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前 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承載著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思想,規定了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是國家意志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在立德樹人中發揮著關鍵作用。2003年,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導了十余年來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實踐,堅持了正確的改革方向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課程體系,促進了教育觀念的更新,推進了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有效推動了考試評價制度的改革,為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面對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面對新時代對提高全體國民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新要求,面對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勢,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還有一些不相適應和亟待改進之處。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2013年,教育部啟動了普通高中課程修訂工作。本次修訂深入總結21世紀以來我國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寶貴經驗,充分借鑒國際課程改革的優秀成果,努力將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成既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又具有國際視野的綱領性教學文件,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普通高中課程體系。一、修訂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一)指導思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課程改革,著力提升課程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系統性、指導性,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基本原則1.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基本立場,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民族團結、生態文明和海洋權益等方面的教育,培養良好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使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 堅持反映時代要求。反映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關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改革,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根據經濟社會2│ 前言 │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話語體系,反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建設新成就。3. 堅持科學論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貼近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充分反映學生的成長需要,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加強調查研究和測試論證,廣泛聽取相關領域人員的意見建議,重大問題向權威部門、專業機構、知名專家學者咨詢,求真務實,嚴謹認真,確保課程內容科學,表述規范。4. 堅持繼承發展。對十余年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踐進行系統梳理,總結提煉并繼承已有經驗和成功做法,確保課程改革的連續性。同時,發現并切實面對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修訂完善,在繼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使課程體系充滿活力。二、修訂的主要內容和變化(一)關于課程方案1. 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我國普通高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作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2. 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一是保留原有學習科目,調整外語規劃語種,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二是將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三是進一步明確各類課程的功能定位,與高考綜合改革相銜接:必修課程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全修全考;選擇性必修課程根3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設置,選修選考;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統籌規劃開設,學生自主選擇修習,學而不考或學而備考,為學生就業和高校招生錄取提供參考。四是合理確定各類課程學分比例,在畢業總學分不變的情況下,對原必修課程學分進行重構,由必修課程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學分組成,適當增加選修課程學分,既保證基礎性,又兼顧選擇性。3. 強化了課程有效實施的制度建設。進一步明確課程實施環節的責任主體和要求,從課程標準、教材、課程規劃、教學管理,以及評價、資源建設等方面,對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學校分別提出了要求。增設“條件保障”部分,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設施和經費保障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增設“管理與監督”部分,強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的責任。(二)關于學科課程標準1. 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為建立核心素養與課程教學的內在聯系,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教學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各學科基于學科本質凝練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明確了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后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了整合。課程標準還圍繞核心素養的落實,精選、重組課程內容,明確內容要求,指導教學設計,提出考試評價和教材編寫建議。2. 更新了教學內容。進一步精選了學科內容,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科特征,課程內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內容,努力呈現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社會、生態等發展的新成4│ 前言 │就、新成果,充實豐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相關內容。3. 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各學科明確學生完成本學科學習任務后,學科核心素養應該達到的水平,各水平的關鍵表現構成評價學業質量的標準。引導教學更加關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教師和學生把握教與學的深度和廣度,為階段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和升學考試命題提供重要依據,促進教、學、考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4. 增強了指導性。本著為編寫教材服務、為教學服務、為考試評價服務的原則,突出課程標準的可操作性,切實加強對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的指導。課程標準通俗易懂,邏輯更清晰,原則上每個模塊或主題由“內容要求”“教學提示”“學業要求”組成,大部分學科增加了教學與評價案例,同時依據學業質量標準細化評價目標,增強了對教學和評價的指導性。本次修訂是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育人質量的提升。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必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接受檢驗,不斷完善。可以預期,廣大教育工作者將在過去十余年改革的基礎上,在豐富而生動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推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共創普通高中教育的新輝煌,為實現國家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貢獻。5目 錄一、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1(一)課程性質/ 1(二)基本理念/ 2二、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4(一)學科核心素養/ 4(二)課程目標/ 6三、課程結構..............................................................7(一)設計依據/ 7(二)結構/ 8(三)學分與選課/ 9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四、課程內容............................................................10(一)必修課程/ 10(二)選擇性必修課程/ 13(三)選修課程/ 27五、學業質量............................................................33(一)學業質量內涵/ 33(二)學業質量水平/ 33(三)學業質量水平與考試評價的關系/ 43六、實施建議............................................................44(一)教學與評價建議/ 44(二)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建議/ 55(三)教材編寫建議/ 56(四)地方和學校實施本課程的建議/ 59附錄...........................................................................63附錄1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水平劃分/ 63附錄2 教學與評價案例 / 662一、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一)課程性質美術是運用一定的媒材及技術表現人的需求、想象、情感和思想的藝術活動。美術與社會文明、人的發展密切聯系,是人類最早和最基本的活動之一。