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學年第二學期學業水平測試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B D A B A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C B A D B C C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C B B C B B B D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3小題,31題14分,32題13分,33題13分,共40分)31.(1)多 大 大 沖積 平原 自東南向西北(每格1分)(2)高溫多雨,地形平坦開闊,水網密布(水源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每點1分)(3)所需勞動力多、機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產量高(單產高)、商品率低。(每點1分)32.(1)端點:涿郡、余杭(各1分,共2分)政權名稱:南宋(1分)現象: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等多處,城外還有十多處瓦子。(如同教材描寫瓦子的規模繁華等也可得分,共2分)(2)(4分)白堤 蘇軾蘇堤 白居易《滿江紅》 林升《題臨安邸》 岳飛(3)人口數量眾多(增加)(2分);商業繁榮;早市夜市繁榮(任一點2分)。33.(1)帝國:阿拉伯帝國(1分)通好表現:①經陸路和海路來到中國②販賣珠寶、香料和藥材等③有不少人在中國長期定居,④有的人還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職。(任意一點得2分,共4分)①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②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③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④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任意一點得2分,共4分)歷史悠久;勇于開拓;開放包容;;范圍廣闊(海陸并舉);交流互鑒;友好往來;等等。(此題比較開放,任意答出2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同等賦分、但只羅列史實不給分。)2022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2023年6月考生須知:1.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 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答題前,請在答題卷上方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并填涂準考證號。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4. 考試結束,上交答題卷。一 、選擇題 (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 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日本是由多個島嶼組成的島國,漁業發達。現在眾多漁民改變了過去只捕不養的習慣,轉而大力發展人工養殖,建設“海洋牧場”。下圖為日本略圖。完成1、2題。1. 東京位于① 太平洋的東岸 ②西半球③ 日本列島中心 ④ 北溫帶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③④2. 日本大力建設海洋牧場的主要原因是A. 保護海洋資源B. 捕魚能力下降C. 漁港星羅棋布D. 造船技術先進 第1、2題圖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 占據整個大陸的國家,陸地面積約769萬平方公里,人口2500余萬 (浙江省陸域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人口6500余萬),天然草場面積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左右, 政府在全國設有專門從事畜牧業研究的科研機構,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下圖為澳大利 亞降水與牧羊帶分布。完成3、4題。-200-年降水量線(:毫米)粗放牧羊帶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第3、4題圖3. 關于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特征的正確敘述是A. 內陸地區多于沿海地區 B. 大部分地區大于500毫米C. 東部沿海多于西部沿海 D. 最大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1 頁(共8頁)(第7、8題圖)4. 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有①草場面積廣 ②勞動力豐富 ③政府不干預 ④科研水平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波斯灣地區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是世界主要的能源供應地。但該地區淡水資源緊張,制約著經濟社會發展。下圖為波斯灣地區略圖。完成5、6題。5. 關于該地區石油資源及其產業的說法,正確的是A.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 屬于低碳清潔能源C. 出口附近國家為主D. 為該地區支柱產業6. 能有效緩解該地區淡水資源緊張的措施有① 使用噴灌、滴灌技術 ②建設水庫、輸水渠道③ 大面積種植水稻 ④ 發展海水淡化A.①②④ B.①③④第5、6題圖C.①②③ D.