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認識生命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生物學是研究各種 和 規律的科學。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個“ ”里面1,科學家把它叫做 。它的范圍在海平面以下約 m和海平面以上約 m之間,包括 的下層,整個 和 的上層。 形形色色的生物1.生物的多樣性包括: 、 、 。2.在過去的200多年中,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命名和記錄了 生物,其中 以上是動物,約 是植物和真菌,約 是單細胞生物。3.遺傳多樣性又稱 。4.生態系統指: 。5.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 及其 。它進一步被劃分為 、 和海洋生態系統。6.自然界中的生物與非生物截然不同的區別是:生物都是“活的”,是有 的,生命主要表現在 、 、繁殖、 等方面。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1.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 、分布的因素稱為生態因素。2.生態因素包括: 、 。3.非生物因素包括: 、 、 、 、 、 等多種因素。4.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稱為 。同種生物之間: 、 。不同種生物之間: 、 、 。5.在自然環境中,各種因素都影響著生物,生物的生存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 環境,同時,它也會 和 環境。6.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影響。7.人類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員,應該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一節 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 1.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 的科學。2.科學活動包括: 、 、 、查閱文獻資料、相互交流等。3. ⑴最早提出“生物學”這個科學名詞的是法國學者 。⑵“分類學之父”是瑞典的 。生物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⑶生物進化論是英國科學家 提出的。所有的生物都來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⑷英國的 與血液循環的發現。⑸美國的 和 發現了DNA分子的生螺旋結構。4.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 科學,也是一門基礎 科學,它研究的對象是各種 和 。5.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譯人體內全部DNA所含的遺傳信息;參加國家:美、德、英、中、法、日。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1. 生物學的研究方法: 、 、 、比較、文獻、實驗等方法。2. 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驟:(1) ;(2) ;(3) ;(4) ;(5) ; (6) ;(7)得出結論。3.對問題作出的各種 解釋,就是假設,一個成功的假設,要能夠說明相關事物之間的 關系。4.實驗方案中一般只設 個變量因素,每個變量因素應該設置 。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細胞 第一節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1.寫出顯微鏡的結構: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在顯微鏡的結構中用來調節焦距的是 和 。顯微鏡成的是 像。3.在使用顯微鏡時,右手握住 ,左手托住 ,放在實驗臺上,鏡座距實驗臺邊緣約 厘米,鏡臂靠近身體略偏 。4.轉動轉換器,使 對準 ,把一個較大的 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 的同時,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 里,直到整個視野呈雪白色為止。5.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 就是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使用步驟 :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低倍鏡下使用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調節,高倍鏡只允許使用細準焦螺旋)低倍鏡看到細胞小、數目多、視野亮高倍鏡看到細胞大、數目少、視野暗物像在視野上方移至視野中央,載玻片應向上方移動(其它位置同理)6.制作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擦” “滴”“刮”“涂”“蓋”“染”。6. 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除 外的其它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 生物根據細胞數量可分為:單細胞生物(只有一個細胞)和多細胞生物。 :分隔細胞與外界環境,具有進行物質交換和保護細胞的作用。8.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內,細胞核以外的結構,里面還有線粒體 (由外到內) 等結構,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 :是細胞儲存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并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 注意:1、能量轉換器:線粒體和葉綠體 2、染色體組成:DNA和蛋白質 :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對細胞具有保護和支持的作用。 :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葉綠體:光合作用場所 (只存在葉肉細胞) 9、植物細胞: :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 線粒體:呼吸作用場所 液泡 :小→大 含色素 決定花和果實顏色 :是細胞儲存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并控制細胞的生命 活動。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胞壁沒有有細胞膜有有細胞質有線粒體,沒有液泡和葉綠體有線粒體,有液泡,綠色部分有葉綠體細胞核有有 ( ) ( )第二節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A、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B、細胞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 C、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2.變形蟲屬于單細胞生物,結構簡單,為了能在顯微鏡下看到它的細胞核,在實驗中常用1%的醋酸甲基綠溶液進行染色。3.線粒體: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是細胞呼吸作用進行能量轉換的場所。4.葉綠體: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植物光合作用進行能量轉換的場所。第三節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細胞分裂:細胞一分為二,產生新的細胞的過程。2.