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課 土地改革教案( 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課 土地改革教案( 表格式)

資源簡介

《第3課 土地改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從微觀層面看:本課包括兩部分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和土地改革的意義。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規定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在它指導下,土地改革在全國展開,并于1952年基本完成。
從宏觀層面看:土地改革的完成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一部分內容與本單元前兩課也有密切聯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一系列鞏固政權的斗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它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封建斗爭的偉大勝利,是新中國政權得以鞏固的重要基礎。同時,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學情分析:
從知識層面看: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新政權成立后面對的問題,知道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為學習本課土地改革歷史打下了基礎。但學生的認知基本上處于感性階段,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適時地給予啟發引導。因此要精選史料,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史觀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從思維層面看:該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參與歷史學習的興趣,善于表現,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和引導,完成知識的“認知——理解——內化”。
從情感層面看:學生在學習本課過程中容易產生民族自豪感,對于本課情感目標(家國情懷)的實現有較大幫助。
教學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概況;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及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注意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概括、歸納的能力;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搜集整理教材圖片、網站資料等課程資源中有關土地改革的信息,并在教師引導下展開討論,幫助學生對教材主干知識體系進行梳理,整合。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加深學生對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必要性及其歷史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中國農民在2 000多年來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祖國是值得我們熱愛的;認識土地改革的勝利作用與抗美援朝的勝利一樣,都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為即將到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準備了條件。
教學重點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
教學難點 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課前:自主預習,知識梳理。
環節名稱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預習 預習第3課并且根據知識清單在課本標記重點內容。 完成練習冊上課前預習的填空題。 學生根據知識清在課本標記重點內容單并完成練習冊上課前預習的填空題。 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對新課有一定理解。
課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評述 評書講解 導學 通過“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引入新課 “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兩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媽媽卻穿著破爛的爛衣裳,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 思考: 媽媽的生活狀況怎么樣?是什么造成的? 讓學生初步認識故事里面的媽媽生活困難,靠給地主干活勉強維持生計,因為手中沒有土地
板書:第3課 土地改革 環節一:半舊半新——土地改革背景 1.出示一個基本問題:建國初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三件大事。 2.多媒體播放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前農民的生活狀況相關視頻。出示建國時地主和農民所占農村人口比例與占有土地比例示意圖、農民生活圖片以及一則材料。 3.出示材料:這時的中國,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根據聯合國亞太事務委員會的統計, 194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遠遠低于當時整個亞洲44美元人均收入。 4.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視頻和課本,與學生一起歸納土地改革的背景以及必要性。 思考:建國初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三件大事。 分析和解讀圖文材料,根據材料估計當時大多數人會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以及根源在哪? 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
環節二:破舊立新——土地改革歷程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材料,梳理土地改革歷程。 教師補充和強調: ① 出示材料講解土地改革的目的和內容。 ② 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是指導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據。 ④ 為什么也分給地主一份土地?土地改革過程中采取保存富農經濟政策的原因。 ⑤播放1950年土地改革視頻。將土地改革前后農民的生活狀況形成對比。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簡要說明土改的做法。 ⑥展示遼寧農民土改后給毛澤東的一封信(摘錄) 環節三:煥然一新——土地改革意義 1.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簡要說明土改帶來的意義。 2.拓展延伸 ① 通過表格比較地主土地所有制與農民土地所有制的異同(從剝削與被剝削到人人平等) ② 用表格形式回顧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回顧(時期 措施 影響) 3.問題設計:在你周圍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我們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個初心始終不變。 播放視頻《少年》,通過這個短片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在黨的帶領下,中國取得傲人成績的歷程。 