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文地理(上冊)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冊 3.1.1 稻作文化的印記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頂,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這說明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A.干燥陰涼 B.四季分明 C.高溫多雨 D.干旱少雨2.下列有關中南半島的描述,正確的是( )A.屬于全年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 B.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入太平洋C.人口大多分布于沿海的大城市 D.高腳屋是湄公河平原獨特民居3.(2022七下·奉化期末)以下各項對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精神生活影響最深的因素是( )A.中國傳統文化 B.稻作文化C.西方文化 D.宗教文化4.(2022七下·柯橋期中)在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的各個國家商品館里,陳列著各國最具特色的商品。如果要給泰國館選擇陳列商品,下列商品中最適合的是( )A.椰棗 B.羊駝毛圍巾 C.香米 D.牦牛肉5.(2022七下·長興月考)泰國香米以其香糯的口感和獨特的香味享譽世界,下列屬于其特殊的生長條件的是( )A.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雨季降水豐沛,旱季降水很少B.土地遼闊,地勢低平,降水較少,土壤肥沃C.氣候有明顯的垂直差異D.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肥沃6.(2022七下·青田月考)下列屬于湄公河平原水稻生長有利自然條件的是( )①高溫多雨州 ②水網密布 ③人口眾多 ④土壤深厚肥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著名的稻米區,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稻作文化的印記。下列場景中符合這種印記的是( )A.地廣人稀,地勢平坦,推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B.農場之間是大面積的農田,人們居住得很分散C.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牧民在勞作D.渠道和河流構成密集水網,環繞著農田和村莊8.(2021七下·越城期末)下列說法符合湄公河平原的生產或生活的是( )A.主要種植玉米、大豆 B.以大型農場為主C.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 D.農業生產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9.以下符合湄公河平原自然環境特征的是( )A.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B.面積不大,但地勢平坦C.高溫多雨,水網密布 D.干旱缺水10.以木、竹為主要建材,用木樁作為支撐,懸空架設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C.東歐平原 D.日本關東平原11.下列各項中展示了湄公河平原生活圖景的有( )①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②農忙時節互相幫忙③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④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⑤插秧和收割的季節,是人們最為忙碌的時候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④⑤12.(2021七下·淳安期末)讀越南胡志明市和美國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氣溫與降水圖,據此分析湄公河平原主要種植水稻的氣候原因有( )①氣溫高,熱量充足②地勢平,土壤肥沃③人口多,勞動力足④降水大,水源充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3.(2021七下·諸暨期中)中南半島上的泰國、越南、緬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稻米區,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稻作文化的印記。下列場景中符合這種印記的是( )A.地廣人稀,地勢平坦,推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B.農場之間是大面積的農田,人們居住得很分散C.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D.渠道和河流構成密集水網,環繞著農田和村莊14.東南亞地區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 。A.湄南河 B.湄公河 C.伊洛瓦底江 D.薩爾溫江15.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在我國稱瀾滄江的河流是( )A.湄公河 B.湄南河 C.紅河 D.伊洛瓦底江16.下列搭配河流、國家、首都正確的一組是( )A.湄南河—泰國—曼谷 B.伊洛瓦底江—老撾—萬象C.湄南河—泰國—萬象 D.湄公河—柬埔寨—河內17.讀“東南亞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題東南亞各國的首都有許多都位于大河附近。泰國的首都曼谷附近的河流是( )A.湄公河 B.湄南河 C.紅河 D.伊洛瓦底江18.發源于喜瑪拉雅山脈南坡,注入阿拉伯海的河流是( )A.印度河 B.恒河 C.湄南河 D.湄公河19.對下圖中甲、乙、丙、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城市是緬甸的首都金邊B.乙城市是泰國的首都仰光C.丙河是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湄公河D.丁河是湄南河20.下列對亞洲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亞洲的地勢是中間高,四周低B.受地形影響,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C.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南河D.亞洲是世界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二、材料分析題21.(2021七下·秀洲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讀中南半島圖和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圖,回答問題。(1)根據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描述曼谷的氣候特征: 。(2)這邊的生產特色是什么?試分析形成該生產特色的自然條件(3)試列舉一項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的關系。從人地關系的角度,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結論?三、綜合題22.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1)由圖可知:該地屬于 半島,從緯度角度看,位于 半球,西臨 洋。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 帶,屬于 氣候。該地區主要信奉 教,主要的宗教景觀是 。(2)由圖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斷,該半島的地勢特點是 圖中陰影部分表示主要農業區,請描述這些農業區的分布特點: 。該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適合該作物生長的有利氣候、地形條件是 。四、圖文分析題23.閱讀下圖,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圖1 圖2 圖3(1)圖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 。(2)圖2中乙地區的農業生產特色是什么?綜合圖1、圖2的信息和所學知識說明這一生產特色形成的有利自然條件。