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1課 古代埃及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現在的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是一個阿拉伯國家。除了地域重疊以外,它與歷史上遙遠的古埃及文明已經沒有關系了。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二、金字塔三、法老的統治金字塔長 城空中花園泰姬陵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古印度猜一猜:他們分別是哪四個國家的象征性建筑?請結合地圖和尼羅河定期泛濫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描述古埃及的地理位置(2)為什么說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非洲東北角①提供水源,為農業灌溉、人民生活提供水源.②尼羅河定期泛濫,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農業生產③交通便利,便于航行。1.古代埃及文明的起源--尼羅河興起:公元前3500年開始,在尼羅河下游陸續出現了若干個小國家統一: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美尼斯)初步實現了統一。強盛: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成為強大軍事帝國衰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今伊朗)吞并古埃及衰亡: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逐漸阿拉伯化古埃及文明發展歷程注: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下去2. 古埃及的興衰歷程閱讀課本P2-3小組討論制作埃及發展時間軸并展示3.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問題:閱讀教材,結合圖片歸納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太陽歷古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陽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開始漲水,古埃及人據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陽歷。01數學需要測量尼羅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兩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計算需要,古埃及人發展了數學。02醫學木乃伊,增長了解剖知識,促進了醫學的發展識。03象形文字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演化來的,最初僅僅是一種圖畫文字,后來才發展成象形文字。04庭院蛇山坡手臂水小雞鷹腳盤子嘴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它是一種與事物形狀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讀音。古埃及文字象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古埃及的木乃伊制作過程一、剖開死者腹腔,把最易腐爛的內臟部分掏出,保留最重要的心臟。二、用棕櫚酒對內臟和體腔進行清洗消毒,之后用泡堿覆蓋使之變干。然后在體內填滿香料,細心地縫上刀口。三、將已處理過的尸體涂上一層油膏或松香溶液以隔絕空氣防止尸體腐爛,然后用白色亞麻布將尸體裹起來。四、把死者的兩手交叉在胸前,裝入石棺。木乃伊可謂是埃及文明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埃及人生死觀的一種具體而形象的詮釋。埃及人認為人的死亡并不代表生命的結束,相反是代表生命在另外一個世界新的開始和獲得永世榮耀的希望。埃及人認為人要獲得永生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保證拔(也就是靈魂)的完整、因此在埃及的神話中存在著守護死者亡靈的習俗;二是保持肉身的完整存在,因此埃及人發明了木乃伊以此來保證人死后能夠完好的保持肉身。思考:木乃伊要安放到哪里才能永生呢?(二)、金字塔靈魂三問?1、金字塔是塔嗎?2、金字塔是金子做的嗎?3、那它為什么叫做金字塔呢?金字塔,形狀像"金"字,它是一種方底尖頂的石砌建筑物,是古代埃及埋葬國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員的陵墓。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們通常所見的寶塔形。是由于它規模宏大,從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漢語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翻譯為"金字塔"。閱讀下列史料,思考以下問題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內部的直角三角形廳室,各邊之比為3:4∶5,體現了勾股定理的數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長如果除以其高度的兩倍,得到的商為 3.14159,這就是圓周率。材料二:“他(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塊,極其精確地砌筑而成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1)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 (2)上述引文中的“他(胡夫)”為什么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修建金字塔 (3)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評價金字塔?(1)法老的陵墓。(2)金字塔是自己尊嚴和權利的象征,同時保存自己的尸體(3)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③金字塔也是奴隸主壓迫奴隸的歷史見證。材料一 法老是古埃及國王的尊稱,自稱是太陽神阿蒙-賴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具有絕對的權力。古埃及人對法老崇拜近乎瘋狂,官員們以親吻法老的腳而感到自豪。材料二 “誰要是干擾了法老的安寧,死亡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結合以上圖片和材料思考:(1)說說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樣的 (2)埃及法老們為什么要給自己修筑金字塔 (3)金字塔規模越來越小這個現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本質問題 (三)法老的統治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死”,修筑豪華的陵墓,以備在冥世間繼續生活,同時也是為了宣揚法老至高無上的宗教神權和世俗專制統治的權力。法老的王權逐漸衰落。法老作為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板書設計1.判斷下列表述,在正確選項后面的括號里畫√,錯誤的畫×。①古埃及文明延續發展至今,文明進程歷經曲折但未間斷。②古埃及在科學、文化領域取得很高的成就。③古埃及國王給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著無限的權力。×√×課后活動隨堂檢驗2.下面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代亞非四大文明古國。其共同點是( )A.位于大河流域 B.使用鐵農具C.源于海洋 D.工商業發達A隨堂檢驗3.某旅游團赴埃及旅游,可組織到下列哪一景點參觀( )A.B.C.D.A隨堂檢驗4.拓片是將刻在不同材質上的文字、符號、圖案等拓印下來的紙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A5.我們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和王后的陵墓。對其敘述錯誤的是( )A.因形似漢子“金”而得名B.因用黃金堆砌而得名C.是國王權力的象征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B6.(2022年江西)胡夫金字塔修建時至少有10萬人參加,花費了20年時間,意味著要對全國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大規模的組織和調用。這說明古埃及A. 文明走向衰落 B. 成為強大封建帝國C. 外族人侵嚴重 D. 國王權力至高無上D第1課 古代埃及學習目標素養目標1.結合地圖認識古埃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疆域,運用時間軸了解古埃及文明發展歷程。(時空觀念)2.通過呈現文字、地圖、圖片等等多角度的史料,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唯物史觀)3.