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美術廣泛而深度地融入社會,以豐富和多樣的視覺形態促進交流、傳播文化、發展創意、服務社會,凸顯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價值。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是藝術學習領域中的必修課程,既與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相銜接,又具有自身的特點。其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以美育人,培育健康審美觀念,陶冶高尚情操;認識文明成果,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文化觀;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同時,幫助他們適應社會生活,為其接受高等教育、職業發展做準備。為此,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要體現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提出的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和關聯性,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知、體驗、思考、探究、創造和評價等具有美術學科特點的學習活動,形成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全面發展。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二)基本理念1. 培養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全面發展以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統整課程內容、學習方法、評價方式、教科書編寫和教學資源開發等。幫助學生在現實中通過圖像識讀獲得美術知識和有益信息,聯系生活進行美術表現,形成良好的審美判斷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認識豐富的文化現象,堅定文化自信,主動適應豐富而復雜的現代生活,更好地全面發展。2. 強調基礎性和選擇性,滿足個性需求精選能充分發揮美術學科育人功能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構建具有時代特征的高中美術課程。調動各種資源,使課程內容多樣化,營造自主選擇的學習環境,并通過增強課程內容與其他學科及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生涯的關聯,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需求。3. 創設問題情境,倡導探究式美術學習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開展確定主題、觀察感受、搜集素材、學習借鑒、構思創意、選擇材料和技法、探索表現方法、創作作品、展示交流以及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等美術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以自主、合作與探究等方式獲取知識和技能,形成創意和見解,學會用美術及跨學科的方式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4. 運用質性評價,著眼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運用表現性評價、檔案袋評價和展示交流等適應美術學科教學特征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學會檢驗自己的學習態度、方法與成果,逐2│ 一、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 │漸養成不斷自我反思和評價的習慣和能力,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合理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在評價過程中不僅重視評價學生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重視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關注和評價自己在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上的發展水平。3二、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一)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素養1 :圖像識讀圖像識讀指對美術作品、圖形、影像及其他視覺符號的觀看、識別和解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以聯系、比較的方法進行整體觀看,感受圖像的造型、色彩、材質、肌理、空間等形式特征;以搜索、閱讀、思考和討論等方式,識別與解讀圖像的內涵和意義;從形態、材料、技法、風格及發展脈絡等方面識別圖像的類別;知道圖像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與價值,辨析和解讀現實生活中的視覺文化現象和信息。素養2 :美術表現美術表現指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和美術語言創造視覺形象。4│ 二、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形成空間意識和造型意識;了解并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結合美術語言,通過觀察、想象、構思和表現等過程,創造有意味的視覺形象,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聯系現實生活,結合其他學科知識,自覺運用美術表現能力,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素養3 :審美判斷審美判斷指對美術作品和現實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評價、判斷與表達。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感受和認識美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形成基本的審美能力,顯示健康的審美趣味;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識對自然、生活和藝術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評價;通過語言、文字和圖像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用美術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環境。素養4 :創意實踐創意實踐指在美術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運用創意思維和創造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養成創新意識,學習和借鑒美術作品中的創意和方法,運用創造性思維,嘗試創作有創意的美術作品;聯系現實生活,通過各種方式搜集信息,進行分析、思考和探究,對物品和環境進行符合實用功能與審美要求的創意構想,并以草圖、模型等予以呈現,不斷加以改進和優化。素養5 :文化理解文化理解指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逐漸形成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的習慣,了解美術與文化的關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美術的文化內涵及獨特藝術魅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理解不同國家、地區、民族和時代的美術作品所體現的文5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化多樣性,欣賞外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尊重藝術家、設計師和手工藝者及其創造的成果和對人類文化的貢獻。(二)課程目標普通高中美術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以美育人,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學會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發現、提出和分析問題,綜合運用美術學科及跨學科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高中生必備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通過課程學習,學生能夠識別圖像的形式特征,分析圖像的風格特征和發展脈絡,理解圖像蘊含的信息;運用多種工具、材料和美術語言創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內涵的美術作品及其他表達意圖的視覺形象;依據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術作品中的美,形成健康審美觀念;具有創新意識,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創意,并用美術的方法和材料予以呈現和完成;從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術作品,認同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尊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6三、課程結構(一)設計依據1.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課程體系。本課程設置了體現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確定了適應高中生身心特征和發展需求的課程內容,提出了適合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與評價方式以及相應的支持方式,以期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普通高中美術課程體系。2. 依據美術學科媒材特性和技法特點劃分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本課程在綜合考量美術通行的分類方式、教師的專業背景以及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實施效果的基礎上,按照美術門類將學習內容劃分為美術鑒賞、繪畫、中國書畫、雕塑、設計、工藝和現代媒體藝術七個學習模塊。3. 依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要求,采用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的課程組織形式,增強課程的選擇性。本課程設置了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以及選修課程。選修課程是根據學生需求與升學考試要求設置的課程。4. 依據當代課程發展趨勢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課程內容確定的關聯性原則,本課程將“電腦繪畫 /電腦設計”“攝影 /攝像”整合7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為“現代媒體藝術”,將“中國畫”“書法”“篆刻”整合為“中國書畫”,以凸顯內容之間的關聯,引導學生在綜合的狀態中進行學習,方便學生認知和應用。(二)結構本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結構關系及教學實施表如下:課程性質 學習系列 學習模塊 組織形式 教學時段可采用班級、跨 建議安排在美術鑒賞內容必修 班級或跨年級形 第一學年的系列 美術鑒賞(1學分) 式組織教學。 第一或第二( 1學分)學期。美術表現內容 繪畫 根據學校開設模 可安排在第系列(每個模 塊的情況,建議 一學年的第塊 1 學分,選 中國書畫 學生學習其中的 二 學 期、 第擇 修 習 其 中 兩個模塊(也可 二學年的第選擇性 兩 個 模 塊 獲 雕塑 連續學習其中的 一或第二學必修 得 2 學分,與 一個模塊)。可 期、 第 三 學(2學分) 美術鑒賞內容 設計 采用班級、跨班 年 的 第 一系列的 1 學分 級或跨年級形式 學期。