(3)圖3為當地民居,請說出這種民居的名稱,并說說這種民居在當地盛行的原因。(4)從人地關系的角度,綜合上述信息,你能從中得出什么結論?24.(2021七下·臺州月考) 閱讀下列兩幅局部地區地圖,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圖2是 半島,該半島的地勢特點是 , F為 河。(2)A、F兩地發展農業有何差異?請從地形、氣候角度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25.中南半島與中國山水相連。讀圖1、圖2,回答問題。(1)讀圖1,判斷中南半島主要河流的流向是 ,由此可知該半島的地勢特征為 ,金邊位于 上(填地形類型)。(2)根據圖2推測,湄南河的補給水源主要依賴 ,其徑流變化的最顯著特征是 ,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現在 月份。(3)一個地區人們的生活既受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受其生產方式的影響。試例舉一項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的關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高腳屋有利于防潮通風,保持涼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湄公河平原地勢低洼,洪澇災害頻發,人們為了防止被淹,以木、竹為主要建材懸空架設高腳屋。2.【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南半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入太平洋或印度洋,人口大多分布于河流下游地區形成的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區。氣候濕熱, 高腳屋是湄公河平原獨特民居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自西向東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氣候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眾多河流的下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城市、人口與農業比較集中的地區。3.【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a、b、c、d四個選項均是影響湄公河平原地區人們的精神生活的因素,但是稻作文化對其影響最深遠。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水稻適宜在高溫多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環境中生長,因此熱帶和亞熱帶的沖積平原成為水稻生產的主要分布區。無論是水稻的生產過程還是修建農田設施,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樣,一方面促進了當地人口的增長,另一方面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壓力。為了滿足對糧食的需求,人們不斷地興修水利,共同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并祈求神靈的保佑,形成了物質、社會、精神三個層面的稻作文化印記。4.【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如果要給泰國館選擇陳列商品,下列商品中最適合的是香米。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椰棗是一種原產于中東,北非一代的美味水果。羊駝毛應該是南美印第安人安第斯山脈的特產,牦牛是我國青藏高原的主要畜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泰國香米是原產于泰國的長粒型大米,是秈米的一種。因其香糯的口感和獨特的露兜樹香味享譽世界。是僅次于印度香米的世界上最大宗的出口大米品種之一。泰國香米主要出產于泰國東北部,泰國香稻只有在原產地才能表現出最好的品質。這是因為那里具有特殊的生長條件,尤其是香稻揚花期間,那里涼爽的氣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漿期間土壤中漸漸降低的濕度,對香味的產生及積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泰國屬于熱帶氣候,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肥沃,以種植水稻為主,故D符合題意。A描述的是熱帶草原氣候,故排除;B中土地遼闊,降水較少與題意不吻合,故排除;C描述的是高原山地氣候,故與題意不吻合。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的內容,屬于容易題,排除法即可。6.【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水稻生長的條件。根據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這里水網密布,土壤肥沃,為水稻種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③項人口眾多為人文條件,故③項錯誤,答案為①②④。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中南半島相關自然、人文知識,需要學生回顧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相關內容。7.【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A和B是美國中部大平原,C是草原牧區。題意中“湄公河平原”是種植水稻,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豐沛,水網密布,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屬于容易題8.【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的生產方式是精耕細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主要種植水稻,人民居住比較密集,故D符合題意,ABC說法錯誤。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生活方式,屬于容易題。9.【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自然環境特征。結合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B錯;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A、D錯,C對。故答案為:C。【點評】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環境特征:(1)地理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3)地形和土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4)水文:水網密布,湄公河自北向南穿過平原,灌溉發達。10.【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的建筑特色。結合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的吊腳屋,是以木、竹為主要建材,用木樁作為支撐,懸空架設民居建筑,具有通風防潮,安全防獸等作用。B、C、D不符合題意,A對。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11.【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相關知識。結合所學, 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 人們居住得比較集中, ①錯 ;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農忙時節互相幫忙, ②對;精耕細作,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 ③ 對,④錯;本區以水稻生產為主, 插秧和收割的季節,是人們最為忙碌的時候 , ⑤ 對。故答案為:B。【點評】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12.