細胞分裂的規律:細胞核一分為二,然后細胞質一分為二,每部分細胞質中含有一個細胞核。3.細胞分裂前,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加倍,分裂后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保證了新細胞與原來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4.細胞不能無限長大 相對表面積越大,物質交換速率越快5.細胞通過分裂增加其數量特點:分裂前后,細胞核內染色體(遺傳物質)先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6、細胞分裂過程:(見下圖) 動物細胞:細胞核分裂→ 細胞膜凹陷→2個新細胞 植物細胞:細胞核分裂→細胞質分裂→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細胞壁→2個新細胞7.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 和 分不開的。8.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在分裂時,相同點是:都是 由一個分裂成兩個,接著 由一份變成兩份。不同的是:動物細胞的 從四周逐漸地向內凹陷,而植物細胞是在兩個新核之間的細胞質中央形成新的 ,并產生新的細胞壁。9.細胞分裂的意義: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多細胞生物與繁殖新個體有關,促使新個體由小長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細胞。 第四章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節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1.細胞分化:在生物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定向改變的過程。2.組織:由許多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和細胞間質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3.細胞分化-----------形成組織4.人和動物的基本組織主要分布位置功 能舉 例 體表或體內管腔的內表面 保護、分泌皮膚上皮、小腸上皮、氣管內表面 廣泛分布于全身各處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骨、韌帶、脂肪、血液等 附著在骨骼上,心臟及內臟器官收縮、舒張的功能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腦、脊髓以及神經中接受剌激,產生和傳導興奮腦、脊髓5.植物體的主要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分化 器官 系統 人體或動物體 細胞 組織 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植物體6.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順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功能的結構。7.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 一起。 分生組織 營養組織 生殖器官 細胞 組織 保護組織 植物體 輸導組織 …… 營養器官 上皮組織 消化系統 呼吸系統 結締組織 泌尿系統細胞 組織 循環系統 動物體 肌肉組織 運動系統 神經系統 神經組織 生殖系統 內分泌系統 8.生物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排列如下: 生物大分子 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個體 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生物圈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五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光合作用1. ⑴17世紀上半葉 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 最早通過實驗解釋植物生命現象⑵1771年 英國 “小鼠、蠟燭和綠色植物”→凈化空氣⑶1779年 英格豪斯 綠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凈化空氣,并釋放氣體⑷1782年 瑞士 謝尼伯 植物在光下放出O2時,還吸收 。⑸1804年 索熱爾 植物在光下同時還要消耗水分⑹1864年 德國 光合作用合成淀粉⑺1897年 光合作用被正式命名。 原料: 條件: 產物: 產所: 2.暗處理的目的:見葉片中的淀粉消耗掉。3.檢測葉片中是否含有淀粉,應用碘液。4. ---能將帶火星的衛生香復燃。(助燃氣體)5.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6.氣孔是由成對的 圍成。7.葉片和氣孔的結構圖: 8.葉的結構: (1)表皮:保護組織表皮細胞無色透明(不含葉綠體),外壁還有 (透光不透水)氣孔:由成對的保衛細胞組成,是氣體交換和水分散失的門戶。 (2)葉肉:營養組織 :細胞呈圓柱形排列緊密和整齊,含葉綠體較多 :細胞形狀不規則,排列疏松,含葉綠體較少 (3)葉脈:由導管和篩管組成,屬于輸導組織,有輸導、支持作用 9.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 的 ,并釋放 的過程。10.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淀粉和氧氣;條件:光 ;場所 葉綠體。11.反應式: 光 二氧化碳 + 水 淀粉(儲存能量)+ 氧氣 葉綠體 12.光合作用中的兩種變化:(1)物質轉變:無機物(水和二氧化碳)變成有機物(淀粉);(2)能量轉化:光能轉化為化學能。13.光合作用的意義:(1)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氣;(2)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來源;(3)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14.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方法:合理密植,立體高效種植15、葉的結構與光合作用功能相適應的結構有:葉片闊而扁平,吸收陽光的表面 積大;柵欄組織細胞排列緊密,含有葉綠體和葉綠素多,利于吸收陽光和進 行光合作用;海綿組織葉肉細胞排列疏松,利于氣體在葉內自由移動;保衛 細胞控制氣孔開閉,當環境適合光合作用時,氣孔開啟,容許氣體進出葉片; 葉脈有效地運輸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葉表面的角質層防止水分流失。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的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1 、呼吸作用: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2、反應式: 有機物(儲存能量)+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線粒體 3、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 。4、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的去向:(1)各種生命活動;(2)轉化為熱量散失。5、呼吸作用的意義:為植物的各種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動力)。 ★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區別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條件 有光無光均可部位 線粒體產物 、 、 能量轉變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聯系沒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呼吸作用將無法進行;沒有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也將無法進行 第三節 吸收作用1.