共同構成高中 工藝 組織教學。美術必修的 3現代媒體藝術學分)美術史論基礎 根據學校的統一 學校可根據速寫基礎 安排和學生的發 情 況, 安 排展意愿,采用跨 在高中階段選修(9學分) 素描基礎 班級或跨年級的 的任何一個色彩基礎 形式組織教學。 學期。創作與設計基礎8│ 三、課程結構 │(三)學分與選課1. 選擇一個模塊,修習18學時可獲得1學分。2. 盡量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但原則上以修習1學分作為繼續選修和轉換學習內容的基本單位。3. 每位學生必須修習美術課程54學時,以獲得3個基本學分。其中必修美術鑒賞內容系列1學分,選擇性必修美術表現內容系列2學分。因為美術表現內容系列內容豐富而學時有限,所以建議學生在繪畫、中國書畫、雕塑、設計、工藝和現代媒體藝術中任選兩個模塊,也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需求,在某一模塊中繼續選學。4. 在取得必修的3學分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學習選修課程中的全部內容或在選擇性必修課程中選學一些模塊內容獲得9學分,以滿足發展或升學考試的要求。5. 學校和教師應該在開課之前向學生和家長提供關于課程內容、學習與評價方式、開課時間和課時數及所需工具材料方面的信息,幫助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或有利于未來發展的課程內容進行學習。9四、課程內容(一)必修課程美術鑒賞內容系列在美術鑒賞內容系列的學習中,學生應該持續理解下列基本觀點:1. 圖像訴諸視覺,是與口語、文字、聲音和動作不同的交流方式。借助于圖像,人們既能獲得知識和信息,也能表達思想和情感。2.“ 整體觀念”是美術活動中重要的觀念,也是人們看待和處理問題最有效的觀念之一。3. 因觀念、形態、材料和技法等差異,圖像會呈現不同的形式和風格。4. 圖像會因為形式美原理的運用,顯示出不同的審美特征和品位,給人們帶來豐富的視覺感受。5. 圖像受不同文化的影響,包含豐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不同時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10│ 四、課程內容 │模塊 美術鑒賞【內容要求】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觀察、體驗、聯想、鑒別與評價,獲得審美經驗,提高藝術品位的美術活動。本模塊學習內容由鑒賞基礎和鑒賞內容等組成。1. 從材料、工具、技法或題材等方面區分不同的美術門類,并在現實情境中加以識別;知道中外美術史的基本脈絡和重要風格、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2. 了解美術創作的基本過程,學習美術作品審美構成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用于分析、理解和解釋美術作品。3. 掌握2—3種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聯系文化情境認識美術作品的主題、內涵、形式和審美價值,并用恰當的術語進行解讀、評價和交流。4. 辨析美術作品中存在的不同文化、品位和格調的差異,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5. 理解中國優秀傳統書畫和民間美術的造型語言、創作觀念及文化內涵,并能將其綜合運用于鑒賞過程之中。6. 了解近代以來中國美術的發展,以及新中國成立后謳歌黨、祖國、人民、英雄的精品力作,探究民族文化傳統的繼承與發展關系。7. 運用比較法分析中外傳統美術在材料技法、語言風格和創作觀念等方面的不同。8. 了解現當代藝術的創作觀念、創作手法和代表作品,認識現當代藝術的多樣性。9. 通過了解不同歷史階段美術的社會功能與作用,理解美術創作與現實生活的關系、藝術家的社會角色與文化責任。1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10. 選擇中外著名藝術家或當代美術現象進行專題研究,在調查、分析和討論的基礎上撰寫評論文章,并通過宣講、展示等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學提示】(1)激發學生的觀看興趣,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圖、材質、肌理以及細節的觀看,獲得視覺感受,進而展開鑒別、比較、分析和評價等活動,在“看”的經驗中展開美術鑒賞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選擇清晰的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進行教學。如有條件,可組織學生去美術館、博物館接觸美術作品原作,增強學習活動的情境感,積累觀看美術作品的經驗。(2)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多角度、多層面聯系文化、生活情境鑒賞美術作品,理解美術作品如何以形象、形式創造的方式表達思想、情感與創意。例如,以本地區或國內外重要的美術活動、文博資源、環境變化的事例為題,設計與美術相關的學習單元,對事例的內容、形式、意義、價值進行觀察、分析、評價。或以中國美術與西方美術具有可比性的藝術現象為題,讓學生搜集資料,學習相關知識,分析中外美術的差異及與各自文化背景的關系。(3)綜合運用不同的學習媒介、學習方式,豐富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例如,引導學生仔細品讀作品的藝術形象、形式和風格,并以關鍵詞選擇和語言描述等方式表達自己的鑒賞體會;指導學生在跨學科的聯系中對單元主題進行多角度的思考、研討,深化對主題的理解;組織學生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自然資源開展以美術為主題的調查、考察活動,運用包括網絡在內的多種途徑和方式輔助學習,拓展學習資源和空間。(4)美術鑒賞能力的養成是循環上升過程,每次鑒賞活動都可能是誘發新體驗、新發現的契機。因此,需要將基本問題和方法貫通于不同學習單元、學習內容中,通過持續學習,增強學生對美術作品呈12│ 四、課程內容 │現的基本問題、形式特征、藝術手法和重要細節的感悟和認識,從而提高鑒賞能力。例如,美術形象與真實世界、作品表現與歷史經典、藝術個性與時代風尚的關系等基本問題,可以在不同主題的美術鑒賞單元中重復出現,逐步深化學生的理解。(5)積極開展小組學習,給每位學生表達個人觀點的機會,鼓勵不同審美感受、觀點之間的交流,讓他們學習如何表述、證明個人觀點,如何尊重、理解他人觀點。注意保護學生在作品鑒賞中表現出的個人獨特見解,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鼓勵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跨學科的學習,讓學生運用多種知識、多種媒介表達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6)要求學生制作學習檔案袋,將美術鑒賞學習過程中的學習任務書、調研報告、活動記錄、文獻資料、鑒賞與批評小論文、自我反思與評價等以文本、表格、圖像等形式存入其中,用以記錄學生的認知過程與學習成果,為學生對美術鑒賞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提供證據和資料。(二)選擇性必修課程美術表現內容系列在美術表現內容系列的學習中,學生應該持續理解下列基本觀點:1. 運用各種媒材與技術創造視覺形象,表達思想、情感和美化生活,是人的基本行為之一。2. 理解和運用不同的空間形態,是美術表現的基礎。3. 藝術家和設計師運用觀念、素材、媒材、形式、結構和各種美術制作方法進行實驗和創作。4. 獲得美術表現的效果和社會價值,一般需要經歷感知、思維、13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想象、制作、交流、評價和應用等過程。5. 創造是美術的特征,也是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創造力可以通過美術活動得到培養。模塊1 繪畫【內容要求】繪畫是運用線條、明暗、色彩等手段進行描繪,創造出不同形態的藝術形象,以反映和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的美術門類。本模塊學習內容由速寫、素描、油畫、丙烯畫、水彩畫和版畫等組成。1.1 識別不同的畫種(如速寫、素描、油畫、丙烯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和中國畫等),了解其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根據題材內容對繪畫進行分類(如肖像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靜物畫和風景畫等),認識其各自的特征。1.2 選擇優秀作品進行臨摹,通過整體而細致的觀察、分析和比較,認識畫家在造型、色彩、比例、構圖和情境營造等方面的藝術匠心,以及作品的形象特征、表現方式和結構關系。1.3 通過對靜物、風景、人物等的寫生訓練,了解一般的繪畫寫生步驟和相關的繪畫技巧,初步掌握1—2種繪畫方法,運用線條、明暗和色彩基本準確地表現對象的形體、比例、結構、空間、色彩關系及人物動態。1.4 認識構圖在繪畫表現中的作用和意義,運用不同的構圖形式進行畫面布局和安排,處理好畫面的主次關系,掌握基本的畫面構成規律,形成整體處理畫面的能力。1.5 通過對繪畫作品的賞析,了解創作構思的過程和方法,運用再現、表現及象征等方式進行繪畫創作的練習,將對生活的體驗和認識帶入創作的情境之中,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14│ 四、課程內容 │1.6 通過對自己的創作進行描述和討論,并與名家作品進行比較,研究繪畫創作的特點與表現規律,認識繪畫表現形式、技巧、風格的特征,探索繪畫與社會、歷史和文化之間的關系。【教學提示】(1)繪畫模塊的內容較多,教學時應該避免面面俱到、淺嘗輒止。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和條件選擇開設其中的一些門類,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較深入的體驗。通過對某一兩個繪畫門類的教學,引導學生觸類旁通,認識和掌握繪畫表現的共性特征、基本規律和學習方法。(2)通過繪畫鑒賞活動,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使他們形成學習繪畫創作的基本觀念。通過組織學生對不同門類優秀繪畫作品的觀看和賞析,幫助他們了解藝術家與美術作品的關系、時代與趣味的關系、主題與風格的關系、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以及技法與情感的關系。同時,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繪畫技法、樣式和風格。(3)在具體的繪畫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空間與造型意識。結合具體的繪畫技能學習,以提示和講解的方式,訓練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幫助他們學會整體、比較的觀察方法,從大小、遠近、高低、明暗和虛實等關系中認識物體的存在和運動狀態,提高對形象和形式特征的感悟與提煉能力。(4)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繪畫創作與技法學習的辯證關系,以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因此,應盡可能引導學生根據創作的需要選擇和學習相關的繪畫技法,同時也需要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獨立練習,掌握基本的繪畫技法。(5)開展命題或自選題的創作活動,鼓勵學生通過對主題的思考和探索,嘗試主題性繪畫創作,引導學生經歷聯系生活、搜集素材、學習借鑒、構思構圖、選擇媒材、繪畫創作和展示交流等學習過程。在主題性創作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在選擇題材、確定主題、15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運用表現方法和形式等方面表現出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應該給予學生適當的建議、提示和指導。(6)通過臨摹、寫生、默寫的方式,幫助學生獲得對技法理論、工具材料和表現技法的認識和運用能力。通過不同的繪畫練習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不同的繪畫構圖方法,懂得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的運用以及透視、比例、結構和色彩知識,體驗和學會不同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繪畫技法表現的程序和要點。(7)在繪畫學習的整個過程中,要組織學生開展經常性的評價活動。運用學習檔案袋、展示及自評、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觀察、反思和評價的能力,發現自身、他人(包括藝術家)的作品的不同特點。