②③④美國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家庭農場都配有大型機械和自動化裝置,在農業生 產過程多采用“機械播種” “飛機灑藥” “機械收割” “自動灌溉”,農業現代化水平高。下圖為美國略圖。完成7、8題。7. 美國盛產的糧食作物有① 玉米 ②橘子③ 小麥 ④ 棉花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8. 關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農業生 產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河流湖泊提供充足水源② 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③ 受兩側山脈影響,土地起伏不平④ 以家庭農場為主,規模普遍較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英法海底隧道,又稱英吉利海峽隧道,是一條英國通往法國的鐵路隧道,于1994年5月6 日正式通車。現在,英國民眾也可以通過乘坐火車前往法國巴黎欣賞獨特的建筑文化。圖1為歐洲西部略圖,圖2為倫敦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9、10題。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2 頁(共8頁)第9、10題圖2第9、10題圖19. 英法海底隧道的開通,有利于A. 縮短英國與法國的距離 B. 減緩法國旅游行業發展C. 增進英國與法國的交流 D. 推動英國綠洲農業發展10. 下列著名建筑位于巴黎的是A. 米蘭大教堂 B. 金字塔 C. 長城 D. 埃菲爾鐵塔11. 《隋書 · 東夷列傳》記載: “流求國居海東,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隋煬帝三次派人所到的“流求”,以及元朝澎湖巡檢司管轄的“琉球”,實則都大致指我國現今的A. 海南 B. 舟山 C. 臺灣 D. 上 海12. 他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賢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唐朝國力達到鼎盛。他是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13. 大唐盛世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屬于這一時期的文化成就有① 《史記》 ② 《步輦圖》 ③ 《資治通鑒》 ④ 《千金方》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14. 觀察圖片,這組歷史人物的事跡反映的共同主題是(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內的鑒真像玄奘西行求法(郵票)第14題圖)A. 祖國統一B. 中外交往C. 民族團結D. 抵抗侵略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3頁(共8頁)15. 某同學在對北宋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了“杯酒釋兵權”、 “重文輕武”、 “轉運使”等相關資料,由此推測他研究的課題最有可能是A. 中央集權的加強 B. 對外文化的交流 C. 選官制度的創新 D. 民族政策的演變16. “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實與結論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選項 史實 結論A 隋朝首創科舉制度 擴大了統治者選官范圍,但對教育促進不大B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大大限制了皇權C 北宋推行王安石變法 擺脫了政治危機,實現了富國強兵D 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歷史影響深遠17. 契丹是我國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 。契丹正式見于歷史文獻記載的年代是389年。契丹人過 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行營到處即為家, 一卓穹廬數乘車。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10世紀初,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 建 立 ▲ 政權A. 西夏 B. 遼 C. 金 D. 元18. ▲ 是南宋的狀元,出任贛州知州。面對元軍的進攻,他招募軍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產充作軍費。兵敗被俘后,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A. 范仲淹 B. 辛棄疾 C. 文天祥 D. 關漢卿19 . 2021年7月25日,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它位于(D.④)C.③第20題圖第19題圖20. 元朝時期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融。右上圖是某學生就我 國元朝民族融合所作的示意圖,經歷圖中的融合后形成的新民族是A. 蒙古族 B. 回 族 C. 回紇 D. 畏兀兒21. 宋朝時, 一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近兩年,隨著勞動課程在學校的興起,杭州 各地教育部門紛紛組織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其中就有“包粽子”比賽,這項比賽也包含了對傳統節日的傳承,這個節日最有可能是A. 春節 B. 端午節 C. 元宵節 D. 中秋節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4 頁(共8頁)22. 