【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在湄公河平原,由于光照充足,高溫多雨等自然條件,當地以種植水稻為主, ①④符合題意,其他不屬于氣候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湄公河平原,由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高溫多雨等自然條件,當地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精耕細作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因此湄公河人口密集。但另一方面,水稻的豐收也滿足了當地人們糧食需求。水稻種植需要良好的排澇和灌溉設施,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水網,從而形成了干欄式的民居特色。13.【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廣人稀,地勢平坦,推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是美國中央大平原的生產特色。農場之間是大面積的農田,人們居住得很分散,也是美國中央大平原的。 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是非洲草原的特色。渠道和河流構成密集水網,環繞著農田和村莊,符合中南半島上人們生活特色。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湄公河平原上主要種植水稻,在生產力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這些勞動主要靠人工完成,屬于精耕細作的農業,氣候條件優越,適宜人類的生存和居住,比較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遇到豐收時節,人手不夠,大家互相幫忙,但不會使用大量機械。14.【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東南亞地區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共流經6個國家。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湄公河發源于中國,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該河流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號稱“東方多瑙河”。15.【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亞洲河流眾多,有許多國際性河流,其中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在我國又稱瀾滄江,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被稱為亞洲的多瑙河。16.【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觀察東南亞河流圖可知:湄南河—曼谷—泰國、湄公河—老撾—萬象、湄公河—柬埔寨—金邊 。根據題意。故選:A。【點評】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中南半島河流的上游奔騰在崇山峻嶺之中,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進入下游后,水流平緩,泥沙淤積,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地勢低平,是東南亞重要的農業地區。考查東南亞河流流經的國家和首都。17.【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湄南河從泰國首都曼谷城中穿越而過,它是泰國最長的河流,為泰國人民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資源,它千百萬年來哺育了泰國的人民,因此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故答案為:B【點評】瀾滄江發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世界第六長河,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出境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后始稱湄公河。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18.【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印度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西部中國境內的獅泉河,自東南向西北流經克什米爾后,轉向西南貫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位于亞洲東部,走向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位于亞洲南部,走向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湄南河, 發源于泰國西北部的撣邦高原,流到南部平坦地區,形成湄南河三角洲,最后注入曼谷灣。19.【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圖中是中南半島,甲城市是緬甸的仰光;乙城市是泰國的首都曼谷;丙河是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湄公河;丁是紅河。故答案為: C【點評】東南亞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優勢:①河流沿岸多為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發展農業.②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設.③可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資源.④航運便利.20.【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是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影響,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注入周圍的海洋,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流。亞洲南部有熱帶季風氣候,東部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是世界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亞洲山地和高原約占總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亞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亞洲有世界上最高的甲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亞大平原。喜馬拉雅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號稱“地球之巔”;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21.【答案】(1)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細作的人工稻作農業;自然條件:氣候:地處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水文:水網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為主(湄公河平原),地勢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結論: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根據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的分配可知,曼谷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季節變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次年4月流量小。(2)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區域經濟發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地處低緯,熱量充足;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水網密布,灌溉便利,這些條件有利于種植水稻。