尤其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自己的創作過程及作品的解釋、分析和評價,加深對繪畫創作規律的理解,開闊眼界,提高繪畫鑒賞和創作水平,形成創造性思維,為進一步的繪畫學習做好鋪墊。模塊2 中國書畫【內容要求】中國書畫是中華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中國畫、書法(含篆刻)藝術的統稱。利用中國畫、書寫和鈐印的材料、工具,以線造型、追求神韻、講究意境是其鮮明的藝術特征。本模塊學習內容由中國書畫材料工具及形式特點、中國畫基礎知識與技法、書法和篆刻基礎知識與技法、中國傳統書論和畫論基礎知識等組成。2.1 了解并掌握中國書畫必備的筆墨紙硯、中國畫顏料、刻刀、印石和印泥等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其獨有的文化特性。2.2 通過對中國畫經典作品的賞析,知道中國畫的不同門類、藝術風格,以及款識、題跋、鈐印、裝裱等在體現中國畫藝術特征和審美趣味方面的獨特作用。2.3 通過對書法、篆刻經典作品的賞析,了解書法、篆刻作為中16│ 四、課程內容 │華傳統文化象征的意義,認識書法、篆刻的種類和不同藝術風格,以及中國書法、篆刻藝術獨特的學習和創作方式。2.4 了解不同書體(如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等)、篆刻的基本技法和創作方式,通過書法、篆刻的臨摹與創作練習,體悟中國書法、篆刻的藝術特征和審美趣味。2.5 通過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的臨摹和創作練習,學習中國畫的筆法(如中鋒、側鋒、順鋒、逆鋒、點厾、皴擦等)、墨法(如渲染、積墨、破墨等)和布局等,加深對中國畫特有的藝術語言的理解。2.6 選擇合適的題材和主題,綜合運用繪畫、書法、篆刻等知識和技法,結合詩詞意境進行中國書畫創作,并運用中國書畫的獨特裝裱方法,體驗中國書畫的完整創作過程。2.7 通過專題展覽、校園藝術節、網絡作品展示等形式,進行展示和交流,并運用所學的中國傳統畫論、書論基礎知識和相關術語進行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習中國書畫的興趣,加深對中國書畫藝術的理解。【教學提示】(1)中國書畫是以動手實踐為主的學習模塊,因此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通過具體的練習和創作活動獲得對中國書畫藝術魅力的體驗和感悟。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書畫教學不能限于單純的技法訓練,必須以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既要關注知識與技能,也要關注學習過程與方法,更要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2)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書畫的程式化特征、基礎知識、創作過程和展示方法,可以將選擇臨摹某種字體、某類中國畫作為學習中國書畫的起點。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對中國書畫獨特程式的認同和喜愛,理解中國書畫與中國文化傳統、姊妹藝術和其他美術門類的關聯性。(3)學習中國書畫,既需要了解毛筆、宣紙、墨等工具材料的特17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性,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還必須認識中國書畫藝術的文化特質。因此,除了進行基本的技法訓練外,更要在中國文化情境中,通過體驗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運用中國書畫的工具和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4)提倡以臨摹和創作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中國書畫教學,幫助學生從“線條表現性”入手理解中國書畫。還要讓學生認識中國書畫藝術的綜合性特征,學習詩詞等文化知識,并不斷地體驗生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學習中國書畫。(5)通過鑒賞和臨摹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研究某些中國書畫作品產生的背景、藝術家生平、藝術特點和創作觀念等,通過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的方法鑒賞經典書畫作品,歸納其特有的藝術語言。在創作活動中,要引導學生經常對照經典作品,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作品。(6)倡導主題性研究學習,鼓勵學生采用個人學習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主題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綜合運用繪畫、書法、篆刻的知識與技能,甚至文學知識,并融入自己的文化理解和生活經驗,完成作品的創作、裝裱、展示以及評價和交流,體驗中國書畫創作的完整過程。建議使用學習檔案袋,記錄學生對中國書畫的學習和創作的過程及結果,為持續學習中國書畫提供動力。模塊3 雕塑【內容要求】雕塑是利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雕、刻、塑、敲擊、焊接、裝配和編織等手段,創造出具有實在體積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情感和思想的美術門類。本模塊學習內容由雕塑概述、中外傳統雕塑和現代雕塑等組成。3.1 認知雕塑具有不同的材質效果和立體造型的特點;分辨圓雕、浮雕和透雕等種類;了解雕塑發展的基本脈絡和社會價值,以及18│ 四、課程內容 │雕塑與環境的關系。3.2 學習運用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的方法,用相關術語從材質、造型、主題、表現手法、藝術風格、創作觀念、象征寓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鑒賞雕塑作品,聯系人文、歷史等知識寫出鑒賞報告。3.3 選擇某種雕塑樣式或風格的經典作品為樣本,研究其材料、工具、技法方面的特征以及雕塑家的創作觀。通過臨摹或實驗性創作,學習雕塑技法,結合現實生活情境和有意義的主題(或社會熱點問題),大膽創意,對照經典,不斷完善,創作出自己的雕塑作品。3.4 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寫出有見地的創作小結,恰當地評價自己的作品,增強愛國情感,學會尊重人類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教學提示】(1)雕塑有著豐富多樣的材料、工具、加工方法和創作過程,不同的雕塑類型既有相似的創作過程,也有雕、刻、塑以及堆、焊、敲擊、編織等不同的制作方法。因此,要通過雕塑模塊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意識、材料的使用能力以及動手創作的能力,使他們能運用雕塑知識與技能,創作出自己的雕塑作品。(2)在學習“雕塑概述”時,可讓學生回憶自己所見過的雕塑,描述其所屬類型、所處的場合、意義和價值。如紀念性雕塑,具有城市地標性質;小型竹雕、面塑等,屬于民間藝術或“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需要傳承與保護等。讓學生先感性認識身邊的雕塑及其作用,然后通過課堂學習,歸納雕塑藝術的特點、種類、發展脈絡和社會價值,理解雕塑與環境的關系。(3)指導學生學會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的鑒賞方法,從雕塑的形態(材質、造型、藝術風格、表現手法等)、主題、文化背景和創作觀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分析作品,學習雕塑作品鑒賞。(4)根據學生的喜好,形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如彩塑組、浮雕19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組、綜合材料組等)。在小組內,學生進一步討論相關作品的形態、主題、文化背景和創作觀等,反思、調整并確定自己所選的樣本。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法學習雕塑技法,并嘗試完成一件以模仿為主的作業,教師給予適當指導。(5)與學生共同討論,聯系社會與現實生活,選擇一個有意義的創作主題和任務,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創作較大的綜合材料雕塑,或有地方文化特點的群雕作品,也可為校園或社區創作一個雕塑作品。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創作任務搜集素材、借鑒經典、設計草圖、尋找材料、制作小稿或實驗性作品、完成并展示雕塑作品等,體驗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6)引導學生關注雕塑的材質。不同的材料不僅有不同的美感,而且具有不同的寓意或象征。要鼓勵學生發現或利用身邊的雕塑材料,如鵝卵石、紙漿、樹根等,也可以在雕塑作品表面用顏色、材料仿造花崗巖、青銅、鋁合金和木質等不同材質效果,提高作品的藝術表現力。(7)組織學生討論作業評價方案,具體包括根據學習目標分解出具體的評價指標(如材料、主題、創作觀、形式感、造型、表現技巧等)、分配評價權重、討論評價方式等。通過形成評價方案,明確和強化學習目標。然后組織學生評價每件雕塑作業,不但讓學生知道各自的優點和不足,而且學會評價,以推進后續的學習。(8)在各階段的自我評價表中列出具體要求,讓學生不斷反思,改進和完善自己的作品,給出自評成績,再寫一份雕塑學習和創作小結,從而幫助他們學會自我評價。最后,匯總學生的學習檔案袋、班級互評成績、學生自評成績、學習小結等,進行總結性評價。(9)舉辦學生雕塑作品展,優秀作品可長期陳列。這不但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成就感,而且能營造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提高全校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也可以組織全校性的雕塑作品大獎賽,讓學生(或其他教師)一起評出單項獎、綜合獎等,鼓勵優勝。20│ 四、課程內容 │模塊4 設計【內容要求】設計是在造物活動中,根據一定的功能和審美要求進行創意性構想、計劃的藝術門類。設計效果一般通過圖樣或模型的方式加以呈現。本模塊學習內容由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和環境設計等組成。4.1 通過觀看和欣賞優秀設計作品,了解設計的概念與內涵、范圍與種類,認識設計與生活的關系,知曉設計所具有的科技與藝術性、功能與生態性等基本特征。4.2 學會恰當地使用設計術語,依據形式和內容的定位,從功能和審美的角度,通過討論與交流的方式評價設計作品,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觀點。4.3 以情境體驗獲得新的發現,運用聯想、發散、歸納和逆向等思維方式,對形象進行組合、置換、變異、轉化、正負形和矛盾空間等創意練習。4.4 通過鑒賞優秀設計作品,認知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和環境設計的完整設計過程,如確定任務或主題、繪制方案、合理選材、手工制作和評價驗收等,并領悟特定形式顯現的功能定位與審美傾向。4.5 確定一個主題,搜集相關資料,運用繪圖方式,選擇招貼、標志、書籍、包裝等設計種類中的一項,以特定的設計要素、方法、程序及合適的材料,學面或立體等方式,完成圖形和字體結合的視覺傳達創意設計。4.6 通過社會調研發現生活中的不便,綜合考慮功能與適用、經濟與美觀、生態與環保,以及使用者的性別、年齡、職業和個性等因素,依照產品設計的程序和方法,選擇生活器物、家用電器、服裝服飾和交通工具等設計種類中的一項,學習以手繪、計算機軟件繪制2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效果圖或制作模型等方式完成產品創意設計,并輔以對功能的文字說明。4.7 針對一套自己熟悉的居室,綜合考慮房間的形態、結構與尺寸,按照不同生活功能的區位,合理安排平面布局,以手繪、計算機軟件繪制室內平面圖、透視效果圖或制作立體模型等方式,完成以家具和陳設為主體的室內創意設計,并輔以材料、采光、照明和色彩選擇的文字說明。【教學提示】(1)設計通常包括思考、表達和制作的完整過程。因此,應該通過閱讀和鑒賞活動,使學生了解設計的相關知識,認識設計活動以生活體驗中的問題為導向,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他們在頭腦中建立起“好的設計”的概念和標準。要讓學生廣泛地接觸材料,認識形式與功能的關系,提高構思、策劃、繪圖和制作能力,逐漸形成設計意識。