通過了解古埃及科技文化成就,認識古埃及文明是人類燦爛文明遺產之一,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造能力(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古埃及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和初步統一與發展;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金字塔。教學難點:正確評價理解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明白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系。自主學習一、自主學習、自我檢測(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文明起源:古埃及位于 , 貫穿埃及南北,適合農業生產。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 ”。 2.國家建立(1)出現:約從公元前 開始,在尼羅河下游陸續出現了若干個小國家。 (2)統一:公元前 左右,古埃及初步實現了統一。 (3)發展:經歷了古王國時代、中王國時代和新王國時代三個時代,在法老 統治時期,古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 3.文明斷續:公元前525年, 吞并古埃及;后來, 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下去。 4.科學文化成就:天文學、數學和醫學最為突出。 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5.修建用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 ,它每個側面都形似漢字“金”,因此,中國人稱為“金字塔”。 6.時代內涵: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的無限權力,隨著王權的逐漸衰落,金字塔越修越小。 7.歷史評價:金字塔是古埃及 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三)法老的統治8.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法老作為全國 ,集 等大權于一身。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之間有何相關性 (二)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下去的原因有哪些 (三)什么是“金字塔” 它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四)古埃及的法老有哪些權利 王權衰落的原因及表現是什么 三、課堂練習1..繪制年代尺是培育“時空觀念”這一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下列對年代尺中處的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A.尼羅河下游出現若干個小國家B.古埃及初步實現了統一C.古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D.古埃及為波斯帝國所滅2.古埃及人對法老的崇拜幾近瘋狂,僅僅是法老的名字就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官員們以親吻法老的腳為榮。下列關于古埃及法老統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國王被稱為法老,掌握國家一切大權B.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C.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法老的權力逐漸增強D.金字塔是法老權力的象征3.“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后,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饋贈’。”對此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 )A.尼羅河定期泛濫,給沿岸人民帶來巨大災難B.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的產生有重要影響C.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D.人民群眾是古埃及文明的創造者4.某影視公司拍攝一部有關古埃及歷史的電視劇,其中不符合史實的鏡頭是( )A.劇中大量出現金字塔和尼羅河風景B.劇中的國王自稱“法老”C.大臣見國王時,要匍匐在地上,吻國王腳下的土地D.國王發起怒來,親自用王杖責打負責祭祀的婆羅門貴族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希羅多德根據傳聞,記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況:“(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為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塊,極其精確地砌筑而成的。”材料三 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銘文:“不論是誰騷擾了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將在他的頭上降臨。”2003年9月17日埃及當地時間凌晨2時,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組織的考古學家借助最先進的機器人突破“死神之翼”進入胡夫金字塔——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這是人類第一次深入窺探金字塔內部。(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文明古國的遺跡 它有怎樣的用途 (2)根據材料二說明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況。(3)金字塔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自主學習、自我檢測1.非洲東北角 尼羅河 尼羅河的贈禮2.3500年 3100年 圖特摩斯三世3.波斯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4.太陽歷 象形文字5.陵墓6.國王7.文明8.最高的統治者 軍、政、財、神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二)國家分裂、外族入侵。(三)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四)古埃及國王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社會矛盾的激化;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三、課堂練習1.B 2.C 3. B 4.D5..(1)古代埃及。古埃及國王(法老)的陵墓。(2)勞動人民生活非常痛苦,處境悲慘,很多人為此失去了生命。(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 第1課 古代埃及 課型 新課課標要求 初步了解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通過金字塔了解亞非古代文明及其傳播。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素養目標1.結合地圖認識古埃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疆域,運用時間軸了解古埃及文明發展歷程。(時空觀念) 2.通過呈現文字、地圖、圖片等等多角度的史料,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唯物史觀) 3.通過了解古埃及科技文化成就,認識古埃及文明是人類燦爛文明遺產之一,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造能力(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古埃及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和初步統一與發展;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金字塔。教學難點:正確評價理解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明白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系。教學內容分析與學情分析 學習要點:法老;金字塔。學習提示: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學習延伸:初步了解古代埃及國王集權于一身的政治特征。