(3)本題考查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的關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故答案為:(1)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細作的人工稻作農業;自然條件:氣候:地處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水文:水網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為主(湄公河平原),地勢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結論: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點評】 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22.【答案】(1)中南;北;印度;熱;熱帶季風;佛;佛寺(或佛塔:或寺廟)(2)北高南低;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區(圍繞“水源”回答即可);水稻;全年高溫、降水多(或雨熱同期),地形以平原為主【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該地屬于中南半島,從緯度角度看,位于北半球,西臨印度洋。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屬于熱帶氣候。該地區主要信奉佛教,主要的宗教景觀是寺廟或佛塔。(2)、由圖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斷,該半島的地勢特點是北高南低。理由是水往低處流,圖中河流自北向南流。圖中陰影部分表示主要農業區,請描述這些農業區的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區(圍繞“水源”回答即可)。該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適合該作物生長的有利氣候、地形條件是全年高溫、降水多(或雨熱同期),地形以平原為主。【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23.【答案】(1)湄公河(2)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因為這里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3)高腳屋。當地是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當地高溫多雨,濕度較大。這種房屋懸空架設,上層住人可以避免多雨潮濕的環境,底層可以圈養牲畜和放置農具。(4)自然條件影響人文條件,人類的生產生活要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的相關知識。(1)讀圖可知, 圖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湄公河。(2)結合所學可知,乙地區是湄公河平原,其農業生產特色為 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結合圖1、圖2的信息和所學知識可以知道,形成這一生產特色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地處熱帶,高溫多雨;地形平坦;水網密布;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等。(3)結合所學可知,圖3為高腳屋。這是由于當地高溫多雨,濕度較大。這種房屋懸空架設,上層住人可以避免多雨潮濕的環境,底層可以圈養牲畜和放置農具。(4)綜上可知,自然條件影響人文條件,人類的生產生活要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故答案為:(1) 湄公河(2) 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因為這里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3) 高腳屋。當地是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當地高溫多雨,濕度較大。這種房屋懸空架設,上層住人可以避免多雨潮濕的環境,底層可以圈養牲畜和放置農具。(4) 自然條件影響人文條件,人類的生產生活要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點評】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環境特征:(1)地理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3)地形和土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4)水文:水網密布,湄公河自北向南穿過平原,灌溉發達。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24.【答案】(1)中南半島;北高南低;湄公河(2)差異:A地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開辟梯田,種植玉米等農作物。B地發展水稻種植業。原因: ①A地地處山區,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②B地地處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圖1是美洲地區,圖2是湄公河平原地區。湄公河平原地處平原,是熱帶季風氣候,適合種植水稻;A地區是安第斯山區,受海拔影響,在低海拔和高海拔處分別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故答案為:(1)中南半島、北高南低、湄公河(2) 差異:A地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開辟梯田,種植玉米等農作物。B地發展水稻種植業。原因: ①A地地處山區,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②B地地處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點評】本題考查比較不同地區的生產生活特色,難度中等。25.【答案】(1)自北向南;北高南低;湄公河平原(2)降水(雨水);水位季節變化大;4(或3-4)(3)生活特色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正確且對應即可。如: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等。【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讀圖1,判斷中南半島主要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水往高處流,由此可知該半島的地勢特征為北高南低,金邊位于湄公河平原上。(2)、根據圖2推測,湄南河的補給水源主要依賴降水,其徑流變化的最顯著特征是水位季節變化大,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現在3-4月份。(3)、生活特色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正確且對應即可。如: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等。【點評】在湄公河平原,由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高溫多雨等自然條件,當地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精耕細作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因此湄公河人口密集。但另一方面,水稻的豐收也滿足了當地人們糧食需求。水稻種植需要良好的排澇和灌溉設施,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水網,從而形成了干欄式的民居特色。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文地理(上冊)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冊 3.1.1 稻作文化的印記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頂,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這說明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A.