸、掃射中國東北的邊境城市。我國的海、陸、空安全面臨嚴重的危險。基于朝鮮戰場形勢的惡化,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寫信給毛澤東,請求中國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出兵援助。而當時中美的實力對比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這幅表格。由此可知,中美在經濟、軍事方面實力非常懸殊,美國占據了絕對優勢的地位。在10月5日的下午,中南海的會議室仍在討論要不要出兵援助朝鮮的問題?請同學們設想,如果你是當時參會的中央領導層,你覺得中國是否應該出兵援助朝鮮,為什么呢?有同學說中國落后美國太多,就算打,也很有可能飛蛾撲火,很難取勝,并給剛建立的新中國雪上加霜,說的有道理。也有同學說,美國已經威脅到中國安全,我們和朝鮮相鄰,唇亡齒寒,為了保家衛國,這場戰爭不打也得打。請坐,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是怎么決斷的呢?彭德懷說: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于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毛澤東說: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對各方都不利。我們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從毛澤東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抗美援朝有何必要性呢?對,抗美援朝就是為了保家衛國,這是一場正義的反侵略的戰爭。浴血奮戰,英雄不朽——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1950年10月,在彭德懷總司令的率領之下,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保家衛國、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這場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又是如何呢 請同學們觀看視頻,了解戰爭的進程和結果。視頻播放結束了,下面老師找一位同學作為戰地小記者,來簡單為我們播報一下戰爭經過吧。有誰自告奮勇嗎 最后一排這位男生,你的手舉得最高,你來上臺為大家講述一下吧。大家好,我是這次戰爭的戰爭小記者,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這次戰爭情況。這次戰爭分為兩個階段,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是第一階段,首戰兩水洞,激戰云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等,將戰線推回到三八線南北。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為第二階段,中朝人民采用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爆發,這場戰役歷時40多天,敵人投入6萬多兵力,投放近200萬顆炮彈和炸彈,山頭都被削平兩米,志愿軍堅守陣地擊退敵人900多次,最終取得上甘嶺戰役勝利。最終在1953年七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勝利。我的介紹結束。感謝這位同學的講解,你梳理的很清晰,大家為他鼓掌。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與敵人戰斗中,也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同學們在課下都已經搜集了相關資料,下面我們來召開一個小小故事會,來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英雄的故事,并說你有什么感受?通過剛剛同學們的分享,我們了解到了宋阿毛舍生忘死的英雄主義精神;撿起炸藥包,手握爆破簡沖入敵群的楊根思;用胸膛堵住搶眼的黃繼光;烈火燒身,巋(kui)然不動的邱少云,感受到了他們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他們為保衛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也被稱為“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而且鍛造出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就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所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他們共同構成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正是在這些精神的激勵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1953年的7月簽署停戰協定。克拉克在他所住的回憶錄《從多瑙河到鴨綠江中》中說道,我是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軍司令官。抗美援朝最終以中朝人民勝利結束。三、楊我國威,氣壯山河。那么抗美援朝戰爭勝利有何偉大歷史意義 這個問題有些難度,同學們結合材料進行討論,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請你結合中國近現代歷史和對彭德懷這句話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彭德懷《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大家討論聲音小下來了,剛剛三組同學討論最激烈,那三組派代表來分享一下你們討論結果吧。三組同學認為抗美援朝的勝利維護了國家主權,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國際:沉重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國內:為我國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課堂小結:山河已無恙,英雄可歸矣。七十多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從2014年到2022年,連續九年,已經有九批共913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的遺骸回到了祖國。正是他們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1951年,黨中央決定將每年的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如今我們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就是希望我們在和平的歲月里,不要忘記那些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榮耀而奮斗和犧牲的先輩們。愿大家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于自身之肩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板書設計:一、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背景2.時間3.司令員4.軍隊名稱二、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1.主要戰役2.英雄人物3.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