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歷史學習,已初步具備自主學習歷史知識能力,但是同學們的歷史綜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在課堂中提供適量的課外史料,感受古代文明的先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新課導入猜一猜:它們分別是哪四個國家的象征性建筑 2.早期人類文明大都發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教師歸納:它們是古代埃及、古巴比倫、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象征性建筑。這些地區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地相對肥沃,氣候溫和,利于農作物生長,適宜人類生存。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古代尼羅河流域的文明。設計意圖:吸引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探知欲望二、新課教學() (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古代埃及文明的起源--尼羅河結合地圖思考下列問題:(1)請描述古埃及的地理位置生:非洲東北角(2)為什么說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生:①提供水源,為農業灌溉、人民生活提供水源.② 定期泛濫,提供肥沃土壤。③交通便利,便于航行。[教師小結]尼羅河為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條件,定期泛濫促進了古埃及農業的發展;平緩的河水以及盛行風提供了便利的航運條件。這些有利條件都促進了尼羅河流域的統一。設計意圖: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性是本課難點。結合地理知識分析古埃及的位置和氣候, 有助于幫助學生認識尼羅河定期泛濫對古埃及人民的養育作用,讓學生從地理角度直觀理解文明起源的原因。2.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閱讀課本P2-3小組討論制作埃及發展時間軸并展示(古代埃及何時出現奴隸制國家?何時統一?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何時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又是如何消亡的?)(設計意圖:通過古埃及歷史發展的大事年表和古埃及歷史發展示意圖,幫助學生梳理古埃及歷史發展線索,從而使學生確立時空觀念。)[教師過渡]尼羅河為古代埃及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埃及人就是在與尼羅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打交道中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古埃及文明。3.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古埃及文明經歷外族入侵后,雖然文明中斷,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卻流傳至今。閱讀教材,結合圖片歸納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教師出示以下圖片【教學過渡】: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死,認為人死后還會在冥世間繼續生活。因此,只要保住軀體,靈魂就能依附于它而萬世長存。為了把尸體保存下來,他們千方百計把尸體脫水變干,制成木乃伊。木乃伊要安放到哪里才能永生呢?(二)金字塔靈魂三問?金字塔是塔嗎?金字塔是金子做的嗎?那它為什么叫做金字塔呢?①金字塔,形狀像"金"字,它是一種方底尖頂的石砌建筑物,是古代埃及埋葬國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員的陵墓。②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們通常所見的寶塔形。③是由于它規模宏大,從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漢語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翻譯為"金字塔"。閱讀下列史料,思考以下問題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內部的直角三角形廳室,各邊之比為3:4∶5,體現了勾股定理的數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長如果除以其高度的兩倍,得到的商為 3.14159,這就是圓周率。材料二:“他(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塊,極其精確地砌筑而成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1)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 (2)上述引文中的“他(胡夫)”為什么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修建金字塔 (3)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評價金字塔?生:(1)法老的陵墓。(2)金字塔是自己尊嚴和權利的象征,同時保存自己的尸體(3)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③金字塔也是奴隸主壓迫奴隸的歷史見證。小結:金字塔的精密程度體現了古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金字塔的高峻威嚴體現了古埃及王權的神圣權威;金字塔作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成功組織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國家強大的動員能力和先進的組織水平。設計意圖:金字塔這一部分是本課重點,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部分,介紹金字塔時讓學生多看、多說,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三)法老的統治材料一 法老是古埃及國王的尊稱,自稱是太陽神阿蒙-賴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具有絕對的權力。古埃及人對法老崇拜近乎瘋狂,官員們以親吻法老的腳而感到自豪。材料二 “誰要是干擾了法老的安寧,死亡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思考:說說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樣的 埃及法老們為什么要給自己修筑金字塔 金字塔規模越來越小這個現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本質問題 學生預期效果:學生1:法老作為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學生2: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死”,修筑豪華的陵墓,以備在冥世間繼續生活,同時也是為了宣揚法老至高無上的宗教神權和世俗專制統治的權力。學生3:法老的王權逐漸衰落。小結:法老擁有至高無上權力:(1)自詡為神之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2)獨攬國家行政大權;(3)主宰國家經濟;(4)控制國家軍隊和司法;(5)為自己修筑金字塔。設計意圖:法老的統治一目是本課難點。通過圖片和歷史材料,使學生認識到古埃及是一個金字塔般的奴隸制等級社會。高居塔尖的是“法老”,大大小小的官員構成統治階層,廣大工匠、農民、奴隸處于社會底層。三、板書設計尼羅河的贈禮 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作業設計1.判斷下列表述,在正確選項后面的括號里畫√,錯誤的畫×。①古埃及文明延續發展至今,文明進程歷經曲折但未間斷。②古埃及在科學、文化領域取得很高的成就。③古埃及國王給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著無限的權力。2.某旅游團赴埃及旅游,可組織到下列哪一景點參觀3.拓片是將刻在不同材質上的文字、符號、圖案等拓印下來的紙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教學反思本節課內容知識點不多且以常識性為主,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借助地圖、圖片、時間軸能落實學生的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家國情懷、史料實證意識。象征反映法老的統治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 古代埃及 同步學案.docx 第1課 古代埃及.doc 第1課 古代埃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