干燥陰涼 B.四季分明 C.高溫多雨 D.干旱少雨【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高腳屋有利于防潮通風,保持涼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湄公河平原地勢低洼,洪澇災害頻發,人們為了防止被淹,以木、竹為主要建材懸空架設高腳屋。2.下列有關中南半島的描述,正確的是( )A.屬于全年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 B.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入太平洋C.人口大多分布于沿海的大城市 D.高腳屋是湄公河平原獨特民居【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南半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入太平洋或印度洋,人口大多分布于河流下游地區形成的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區。氣候濕熱, 高腳屋是湄公河平原獨特民居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自西向東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氣候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眾多河流的下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城市、人口與農業比較集中的地區。3.(2022七下·奉化期末)以下各項對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精神生活影響最深的因素是( )A.中國傳統文化 B.稻作文化C.西方文化 D.宗教文化【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a、b、c、d四個選項均是影響湄公河平原地區人們的精神生活的因素,但是稻作文化對其影響最深遠。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水稻適宜在高溫多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環境中生長,因此熱帶和亞熱帶的沖積平原成為水稻生產的主要分布區。無論是水稻的生產過程還是修建農田設施,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樣,一方面促進了當地人口的增長,另一方面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壓力。為了滿足對糧食的需求,人們不斷地興修水利,共同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并祈求神靈的保佑,形成了物質、社會、精神三個層面的稻作文化印記。4.(2022七下·柯橋期中)在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的各個國家商品館里,陳列著各國最具特色的商品。如果要給泰國館選擇陳列商品,下列商品中最適合的是( )A.椰棗 B.羊駝毛圍巾 C.香米 D.牦牛肉【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如果要給泰國館選擇陳列商品,下列商品中最適合的是香米。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椰棗是一種原產于中東,北非一代的美味水果。羊駝毛應該是南美印第安人安第斯山脈的特產,牦牛是我國青藏高原的主要畜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泰國香米是原產于泰國的長粒型大米,是秈米的一種。因其香糯的口感和獨特的露兜樹香味享譽世界。是僅次于印度香米的世界上最大宗的出口大米品種之一。泰國香米主要出產于泰國東北部,泰國香稻只有在原產地才能表現出最好的品質。這是因為那里具有特殊的生長條件,尤其是香稻揚花期間,那里涼爽的氣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漿期間土壤中漸漸降低的濕度,對香味的產生及積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2022七下·長興月考)泰國香米以其香糯的口感和獨特的香味享譽世界,下列屬于其特殊的生長條件的是( )A.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雨季降水豐沛,旱季降水很少B.土地遼闊,地勢低平,降水較少,土壤肥沃C.氣候有明顯的垂直差異D.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肥沃【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泰國屬于熱帶氣候,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肥沃,以種植水稻為主,故D符合題意。A描述的是熱帶草原氣候,故排除;B中土地遼闊,降水較少與題意不吻合,故排除;C描述的是高原山地氣候,故與題意不吻合。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的內容,屬于容易題,排除法即可。6.(2022七下·青田月考)下列屬于湄公河平原水稻生長有利自然條件的是( )①高溫多雨州 ②水網密布 ③人口眾多 ④土壤深厚肥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水稻生長的條件。根據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這里水網密布,土壤肥沃,為水稻種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③項人口眾多為人文條件,故③項錯誤,答案為①②④。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中南半島相關自然、人文知識,需要學生回顧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相關內容。7.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平原是世界著名的稻米區,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稻作文化的印記。下列場景中符合這種印記的是( )A.地廣人稀,地勢平坦,推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B.農場之間是大面積的農田,人們居住得很分散C.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牧民在勞作D.渠道和河流構成密集水網,環繞著農田和村莊【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A和B是美國中部大平原,C是草原牧區。題意中“湄公河平原”是種植水稻,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豐沛,水網密布,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屬于容易題8.(2021七下·越城期末)下列說法符合湄公河平原的生產或生活的是( )A.主要種植玉米、大豆 B.以大型農場為主C.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 D.農業生產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的生產方式是精耕細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主要種植水稻,人民居住比較密集,故D符合題意,ABC說法錯誤。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生活方式,屬于容易題。9.以下符合湄公河平原自然環境特征的是( )A.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B.面積不大,但地勢平坦C.高溫多雨,水網密布 D.干旱缺水【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自然環境特征。結合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B錯;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A、D錯,C對。故答案為:C。