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統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任用賢良,虛懷納諫,推行三省六部制,發展科舉制,輕徭薄賦,"貞觀之治"。武則天的統治。"開元盛世"。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找出秦亡漢興、隋亡唐興的異同之處,并分析興亡之間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從而培養他們正確分析歷史事實的異同點,正確把握歷史規律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從中體會到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以及對歷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質的感悟。【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多感性,少理性。唐朝歷史離學生比較遙遠,故選取的史料盡量貼近學生,先感性認識唐朝,再對史料進行深入分析,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把握唐朝歷史,并培養學生通過史料理解分析歷史的能力。【教學重點】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教學難點】 對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評價。【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圖片:唐裝、唐三彩、唐人街)這些圖片都與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朝代有關?(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朝代,由于它在海外的巨大影響,外國就將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事物稱之為“唐”。本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繁榮與開放的大唐,去感受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輝煌。學習目標: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實;2、知道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和唐玄宗的“開元盛世”。3、列舉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治國措施,初步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4、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唐太宗、武則天及唐玄宗。指導先學:1、本課一共學習了幾位皇帝?他們分別是?2、唐朝的建立者是 ,建立的時間 ,都城在 。3、列表格歸納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統治措施及治國效果。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治 國 策 略 政治方面 經濟方面 用人方面 形成局面 交流合作:一、唐朝的建立和貞觀之治1、唐朝的建立:時間、都城、建立者、補充:繼承者:李世民(玄武門之變)2、貞觀之治:)含義:即治國效果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文教昌盛、國力增強,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出示材料:(感知貞觀之治的效果)材料一: (貞觀初期,洛陽以東直至沿海) 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 ----《貞觀政要》材料二:(經過唐太宗一段統治后)天下大稔(糧食豐收),流散者咸(都)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 —《資治通鑒·唐紀》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才出現“貞觀之治”的呢?治國措施: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輕刑罰;經濟: 減輕人民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用人: 知人善任;增加科舉考試科目;嚴格考察官吏政績軍事: 出兵擊敗東西突厥、并設置安西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統治。過渡: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唐太宗能夠采取這些治國良策,主要是他有開明的治國思想,他有哪些開明的治國思想呢?治國思想:從隋朝滅亡中吸取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材料出示: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正確認識君民關系,認識到人民的重要性。)材料二:太宗嘗謂公卿曰:“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須極言規諫。”------《貞觀政要·論求諫》(善于接受正確的意見,虛心納諫)3、如何評價唐太宗?在道德上李世民也許應該受到譴責,但特定歷史年代使他不能“仁慈”。而唐太宗的遠見卓識、寬廣的政治胸懷,博覽群才、勵精圖治,推動了唐朝歷史的發展,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賢明的君主過渡:晚年的唐太宗,也走入了人生的深冬,他越來越感覺到作為父親的無奈,諸子奪嫡,“太子不道、藩王窺望”,皇位繼承問題始終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經過一番掙扎、曲折、痛苦與無奈,最終他選擇了?高宗生性懦弱、常年患病,為一位女性的崛起提供了歷史性的的機遇,她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多媒體介紹武則天)二、武則天1、采取哪些治國措施?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選賢任能;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減輕人民負擔,重視發展生產2、貢獻:為“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3、評價武則天三、開元盛世1、簡介唐玄宗2、詩歌欣賞:杜甫《憶昔》說一說:詩中描繪了開元時期什么樣的情景?3、唐玄宗治國措施:整頓吏治,裁減冗(rǒng)員;發展經濟,改革稅制;重用賢能,注重文教,編修經籍。4、影響: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出示材料: 著名學者對盛唐的評價:在唐初諸帝時代,中國的溫文有禮、文化騰達和威力遠被,同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和分裂對照的是那樣的鮮明……在唐朝,中國的極盛時代……中國呈現了繁榮、幸福和文藝活躍的景象遠在任何同時代國家的前頭。-----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整個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朝代,即漢代與唐代。這兩個帝國是當時全部地球文明中最健康,最幸福、最先進的國度。監獄是空的,遺落在街道上的貴重東西沒有人撿,所有國民充滿自信……歷史學家把這兩個朝代稱為中國的黃金時代。------張緒通5、評價唐玄宗釋疑拓展:1、比較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治國措施,看看他們的共同點。2、唐朝的繁盛對我們今天國家的發展有什么啟示?要重用人才,關注民生,提倡節儉增強政府的服務意識。3、秦亡漢興、隋亡唐興有什么共同之處?(小組討論)秦 隋:都是完成統一后很快滅亡;都是統治者殘暴無道、政治黑暗;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漢 唐: 統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訓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都輕徭薄賦,整頓吏治,任用賢良;都成為影響當時世界的大國。從秦朝、隋朝滅亡中,應該吸取哪些教訓?4、漢唐的繁盛對我們今天實現中國夢有什么啟示?請你說出幾點共同之處。a、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是發展經濟的必要條件。b、執政者執政為民,勵精圖治是國家興盛的政治保證。c、國內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d、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直接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 。課終小結:1、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2、共同小結知識點:唐高祖 →→ 唐太宗 →→ 武則天 →→ 唐玄宗↓ ↓ ↓ ↓建立唐朝 →→ 貞觀之治 →→ 政啟開元 →→ 開元盛世治宏貞觀當堂檢測:一、選擇題。1.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孟憲實,在《百家講壇》作了“太宗繼位”“魏征進諫”諫“以民為本”等系列講座。由此推知他所講的主題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2.電視劇《貞觀長歌》深受觀眾喜愛,創下很高的收視率,你認為不可能在該劇中出現的畫面是( )A.唐太宗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B.虛心納諫,廣納賢才C.精簡機構,輕徭薄賦 D.擊敗東西突厥3、有人從地下挖出一枚古錢幣,上有“開元通寶”字樣,請你根據學過的歷史知識判斷,它應該鑄造于哪個朝代( )A、西漢 B、隋朝 C、唐朝 D、北宋4.基本上肯定武則天的統治,主要是因為:( )A.她是我國歷史惟一女皇帝 B.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C.她替多病的高宗處理朝政 D.她統治期間社會經濟繼續發展5.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曾多次出現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治世局面,如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等。從這些治世局面出現的原因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有 ( )①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是發展經濟的必要條件②統治者的勵精圖治是盛世局面出現的政治保證③國內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④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直接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二、分析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唐太宗統治時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訓,重視發展農業,減輕農民賦役,注意“戒奢從簡”,故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材料二: 唐玄宗統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節儉,重視興修水利工程 ,故出現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的局面,唐朝進入全盛時期。(1)上述材料描述了唐初出現哪兩個盛世景象?(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現有哪些?出現的原因是什么?(3)上述盛世景象的出現,為后世統治者提供了什么寶貴的經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