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設計課題 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教學 內容 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女皇帝武則天、“開元盛世”教學 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武則天的統治、開元盛世等基本史實,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 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教學重點:“貞觀之治”,武則天和“開元盛世”。 教學難點:對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評價。學科素養 1.通過視頻“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創設情境,拉近歷史與學生距離,增強歷史學習興趣,體現歷史學科素養時空觀念。 2.通過《貞觀政要》、《資治通鑒》、《唐語林》等史書中有關歷史記載,體現歷史學科素養史料實證。 3.了解“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概念解釋,體現歷史學科關于歷史解釋學科素養。 4.學習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體現歷史學科素養歷史價值觀。核心 價值觀 本課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富強、法治。教學 流程 教師 活動 學生 活動 設計 意圖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三、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計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師:以下影視作品都取材于哪一歷史時期? 展示影視作品圖片:《貞觀長歌》、《武媚娘》、《楊貴妃》。 生:唐朝時期。 師:國外華人聚居地被稱為?世界各地幾乎都有此街,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唐人街。 師:展示“美國的唐人街”、“日本的唐人街”圖片。 師: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在當時的世界上聲名顯赫,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走進今天的歷史課堂。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展示“隋末農民起義示意圖”講述唐朝的建立。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死,李淵在太原晉陽起兵,直攻長安,618年建立唐朝。正可謂: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展示“唐高祖李淵”圖片。 (二)貞觀之治(李世民——唐太宗,年號“貞觀”) 1.展示“唐太宗李世民”圖片。 播放“唐太宗李世民”視頻。 師:唐太宗十八歲率兵伐隋,二十四功成名就,二十九繼承帝位三十五天下太平。按照正常渠道,唐太宗將與帝位無緣,為了當上皇帝,李世民怎么做了? 生:嫡長子繼承制、玄武門之變。 展示“玄武門之變”圖片。 出示史料:(貞觀初期,洛陽以東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 —《貞觀政要》 師:請大家閱讀教材思考: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解決國家困難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虛心納諫、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完善科舉、考察各級官吏政績;減輕勞役鼓勵農業生產;反擊東、西突厥。 師:概括總結,用人、政治、經濟、軍事。 (1)用人: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唐太宗 你能講述有關唐太宗用人的故事嗎? “吾為官擇人,惟才是舉。茍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 唐太宗與魏征:虛心納諫,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此三鏡以防已過。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鏡矣。——唐太宗 (2)政治:精簡機構,裁撤冗員,沿襲并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 政治:制定法律減省刑罰 《唐律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 據史書記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才29人,幾乎達到了集權社會法制的最高標準——“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罰。 政治:完善科舉制 “天下英雄入吾轂中矣! ——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長策, 賺得英雄盡白頭” 太宗曾命房玄齡省并冗員,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吏治;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 經濟:唐初賦稅徭役比隋朝有所減輕,尤其力役征發,比較有節制,注意不奪農時。對災區免除租賦,開倉賑恤。另外還緊縮政府機構,以節省政府開支,減輕人民的負擔。并通過"互市"換取大批牲畜,用以農耕。 (4)軍事:反擊東、西突厥。 3.(經過唐太宗一段統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 —《資治通鑒》 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增強、文教昌盛。“貞觀之治” 4.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陜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被譽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園。 5.知識拓展: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他還常引用古人的話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能否從所學過的歷史知識中舉出“載舟”“覆舟”的例子? 二、女皇帝武則天(上承貞觀,下啟開元) (一)從皇后到皇帝 展示“女皇帝武則天”圖片。 播放“女皇帝武則天”視頻。 師:從立為皇后參掌實權(655)到大周皇帝退位(705),預政當政50年。 (二)武則天的統治 1.措施:打擊敵對官僚;創立殿試制度; 減輕人民負擔;重視發展生產。 2.太后自垂拱以來,任用酷吏,先誅唐宗室貴戚數百人,次及大臣數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數。——《資治通鑒》 薄賦斂、息干戈、省力役 3.創立殿試: “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資治通鑒》評價武則天 展示“科舉考試”圖片。 