(2)設計創意的根本在于思維,設計思維通過圖樣表達形成方案,并最終經由材料與工藝的抉擇,通過制作的產品實現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啟迪學生創意思維的藝術性,又要明確要求合理運用材料與制作工藝的科學性,強調從思維到表達一體化的系統性教學。(3)倡導面向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開放性教學。倡導選擇便于體驗的身邊物品與環境,充分考慮社會現象與時代需求的設計主題,創設不同情境進行設計教學,以體現教學內容和創意實踐的開放性。為此,教師既要遵照教科書提供的理論與方法,又要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因地制宜實現符合實際的實踐教學。(4)因為審美取向與功能定位的不同,同一設計主題的成果會呈現出形式與內質的多元性。比如,面對不同人群,一件產品雖然實用,但不一定適用。因此,應多開展基于拓展設計主題與內容的多元22│ 四、課程內容 │性教學。面對設計課題時,既可選擇同一內容的主題,也可選擇不同內容的主題;完成設計作品時,既可以用相同材料、工具與方法,也可以用不同材料、工具與方法。(5)創意競爭與分工合作是設計活動的基本行為方式,可以采用綜合性設計項目的命題、限定時間的個人創意表達以及優選方案的民主評價,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分組完成優選方案的制作。組織課題作業交流和展示的課堂教學,通過創意表達、選材制作、展示評論的過程,以包容自由想象、友善建議和客觀批評的評價態度,使學生形成自信與理解的態度,建立設計行為的責任心和文化精神。模塊5 工藝【內容要求】工藝是設計創意的物化,指將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產品的方法和技術。本模塊學習內容由不同材料的傳統手工藝及其制作技藝等組成。5.1 通過對當地或其他地區各種手工藝品的認知和鑒賞,識別手工藝的品種與藝術特色,加深對手工藝和工匠精神的理解,形成對中國傳統手工藝,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和認同。5.2 認識不同手工藝品的材質、造型、色彩和制作方法,探索其與功能性、審美特征和現代生活的關系。5.3 以搜索和調查的方式,了解并記錄當地或其他地區不同手工藝品的藝術風格、適用功能、發展脈絡以及藝人事跡、地域民俗,認知手工藝品與民俗文化的關系,探索其象征和歷史意義。5.4 了解一種或多種手工藝(如陶瓷工藝、木工工藝、剪紙工藝、紙浮雕工藝、印染工藝、編織工藝和金屬工藝等)的造型規律和獨特技藝,學會使用至少一種手工藝的制作工具,合理使用材料,按照工藝流程,運用基本技能進行制作,形成使用手工藝語言進行設計和制作的能力。23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5.5 學會運用手工藝的基本術語來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自己和他人的工藝作品,并運用學習檔案袋保存學習資料,記錄整個學習過程。【教學提示】(1)在教學中融入歷史、生活和社會知識,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讓學生在具體的文化情境中認識手工藝的特征和表現形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建議建立校外手工藝作坊,通過實踐活動、主題探究和興趣選修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2)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開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舉辦工藝講座、調查地方工藝、參觀歷史和民俗博物館、考察歷史遺址和遺跡、采訪民間藝人等,以內外結合的課堂教學與綜合活動構建有效的手工藝教學體系。(3)請教當地的知名工藝師、民間藝人,發掘家鄉和其他地區手工藝的內涵。從文化和歷史的層面解讀當地手工藝的價值和特色,激發學生熱愛和珍惜家鄉手工藝的情感,幫助他們掌握傳承與保護本土文化遺產的方法,促進他們對本土文化的認知與自覺。(4)強調工藝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工藝的獨特價值,形成用工藝的方法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問題的能力。尤其重視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5)提倡深入民間進行社會調查,搜集手工藝品及相關的圖像、影像資料,結合相關的起源傳說、神話故事、趣聞軼事、象征意義和圖騰崇拜等文化現象,對其功能、形態、色彩、材質、制作方法及獨特的審美品質進行分析和認識。(6)以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為基點,按照手工藝內容的要求組織教學,讓學生通過選題、借鑒、搜集素材、設計草圖、尋找材料、制作、完善和展示等方式體驗創作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知識與24│ 四、課程內容 │技能的難易程度,注意知識與技能的遞進和遷移。(7)增強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形象化、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實物、掛圖、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和模型等進行直觀教學,并努力創造條件,開發和制作相關課件,利用多媒體、網絡開展教學。模塊6 現代媒體藝術【內容要求】現代媒體藝術是指運用多媒體設備與技術表達觀念、思想與情感的新興藝術種類。多媒體設備與技術主要包括影像設備與技術、計算機設備與技術、互聯網傳播設備與技術三大類。本模塊學習內容由攝影、攝像、數碼繪畫和數碼設計等組成。6.1 知道現代媒體藝術的內涵及主要表現手段(攝影、攝像、數碼繪畫和數碼設計),了解其科技、藝術和人文理念相結合的特征,既需要掌握現代數碼媒體技術,又需要藝術感悟、造型和設計能力,還需要深度的人文思考和社會關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不同的媒介類型進行比較和判斷,認知其各自的技術特點。6.2 了解現代媒體藝術創作所需的基本知識,如攝影、攝像或數碼繪畫作品中的對角線、垂直線、水平線、S形和三角形構圖,攝影中的光圈、焦距、景深和快門,攝像中的“推、拉、搖、移、跟”以及鏡頭轉換等拍攝技巧,數碼繪畫與數碼設計所需的軟件知識等。6.3 通過欣賞和練習,自主地分析攝影、攝像中美術語言的運用(如光、色、構圖、遠近和虛實等),挖掘其獨特的形式美感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嘗試運用“構成、空間、時間、行為、聲音、光線和符號”等基本的媒體要素及視覺表現語言進行媒體藝術的基礎練習。6.4 在鑒賞優秀作品的基礎上,嘗試對某一題材(如風景、人物、花卉、靜物和校園生活等)進行攝影活動,并通過后期技術創作兼具內涵和美感的攝影藝術作品。25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6.5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選擇合適的生活主題或社會議題編寫場景劇本并進行拍攝,通過編輯和后期加工處理,制作具有生活情趣且表達自身情感和思想的微電影作品。6.6 了解和使用更多的形式進行綜合性的藝術表達,如電影、新聞報道、紀錄片、廣告、音樂視頻、動畫、游戲視頻和其他組合形式等。6.7 通過教師的演示和示范,知曉常用的數碼設計軟件,運用網絡或其他方式搜集各類圖形資源,進行數碼設計(平面設計、動畫設計或三維立體設計)。6.8 運用相關軟件,進行數碼繪畫的藝術探索,學習數碼繪畫的要素和方法(如構圖、造型、色彩、質感、筆觸和步驟等),并嘗試創作新穎的數碼繪畫作品。6.9 了解現代媒體藝術在裝置藝術、影像裝置 / 錄像裝置、互動媒體上的運用及觀念表達方式,分析其創意的來源及特殊的造型手段和方式。6.10 了解不同種類現代媒體藝術的造型規律和獨特技藝,嘗試運用多種工具、軟件和媒體藝術語言去進行綜合性的表現、設計及創作,也可采用移動學習,嘗試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行與現代媒體藝術相關的學習與創作。【教學提示】(1)運用小組討論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對優秀的現代媒體藝術作品進行分析、歸類,思考其與現代生活的密切關系。指導學生深入發掘作品的內涵、形式、創意和技巧,并盡可能用專業術語進行分析和評判,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2)強化問題的設計及引導,在具體問題(如主題選擇、創意來源、造型技巧、工具材料和文化思想等)的提示下,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現代媒體工具、手段與造型的方法,并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師26│ 四、課程內容 │生共同體驗媒體,嘗試藝術創作,享受過程的樂趣。(3)指導學生開展基于主題的學習活動,選擇貼近自身生活經驗的表現主題(如健康、環保、家庭、校園生活等),積極嘗試并運用新穎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思想和情感。指導學生利用照相機、攝像機或計算機技術制作帶有情節性的作品,并與同學交流、探討作品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以改進。(4)引導學生開展任務驅動式的學習,與學生共同制訂學習任務書,幫助他們經歷調查、探究、試驗、制作和評價等階段,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媒體素材進行搜集、加工、整理,融入媒體藝術的觀念,創造具有新意的作品。(5)配合具體活動任務或課題的需要,指導學生拍攝、搜集各種相關素材,探索主題和事件的意義,研究問題的答案,進行研究性學習結果的展覽及演示,并用口頭、書面等方式評價自己和他人的現代媒體藝術作品,進而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6)引領學生積極關注在信息化環境下社會生活及信息科技等領域內的最新知識與表現技能,強化跨界探究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融會造型藝術、計算機語言和網絡技術等手段和方法,理解現代媒體藝術是科學、藝術與人文理念的綜合。(三)選修課程選修課程根據學生的專業發展傾向和個性發展需要而設置,由五個模塊構成,主要供報考高等學校美術或設計專業的學生選修,也可滿足學生其他的發展需求。27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模塊1 美術史論基礎【內容要求】美術史論基礎由美術基礎知識和美術史常識兩部分學習內容組成。美術基礎知識包括美術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美術史常識包括中外美術發展的基本脈絡和主要風格、流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教學提示】(1)將教師講授、學生自主閱讀等方式結合起來,幫助學生認知美術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鼓勵學生通過口頭和書面的方式進行表達和交流,結合對具體作品的鑒賞,在特定的語境中加深對其內涵的理解。(2)通過講授、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資料,以觀看視頻、參觀美術館(博物館)和當地的文化歷史遺跡、組織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中外美術發展的基本脈絡,形成知識框架,進而學會分辨不同的風格流派,了解美術史上重要的藝術家及其代表作。(3)以主題和任務驅動的方式,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各種途徑搜集資料,研究美術與自然、社會和個人的關系,聯系文化情境,對美術的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寫出研究報告,并進行發表和交流。模塊2 速寫基礎【內容要求】速寫基礎由速寫方法、人物速寫和風景速寫等學習內容組成。速寫方法包括速寫的工具和表現方法;人物速寫包括人物的比例與運動特征、重心與動態線、畫法步驟等;風景速寫包括景物的取舍與構圖、畫法步驟等。28│ 四、課程內容 │【教學提示】(1)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籍、搜集資料和組織討論等方式,結合適當的講解和示范,幫助學生認識速寫的特點、作用和價值,體會速寫工具、材料的性能,認知速寫的步驟和要領。(2)通過示范、指導范本臨摹和現場寫生等方式,幫助學生獲得關于人物和風景速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對物體形象特征的觀察、捕捉和表現能力。(3)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鼓勵學生進行練習,并在練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同時提供適當的技法指導,幫助他們不斷提高速寫水平。