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4 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課標要求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史實;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二)教學目標通過識圖、研讀歷史材料,學生學習了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和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等基本史實。(素養目標:時空觀念、史料實證)。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和中共一大召開的史實,結合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與目標,學生分析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意義。(素養目標:史料實證、歷史解釋)。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的史實,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是一個偉大的政黨;認識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走向了繁榮富強;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素養目標: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共一大的召開教學難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開始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這段視頻節選自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獻禮劇《覺醒年代》。這段視頻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呢?1920年,為躲避軍閥政府的迫害,李大釗冒險將陳獨秀送出北京,路上兩個人約定要分別在北京和上海籌建黨的組織,史稱“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中國共產黨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誕生的?它誕生之后,中國革命又出現了哪些嶄新的面貌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進入本節課的學習。請大家打開課本第14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二)講授新課歡迎大家參觀黨史展覽館,接下來同學們將跟隨老師從三個展館中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展館一:追根溯源——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1、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7年,俄國爆發了,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并且取得了勝利。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回國內,就給當時尋找中國救國道路的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的曙光。他們將目光從西方轉向了俄國。從國內的背景來看,經過了五四運動的洗禮,中國民眾有了新的覺醒。尤其是先進的青年當中的一些知識分子,開始因為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而對西方產生一種普遍的失望和拒斥的心理。開始尋找改造中國的新的方案。當時傳播新思潮,新文化的刊物就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出來。我們來看這則材料,大家會發現什么呢?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介紹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了主流。在先進分子當中,李大釗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驅。1918年,李大釗先后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他熱情的謳歌俄國的十月革命,認為社會主義,無產階級的革命,將來是世界的潮流,滿懷信心的聲稱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新青年發表了馬克思研究專號,李大釗在上面刊載了我的馬思主義觀這篇文章。那這篇文章呢與以往介紹馬克思主義是比較片面的,不系統的文章不同,這篇文章比較全面,系統的,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做一個介紹,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當時很多的知識分子,比如說毛澤東,他就在當時的在各種報刊上發表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來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出版,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除了個人進行宣傳以外,當時的全國各地也紛紛建立了許多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比如大家現在看到的,李大釗就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個馬克主義學說研究會。那么這些研究和宣傳馬克主義的團體的成立呢,就進一步的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陣地。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當中,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不僅關注理論的學習,而在他們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理論之后呢,就很快的投身實踐斗爭當中。我們來看這則材料,這是在五四時期了解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吳玉章在回憶錄當中的材料。這個材料又說明了什么呢?以往的中國革命呢不注意發動中國的下層老百姓。但是五四運動當中,中國的工人階級顯示出了偉大的力量,讓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了工人階級所具備的這種力量。于是他們開始走進工人群眾,有計劃的開展對工人的宣傳和組織工作。馬克思主義就開始與工人運動相結合起來。那么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呢?首先是幫助工人組織工會,其次,創辦了一些勞動補習學校,以及出版的一些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那么,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就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階級基礎。到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夕,中國的工人的數量已經增加到200萬,而且中國的工人階級,還具有一般的無產階級不具備的特點,那就是,它力量比較集中,革命性最強,最堅決,也最徹底。工人階級隊伍的不斷壯大,就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階級基礎。1920年,在國際共產主義的幫助之下,陳獨秀就在上海創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就早期組織的命名問題,他還征詢了李大釗的意見,李大釗主張定名為中國共產黨,陳獨秀表示完全同意。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是在李大釗的指導下籌備建立起來的。隨后全國各地也建立起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請同學們來結合表格和這個分布圖,你會發現共產黨早期組織它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呢?我們會發現分布范圍比較廣,集中在經濟、思想和文化比較發達的一些大城市,還包括了海外。那這個事實說明了什么呢?當時成立一個無產階級的全國政黨,并不是幾個少數人的愿望,也不是由外來因素造成的,而是當時中國革命者共同的愿望,是客觀形勢發展到這一步的產物。3、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出示地圖《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教師解說:1920 年,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領導者——陳獨秀,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之下,于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通過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共產黨早期組織隨后在國內外多地開始建立起來。展館二:開天辟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標志——中共一大的召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的法租界秘密的舉行。那么參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王燼美、鄧恩銘、陳公博、包惠僧、周佛海13人,代表了全國五十多名共產黨員,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也出席了會議。這個會議開的有一些波折,在7月30日的晚上的時候,正當代表們開會的時候,忽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就闖入了會場。環視一周之后又突然離開。那大家覺得這個人是否可疑呢?具有長期秘密工作經驗的馬林馬上就斷定說,這個人是敵方的密探,建議馬上終止會議,于是代表們迅速的轉移,來到了浙江嘉興南湖。在這里,中共一大完成了他的最后議程。那么嘉興南湖紅船也就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成為了中國革命航船的起航地。