吸收作用: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含氮,磷,鉀的無機鹽2.根吸水的原理: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土壤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細胞液濃度 土壤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3.吸收器官:根尖 區 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毛. (成熟區):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主要場所4、根尖的結構(從上到下): . :使細胞迅速伸長。 :保持分裂能力,產生新的細胞使根生長。 :保護幼嫩的分生區。5、根毛細胞的結構特點:細胞壁極薄,細胞質少,液泡大,根毛與土壤顆粒緊密地黏附在一起。6.植物生活所需主要的無機鹽種類:(讀課本P91小資料)無機鹽種類缺乏時的表現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嚴重時葉脈呈淡棕色。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繁茂。 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紫色。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的成熟提早 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使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和運輸。 第四節 蒸騰作用一、植物的蒸騰現象1.蒸騰作用的定義:在溫暖有陽光的環境下,植物體內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體外的過程。2.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葉片的氣孔, 和 也能進行一定的蒸騰作用。3.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方式。4.氣孔數目 ①陽地植物比陰地植物氣孔數目 ;② 下表皮比上表皮氣孔數目 。二、蒸騰作用的意義:⑴降低葉面溫度;⑵促進水的吸收,促進水和無機鹽的運輸;⑶對環境的意義:增加大氣的濕度,調節氣候。運輸作用一、物質的運輸木質部 導管 水分和無機鹽 自下而上 韌皮部 篩管 有機物 自上而下★、 導管:由導管分子連接而成,導管分子都是死細胞 篩管:有篩管分子構成,篩管分子都是活細胞.俗話說,樹“不怕空心,就怕剝皮”,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答:樹“不怕空心”,是因為樹干中心的部分與植物營養物質的運輸沒有直接的關系。而樹皮是植物體運輸有機物的結構基礎,所以怕“剝皮”。二、水進入植物體的途徑: ①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動水 根毛細胞 根部的層層細胞 導管 葉的葉脈 ②大部分通過氣孔的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 ★枝瘤的形成:當樹枝受到傷害后,樹皮內韌皮部中的篩管被切斷,有機物堆 積在一起,周圍的細胞由于有大量營養物質,所以大量分裂生長,從而形成突起的枝瘤,都位于切口的上方。 第六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一節 種子萌發形成幼苗 生活史:是從 到 的過程,即從一粒種子的萌發到幼苗的 、 、 的發生和生長,再到成熟植被的 、 、和 ,到最后 和 的形成。一、種子的結構 種皮:保護種子內部結構 胚芽:發育成 和 ★雙子葉植物: 胚 胚軸:連接 和 的部位 (大豆、花生) 胚根:發育成 子葉:2片,儲存營養物質 種皮:保護種子內部結構 胚芽:發育成 和 ★單子葉植物: 胚 胚軸:連接 和 的部位 (玉米、小麥) 胚根:發育成 子葉:1片,輸送營養物質 胚乳:儲存營養物質★種子萌發的過程:(1)種子吸水膨脹;(2)胚根首先突破種皮,發育為幼苗的根; (3)胚軸伸長;(4)胚芽出土,發育成幼苗的莖葉;(5)子葉萎縮或胚乳萎二、種子萌發的條件:(1)內部條件: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有足夠的營養物質;非休眠期(2)外部條件:充足的 ;適量的 ;適宜的 。第二節 營養器官的生長 種子的 和 幼苗,標志著植物體進入營養器官生長的階段。1、根系: 直根系:主根、側根組成(雙子葉植物)須根系:由不定根組成(單子葉植物)2、根生長的規律性:①向地性,② ,③ 。3、根尖的結構:成熟區: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伸長區:根生長最快的部位。分生區:細胞分裂能力強,產生新細胞根冠: 保護作用 4、芽的結構:(1)芽軸:發育為莖(2)葉原基:發育為幼葉,幼葉發育為成葉;(3)芽原基:發育為側芽,側芽發育為側枝;(4)生長點:使芽軸伸長,產生新的葉原基和芽原基。5、節:枝條上著生葉的部分是莖的節。 節與節之間的部分叫節間。 第三節 生殖器官的生長花的結構花冠----由花瓣組成 花絲雄蕊 花藥:含花粉,內有精子 柱頭:接受花粉雌蕊 花柱:萌發花粉管,運輸精子 子房壁 果皮子房 珠被 種皮 果實 胚珠 種子 胚囊 胚花萼-----由萼片組成花柄花托2、兩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單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無性花:一朵花中既沒有雄蕊也沒有雌蕊。3、傳粉:花藥里的花粉以一定方式傳送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4、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5、受精過程:花粉落在柱頭上,形成花粉管,伸長達到子房,子房內有胚珠,胚珠里的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了受精卵。6、 子房壁———————————————果實 珠被———— 種皮 果實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 胚珠 卵細胞 受精卵 胚 種子 極核 受精極核 胚乳1、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作為生產者,通過它的生命活動,直接或間接地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2)能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3)能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2、植被:覆蓋地表而有規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3、我國植被主要類型: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原荒漠。4、我國的珍稀植物:銀杉、水杉、珙桐、桫欏。5、我國植物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1)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地理分布不均衡;(3)土地沙漠化嚴重;(4)人為破壞嚴重,利用不合理。6、我國的重大生態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世界四大生態工程之最,被譽為“綠色長城”)、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黃河中游防護林工程、珠江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等。7、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