模塊3 素描基礎【內容要求】素描基礎由素描基礎知識和素描寫生等學習內容組成。素描基礎知識包括素描的概念、作用、材料與工具、觀察和表現方法等;素描寫生包括靜物寫生、風景寫生和人物寫生等。【教學提示】(1)通過講解和組織學生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素描的概念,并在欣賞優秀素描作品的基礎上,認識素描的作用和表現方法。以教師示范和學生臨摹優秀素描作品等方式,引導學生汲取中外畫家的素描表現技法,并通過課堂寫生加以體會。(2)結合長期作業與短期作業,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逐漸學會整體的觀察和描繪。明確靜物寫生、風景寫生、人物寫生的要求,體悟各自的表現特征,鼓勵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素描形式和技法表現對象的特征和自己的感受。(3)通過啟發學生的思想、感情和提供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將素描技法與思想、情感的表達相結合,并從文化的角度理解素描的29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不同表現方式。在素描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鼓勵學生以自評、互評的方式形成反思能力和評價能力,推動持續的素描學習。模塊4 色彩基礎【內容要求】色彩基礎由色彩知識和色彩寫生(以水彩畫或水粉畫的方式進行)等學習內容組成。色彩知識包括色彩在創作和設計中的作用、色彩產生的原因、色彩的調配、色彩與情感的關系,以及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應用等;色彩寫生包括靜物寫生、風景寫生和人物寫生等。【教學提示】(1)以講授、討論或讓學生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色彩的基礎知識(如色彩的產生、條件色、色調和色彩的冷暖);通過欣賞作品范例,幫助學生認識色彩在創作和設計中的作用及色彩與情感的關系。尤其要關注藝術家在作品中通過色彩對人文、情感和審美趣味的表達。(2)引導學生以臨摹的方式感悟色彩變化、色彩調配、色彩應用的規律和色彩的情感性及畫家的表現方式,輔以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并通過簡單練習,訓練學生的色彩調配能力。在此基礎上,可增加練習的強度,結合水彩畫或水粉畫的工具材料特性,要求學生遵循寫生步驟,進行靜物、風景和人物的寫生。(3)通過啟發學生的感受和提供文化背景知識,鼓勵學生在寫生中傳達自己的感受、思想和情感,以增強作品的感染力。此外,在色彩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需要鼓勵學生以自評、互評的方式形成反思能力和評價能力,以提高他們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和能力。模塊5 創作與設計基礎【內容要求】創作與設計基礎由美術創作和命題設計等學習內容組成。美術創30│ 四、課程內容 │作包括創作知識、生活觀察和體驗、題目理解、素材搜集與選擇、表現過程等;命題設計包括任務理解、調查分析、創意構想和設計表達等。【教學提示】(1)本模塊的學習具有顯著的思想性、綜合性和創造性特征,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生活經驗、思想觀念、思維方法和知識與技能,完成美術創作與設計任務的能力。因此,教學應該集中于拓展生活經驗、增加思想積累、訓練思維方法,以及選擇、運用美術創作與設計的知識與技能等方面。可以帶領或鼓勵學生進入生活情境進行觀察、體驗、寫生和記錄,也可以通過對多種題材、主題內容的視頻觀摩及訪問交流等方式,豐富和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通過關注現實、文本閱讀、問題討論、議題思考等活動,加深他們對社會文化與生活需求的認識,豐富和深化思想。設置不同的問題情境,開展經常性的思維(聯想、想象、聚斂、發散、直覺和邏輯)訓練,結合美術創作與設計的方式(如繪制小草圖或創意設計草圖等),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解決美術創作與設計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問題情境中,聯系特定的任務,增強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目的性。(2)由于大多數美術創作與設計都是基于特定題目進行的,因此正確地理解題意成為完成美術創作與設計的關鍵。首先,應該經常進行這類訓練,列出一些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或者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交流對題目的理解,從而學會正確理解題意,準確把握題目的指向。其次,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運用生活、思想積累,綜合各種思維方式,嘗試提出創作構思或設計創意,并以草圖呈現;同時,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不同藝術家或設計師針對類似題目的創作或設計,以啟發構思或創意,并學習和借鑒表現方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修改、調整和優化自己的構思和草圖,運用已有的(或根據需要補充的)美術創作與設計知識與技能進行正式的創作或設計。3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3)美術創作與設計是不斷深化和拓展的過程,不斷地自我反思和聽取他人的意見是推進思想和創造的有效方法。因此,應該提出一些問題或思考路徑,鼓勵學生深化和拓展自己對美術創作與設計的想法、觀點和表現方法。同時,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互相進行評價和交流,吸取有益的建議,激發靈感和創意,改進和優化表現效果。應幫助學生養成反思和耐心傾聽的習慣,并將其運用于美術創作與設計領域,甚至運用于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此外,應該認識到創造性與個性相關,需要在美術創作與設計活動中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32五、學業質量(一)學業質量內涵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見附錄1),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依據不同水平學業成就表現的關鍵特征,學業質量標準明確將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學習結果的具體表現。(二)學業質量水平【必修課程】模塊 美術鑒賞水平 質量描述1-1 能根據材料、工具、技法或題材內容區分不同的美術門類,并說1 明其不同的特點。(素養1、2)1-2 能了解中外美術史的基本脈絡。(素養1、5)33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續表水平 質量描述1-3 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中外美術作品,根據對稱、均衡、節奏、比1 例、對比、統一和變化等形式原理對作品進行分析。(素養1、3)1-4 能與同學交流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想法和觀點。(素養1、3、5)2-1 能比較、分析中外傳統美術在材料、技法和風格特征方面的基本差異。(素養1、2、3)2-2 能選擇幾幅中外美術作品,搜集相關的歷史背景和藝術家的生平資料,分析、研究作品中所隱含的文化信息。(素養1、5)2 2-3 能分析和判斷生活中的一些美術現象,如分析自己對動畫、漫畫喜歡的原因等,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素養1、3)2-4 能搜集各種資料,與同學共同研究與討論社會和文化環境是如何影響美術作品的,理解并尊重他人對藝術現象的不同理解和解讀方式。(素養5)3-1 能選擇幾幅中外美術作品,搜集相關資料,從其創作觀念、造型、色彩和技法等方面區分不同藝術風格、不同流派的特點。(素養1、2)3-2 能通過調查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視覺文化現象,撰寫調查報告或評論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素養1、3、4)33-3 能選擇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美術作品,進行比較、分析,探討其不同的藝術特點與本民族文化歷史的關系,尊重并理解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藝術。(素養1、5)3-4 能分析、討論藝術家、設計師和手工藝者為社會發展發揮的作用與作出的貢獻。(素養5)【選擇性必修課程】模塊1 繪畫水平 質量描述1-1 能大體區分不同的畫種,如速寫、素描、油畫、丙烯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和中國畫等,了解不同畫種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素養1)1 1-2 能使用繪畫工具和材料,對事物進行描繪,表達自己的想法。(素養2)1-3 能運用整體和比較的方法,對事物進行觀察和表現。(素養 1、2、4)34│ 五、學業質量 │續表水平 質量描述1-4 能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藝術家作品,并說明其理由。(素養 1、13、5)2-1 能區分不同的畫種,并能根據繪畫的題材內容進行分類,如風景畫、靜物畫、歷史畫和肖像畫等。(素養1)2-2 能運用繪畫工具和材料進行描繪與創作,并記錄自己的創作過程或想法。(素養2、4)22-3 能了解幾種繪畫構圖形式,如三角形、S形、十字形、X形、圓形、垂直線和平行線,并選擇作品進行分析。(素養1、3)2-4 能選擇不同畫種的作品,說明其不同的特點及其與文化背景的關系。(素養1、5)3-1 能運用美術語言、構圖知識,對不同畫種的作品進行分析和解讀。(素養1、3)3-2 能運用繪畫工具和材料對事物進行描繪,并根據主題進行有創意的創作,用草圖、照片和文字記錄自己完整的創作過程和想法。(素3養2、4)3-3 能選擇某一畫種,如油畫、版畫和年畫等,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研究其基本脈絡,學會尊重并理解藝術是如何為人類的文化發展作出貢獻的。(素養5)模塊2 中國書畫水平 質量描述1-1 能區分中國畫中的工筆、寫意、設色和水墨等形式,以及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等表現題材。(素養1)1-2 識別中國書法中的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素養1)1 1-3 能掌握臨摹中國畫山石、樹木和花鳥的一些基本畫法;能選擇篆書、隸書、行書或楷書的字體,按照其筆法和結構進行臨摹。(素養2)1-4 能感受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獨特魅力。(素養3、5)35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續表水平 質量描述2-1 能說出中國畫發展的基本脈絡,知道中國書法的大體演變過程。(素養1、3、5)2-2 能借鑒古今書畫家的技法和創作方法,通過臨摹和吸收進行創2作,并與他人交流學習體會。(素養2、4)2-3 知道中國畫藝術“以線造型,以形寫神,追求神似,講究意境”的造型規律和特點。(素養3、5)3-1 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畫家作品,分析其用筆和用墨,如中鋒、側鋒、順鋒、逆鋒、點厾、皴擦,以及墨色層次的不同變化等。(素養1、3)3-2 能運用傳統的中國書畫技法,創作一幅中國畫或書法作品。(素3 養2、4)3-3 能從文化角度,選擇古今書畫家的作品進行研究,探討其繼承與創新的關系。(素養5)3-4 能運用所學的中國書畫藝術知識與技能,美化生活與環境。(素養2、3)模塊3 雕塑水平 質量描述1-1 能區分圓雕、浮雕、透雕的不同特征,了解雕塑所使用的不同材料和肌理效果。(素養1)1-2 能用泥材捏塑帶有模仿性的雕塑作品,并與同學交流制作的體1會。(素養2)1-3 能用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的方法鑒賞雕塑作品。(素養1、3、5)2-1 能選擇雕塑作品,說明雕塑家如何根據主題、造型、比例和光線來考慮放置地點和周圍空間環境等。(素養1、3)2-2 能選擇泥、草木、織物或廢棄物等材料,構思創作具有一定新意的雕塑作品,并記錄自己的創作過程。(素養2、4)22-3 能用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的方法鑒賞雕塑作品,發表、交流自己的看法。