1119 年, 朱彧寫成 《萍洲可談》 一書, 書中寫道: 舟師識地理, 夜則觀星, 晝則觀日, 陰晦觀 ▲ 。空白處應填寫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A · 造紙術 B. 印刷術 C · 指南針 D . 火藥23 . 據 " 馬鈴薯科普在線 " 網站的 " 追本 ' 薯 ' 源 " 欄目介紹, 目前我國對馬鈴薯的記載最早見于萬歷年間進士蔣一葵約于 1600- 1610 年所著的 《長安客話》 , 按時間推算, 我國 目前所知對馬鈴薯的最早記載是在A. 五代十國 B. 宋元 C 明代 D. 清代24 . "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 " 與這首軍歌有關的歷史人物是A. 趙匡胤 B. 戚繼光 C. 鄭成功 D · 李自成25 . 下列史料內容, 能夠反映明朝政治新變化的是A. " 中書詔敕或有差失, 則門下當行駁正 。 "B. " 今我朝罷丞相 … … 事皆朝廷總之, 所以穩當 。 "C . " 元有天下, 薄海內外, 人跡所及, 皆置驛傳, 使驛往來, 如行國中 。 "D. " 自大街及諸坊巷, 大小鋪席, 連門俱是, 即無虛空之屋 " 。26 . " 出則為兵, 入則為民 " , 八旗制度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大功 。但到清朝后期, 旗人卻是養尊處優, 敗落無能, 甚至出現八旗兵 " 射箭箭虛發, 馳馬人墜地 " 的頹廢現象, 這加深了清朝的統治危機 。 以史為鑒 、讀史明理, 從中青少年可以借鑒學習的 " 理 " 是A. 及時行樂 B. 憐憫民眾 C. 實干興邦 D · 友好對外27 . 乾隆五十八年, 清政府頒布的章程規定, 西藏的各級地方官員由駐藏大臣會同達賴 、班禪共同選任, " 事無大小, 均應察知駐藏大臣辦理 。 " 下列對此規定理解正確的是A 標志著西藏開始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B. 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C · 用于活佛轉世的金瓶掣簽制度被廢止 D. 密切了中央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28 此書是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全面總結, 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 。這部書后來傳到國外, 被譯成日文 、法文 、德文 、英文等多種文字被譽為 " 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 。它是A. 《本草綱 目》 B. 《天工開物》 C · 《農政全書》 D. 《徐霞客游記》29 . 學者費正清在 《中國: 傳統與變革》 中寫道: " 明清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制度穩定的 一個偉大時期 。 … … 不幸的是, 在此期間歐洲卻經歷了 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 … … 不過這并不表明明清兩代便是歷史的倒退, 此間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認 。 " 下列史實能從經濟角度論證其觀點的是A · 開始出現紙幣, 商幫興起 B. 商品經濟發展, 手工工場逐漸成熟C . 發明了筒車和曲轅犁等工具 D 科舉制對文體限制嚴格, 采取八股取士30 . 清代有部小說, 以 一對貴族青年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 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和尖銳矛盾, 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奢靡與丑陋, 從而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 。這部小說是A. 《三國演義》 B. 《水滸傳》 C . 《西游記》 D. 《紅樓夢》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5 頁 (共 8 頁)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3小題,31題14分,32題13分,33題13分,共40分)31 . (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湄公河是東南亞第一長河,下游河段水量主要受降雨量影響。湄公河下游地區地形圖(圖1)和金邊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2)。105°E第31題圖1第31題圖2材料二 湄公河下游地區,是世界稻米主產區,有著獨特的稻作文化。以傳統的耕作、播 種與收獲方式為主(圖3示意水稻生產的主要環節);水利工程的修建、維護等都需要村民協作完成;人口稠密,稻米是人們的主食。(插秧)扯秧苗(收割)打谷第31題圖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6 頁(共8頁)(1)湄公河下游河段支流 ▲ ( 多 / 少 ) , 水量 ▲ (大/小),且水量的季 節變化 ▲ (大/小);流速緩慢, ▲ (沖擊/沖積)而形成了 ▲ (平 原/高原)地形。甲河的流向為 ▲ 。 ( 6 分 )(2)簡述湄公河平原成為世界稻米主產區的自然條件。 ( 4 分 )(3)描述湄公河平原上水稻生產的主要特點。 ( 4 分 )32. (13分)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將在中國杭州舉行,杭州元素也被多方位展現在世人面前。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2020年4月3日,杭州亞運會吉祥物組合“江南憶”正式在互聯網云端與網友們見面,三個機器人造型的吉祥物分別是宸宸、琮琮和蓮蓮。“宸宸”代表世界遺產京杭大運河,名字源于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標志性建筑拱宸橋。 “琮琮”代表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蓮蓮”代表世界遺產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無窮碧色的接天蓮葉。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Mascots of the 19th Asian Games Hangzhou 2022(1)寫出大運河在隋朝時期的南北端點及800多年前杭州(臨安)成為政治中心(首都) 的政權名稱。結合所學,列舉這一政權統治時期杭州(臨安)"文化娛樂業更為發達" 的表現。 ( 5 分 )(2)杭州在文人的詩歌和動人的故事中彰顯出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蘊。請將下列內容正確連 線。 ( 4 分 )白堤蘇堤《滿江紅》《題臨安邸》蘇軾白居易林升岳飛材料二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望海潮》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7 頁(共8頁)杭城大街, 買賣晝夜不絕, 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更鐘鳴, 賣早市者又開店也。宋 · 吳 自牧 《夢粱錄》(3) 根據材料, 概括兩宋時期杭城經濟發展的表現 。 (4 分)33 . (13 分) 2023 年 3 月 10 日, 在中國的積極斡旋下, 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系, 為中東地區的和平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史海鉤沉, 某七年級歷史學習小組在 《中國歷史》 七年級上下兩冊課本里找到了與此新聞線索相關的描述, 請大家幫助 一起完成以下問題 。時期 部編版 《中國歷史》 七年級上下冊教材摘錄 (部分)西漢 教材插圖: 張騫出使西域路線示意圖注記有 "安息 "。東漢 甘英到達安息后受阻, 未能繼續前行, 但此行開辟了通往西亞的路線 。唐朝 教材插圖: 《大食人俑》 大食派遣使臣與唐朝通好, 先后有 40 多次 。 大食的商人 ▲ 。宋元 海路形成了 多條航線, 可通往 日 本 、 高麗 、 東南亞 、 印度 、 阿拉伯等國家 和地區 。 中國與阿拉伯 、 波斯以及東非之間有大量的商船往返。明朝 1405 年 1433 年, 鄭和率船隊 7 次下 " 西洋 " 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 最遠到達非洲 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 今天的伊朗 、 沙特阿 拉伯等國家, 鄭和的船隊都曾訪問過。所到之處, 鄭和及隨行人員都要 … … 表達通好的意愿, … … 船隊回國時, 一些國 家還派出使者隨行。(1) 材料中 " 大食 " 是古代中國對某帝國的稱呼, 請寫出該帝國的名稱 。結合所學, 請補充材料 ▲ 處大食商人與大唐友好往來的史實 。 (5 分)(2) 鄭和下西洋的起航日 7 月 11 日, 被定為 " 中國航海日 " , 以此紀念他為中國航海事業作出的偉大貢獻 。根據材料, 結合所學, 概述鄭和下西洋的重大歷史意義 。 (4 分)(3) 根據表格信息, 歸納古代中國對外交往的特點 。 (4 分)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8 頁 (共 8 頁)■■■■■■■■■■■■■■■■■■■■■2022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a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答題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3小題,31題14分,32題13分,33題13分,共40分)33.(13分)學校:準考證號31.(14分)班級或考場(1)(5分)■姓名:o o oo (1)(6分)171回回座位號2223444條形碼粘貼區域66(2)(4分)正面朝上,切勿貼出虛線方框月8L8 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2)(4分)考生禁填1答題前,考生先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請認缺考考生,由監考注核對條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2.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其他答案必須使用黑色鋼筆或正確填涂員用2B鉛筆填涂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晰。涂方的缺考標記。事?.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自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圈樣(3)(4分)缺考標記項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例4.保持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3)(4分)1 A]B]C]D6 A6cD]11 A][6]cD32.(13分)2ABCD7 A6CD12 ABcD3AB D8 ABC D13AB D(1)(5分)南端北端政權名稱4ABCD9AB D14A□BC D5ABC]D10.[AB]cD]15 ABcD16AB D21AIB GD26AB □D17B D2227B D18A□BcD23 A6CD28A□BcD(2)(4分)白堤蘇軾192429AB D20AB D25A B□ D30AB D蘇堤白居易《滿江紅》林升《題臨安邸》岳飛考生請勿在此區域作答(3)(4分)考生請勿在此區域作答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歷史與社會期末參考答案.docx 7歷史與社會答卷 .pdf 7歷史與社會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