【點評】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環境特征:(1)地理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3)地形和土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4)水文:水網密布,湄公河自北向南穿過平原,灌溉發達。10.以木、竹為主要建材,用木樁作為支撐,懸空架設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C.東歐平原 D.日本關東平原【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的建筑特色。結合所學可知,湄公河平原的吊腳屋,是以木、竹為主要建材,用木樁作為支撐,懸空架設民居建筑,具有通風防潮,安全防獸等作用。B、C、D不符合題意,A對。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11.下列各項中展示了湄公河平原生活圖景的有( )①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②農忙時節互相幫忙③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④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⑤插秧和收割的季節,是人們最為忙碌的時候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④⑤【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相關知識。結合所學, 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 人們居住得比較集中, ①錯 ;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農忙時節互相幫忙, ②對;精耕細作,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 ③ 對,④錯;本區以水稻生產為主, 插秧和收割的季節,是人們最為忙碌的時候 , ⑤ 對。故答案為:B。【點評】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12.(2021七下·淳安期末)讀越南胡志明市和美國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氣溫與降水圖,據此分析湄公河平原主要種植水稻的氣候原因有( )①氣溫高,熱量充足②地勢平,土壤肥沃③人口多,勞動力足④降水大,水源充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在湄公河平原,由于光照充足,高溫多雨等自然條件,當地以種植水稻為主, ①④符合題意,其他不屬于氣候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湄公河平原,由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高溫多雨等自然條件,當地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精耕細作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因此湄公河人口密集。但另一方面,水稻的豐收也滿足了當地人們糧食需求。水稻種植需要良好的排澇和灌溉設施,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水網,從而形成了干欄式的民居特色。13.(2021七下·諸暨期中)中南半島上的泰國、越南、緬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稻米區,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稻作文化的印記。下列場景中符合這種印記的是( )A.地廣人稀,地勢平坦,推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B.農場之間是大面積的農田,人們居住得很分散C.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D.渠道和河流構成密集水網,環繞著農田和村莊【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廣人稀,地勢平坦,推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是美國中央大平原的生產特色。農場之間是大面積的農田,人們居住得很分散,也是美國中央大平原的。 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是非洲草原的特色。渠道和河流構成密集水網,環繞著農田和村莊,符合中南半島上人們生活特色。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湄公河平原上主要種植水稻,在生產力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這些勞動主要靠人工完成,屬于精耕細作的農業,氣候條件優越,適宜人類的生存和居住,比較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遇到豐收時節,人手不夠,大家互相幫忙,但不會使用大量機械。14.東南亞地區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 。A.湄南河 B.湄公河 C.伊洛瓦底江 D.薩爾溫江【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東南亞地區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共流經6個國家。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湄公河發源于中國,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該河流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號稱“東方多瑙河”。15.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在我國稱瀾滄江的河流是( )A.湄公河 B.湄南河 C.紅河 D.伊洛瓦底江【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亞洲河流眾多,有許多國際性河流,其中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在我國又稱瀾滄江,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被稱為亞洲的多瑙河。16.下列搭配河流、國家、首都正確的一組是( )A.湄南河—泰國—曼谷 B.伊洛瓦底江—老撾—萬象C.湄南河—泰國—萬象 D.湄公河—柬埔寨—河內【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觀察東南亞河流圖可知:湄南河—曼谷—泰國、湄公河—老撾—萬象、湄公河—柬埔寨—金邊 。根據題意。故選:A。【點評】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中南半島河流的上游奔騰在崇山峻嶺之中,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進入下游后,水流平緩,泥沙淤積,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地勢低平,是東南亞重要的農業地區。考查東南亞河流流經的國家和首都。17.讀“東南亞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題東南亞各國的首都有許多都位于大河附近。泰國的首都曼谷附近的河流是( )A.湄公河 B.湄南河 C.紅河 D.伊洛瓦底江【答案】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湄南河從泰國首都曼谷城中穿越而過,它是泰國最長的河流,為泰國人民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資源,它千百萬年來哺育了泰國的人民,因此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故答案為:B【點評】瀾滄江發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世界第六長河,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出境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后始稱湄公河。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18.發源于喜瑪拉雅山脈南坡,注入阿拉伯海的河流是( )A.印度河 B.恒河 C.湄南河 D.