武則天開創武舉,由兵部主持武舉考試,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 武則天愛惜人才:駱賓王寫的一手好文章,曾參加反抗武則天的隊伍,撰寫聲討武則天的檄文。武則天讀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說:“這么好的人才,沒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過錯!” 展示“姚崇、宋璟、狄仁杰”圖片。 溫故知新:復習科舉制度的確立、完善、科目、影響。 4.武則天統治時期經濟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邊疆鞏固開拓;奠定盛世基礎。“貞觀遺風”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5.展示“乾陵無字碑”圖片,也稱豐碑,“無字碑”是按武則天本人的臨終遺言而立的,她為什么要立無字碑呢?如果讓你給她寫碑文,你會怎么寫? 武則天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她知道將來人們對她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無法概括自己一生所為,因此干脆立碑無字,功過是非由后人評說。 6.評價武則天 肯定:武則天是我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頗具政治才能,打擊貴族勢力,招攬人才,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賦稅等。使唐朝的經濟文化繼續向前發展。 否定:心狠手辣,濫殺無辜,重用酷吏,崇尚佛教,大搞陰謀詭計。 三、“開元盛世” 1.展示“唐玄宗”圖片,播放“唐玄宗”視頻。 “玄宗少歷民間,身經難,故即位之初,知人間疾苦,躬勤庶政。” 2.開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安定),物殷俗阜(fù,盛、多)。王讜——《唐語林》 唐玄宗措施: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展經濟 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統治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人民安定、國力強大,“開元盛世”。 3.播放“唐玄宗用人”視頻。 4.唐玄宗非常注重對官吏的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罷免。有一年他親自主持對縣令的考試,結果有45個縣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職。(圖片) 5.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馀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杜甫《憶昔》 歸納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出現的共同原因和共同表現。 如何評價唐太宗? 觀看影視作品圖片:《貞觀長歌》、《武媚娘》、《楊貴妃》,“唐人街”圖片思考問題。 觀察“隋末農民起義示意圖”、“唐高祖李淵”圖片,學習唐朝的建立。 觀看“唐太宗李世民”圖片、“唐太宗李世民”視頻。 思考問題。 講述玄武門之變。 學生閱讀史料,結合教材,思考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 歸納總結。 組織學生講故事。 唐太宗與魏征的故事。 學習三省六部制。 了解《唐律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 學生學習考察各級官吏政績。 減輕勞役鼓勵農業生產。 觀看圖片。 學生閱讀史料,結合教材,思考問題。 學生概括總結。 觀察圖片。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觀看“女皇帝武則天”圖片、“女皇帝武則天”視頻。 思考問題。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學習武則天統治措施。 閱讀史料。 觀察圖片。 拓展學生知識。 相關史事。 觀看“姚崇、宋璟、狄仁杰”圖片。 學生歸納概括總結。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評價武則天。 觀看“唐玄宗”圖片、“唐玄宗”視頻。思考問題。 讀史料,學習唐玄宗措施。 觀看“唐玄宗用人”視頻。 齊聲朗讀杜甫《憶昔》,感受“開元盛世”。 由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分享所得。 思考問題。 思維導圖式板書。 以影視作品圖片:《貞觀長歌》、《武媚娘》、《楊貴妃》,“唐人街”圖片導入新課。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圖史結合,賦予歷史現代感,導入直接形象,直接揭示課題。 圖史結合,通過“隋末農民起義示意圖”,培養學生從歷史地圖中獲取歷史信息能力。 通過視頻將歷史畫面生動的帶到課堂中來。體現歷史學科素養時空觀念。 學生講述玄武門之變的歷史,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體現了歷史學科學科素養史料實證。 讀書指導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故事法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講授法。 拓展學生知識。 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 體現歷史學科素養史料實證。 具體講解經濟上的措施。 體現了歷史學科學科素養史料實證。 讀書指導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富強。 提高學生概括總結能力。 圖史結合,拓展學生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 通過視頻將歷史畫面生動的帶到課堂中來。 讀書指導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史料實證。 圖史結合,生動形象,直觀具體。 探究學習。 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富強。 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通過視頻將歷史畫面生動的帶到課堂中來。 培養學生從歷史史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體現歷史學科素養史料實證。 情境教學法,創設歷史情境。 圖史結合。 以詩詞形式升華“開元盛世”。 提高學生自我總結能力。 客觀評價歷史人物。 形象直觀具體,重難點一目了然。教學反思 1.本課優點:本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環節緊湊,內容豐富,有圖片、視頻、史料、名言、詩詞等,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層層深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從歷史地圖、歷史史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課充分體現了歷史學科學科素養,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本課不足:本課內容設計較多,整節課時間緊湊,課堂時間把握不好,前松后緊,應多注重學生課堂的生成性。 3.如何改進:備課要詳略得當,注意把握課堂時間,提高課堂駕馭能力,注重課堂預設和課堂生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