(素養1、2、3)2-4 能欣賞和理解傳統的或現代的、抽象的或具象的雕塑作品。(素養1、5)36│ 五、學業質量 │續表水平 質量描述3-1 能說出中外傳統雕塑藝術之間的主要差異,了解中外雕塑藝術的基本發展脈絡。(素養1、3)3-2 能借鑒雕塑家的創作觀念和技法,選擇適合的材料創作具有一3 定新意的雕塑作品,并用草圖、照片和文字記錄自己的創作過程和想法。(素養2、4)3-3 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中外雕塑作品,從歷史文化的角度,進行分析和評價,形成有見地的審美判斷和理解能力。(素養1、3、5)模塊4 設計水平 質量描述1-1 能運用設計術語,分析、比較設計作品,了解不同的設計意圖,激發設計思維。(素養1、3、4)1-2 能利用傳統和現代的媒材、工具與方法,通過聯想和想象進行1有創意的設計活動。(素養4)1-3 在創作過程中,能與同學交流自己的創作意圖和想法。(素養2、3、5)2-1 能從形式與功能、材料與結構、風格特征以及發展脈絡來分析、區別各種形態的設計,拓展設計思維。(素養1、4)2-2 能根據要求,選擇適合的媒材、工具與方法,通過聯想和想象進行有創意的設計。(素養4)22-3 能用草圖、照片和文字記錄自己的創作過程與想法,養成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素養2)2-4 能與同學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和創作意圖,探討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優化自己的作品。(素養2、3、5)3-1 能從文化角度分析不同國家的設計師設計的作品,拓展設計思維,提高設計意識。(素養1、4、5)3-2 能根據特定的主題或內容,通過發散性思維,生成和構想創作3 意圖,進行有創意的設計。(素養4)3-3 能用草圖、照片和文字記錄自己的創作過程與想法,并在與同學的交流和討論過程中,不斷反思、修改和優化自己的作品。(素養2、3)37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續表水平 質量描述3-4 能運用所學的設計知識與技能以及所獲得的審美經驗,來美化生活與環境。(素養2、3)33-5 能選擇自己的設計作品與同學一起策劃和舉辦展覽,進行展示和交流。(素養2、5)模塊5 工藝水平 質量描述1-1 了解傳統手工藝的品種與藝術特點,形成對傳統手工藝的愛好與興趣。(素養1、3)1 1-2 能選擇適合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手工藝作品,體會傳統手工藝的制作流程和特點。(素養2、4)1-3 能意識到中國傳統工藝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素養3、5)2-1 知道傳統手工藝能夠反映一定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習俗、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素養1、3、5)2-2 能選擇適合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多種傳統手工藝作品,體會傳統2手工藝的制作流程和文化內涵。(素養2、5)2-3 能調查、了解當地或其他地區的傳統手工藝,用攝影、攝像或文字進行記錄,與同學相互交流。(素養1、3、5)3-1 能選擇中國不同地區的傳統手工藝,從材料、造型、色彩以及制作方法方面分析不同地區的文化對手工藝設計的影響。(素養1、3、5)3 3-2 能提煉和歸納傳統手工藝設計的文化元素,并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素養2、4、5)3-3 能調查、了解當地或其他地區的傳統手工藝設計,用攝影、攝像或文字進行記錄,并寫成調查報告進行交流。(素養1、3、5)38│ 五、學業質量 │模塊6 現代媒體藝術水平 質量描述1-1 能針對攝影、攝像或數碼繪畫作品,說出幾種構圖形式,如對角線、垂直線、水平線、S形和三角形構圖等。(素養1、3)1-2 能利用照相機或攝像機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拍攝。(素養2、4)11-3 能利用計算機相關軟件進行設計、繪制作品,并與同學交流數字媒體技術的特點。(素養2、4)1-4 能認識到現代媒體藝術對傳統美術概念的改變。(素養5)2-1 能根據光、色和構圖來分析攝影、攝像或數碼繪畫作品。(素養1、3)2-2 能運用照相機或攝像機,根據主題,如風景、人物、花卉、靜物和校園生活等進行攝影、攝像,表達自己的感受。(素養 2、2 3、4)2-3 能利用計算機相關軟件設計、繪制標志、廣告和動漫等作品,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創作意圖和想法。(素養2、4)2-4 能認識到現代媒體藝術具有互動性和虛擬性等特點。(素養2、5)3-1 能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對現代媒體藝術作品進行分析和闡述。(素養1、3、5)3-2 能根據學校或社會的有關議題編寫腳本,利用照相機、攝像機或計算機創作帶有情節性的作品,并與同學交流、探討作品中3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素養2、3、4)3-3 能認識到現代媒體藝術是科學、藝術與人文理念的結合,理解其為當代社會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素養2、5)39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選修課程】模塊1 美術史論基礎水平 質量描述2-1 能比較清楚地理解美術的基本概念,并用于學習中的交流和討論以及分析和評價美術作品。(素養1、3)2 2-2 了解中外美術發展的基本脈絡和不同風格、形式與流派的作品,能初步運用這些知識理解美術作品的意義,并進行審美判斷。(素養1、3、5)3-1 對中外美術發展的基本脈絡有較為清晰的了解,對主要的美術風格、流派、藝術家及作品有較深入的理解。(素養1、3、5)3-2 能通過對作品的分析,認識作品的風格特征和獨創性,從而判3 斷其價值。(素養1、3、4)3-3 具有一定的美術鑒賞與批評能力,能從文化的角度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了解美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以及美術與自然、社會和個人的關系。(素養1、3、5)模塊2 速寫基礎水平 質量描述2-1 認識速寫的作用和價值,知道速寫的基本方法和步驟,能運用速寫的基本技能。(素養1、2)2 2-2 較準確地表現人物的比例、形體、動態以及風景,構圖合理,取舍恰當,具有速寫的概括性,并顯示一定的形式美感和個性特征。(素養2、3、4)3-1 認識優秀速寫的特征,嫻熟地掌握速寫的步驟、要領和表現手法。(素養1、2)3 3-2 能在生活情境中觀察和捕捉有意義、有美感的人物表情、動態及風景,富有個性和創意地進行表現,并在經常性的速寫活動中,感悟生活的豐富和美好。(素養2、3、4、5)40│ 五、學業質量 │模塊3 素描基礎水平 質量描述2-1 在認識素描的含義、作用和意義的基礎上,能自覺學習素描的基本技法。(素養2)2-2 養成整體觀察的習慣,能發現對象的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運用2 合適的素描技法,表現其外形特征、內在結構、光影變化和局部細節。(素養1、2)2-3 能較好地處理構圖、結構、明暗和虛實等素描關系,并體現出自己的個性特征和審美趣味。(素養2、3)3-1 具有整體觀察的習慣,能把握素描的基本表現過程和規律,運用素描的多種手段和技巧對事物進行深入的刻畫。(素養1、2)3-2 有對畫面整體關系的處理和把控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素養2、4)33-3 能刻畫出鮮明、生動和具有個性的繪畫形象,顯示出一定的思想性和較高的審美品位。(素養2、3、4)3-4 能認識一定的文化觀和審美觀與不同素描形式和風格之間的關系。(素養3、5)模塊4 色彩基礎水平 質量描述2-1 在具備色彩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色彩表現能力,基本掌握水彩(水粉)畫技巧。(素養2)2-2 養成整體觀察的習慣,運用合適的色彩表現技法,描繪色彩關2 系和變化。(素養1、2)2-3 有一定的構圖能力,能獨立完成色彩寫生作品,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和個人的情感與思想,并體現健康的審美趣味。(素養2、3)3-1 掌握色彩基礎知識,能自如地調配和運用色彩。(素養2)3 3-2 具有整體觀察的習慣,認識色彩寫生的基本過程和規律,嫻熟地運用水彩(水粉)畫技法深入刻畫對象。(素養1、2)4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續表水平 質量描述3-3 具備對畫面整體關系的處理和把控能力,并顯示出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素養2、4)3-4 能描畫出生動的繪畫形象,顯示出一定的思想性和較高的審美3品位。(素養2、3、4)3-5 能認識色彩的社會屬性以及一定的文化觀、審美觀與色彩表現和風格之間的關系。(素養3、5)模塊5 創作與設計基礎水平 質量描述2-1 知道美術創作與設計的意義及基本過程與方法。(素養2)2-2 正確理解題意和任務,以一定的方式搜集素材、資料和數據,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進行構思和創意。(素養1、2、4、5)2-3 通過借鑒優秀作品的構思、創意和表現方式,優化自己的構思2和創意,并能用適當的形式和方法獨立完成美術作品和設計作品,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審美理想或滿足功能要求。(素養1、2、3、4、5)2-4 在問題情境中,運用基本的美術創作與設計的方法,解決美術創作與設計問題。(素養1、2、3、4、5)3-1 認識美術創作與設計的意義及過程與方法。(素養2)3-2 正確理解題意和任務,以多種方式搜集素材、資料和數據,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想積累,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法,進行構思和創意。(素養1、2、4、5)3-3 借鑒優秀作品的構思、創意和表現方式,通過不斷反思和傾聽3意見,優化自己的構思和創意,并能用適當的形式和方法獨立創作美術作品和設計作品,具有個性和新意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審美理想、文化理解或滿足功能要求。(素養1、2、3、4、5)3-4 在較復雜的問題情境中,綜合運用美術創作與設計方法,解決美術創作與設計問題。(素養1、2、3、4、5)42│ 五、學業質量 │(三)學業質量水平與考試評價的關系學業質量水平是階段性評價、考試和高考命題的重要依據。其中,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水平一是學生在義務教育畢業水平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高中學習所要達到的;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水平二是高中畢業生在本學科應該達到的合格要求;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水平三是對應高考或用于高等院校招生的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要求。選修課程學業水平分為三級,一級水平與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水平二相當,本課程標準僅列出二、三級水平。43六、實施建議(一)教學與評價建議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強調在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明確任務,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學習方式獲取知識與技能,并將其運用于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同時逐漸形成美術學科的觀念、思維方式和探究技能。因此,創設問題情境、探究性地獲取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是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美術教學的基本特征。其評價不僅針對學生對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關注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中所體現出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以反饋和調控的方式確保教學目標的適宜性、教學策略與方法的有效性,并逐漸使學生形成反思、評價、調整與改進的能力。1. 