湄公河【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印度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西部中國境內的獅泉河,自東南向西北流經克什米爾后,轉向西南貫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湄公河位于亞洲東部,走向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位于亞洲南部,走向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湄南河, 發源于泰國西北部的撣邦高原,流到南部平坦地區,形成湄南河三角洲,最后注入曼谷灣。19.對下圖中甲、乙、丙、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城市是緬甸的首都金邊B.乙城市是泰國的首都仰光C.丙河是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湄公河D.丁河是湄南河【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圖中是中南半島,甲城市是緬甸的仰光;乙城市是泰國的首都曼谷;丙河是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湄公河;丁是紅河。故答案為: C【點評】東南亞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優勢:①河流沿岸多為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發展農業.②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設.③可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資源.④航運便利.20.下列對亞洲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亞洲的地勢是中間高,四周低B.受地形影響,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C.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南河D.亞洲是世界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是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影響,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注入周圍的海洋,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流。亞洲南部有熱帶季風氣候,東部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是世界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亞洲山地和高原約占總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亞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亞洲有世界上最高的甲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亞大平原。喜馬拉雅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號稱“地球之巔”;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二、材料分析題21.(2021七下·秀洲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讀中南半島圖和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圖,回答問題。(1)根據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描述曼谷的氣候特征: 。(2)這邊的生產特色是什么?試分析形成該生產特色的自然條件(3)試列舉一項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的關系。從人地關系的角度,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結論?【答案】(1)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細作的人工稻作農業;自然條件:氣候:地處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水文:水網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為主(湄公河平原),地勢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結論: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根據曼谷各月氣溫與降水的分配可知,曼谷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季節變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次年4月流量小。(2)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區域經濟發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地處低緯,熱量充足;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水網密布,灌溉便利,這些條件有利于種植水稻。(3)本題考查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的關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故答案為:(1)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細作的人工稻作農業;自然條件:氣候:地處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水文:水網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為主(湄公河平原),地勢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結論: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點評】 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三、綜合題22.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1)由圖可知:該地屬于 半島,從緯度角度看,位于 半球,西臨 洋。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 帶,屬于 氣候。該地區主要信奉 教,主要的宗教景觀是 。(2)由圖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斷,該半島的地勢特點是 圖中陰影部分表示主要農業區,請描述這些農業區的分布特點: 。該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適合該作物生長的有利氣候、地形條件是 。【答案】(1)中南;北;印度;熱;熱帶季風;佛;佛寺(或佛塔:或寺廟)(2)北高南低;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區(圍繞“水源”回答即可);水稻;全年高溫、降水多(或雨熱同期),地形以平原為主【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該地屬于中南半島,從緯度角度看,位于北半球,西臨印度洋。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屬于熱帶氣候。該地區主要信奉佛教,主要的宗教景觀是寺廟或佛塔。(2)、由圖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斷,該半島的地勢特點是北高南低。理由是水往低處流,圖中河流自北向南流。圖中陰影部分表示主要農業區,請描述這些農業區的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區(圍繞“水源”回答即可)。該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適合該作物生長的有利氣候、地形條件是全年高溫、降水多(或雨熱同期),地形以平原為主。【點評】湄公河平原地處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上,由河流沖積而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河流是湄公河。