教師總結: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實行不同的土地政策,但不管政策如何發生變化,始終代表的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土地改革的勝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讓廣大農民翻身成為了土地的主人,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為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學生閱讀課文后,找出土地改革的過程相關內容。 帶問題閱讀教材和PPT圖文材料,歸納出答案。 帶著問題看視頻,感受土改給農民帶來的生活變化以及農民對土改的態度。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了解土地改革歷程。 帶問題閱讀教材,歸納出答案。 回顧舊知識,形成知識框架。 談一談感受以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說說如何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學生集體朗讀: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匯點上,新的偉大征程正在我們面前展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昂揚的姿態,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以優異成績迎接新時期。 學習基本信息,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解讀史料的能力,客觀理性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材料概括能力。 掌握必備基礎知識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和辨析能力 培養家國情懷價值觀
評論 合作探究 教師展示材料,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根據材料和課本內容回答并展示。
環節四: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摘自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著嚴峻的內外形勢:外部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威脅;內部由于多年戰亂,經濟殘破,困難重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 ——摘自統編本《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材料思考并討論問題 提問: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歷史場景?距今年有多少周年? 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的理解。 3.在“嚴峻的內外形勢”面前,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鞏固舊知,加強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聯系記憶。 通過這個材料的討論,讓學生可以總結歸納并結合課本知識,做到論叢史出。
評議 匯報展示 問題一點撥:根據材料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開國大典歷史場景,距今年有70周年,2019-1949=70。 問題二點撥:結合材料二“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及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問題三點撥:在“嚴峻的內外形勢”面前,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對于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為大規模經濟建設鋪平了道路。 在前面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后,能利用知識思考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當堂練習 1.下列關于1952年土地改革后確立的農民土地所有制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實質上是一種土地私有制 B.它徹底消滅了我國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C.它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D.實現了土地公有制 2.21世紀的第17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于2020年2月發布,7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該法令的實施(  ) A. 摧毀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發了農民參加合作社的熱情 C.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 D.推動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實施 3.毛澤東曾說,當農民在大牌子上寫著“張二狗二坰地” 時候,共產黨扎根了。這反映了(  ) A.打土豪分田地是抗日戰爭勝利保證 B.土地革命使共產黨贏得了人民支持 C.土地改革鏟除了封建剝削制度基礎 D.土地改革為國家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第3課 土地改革 一、半舊半新——土地改革背景 封建土地制度阻礙經濟發展。 二、破舊立新——土地改革歷程 開始標志: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時間:1950—1952年底 內容: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三、煥然一新——土地改革意義 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 鞏固人民政權,解放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條件。
課后:作業布置,問題整理。
作業布置 1.同步訓練第3課內容 2、請同學們課后查找資料,搜集關于朝鮮戰爭中的“最可愛的人”,并互相交流。
小組表現班級情況
教后反思 改進策略 知識掌握程度:
教學存在問題:
后期改進措施:
相關鏈接:
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指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統治其他階級的制度。地主階級通過掌握土地這一生產資料,對使用土地的農民通過榨取地租、放高利貸等手段剝削農民階級。在不同時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盡相同。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形成,到戰國時期,正式確立,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
農民土地所有制的意義:在這種土地制度下,農民從事農業生產,不受地租剝削,也不受地主退佃的威脅,能夠獲得自己勞動的剩余生產物,因而勞動積極性較高。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是一種較為進步的土地所有制。但這種土地所有制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在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農民所有的土地,是封建地主和資本主義社會大土地占有者兼并的對象。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后,經過土地改革建立起來的農民土地所有制,雖然無保障的情況比以前有較大改善,但仍不穩定。因此,它通過農業的合作化,逐步為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所代替。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清流县| 财经| 务川| 茶陵县| 潼南县| 瓮安县| 乌海市| 永州市| 化德县| 河北区| 平江县| 宁乡县| 清河县| 平顶山市| 建宁县| 花莲县| 珲春市| 博客| 资兴市| 民勤县| 枞阳县| 临安市| 孝义市| 仁化县| 平江县| 松阳县| 汪清县| 大港区| 凤翔县| 汝城县| 杨浦区| 育儿| 青阳县| 彭阳县| 克东县| 广昌县| SHOW| 荃湾区| 岚皋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