教學設計建議(1)倡導主題性研究型美術教學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參與美術活動、經歷較完整的美術鑒賞和創作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單純的知識與技能傳授者的角色和一課一練的教學習慣,形成創造性地策劃、組織和管理教學的“教學領導力”,學會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題性研究型教學44│ 六、實施建議 │設計。教師應從現實生活情境中選擇合適的主題,擬訂深化思維的“基本問題”,根據美術課程的特點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教學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學習進度、學習方法和每個環節的具體要求。應鼓勵學生探討主題和基本問題,搜集生活中的相關素材,通過完整的美術鑒賞和創作活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應組建學習共同體,鼓勵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通過合作和探究的方式,開展綜合的主題性美術學習活動。同時,應根據教學目標建立能全面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機制,按照各階段的學習任務設計具體的評價工具和評價方法,指導并監控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發展。(2)追求真實性學習結果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強調聯系現實生活情境,追求真實性學習結果。真實性學習結果是一種開放的表現性目標,指教師提出一項學習任務,不期望學生反應的一致性,而是關注學習結果的多樣性和個體性。此目標仍要求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同時又有機融入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案例:融合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三個維度的目標設計創作一件題為《校園生活》、以人物為主體的小型彩塑作品(美術表現)。選擇某件優秀彩塑為樣本,欣賞并臨摹學習彩塑技法(圖像識讀、審美判斷),觀察、回憶校園生活并搜集相關素材,通過創意、想象和制作(美術表現、創意實踐),完成作品,并寫出創作體會。體驗中國民間彩塑傳統與創作觀,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理解)。然后,將教學目標分解成“主題、鑒賞、技法、構思、創作、展45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評”等各階段的具體目標和評價指標,并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從而確保教學目標以及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實現。(3)創設引發探究行為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指包含問題的現實情境。它能激勵學生有目的地選擇和獲取知識與技能,綜合運用跨學科觀念、思維方式和探究技能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因此,創設問題情境是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美術教學活動的起點和關鍵。問題是創設情境的核心,它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多樣的。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可以從情境中提煉問題,也可以將問題植入情境,并形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任務驅動。美術學習的問題情境可分為個人情境、社會情境、生活與職業情境。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是: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提供真實的活動和任務要求;提供學習指導和支架;提供觀摩藝術家作品、扮演多重角色的機會;支持協作性知識建構;提供學習資源支持;促進自我反思;促進清晰表達;提供情境化評價。案例:始于問題情境的探究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情境:城市大型綠地廣場建成沒多久,路人就開始踐踏小草,在其中走出一條條小徑。如何通過設計杜絕和改變這一現象呢?1. 認清問題:什么原因導致了人們會踐踏草地?2. 搜集資料:通過觀察、訪談和調查,統計單位時間里踐踏草地的人數,了解其原因。3. 找準問題:綠地廣場太大,給行走帶來不便,沒有考慮人們普遍存在的走捷徑的心理。4. 解決問題:(1)將綠地廣場設計成網格狀,減少人們繞路的不便;(2)在綠地廣場的直角處添加石磚形成彎道或干脆將直角變成圓角,順應人們走捷徑的心理。5. 設計呈現:用手繪或電腦軟件,完成設計草圖,呈現功能與46│ 六、實施建議 │美感相結合的設計意圖和效果。6. 調整完善:將設計效果圖提供給同學或專業人士,并以口頭或文字方式說明設計意圖,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4)用學習工具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設計和運用多種學習工具,有效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學會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學習,以適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例如,可以設計針對整個主題學習的單元學習任務書、針對各具體學習任務的學習單和評價表、針對學習過程與學習材料的學習檔案袋等。案例:單元計劃和學習工具匯總課題:《藝術心靈之旅——向畫家學畫肖像》單元 子課題 課時 學習工具名稱第一 1. 學習任務書探尋藝術——會欣賞 1課時單元 2. 藝術作品賞析學習單3. 選定畫家學習單第二走進藝術——選畫家 2課時 4. 小組合作工作單單元5. 藝術研究資料表6. 研究作品的外觀設計和制作學習單第三研究藝術——評畫家 3課時 7. 展示和評價對作品研究的學習單單元8. 研究畫家的作品自我評價量表第四 9. 理解臨摹的美術作品學習單臨摹藝術——學畫家 3課時單元 10. 臨摹畫家的作品評價表第五創作藝術——表感情 3課時 11. 我最想感謝的“他 /她”學習單單元第六評價藝術——共分享 1課時 12. 學習心得表單元47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5)經歷“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根據藝術家的工作(主題性創作、設計、工藝制作和美術鑒賞等)和思維特點提煉出來的。當學生面對真實的創作主題時,教師將藝術家的思維和創作過程轉化為教與學的方式,通過師生合作的探究與“做中學”,能有效發展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如圖所示,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指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生成有意義的創作主題(文化理解);研究藝術家的生平、風格與創作觀,鑒賞并借鑒經典作品(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熟悉材料與工具,學習藝術家的表現技法(美術表現);搜集創作素材,構思構圖(創意實踐);尋找媒材與工具動手創作(設計、制作),不斷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修改完善(美術表現、審美判斷);最終完成作品,展示交流,學習總結等。“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學生經歷了“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能全面發展五大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也落實了美術學科“過程與方法目標”。同時對不同學段設置不同學業質量水平的創作要求,能使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及學業質量水平持續提升。(6)將“基本問題”分解為“小問題”“基本問題”指單元主題、內容和教學的上位引導性問題,與圍繞“大概念”的思維組織能力相關聯,能有效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它指向學科的核心,具有開放性,涉及不同的價值、態度;或是在某48│ 六、實施建議 │一領域不斷重演的哲理性問題,能孕育出新的問題,從而將學習活動引向宏觀的理念、新的思維角度、深刻的內涵和文化意義。但“基本問題”往往比較寬泛,操作性不強,所以在具體實施時還應該分解出一系列與學科相關的“小問題”。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經常運用這類“基本問題”和“小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討論和表現,可以有效地發展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案例:“基本問題”與“小問題”基 本 問 題 小 問 題一方水土是否“養 1. 不同地域民間玩具風格的差異與“水土”有關嗎?活 ” 了 一 方 民 間 2. 在當代,“水土”對民間玩具的影響會擴大還是縮小?玩具? 3. 你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強調地方“水土”的因素嗎?(7)以多種角度和方法進行美術鑒賞美術鑒賞是美術課程中獨立的學習內容,同時又能從形式、技法、創作觀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幫助學生進行美術表現。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繪畫、雕塑、設計、工藝及現當代美術等的知識、術語,建立美術鑒賞的基礎;讓學生體驗美術作品不同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征所引發的心理反應;聯系美學、歷史、地理、哲學和社會學等知識,對作品進行描述、分析,解釋藝術家是如何利用主題、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媒介和相關信息的相互作用,來傳遞意圖、思想與情感的;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審美理想和文化觀念,通過口頭語言和書面文字,表達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認識;培養學生逐漸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念,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為了增強美術鑒賞教學的效果,教師要設計好美術鑒賞的教學目標與過程,盡可能依照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的程序設計學習單,并在具體的鑒賞過程中運用聯系、比較等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49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合作探究,認識作品的主題、內涵、形式、風格和意義。案例:高中美術鑒賞學習單班級: 姓名: 年 月 日區分作品所屬的種類,描述作品的造型、色彩、尺寸、材質、肌理、風描述格等特征,以及作品所引發的審美感受。分析作者是如何運用比例、對稱、均衡、節奏、韻律等形式原理組織造分析型元素,更好地表達作品的主題、內容或情節的。解釋文化、國家、時代、經歷、社會背景和藝術思潮等因素對作者及其解釋作品所產生的影響,解釋作者通過作品想表達的情感或思想。通過上述鑒賞活動,從歷史、文化、藝術、經驗的角度評價這件作品,評價并有見地地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8)聯系生活進行跨學科美術學習在視覺文化時代,美術以其具有視覺感知、形象思維和圖像表達等優勢成為視覺化的學習方式,能參與其他學科或跨學科的研究性學習,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跨學科的美術學習可從兩個層次開展:一是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的跨學科課程,比如以動畫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