整個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5~10月份。四、圖文分析題23.閱讀下圖,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圖1 圖2 圖3(1)圖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 。(2)圖2中乙地區的農業生產特色是什么?綜合圖1、圖2的信息和所學知識說明這一生產特色形成的有利自然條件。(3)圖3為當地民居,請說出這種民居的名稱,并說說這種民居在當地盛行的原因。(4)從人地關系的角度,綜合上述信息,你能從中得出什么結論?【答案】(1)湄公河(2)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因為這里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3)高腳屋。當地是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當地高溫多雨,濕度較大。這種房屋懸空架設,上層住人可以避免多雨潮濕的環境,底層可以圈養牲畜和放置農具。(4)自然條件影響人文條件,人類的生產生活要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湄公河平原的相關知識。(1)讀圖可知, 圖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湄公河。(2)結合所學可知,乙地區是湄公河平原,其農業生產特色為 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結合圖1、圖2的信息和所學知識可以知道,形成這一生產特色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地處熱帶,高溫多雨;地形平坦;水網密布;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等。(3)結合所學可知,圖3為高腳屋。這是由于當地高溫多雨,濕度較大。這種房屋懸空架設,上層住人可以避免多雨潮濕的環境,底層可以圈養牲畜和放置農具。(4)綜上可知,自然條件影響人文條件,人類的生產生活要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故答案為:(1) 湄公河(2) 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因為這里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3) 高腳屋。當地是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業,當地高溫多雨,濕度較大。這種房屋懸空架設,上層住人可以避免多雨潮濕的環境,底層可以圈養牲畜和放置農具。(4) 自然條件影響人文條件,人類的生產生活要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點評】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環境特征:(1)地理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3)地形和土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4)水文:水網密布,湄公河自北向南穿過平原,灌溉發達。湄公河平原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特色:精耕細作,人力勞作;產量高,商品率低(自給自足);興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澇。人口稠密;吊腳屋,通風防潮,安全防獸;以米飯為主,水稻生產影響著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鄰里關系密切,團結互助。24.(2021七下·臺州月考) 閱讀下列兩幅局部地區地圖,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圖2是 半島,該半島的地勢特點是 , F為 河。(2)A、F兩地發展農業有何差異?請從地形、氣候角度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答案】(1)中南半島;北高南低;湄公河(2)差異:A地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開辟梯田,種植玉米等農作物。B地發展水稻種植業。原因: ①A地地處山區,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②B地地處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圖1是美洲地區,圖2是湄公河平原地區。湄公河平原地處平原,是熱帶季風氣候,適合種植水稻;A地區是安第斯山區,受海拔影響,在低海拔和高海拔處分別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故答案為:(1)中南半島、北高南低、湄公河(2) 差異:A地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開辟梯田,種植玉米等農作物。B地發展水稻種植業。原因: ①A地地處山區,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②B地地處平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點評】本題考查比較不同地區的生產生活特色,難度中等。25.中南半島與中國山水相連。讀圖1、圖2,回答問題。(1)讀圖1,判斷中南半島主要河流的流向是 ,由此可知該半島的地勢特征為 ,金邊位于 上(填地形類型)。(2)根據圖2推測,湄南河的補給水源主要依賴 ,其徑流變化的最顯著特征是 ,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現在 月份。(3)一個地區人們的生活既受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受其生產方式的影響。試例舉一項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的關系。【答案】(1)自北向南;北高南低;湄公河平原(2)降水(雨水);水位季節變化大;4(或3-4)(3)生活特色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正確且對應即可。如: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等。【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讀圖1,判斷中南半島主要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水往高處流,由此可知該半島的地勢特征為北高南低,金邊位于湄公河平原上。(2)、根據圖2推測,湄南河的補給水源主要依賴降水,其徑流變化的最顯著特征是水位季節變化大,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現在3-4月份。(3)、生活特色與自然環境或生產活動正確且對應即可。如:水稻生產是湄公河平原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它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隨處可見的米市、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等。【點評】在湄公河平原,由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高溫多雨等自然條件,當地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精耕細作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因此湄公河人口密集。但另一方面,水稻的豐收也滿足了當地人們糧食需求。水稻種植需要良好的排澇和灌溉設施,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水網,從而形成了干欄式的民居特色。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上冊)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冊 3.1.1 稻作文化的印記 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上冊)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冊 3.1.1 稻作文化的印記 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