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是老師剛才提到的參會的代表。我們會發現,李大釗和陳獨秀沒有出席本次會議。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的66頁的內容,完成表格的填寫,梳理中共一大的主要內容。大會通過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黨綱。黨綱規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建立無產階級的專政,來實現共產主義。我們會發現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經過了漫長的探索,最終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正確的革命理論。并且在中國共產黨一大上就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這樣的目標。那這是他們對于中國革命問題認識的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飛躍。從黨章規定的奮斗目標相適應,還提出了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同時確立了成立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那老師想問同學們,結合以前的事實,陳獨秀未出席黨的一大,為什么被選為中央局的書記呢?哎,我們知道,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旗幟,是五四愛國運動的領導者,而且成立了第一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中共一大的召開,就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就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概念解釋:請同學們思考,這里的煥然一新,新體現在哪些地方呢?首先,中國革命出現了新的領導力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其次,中國的革命有了新的指導思想,我們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正確的革命理論。還有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奮斗目標,要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所以,我們說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而且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20世紀20年代初的中國,并不是偶然的。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是適應了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選擇的必然結果。請同學們結合我們以前所學的歷史,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我們一起來分析。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強大勢力,那么中國革命的任務是艱巨的、復雜的,迫切需要堅強的領導核心。但是近代中國歷史證明呢,中國的農民階級,我們所學的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資產階級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都沒有承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責任,也不可能帶領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到20世紀初的時候,先后建立起來的不同性質的這些政黨,也沒有提出正確的綱領,并發動中國的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解決中國近代面臨的這些問題。那么中國人民要求新的領導階級以及政黨出現。而在中國歷史上,先進的知識分子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的理論。堅定的要走十月革命的社會主義道路,建立了無產階級的中國共產黨。所以,我們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它其實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選擇的必然結果。而中國共產黨在誕生之后,又繼續的探索,對國內外的形勢以及中國的社會問題和革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我們來看中共二大的召開。3、 中共二大1922年7月16日到7月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有陳獨秀、張國燾、高君宇、蔡和森、鄧恩銘12名,代表了當時全國195名共產黨員。在這次會議上又提出了什么呢?我們來看,中共二大。重申了黨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也就是說,黨的最高綱領。同時還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提出了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呢?打倒軍閥,也就是說,反對封建主義,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也就是說,反對帝國主義,要把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的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我們會發現這是對中國國情的一個正確認識,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一個綱領。它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國情相結合起來的一個重要成果,就為中國革命的正確前進,指明了方向。展館三:工人運動——中國共產成立后的中心工作1.展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圖片教師解說: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設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在黨的組織和推動下,從 1922 年初到 1923年春,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共舉行大小罷工 100 多次,參加人數達 30 萬以上。2.為了實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目標,中國共產黨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主要任務,設立了中國勞動組和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以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為起點,到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在13個月的時間里,全國共舉行大小罷工一百余次,參加人數達30萬以上,掀起了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潮。同時,中國共產黨也派出力量發動和領導農民運動、青年運動和婦女運動。革命運動的迅猛發展,引起了反動統治者的恐慌。1923年,為了反對軍閥的高壓政策,爭取成立總工會。京漢鐵路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大罷工,號召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潮推向了頂峰。而此前一直標榜保護勞工的直系軍閥吳佩孚,調動兩萬多軍警鎮壓罷工工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共產黨人林祥謙、施洋先后英勇就義。駭人聽聞的血案,使工人階級遭到一次嚴重的打擊。此后,中國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3.工人運動的再認識血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人和工人階級進一步認識到,要取得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斗爭的勝利,單靠工人階級孤軍奮戰是不行的,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這就為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提供了條件。(四)課堂小結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斷探索救國救民之路。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他們看到了曙光。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誕生提供了組織和階級基礎。再加上共產國際的幫助,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共二大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實現這一民主革命目標,中國共產黨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主要任務,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但遭到血腥鎮壓,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板書設計第 14 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一)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1.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3.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標志:1921 年,中共一大的召開2.歷史意義:開天辟地、煥然一新3.革命綱領:中共二大(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時間:1922-19232.高潮:京漢鐵路大罷工3.教訓:國共合作,團結一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